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餵、瓶餵和母乳瓶喂,區別在哪裡?到底哪個好?

2020-10-13 是辣椒呀

先給新手媽媽們捋一捋概念。

親喂,是指母乳足夠的媽媽,直接用RF哺乳寶寶。

瓶喂,指母乳不夠或者其他原因不能親餵寶寶的,用奶瓶兌奶粉餵寶寶。

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叫做母乳瓶喂,就是將母乳用吸奶器吸出來,倒進奶瓶裡再餵寶寶。這種情況一般在上班族媽媽需要背奶時常見。

但我就不一樣了,我家寶寶因為剛出生時進了幾天保溫箱,在保溫箱時醫生又用奶粉瓶喂,回家後寶寶就不認RT,只好把母乳放奶瓶裡喂。

我一共經歷了三個階段,先是母乳瓶喂,接著給寶寶糾正適應過來了,開始親喂,再接著到了晚上母乳有點不足,睡覺前會補充一點奶粉瓶喂,我寶寶目前RT和奶嘴都不嫌棄,所以我給大家分享一下各自的感受。

最艱難的應該就是母乳瓶餵了,我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昂:

明明媽媽和寶寶就在一起,寶寶不認RT,寶寶一邊餓得哇哇叫,我還得一邊安撫一邊溫奶吸奶,那場面,簡直感人。

另外,其實不可能等到寶寶餓的時候才來用吸奶器吸,吸奶也要花時間啊,一般也要半個小時的樣子才能吸乾淨。但寶寶一餓就哭得昏天暗地,一秒鐘都不能等。

這樣就需要提前吸奶,然後我就經歷這麼一個過程:

吸奶器吸奶→放儲奶袋→寫上時間→放冰箱→娃餓了→取出奶→倒入奶瓶→用溫奶器熱奶→餵娃→哄娃哄睡→洗奶瓶、洗吸奶器→等著吸奶

這麼一系列搞完,好吧,又漲奶了,繼續吸奶,24小時不得安生。

就算有人幫你溫奶、餵娃、哄娃、洗奶瓶和吸奶器(對了,吸奶器也是真難洗,所有零件都要拆下來衝刷一遍,否則就會有奶漬沉澱在上面),就光是擠奶也是一個大工程。

後來寶寶糾正過來開始親餵了,我計算了一下時間, 寶寶一口上來,十來分鐘就可以搞定你用吸奶器半個小時的事。

吸奶器簡單來說,就是一個「水泵」+ 「漏鬥」,漏鬥是固定的,全靠水泵產生一股吸力。

而寶寶的小嘴巴是360度包裹著RT,加上本身的吮吸,力量是全方位且立體周到的,是緩解媽媽漲奶最有效的「超級吸奶器」。

但是親餵的時候,媽媽身體容易很疲累,一方面媽媽可能會被寶寶吸得很痛,另一方面,漏奶的時候,把衣服搞得溼漉漉的難受,防溢奶墊也不是始終那麼好使,尤其是睡覺的時候,身體會亂歪,衣服打溼了,奶墊還乾爽著。

一度我厭倦至極,堅決要斷奶,以求解放自己,把困難留給他人。

就那兩天又傳來一個新聞:

香港消委會抽檢中發現,15款預先包裝嬰兒配方奶粉,發現全部樣本均驗出汙染物氯丙二醇(3-MCPD),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歐洲食物安全局的報告,長期每日攝入過量的3-MCPD,會損害腎功能和影響雄性生殖系統。

