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況下,未滿月的寶寶,基本上就是吃了睡、睡了吃,除了大小便後可能會哭鬧,其它時間都是很安靜的,相對來說是比較好照顧的。
但是,有寶媽跟我說,自己家的寶寶出生剛二十天,每天都不安穩,總是「哼哼唧唧」,也不是那種大聲地哭鬧,反正就是看起來很不愉快的樣子,這到底是什麼原因?
一、寶寶肚子脹氣
寶寶肚子脹氣的話,會看起來鼓鼓的,按壓一下,感覺會有點硬,用耳朵貼近寶寶的肚子,有時會聽到咕嚕咕嚕的聲音。有時候寶寶「哼哼唧唧」時,臉會憋得通紅,接著會放一個屁,然後症狀明顯緩解。這種情況是比較常見的,如果確定是這種原因,無需帶寶寶去醫院,自己在家裡就能搞定。
應對方法:
寶寶脹氣的原因,一般是由於吃的太多、太快,或者是媽媽哺乳姿勢不對,導致寶寶吃進肚子裡太多空氣造成的。另外,剛出生的嬰兒腸胃功能較弱,腸道菌群容易失調,也會導致脹氣。
1、採用飛機抱的姿勢安撫寶寶。就是讓寶寶趴在自己的手臂上,這個姿勢可以幫助寶寶排出胃裡的空氣,緩解寶寶腹部疼痛不適感。
2、給寶寶按摩肚子。沿順時針的方向,以肚臍為中心,用一隻手掌給寶寶按摩肚子,可以幫助氣體排出。
3、吃益生菌。益生菌可以幫助調理腸道菌群,促進消化,解決便秘、腹瀉的症狀。
二、寶寶沒吃飽
第一次給寶寶餵奶,聽說寶寶的胃很小,總是擔心寶寶會撐著,每次都不敢餵太多。以至於寶寶總是食不飽,然後就會「哼哼唧唧」表現自己的不滿。如果寶寶總是咂嘴,並且把手往嘴裡放,或者是嘴巴左右尋找東西的感覺,身體不停地扭動,基本就是餓了。
應對方法:
寶寶是否能吃飽,還可以通過大小便來判斷。母乳餵養的寶寶,大便呈金黃色,配方奶粉餵養的寶寶,大便呈淡黃色。如果寶寶能吃飽,每天要大便2~4次,小便6~8次。如果排便少、糞渣少,而且大便呈綠色,並伴有粘液,就可能是吃不飽。
給寶寶增加奶量,是唯一的解決方法。
新生兒食量存在個體差異,據觀察,半個月~1個月的新生兒,一天吃奶次數少則6~7次,多則12~13次;每次奶量少則60~70毫升,多則150~180毫升;每次吃奶時間少則10分鐘,多則30分鐘;吃奶時間少則1.5~2小時,多則4~5小時。
三、寶寶睡眠質量差
新生兒每天睡眠時間在15~20小時,每個睡眠周期約50分鐘,每2~4小時會醒來要吃奶。
但是,未滿月的寶寶,很難通過睡眠時間來判斷睡眠質量,因為他們都是睡了吃、吃了睡,幾乎沒有規律可言。真正睡得好不好,一般要通過寶寶醒來後的表情、狀態來判斷,睡眠不好的話,主要就是表情扭曲,看起來很不舒服,哼哼唧唧的。
應對方法:
寶寶睡眠質量差,除了上面所提到的腸脹氣、吃不飽以外,和睡覺環境,寶寶內心狀態也有關係。
1、創造舒適的睡眠環境。室內的溫度、適度、噪音,都要注意控制,夏天太熱、冬天太冷,寶寶穿的太厚、穿的太薄,都會影響到睡眠。
2、寶寶有睡意的時候,不要總是去逗寶寶開心,而是要哄寶寶睡覺。
3、不要養成奶睡、抱睡的習慣,否則一旦某次沒有滿足他,就會導致寶寶不開心、難以入睡。
4、如果寶寶長期無法安然入睡,持續時間較長,最好儘早就醫,排除寶寶是否患有疾病。
其實,還有一種原因,就是個別寶寶由於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對外界適應能力很差,內心極度缺乏安全感,所以才會「哼哼唧唧」。如果是這種情況,我建議買一個安撫奶嘴,效果確實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