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說話最有趣的省份,口音接近普通話,就是愛用倒裝句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56個民族56朵花,56個民族都是一家人。我國也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在963萬平方公裡的國土面積上,共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含特殊行政區)。這些省份有的歷史文化相近,有的卻存在較大差異,但不論如何,它們都是我國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我們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瑰寶。
說到我們的傳統文化,集大成者莫過於方言了。我國的方言種類太多太多了,如粵語、吳語、四川話、東北話等。這些方言各有特色,有著濃厚的地域色彩,也是當地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遊客,在國內旅遊時,最怕就是聽不懂對方的方言,只能靠手比劃示意。遇到一些年輕人還好說,遇到一些只會方言的大叔大嬸,就略顯麻煩了。由此可見,大力推行普通話還是很有必要的,這並不會消除地域文化差異,反而增強了人們之間的交流。
方言是植根於我們記憶深處的文化之根,「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描述的就是方言的重要性。我國的方言各有特色,若是討論說話最有趣的省份,口音接近普通話,就是愛用倒裝句,莫過於山東省了。
山東是我國東部沿海的經濟大省,也是齊魯文化、孔孟之道的發源地,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山東有著眾多的著名城市,如濟南、日照、青島、煙臺、濟寧等,這些城市有的經濟發達,有的旅遊資源豐富,有的歷史文化悠久,吸引了眾多中外遊客。
山東的方言還是很好懂的,雖然它自帶口音,咬字吐音卻酷似普通話,哪怕是第一次聽到山東方言的外地遊客,也大致聽得懂。山東方言很符合山東人的性格特點,大大咧咧,坦坦蕩蕩,熱情似火,十分有趣。不知細心的你有沒有發現,山東方言有一個特點,特別愛用倒裝句?
舉個例子,山東人愛說「稍微一等」,而普通話則會說「稍微等一會」。再比如山東人愛說「知不道」,其實用普通話說就是「不知道」。記得前不久,有同事打趣山東人,問你們說話是不是愛說倒裝句,山東同事回復「真不是啊我們山東人!」第一次聽到這種說話方式的朋友,或許還有點不適應。聽得多了也就慢慢習慣了,或許還會喜歡上這種有趣的說話方式。
為何山東朋友說話愛用倒裝句?這離不開當地的齊魯文化。早在兩千年多前的孔孟時期,這些先哲說話就愛用倒裝的方式,如「吾十有五而志於學」,此處的「而志於學」就是「而於學志」的倒裝句。此外,「則何以哉」「何以文為」等均為倒裝句。山東是孔孟的家鄉,當地人民長期受到先賢的文化薰陶,也就養成了倒裝句的說話習慣。
所以說,倒裝句是山東朋友常用的說話方式,也是山東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對此您怎麼看?您身邊有山東朋友嗎?或許會有山東朋友回覆:你說的不對啊小編!或是加個雞腿啊小編!對此,筆者拭目以待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