淺談母乳親餵

2020-08-27 聊餵奶的王老師

帶六一出門玩耍,經常會碰到熱心朝陽群眾問:「這孩子長得真好,是吃母乳嗎?」

我點頭笑笑算是回應了,但心裡有個聲音會說:

「這位群眾,我不僅是母乳,我還是母乳親喂。」

(圖片來源於作者本人)

母乳親喂?

這是個不常聽人刻意提起的名詞。

母乳就母乳唄,怎麼還親喂?

我用奶瓶餵母乳不是一樣嗎?

只要孩子喝的是母乳不就行了嗎?

這裡的區別到底在哪呢?

在很多人看來,這是一個很小眾的話題。

現如今實現母乳餵養已經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母乳親餵就像奢侈品一樣可遇不可求了。

這次我們就來聊聊「母乳親餵」跟「母乳瓶餵」到底有哪些差異吧。

寶寶心裡需求的滿足

寶寶從出生那一刻開始,就意味著離開了住慣的那個24小時無間斷供食、無縫包裹、全方位立體聲的子宮環境,要學會餓了表達出來才有食物、適應忽明忽暗安靜出奇的房間、大部分時間還要一個人獨處再沒有被緊緊抱著、之前泡在水裡晃晃悠悠如今的自己忽然靜止了……

這一切都是那麼的陌生,叫寶寶不安又抓狂。

沒有人可以生來就學會環境角色的轉換,何況是一個新生兒。

產前準備功課足夠的爸媽,也許知道此時如何幫助初來乍到的寶寶快速適應這個世界。

那些來不急準備的新手爸媽,再加上一個超級沒有安全感、孤獨寂寞冷的寶寶,簡直就是一場沒有硝煙的家庭戰爭即將開始。

但如果這時,你什麼都沒準備,所有育兒知識都一知半解,偏偏奶餵得一級棒,孩子餓了抱過來就吃,一邊餵奶一邊玩手機聽相聲看視頻聊微信一個不誤。

那麼恭喜,獲得一個天使寶寶的成就會在你不知不覺中慢慢達成。

(圖片來源於作者本人)

為什麼?

因為母乳親喂。

我們來算一筆帳。

母乳親餵一次30分鐘,一天吃10次,寶寶每24小時可以被媽媽抱在懷裡5個小時。

奶瓶餵養一次15分鐘,一天吃10次,寶寶每24小時可以被媽媽抱的時間為2.5小時。

一個月下來,奶瓶餵養的孩子跟媽媽親密接觸的時間要比親餵的娃少75個小時。

再說,是個奶牛都知道,前幾個月想30分鐘就結束戰鬥?那真是比登天還難。

更別說那麼一大波選擇奶瓶餵養的家庭是為了「讓媽媽休息休息餵孩子的事我來就好了」。這勢必使兩類寶寶獲得媽媽安撫的差距越來越大。

而恰恰這關鍵的「前幾個月」(通常為0-3個月),一個親餵的孩子得到了媽媽更多的擁抱,更多的眼神交流,經常聽著世界上最美妙的音樂「媽媽的心跳」,聞著媽媽散發出來的熟悉味道,吃著人間美味,我要是寶寶我都想大喊一聲:

我勒個去!要不要這麼得意~~~

有研究表明,前3個月不分日夜接受媽媽親自哺育的孩子,在日後將擁有更健全的人格。他們將更加獨立自信,人際交往也會更加順暢。

媽媽成就感的建立

看完上面的內容這一點理解起來就相當容易了。

演員馬伊莉曾說:「母乳餵養對媽媽心理上的滿足感,是沒有母乳餵養的媽媽們永遠體會不到的,這是我最珍貴的回憶」。

(圖片來源於作者本人)

是的,你是懷中這個小生命賴以生存下去的唯一,這個世界上再沒有第二個像你一樣的人,可以如此了解這個孩子,也只有你可以用最快最有效的辦法安撫他(他)。時間證明你長達數月用母乳澆灌出來的孩子,會更懂事更容易溝通。

