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過很多小夥伴的提問,但是有一個問題是每周總有那麼幾個在問的,就是:我的專業是XX,我該找什麼樣的工作?我可以找到什麼樣的工作?
對於這個問題,小愛的回答始終如一:你的專業不應該成為你求職的限制。
世上職業千萬種,條條大路通羅馬。
1. 大多數人選的專業全憑自己一時興起
相信每個人在填報大學志願的時候都很認真,但這並不代表你選的專業是適合你的。
那個時候我們自己還小,思想不夠成熟,很多父母也不能提供太多建設性意見,選專業全靠我們對自己興趣愛好的判斷和分數的評定,很少考慮到以後的職業發展,即便考慮到了,也不具有科學性。
但進入大學後,很多人就會發現,這個專業和自己想像中的不太一樣,興趣慢慢被磨滅,在專業的學習中,你可能從未掛科,但也沒學得多好,只是不掛科而已。這樣的專業能力真的是「專業」的嗎?可以運用在職場上嗎?相信我,在工作中遇到專業的問題,憑藉你自己大學學習的專業知識,依然不容易解決。
2. 很多職業不需要太專業
很多小夥伴的求職誤區就是:我的專業應該選什麼職位。但其實,大部分的畢業生,除了技術類,大多從事著和自己本專業無關的工作——學英語的去做了運營,學傳媒的去做了人力,學經營的去了培訓機構當老師,學管理的自己做起了微商……這些都是身邊的例子。
更何況,很多職位其實對專業的要求並不高,比如行政、人事、運營……所以,你的專業並不能成為你選擇職業的限制,有很多崗位都可以「零基礎」嘗試的,只要你感興趣。
那會有人問:「選擇其他職位,我的專業不就浪費了嗎?」
你學過的所有東西都不會浪費,即便現在沒用上,未必以後不會用上。當你在工作中,突然遇到某件棘手的事情,然後發現這件事情竟然能夠通過你的專業去解決,那種成就感是非常高的。
3. 在工作中你可以慢慢變得專業
那麼,選擇非本專業的崗位就不需要專業了嗎?並不是。正所謂「行行出狀元」,每個崗位,每種職業,都有自己的專業性,都是無法被其他取代的。你看行政好像誰都能做,但是有經驗的行政就會把公司事物解決得非常有條理,再亂的工作也能被他理平;你看人事好像就是打打電話,跟員工聊聊天,但是這電話該怎麼打,天該怎麼聊,專業的HR會做出不一樣的效果。
你可以不以「專業」的身份進入一個行業,但一定要在這個行業中以「專業」的身份出師。而你的專業度和專業能力,就是你尋找下一份工作的本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