當時心就涼了,其中還有熟悉的品牌,這怎麼放心啊。

除了不放心外,瓶餵的話,晚上還是怪麻煩的。

我家寶寶一晚上要醒來一兩次,儘管自己也好睏好睏,但親餵的話,至少完全不慌,衣服一撩,娃逮過來就開喂。

如果斷奶了,媽媽身體自由了,咖啡隨便喝,炸雞隨便吃,非常爽。

只是晚上就得藉助暖奶器一直暖好水,保持在五十多度的樣子,再舀奶粉兌奶,再簡省也要花點時間,搞來搞去白天睡眠就不足了。

因此,要瓶餵的話,最好等到寶寶不吃夜奶了再考慮。

讓我決定不斷奶的主要因素,就是因為懶。

最後再說一下寶寶吃奶的情況。

母乳瓶餵和奶粉瓶餵的寶寶,飯量都明顯要比親餵的寶寶大很多。

奶嘴好銜,吮吸又容易,吃起來不累,寶寶就會很喜歡這麼吃啊吃,不把自己吃撐不罷休。我在給寶寶用母乳瓶餵那段時間,他那個飯量大得我都害怕。

不過吃奶瓶的一個好處是這樣的,寶寶一口氣吃飽了,睡覺的時間也相對較長,免得一會兒又餓醒了,一會兒又吃,醒來過於頻繁的寶寶就會影響長身體。

母乳瓶餵和奶粉瓶餵的區別大概是:

吃母乳吃再多也不擔心,自己的奶怕什麼。

吃奶粉容易拉綠屎,並且要留意餵水,要防止便秘,奶粉消耗也快,總之操心要多一些。

總的來說,對寶寶好的選擇是:親餵 > 母乳瓶餵 > 奶粉

對媽媽比較輕鬆的是:奶粉 > 親餵 > 母乳瓶餵

以上就是我的餵娃心得,想到再補充,大家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吧,不用糾結也不用強求,為寶寶好的同時,媽媽們也不要忘記關心自己的心情,畢竟只有媽媽舒心愉悅,才能帶好寶寶。