我已經親自哺乳六一長達四年之久了,我清楚知道她在我懷裡邊吃邊笑的感動,將是我這一輩子最珍貴的記憶。而我也會盡力來延長這一份感動的存在。

相關焦點

  • 同樣是母乳,母乳親餵和用奶瓶餵有什麼區別?
    所以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寶媽最好還是堅持母乳親喂,值得注意的是,寶媽在哺乳期要堅持佩戴專業的哺乳文胸,好好保護自己的乳房,減少母乳餵養失敗的可能性。方便程度從餵養的便捷性上來說,母乳親餵和用奶瓶餵各有各的好處。
  • 無法親餵寶寶?不妨試試母乳瓶餵
    寫在前面母乳親餵應該是每個寶媽都希望的哺乳方式。這種方式可以更好,更快的建立寶寶與媽媽的情感聯繫。然而親餵帶來的RT疼痛,對很多媽媽來說,是無法忍受的。這種痛有時候甚至比生寶寶還要痛上不知多少倍。小野媽媽曾天真的認為親餵這件事非常簡單,現實卻各種打臉。後來經歷各種疼痛,掙扎,思想鬥爭以及家人開導,最終選擇母乳瓶喂。
  • 母乳親餵好,還是瓶餵好呢?
    我已經親餵了2年半,我來回答下這個問題。你也許會有兩個疑問:(1)用吸奶器定時將母乳吸出是否與嬰兒吸出一樣能夠刺激乳房繼續分泌乳汁?如果刺激正確,是可以刺激乳房繼續分泌乳汁的。親餵就是母嬰之間的愛的形式。(2)關於「乳頭混淆」,既然同樣是喝母乳,如果產生乳頭混淆,我就一直吸出來瓶餵不就可以了嗎?畢竟最終寶寶都是要喝奶瓶的。這裡就要解釋一下瓶餵可能產生的問題:A.寶寶很可能被過度餵養。很多人瓶餵奶瓶的方式並不正確,不是寶寶自主進食,而是接近於灌寶寶吃奶瓶。
  • 母乳親餵體會
    兩個全是全母乳親喂,刨腹產。大寶是10個月斷n,在親餵與整宿覺之間我選擇了後者。生產後下n大寶是上午出生,直到第二天才有n水出來。期間(第一天晚上)他一直吸,兩邊替換著吸,整整一個晚上,不得不說多吸真的有用。n水充足。之後也有用電動吸n器,冷凍了很多(沒記具體多少),之後因為他不吃奶嘴,全部作廢。小寶同樣上午出生,當出手術室第一次親餵就有n水了。
  • 母乳餵養丨母乳親餵和「擠」出來餵是一回事麼?
    母乳親餵是個親密、省事、環保、健康的人際關係。回答題目:絕對不是一回事兒。1. 母乳本身千千萬萬的好雖然有成分裡獨立的優勢,但更多的好處是與親餵這種狀態黏附在一起密不可分的。2.一旦脫離了親餵之狀態,採用奶瓶或奶嘴,過度餵養就成為了趨勢。你想呀,打有了奶瓶這個刻度標記起,街坊鄰居之間聊的天裡就有了眼睜睜的比較,別人餵150ml你只餵下了60ml,家人能四平八穩地放過你麼?!就算是同樣的60ml母乳,從乳房上悉悉索索墨跡個大半個鐘和奶瓶咕咚咕咚10分鐘不到,身體接收的速率也不同。
  • 母乳餵養丨母乳親餵和「擠」出來餵是一回事麼?
    母乳本身千千萬萬的好雖然有成分裡獨立的優勢,但更多的好處是與親餵這種狀態黏附在一起密不可分的。2. 一旦脫離了親餵之狀態,採用奶瓶或奶嘴,過度餵養就成為了趨勢。你想呀,打有了奶瓶這個刻度標記起,街坊鄰居之間聊的天裡就有了眼睜睜的比較,別人餵150ml你只餵下了60ml,家人能四平八穩地放過你麼?!就算是同樣的60ml母乳,從乳房上悉悉索索墨跡個大半個鐘和奶瓶咕咚咕咚10分鐘不到,身體接收的速率也不同。一種情況嘴癮過夠,另一種情況是飽在肚子餓在嘴上,還遠遠沒飽和的吸吮需求不就又牽引著你和家人不淡定地再灌多幾十毫升了麼?
