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題目:
絕對不是一回事兒。
1 母乳本身千千萬萬的好雖然有成分裡獨立的優勢,但更多的好處是與親餵這種狀態黏附在一起密不可分的。
傑克紐曼大爺指導過的這位「媽媽」深諳此道:
這是一位女兒身變性成為男士後以GAY的身份結婚的加拿大「媽媽」(轉折略複雜……),兩位成年男性成立家庭後決定領養一個孩子,為了跟孩子有更親密的聯結,這位變性後的男士希望利用自己曾經的女兒身採用「親餵」的形式哺育孩子。不用想,在沒有乳汁的情況下,他經歷了許多波折,藉助母乳親餵輔助系統總算是解決了親餵呀,真是個有毅力的「媽媽」。不知道經歷過「哺乳」他是否會打算重新做回女人捏?
2 一旦脫離了親餵之狀態,採用奶瓶或奶嘴,過度餵養就成為了趨勢。你想呀,打有了奶瓶這個刻度標記起,街坊鄰居之間聊的天裡就有了眼睜睜的比較,別人餵150ml你只餵下了60ml家人能四平八穩地放過你麼?!就算是同樣的60ml母乳,從乳房上悉悉索索墨跡個大半個鐘和奶瓶咕咚咕咚10分鐘不到,身體接收的速率也不同。一種情況嘴癮過夠,另一種情況是飽在肚子餓在嘴上,還遠遠沒飽和的吸吮需求不就又牽引著你和家人不淡定地再灌多幾十毫升了麼?擠出奶多的媽媽還好說,要是擠奶戰果不佳的媽媽豈不是存貨不夠只得開罐配方奶拉倒了……
3 孩子吃奶並不總是因為營養的需求,非營養性的吸吮作用在乳房上時對母子雙方都是身心皆宜的。
4 哺乳期媽媽的乳房是個溫度調節功能強大的器官,乳暈的蒙氏腺體時刻散發著淡淡的特殊香氣,寶寶貼合在這個多功能平臺上獲得的感官輸入裡有嗅觸視聽以及生物供暖的立體保護,五星級服務。
http://slickmen.com/slick-it/humor/breast-feeding-man
5 非親餵的形式總體來說很難像親餵那樣頻繁呼喚乳房工作,媽媽奶量不可避免遞減。
6 寶寶在親餵時對乳房的排空效率一般在6成以上,而擠奶獲得的奶量總是少於親喂,奶量也會越擠越少。
7 奶嘴與寶寶口腔的契合深淺程度不如媽媽的乳房,質感也不同。寶寶吸吮時得到的安慰是打折的,獲得經由口腔接觸表面獲得的神經傳導衝動機會也是不同的。
8 擠出來的母乳需要儲存、冷藏、復熱,裝奶的容器、擠奶的工具需要清洗消毒,耗費大量的時間與環境成本。
9 乳汁被擠出來沒有直接進入寶寶肚子,在這暴露外環境、時間流逝的等待過程中,以維生素C為代表的一系列抗氧化微量營養素會首先被損耗;使用的容器對營養素也會有不同程度的掛壁吸附作用進一步增加損耗;如若經過低溫冷藏,各種活性成分的失效也在所難免。(友情提示:就算損失了些寶貝也比配方奶強喲!)
10 剛剛吃到嘴裡的新鮮母乳是清甜有趣的,被擠出來一段時間後的母乳由於脂肪酶還在持續工作(這廝能勤奮地工作到4攝氏度以下!),逐漸分解了乳汁裡的脂肪成分,被分解後的脂肪酸會呈現出奇怪的味道,有人形容是皂味,我也表示確實不好接受。有些寶寶會嫌棄。
引用我之前提到一位4歲小姐姐的原話——「媽媽的奶奶要直接吃才最好吃哦,然後就是擠出來沒放冰箱的,然後是放過冰箱的,然後排到鮮牛奶,最不好吃的就是配方奶了,膩!」
11 媽媽與寶寶在一起的時間如此寶貴,如果在哺乳的互相陪伴中度過每一秒都是彼此,而擠奶的時間耗費搶走了媽媽直接懷抱孩子的珍貴時間,這是很大的時間成本浪費。
12 當失去了寶寶頻繁對乳房的需求與刺激,媽媽的月經通常較早復潮,每月經月經丟失的鐵(中國文字博大精深啊!!)可是一筆大開支哦,一起丟走的還有定期出場的卵子們。(月經這話題最近吹了許多牛:阿滋媽|產後月經奉旨不來的若干好處;阿滋媽|哺乳期延遲月經大神回歸的10個細節;阿滋媽|月經是怎麼步步跟隨「偷偷」回來的【因為所以科學道理】;阿滋媽|月經不是妖怪,影響不了哺乳)
13 親餵時自發的左右輪替給寶寶提供了相對均等的左右發展機會。當你貼近寶寶一側哺餵時,另一側的手腳是不安分的搞事情狀態, 這不都是妥妥的大運動和精細運動發展機會麼?如果我們總是習慣一側抱餵孩子,那麼這種發展也就被局限在了單邊,長此以往寶寶會不會發展成這樣:
母乳餵養是一種關係啊關係,我們不要把母乳只當成一流的嬰兒食品哦~~~(餵奶酷斃了)
對於沒有採用親餵形式哺乳的媽媽多數有幾個原因:
滋媽明天說說我們怎麼看待和解釋這些原因,不放棄每一次可以解決問題的機會好不好呀?
----
參考出處:
1 http://happyhealthymama.com/my-breastfeeding-story-part-two.html
2 https://www.breastfeeding.asn.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