相關焦點

  • 吸出母乳瓶餵,與親餵區別在哪裡?
    「白天和夜裡還好,一到傍晚奶就不夠,吃完還鬧著要吃,所以平時只能吸出來存著,一次給她瓶餵夠了才能安靜下來」。 今天我們來探討一下,有些情況下真的有必要吸出來瓶餵嗎? 首先我不推薦媽媽們這樣做! 為什麼?
  • 吸出母乳瓶喂,與親餵區別在哪裡?
    「白天和夜裡還好,一到傍晚奶就不夠,吃完還鬧著要吃,所以平時只能吸出來存著,一次給她瓶餵夠了才能安靜下來」。今天我們來探討一下,有些情況下真的有必要吸出來瓶餵嗎?首先我不推薦媽媽們這樣做!母乳餵養的寶寶免疫力強於吃配方奶的寶寶,其原因之一就在於二者的腸道菌群有著明顯的區別,母乳寶寶出現腸道疾病的風險要低得多,而且這樣的保護作用會一直持續到成年以後。在這裡強調:哺乳前不需要清潔乳頭,媽媽只需要正常洗澡清潔身體,每日更換貼身內衣。
  • 親餵瓶餵哪個好?親餵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對於一些需要在職場奮鬥的媽媽們來說,經常可能會因為一些問題無法親喂,因此回去前兩周就必須減少親餵次數,慢慢增加瓶餵次數,循序漸進的嘗試。而如果瓶餵要改成親喂,千萬不能強迫寶寶吸吮乳房,要在寶寶有尋乳、吸手指、舔嘴唇等飢餓線索時,嘗試先從增加肌膚接觸開始,然後把配方奶或母乳滴幾滴在乳頭上,誘發寶寶含乳,如果寶寶抗拒則不要硬逼他吃,以免造成反效果。
  • 母乳親餵好,還是瓶餵好呢?
    親餵就是母嬰之間的愛的形式。(2)關於「乳頭混淆」,既然同樣是喝母乳,如果產生乳頭混淆,我就一直吸出來瓶餵不就可以了嗎?畢竟最終寶寶都是要喝奶瓶的。這裡就要解釋一下瓶餵可能產生的問題:A.寶寶很可能被過度餵養。很多人瓶餵奶瓶的方式並不正確,不是寶寶自主進食,而是接近於灌寶寶吃奶瓶。
  • 無法親餵寶寶?不妨試試母乳瓶餵
    寫在前面母乳親餵應該是每個寶媽都希望的哺乳方式。這種方式可以更好,更快的建立寶寶與媽媽的情感聯繫。然而親餵帶來的RT疼痛,對很多媽媽來說,是無法忍受的。這種痛有時候甚至比生寶寶還要痛上不知多少倍。小野媽媽曾天真的認為親餵這件事非常簡單,現實卻各種打臉。後來經歷各種疼痛,掙扎,思想鬥爭以及家人開導,最終選擇母乳瓶喂。
  • 哺乳好累,媽媽們親餵還是瓶餵?
    第一次當媽媽沒有經驗,每每聽到身邊朋友討論親餵好還是瓶餵好時心裡都糾結不已,母乳餵養到底是親餵好還是瓶餵好?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得先明白親餵和瓶餵的優點和弊端。
  • 親餵和瓶餵 該如何自然過渡?
    一方面,媽媽很想響應堅持母乳餵養的號召,讓寶寶可以喝母乳到1歲。但是另一方面又因為回歸職場,上班路途遙遠,無法按時給寶寶哺乳。所以,大部分媽媽會選擇成為「背奶族」,讓寶寶使用奶瓶喝預先儲存的母乳。但是,另一個問題接踵而來。寶寶之前已經習慣了媽媽親餵母乳,霎時間改成奶瓶餵養不適應,很多寶寶會抗拒奶瓶,不願意用奶瓶喝奶,瓶餵母乳十分困難。
  • 母乳親餵和瓶餵的優缺點
    很多新手母乳餵養媽媽不了解親餵和瓶餵的優缺點,不知道如何選擇,我來總結下兩者的優缺點,至於怎麼選擇根據媽媽的實際情況吧。 親餵對寶寶的好處 1.可以自己控制速度,累了可以歇歇。母乳中有飽腹因子,寶寶飽了自己會吐乳頭,不會過度餵養。
  • 專業指導:親餵如何轉瓶餵
    媽媽親餵母乳是最好的育嬰方式,可是,當媽媽回到職場便無法再親餵寶寶,寶寶就得用奶瓶喝奶。然而,習慣了媽媽親餵的寶寶對奶瓶通常很抗拒,該如何讓寶寶接受奶瓶?其實,如果有重回職場的計劃,媽媽就必須掌握從親餵轉為瓶餵的技巧,才能避免寶寶不吃的困擾。
  • 親餵or瓶喂,適合就是最好的
    在哺乳期內,有的媽媽會選擇親喂,因為方便;有的媽媽會選擇瓶喂,因為餵奶也可以隊友參與,不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關於親喂,這是大自然賦予我們最自然的哺育方式,既方便又衛生,也不會有太多額外的工作,唯一的不便之處就是會讓媽媽比較辛苦,因為親餵這個事情只能媽媽自己來做。關於瓶喂,可以讓爸爸一起參與哺育寶寶,讓媽媽能夠得到適當的休息。但是,為了瓶餵寶寶,媽媽也需要定時使用吸奶器或者手擠奶把乳汁擠出並保存起來,這樣才能保證寶寶有足夠的口糧。
  • 如何正確母乳瓶喂,避免過度餵養(親餵和瓶餵的區別)
    很多媽媽因為母嬰分離、母親乳頭條件不好、寶寶的吮吸能力有限等情況,無法實現親喂,就會藉助吸奶器,採用母乳瓶餵的方式,讓寶寶獲得全母乳餵養的可能性。但很多寶寶一開始沒法接受奶瓶,或是一吃奶瓶就吃很多,奶量控制不住!!!導致餵進超出寶寶的實際胃容量的奶。這會給寶寶的消化系統帶來負擔,甚至傷害。