  • 親餵、瓶餵和母乳瓶喂,區別在哪裡?到底哪個好?
    親喂,是指母乳足夠的媽媽,直接用RF哺乳寶寶。瓶喂,指母乳不夠或者其他原因不能親餵寶寶的,用奶瓶兌奶粉餵寶寶。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叫做母乳瓶喂,就是將母乳用吸奶器吸出來,倒進奶瓶裡再餵寶寶。這種情況一般在上班族媽媽需要背奶時常見。
  • 母乳親餵和奶瓶餵養,有什麼區別?
    母乳親餵和奶瓶餵養區別很大,母乳親餵比奶瓶餵養要好很多。分享一下我的案例:我兒子剛出生的時候也是用奶瓶餵養的。因為孩子太小,吃奶對他來說太費勁了,經常是吸了幾分鐘沒吃飽就睡著了,然後睡了大概半個小時又餓了。
  • 不母乳親餵的媽媽不是好媽媽嗎?
    住院的時候基本是擠出來用勺子餵的初乳。回家後皮蛋不肯吸乳頭。用勺子餵慣了,加上乳頭短,他就更加不願意吸。每次親餵都哇哇大哭。家婆看不得孩子哭,就讓我擠出來。每次餵奶都嘗試親喂,但總是以失敗告終。家婆甚至還請了他們那裡說是很厲害的接生婆來教我親喂,但是並沒有什麼效果。我記得那天親餵皮蛋哭了很久,折騰了半個多小時才肯吸,但是當天晚上他又不願意吸了,一哭我家婆就堅持不住,還是讓擠出來。
  • 為什麼要母乳餵養 母乳親餵好還是瓶餵優!
    由此便可以斷定,透過母乳哺育的方式除了能夠滿足寶寶的生理需求外,更可讓他們處於相對穩定的情緒狀態中。此外更有統計指出親餵的寶寶長大後,他們總是比一般的孩子來得較有自信,這則是與嬰幼兒階段的口欲期發展有無被滿足有較大關係。母乳親餵好還是瓶餵好在開始進行母乳哺育前,媽咪可能會處於親餵與瓶餵間的拔河拉鋸,猶豫不定到底哪一種方法才是進行母乳哺育最好的方式。
  • 阿滋媽母乳親餵和擠出來餵是一回事麼?
    1  母乳本身千千萬萬的好雖然有成分裡獨立的優勢,但更多的好處是與親餵這種狀態黏附在一起密不可分的。不用想,在沒有乳汁的情況下,他經歷了許多波折,藉助母乳親餵輔助系統總算是解決了親餵呀,真是個有毅力的「媽媽」。不知道經歷過「哺乳」他是否會打算重新做回女人捏?2 一旦脫離了親餵之狀態,採用奶瓶或奶嘴,過度餵養就成為了趨勢。
  • 母乳親餵和用奶瓶餵的區別在哪裡?看完後就明白了!
    母乳親餵是寶寶探索世界的過程,也是寶媽感受生命力量的過程。方便程度從餵養的便捷性上來說,母乳親餵和用奶瓶餵各有各的益處。如果是母乳親餵的話,只要寶媽跟寶寶在一起就可以餵養,不用加熱,不用提前準備,不用消毒,寶寶餓了就可以喝,還能給寶寶帶來足夠的安全感,避免寶寶哭鬧。
  • 都是母乳餵養效果也大不相同,親餵和瓶餵的差別在這裡!
    母乳是這個世界上最適合嬰兒的食物,能夠堅持母乳餵養的媽媽不論是親餵還是用奶瓶餵養,都是值得鼓勵的,但是母乳親餵和奶瓶餵養還是存在著一些差異的,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一、母乳親餵1、好處母乳親餵更有利於媽媽與寶寶的親子關係。在餵養的過程中,也是媽媽和寶寶情感交流的時刻,寶寶在媽媽的懷裡吃奶,可以聽到媽媽的心跳,感受到媽媽的溫度,所以對於寶寶來說,是培養其安全感的好方法。