  • 瓶餵vs親餵,擂臺大戰誰勝誰負?
    第二回合:免疫保障媽媽的乳房表面有很多益生菌,親餵有利於益生菌定植,利於嬰兒腸道健康以及成年後各種疾病風險的降低。而瓶餵母乳,增加了清潔、消毒奶瓶和奶嘴這些額外的步驟,增加了病原體混雜進乳汁的機會。「抗生素、奶瓶餵養、剖宮產」被稱為砍斷菌脈的三把利刃。
  • 都是母乳餵養效果也大不相同,親餵和瓶餵的差別在這裡!
    母乳是這個世界上最適合嬰兒的食物,能夠堅持母乳餵養的媽媽不論是親餵還是用奶瓶餵養,都是值得鼓勵的,但是母乳親餵和奶瓶餵養還是存在著一些差異的,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一、母乳親餵1、好處母乳親餵更有利於媽媽與寶寶的親子關係。在餵養的過程中,也是媽媽和寶寶情感交流的時刻,寶寶在媽媽的懷裡吃奶,可以聽到媽媽的心跳,感受到媽媽的溫度,所以對於寶寶來說,是培養其安全感的好方法。
  • 媽媽想要母乳瓶餵,決定之前,請先了解瓶餵的5個不足和2個風險
    很多媽媽都非常願意選擇純母乳餵養,畢竟母乳是寶寶最好的口糧,母乳餵養又可以採取瓶餵和親餵兩種方式,從結果上看,寶寶吃到的都是母乳,但是效果卻是有很大差別的哦。什麼是母乳親餵和母乳瓶餵母乳親餵是指寶寶直接吸吮媽媽的乳房獲得乳汁的方式,也是現在倡導的母乳餵養的方式。
  • 100%瓶餵→100%親餵,她們只用了一周時間
    、時間的限制,讓母乳媽媽無論在哪裡,如果遇到困難,都可以得到專業有效的指導和幫助。在9月份的諮詢案例中,有三位媽媽都在一周內從100%奶瓶餵養過度成了100%乳房親喂。她們的情況完全不同,徵得了這三位媽媽的授權,我來分享她們的正能量,希望給有類似情況的家庭帶來一些幫助。7up媽媽:因為寶寶在乳房上吃不飽,所以吸出來瓶餵母乳。但是媽媽很希望實現純母乳親喂。
  • 母乳親餵和瓶喂,到底有何區別?「糊塗」寶媽可別搞混淆了
    家人認為母乳親餵對孩子更好,能夠增加和母親和孩子之間的親密度。曉琳則認為這是婆婆家只考慮孩子,不從自己角度出發的自私。為此曉琳在產後不少和婆婆吵架,在一次產後去醫院檢查後,曉琳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醫生,希望能夠獲得醫生的支持從而勸服家人選擇更加科學的瓶喂。
  • 母乳親餵和瓶餵,到底有何區別?「糊塗」寶媽可別搞混淆了
    家人認為母乳親餵對孩子更好,能夠增加和母親和孩子之間的親密度。曉琳則認為這是婆婆家只考慮孩子,不從自己角度出發的自私。為此曉琳在產後不少和婆婆吵架,在一次產後去醫院檢查後,曉琳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醫生,希望能夠獲得醫生的支持從而勸服家人選擇更加科學的瓶喂。醫生聽了曉琳的話解釋說:選擇瓶餵其實是許多上班族媽媽的無奈之舉,實際上母乳親餵對寶寶最好。
  • 為什麼要母乳餵養 母乳親餵好還是瓶餵優!
    由此便可以斷定,透過母乳哺育的方式除了能夠滿足寶寶的生理需求外,更可讓他們處於相對穩定的情緒狀態中。此外更有統計指出親餵的寶寶長大後,他們總是比一般的孩子來得較有自信,這則是與嬰幼兒階段的口欲期發展有無被滿足有較大關係。母乳親餵好還是瓶餵好在開始進行母乳哺育前,媽咪可能會處於親餵與瓶餵間的拔河拉鋸,猶豫不定到底哪一種方法才是進行母乳哺育最好的方式。
  • 媽媽們親餵還是瓶餵好?來看看這兩者的優缺點您就知道啦~
    第一次當媽媽沒有經驗,每每聽到身邊朋友討論親餵好還是瓶餵好時心裡都糾結不已,母乳餵養到底是親餵好還是瓶餵好?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得先明白親餵和瓶餵的優點和弊端。親餵母乳恆溫,新鮮有營養、方便,半夜迷迷糊糊把寶寶拉過來就吃,也不用吸奶、存奶、熱奶。親餵是一種與寶寶互動的活動,是一種情感紐帶。
  • 親餵or瓶餵,究竟哪一個更適合寶寶?
    親餵 or 瓶餵 在哺乳期內,有的媽媽會選擇親喂,因為方便;有的媽媽會選擇瓶喂,因為餵奶也可以隊友參與,不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但是出現了不同的聲音,不同餵養方式的媽媽覺得自己的餵養方式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