  • 母乳餵養不想親餵,可以用奶瓶餵寶寶嗎?看過區別,答案顯而易見
    親餵和瓶餵的區別 1)親餵和瓶餵形式上的區別 親餵就是親自胸喂,讓寶寶從乳房直接獲得母乳 親餵時,寶寶緊緊地貼在媽媽的懷裡,感受媽媽的溫度,聽到媽媽的心跳,就像自己在子宮裡的感覺一樣,而且寶寶想吃的時候隨時吃到,特別方便。隨時隨地的母乳都讓他感到安全和滿足。 瓶餵則完全不同了,可以是媽媽抱著喂,可以是其他家人抱著喂,餵奶的速度比親餵要快,很快結束戰鬥,和家人肌膚相親的時間很短。
  • 寶寶抗拒親餵母乳?這些妙招你應該知道
    但是,乳頭和奶嘴、奶瓶的構造明顯不同,當寶寶從親餵轉成部分瓶餵時,可能會發現吸吮媽咪乳頭時比較費力,為了要輕鬆喝奶,寶寶會漸漸排斥乳房親喂,變得只接受瓶餵方式,若媽咪此時又沒有做到定時擠乳,最後甚至會導致乳汁分泌量下降。
  • 母乳餵養不想親餵,可以用奶瓶餵孩子嗎?看過區別,答案一目了然
    如今很多媽媽都會堅持母乳餵養,畢竟母乳餵養的好處眾所周知。但有時候媽媽們也會心有餘而力不足。比如有時她們自己都不確定奶水量有多少,或者餵奶時媽媽總是被寶寶咬到,又或者覺得直接餵養很髒等,這些直接導致了她們想要用奶瓶代替親喂。
  • 親餵或將母乳吸出存冰箱,方便隨時加熱餵寶寶,哪個方法更好?
    親餵或將母乳吸出存冰箱,方便隨時加熱餵寶寶,哪個方法更好? 這個問題要看對象是誰了,於媽媽而言有好有壞,於寶寶而言有優有缺,接下來我們就從媽媽和寶寶各自的角度來說,究竟是不是好辦法!
  • 吸出母乳瓶餵,與親餵區別在哪裡?
    一、因為親餵的時候,寶寶不但吃到乳汁,還有媽媽乳房表面以及乳腺管當中正常存在的細菌。通過一次次吃奶,這些細菌逐漸定植在寶寶腸道,形成了寶寶腸道健康的微生態,進而發揮其「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的作用。母乳餵養的寶寶免疫力強於吃配方奶的寶寶,其原因之一就在於二者的腸道菌群有著明顯的區別,母乳寶寶出現腸道疾病的風險要低得多,而且這樣的保護作用會一直持續到成年以後。
  • 吸出母乳瓶喂,與親餵區別在哪裡?
    一、因為親餵的時候,寶寶不但吃到乳汁,還有媽媽乳房表面以及乳腺管當中正常存在的細菌。通過一次次吃奶,這些細菌逐漸定植在寶寶腸道,形成了寶寶腸道健康的微生態,進而發揮其「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的作用。有些吸出來瓶餵的媽媽會發現,自己吸出來的母乳量達不到孩子的「需求」,儘管這「需求」比寶寶真實需求要大。因為使用瓶餵乳汁流速快,同樣的奶量,在媽媽乳房上可能要用20分鐘左右吃完,用奶瓶可能只需要5分鐘。短短的時間內寶寶的口欲無法得到滿足,需要更長時間吸吮,容易吃更多的奶。
  • 同樣是母乳,親餵跟用奶瓶餵沒差別?這6點上真的區別很大
    這兩種母乳餵養方式雖然殊途同歸,都是把母乳餵給寶寶,寶寶也都通過不同的餵養方式得到營養補給,但是兩者卻還是有區別的:區別一從字面上來看,母乳擠出來用奶瓶餵和直接吸奶的差別,最明顯的就是方式不同,一個是用奶瓶喂,一個是用乳房親喂,首先寶寶從觸感體驗上就有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