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說話最有趣的省份,口音接近普通話,就是愛用倒裝句

2020-12-11 旅行小玥

我國說話最有趣的省份,口音接近普通話,就是愛用倒裝句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56個民族56朵花,56個民族都是一家人。我國也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在963萬平方公裡的國土面積上,共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含特殊行政區)。這些省份有的歷史文化相近,有的卻存在較大差異,但不論如何,它們都是我國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我們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瑰寶。

說到我們的傳統文化,集大成者莫過於方言了。我國的方言種類太多太多了,如粵語、吳語、四川話、東北話等。這些方言各有特色,有著濃厚的地域色彩,也是當地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遊客,在國內旅遊時,最怕就是聽不懂對方的方言,只能靠手比劃示意。遇到一些年輕人還好說,遇到一些只會方言的大叔大嬸,就略顯麻煩了。由此可見,大力推行普通話還是很有必要的,這並不會消除地域文化差異,反而增強了人們之間的交流。

方言是植根於我們記憶深處的文化之根,「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描述的就是方言的重要性。我國的方言各有特色,若是討論說話最有趣的省份,口音接近普通話,就是愛用倒裝句,莫過於山東省了。

山東是我國東部沿海的經濟大省,也是齊魯文化、孔孟之道的發源地,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山東有著眾多的著名城市,如濟南、日照、青島、煙臺、濟寧等,這些城市有的經濟發達,有的旅遊資源豐富,有的歷史文化悠久,吸引了眾多中外遊客。

山東的方言還是很好懂的,雖然它自帶口音,咬字吐音卻酷似普通話,哪怕是第一次聽到山東方言的外地遊客,也大致聽得懂。山東方言很符合山東人的性格特點,大大咧咧,坦坦蕩蕩,熱情似火,十分有趣。不知細心的你有沒有發現,山東方言有一個特點,特別愛用倒裝句?

舉個例子,山東人愛說「稍微一等」,而普通話則會說「稍微等一會」。再比如山東人愛說「知不道」,其實用普通話說就是「不知道」。記得前不久,有同事打趣山東人,問你們說話是不是愛說倒裝句,山東同事回復「真不是啊我們山東人!」第一次聽到這種說話方式的朋友,或許還有點不適應。聽得多了也就慢慢習慣了,或許還會喜歡上這種有趣的說話方式。

為何山東朋友說話愛用倒裝句?這離不開當地的齊魯文化。早在兩千年多前的孔孟時期,這些先哲說話就愛用倒裝的方式,如「吾十有五而志於學」,此處的「而志於學」就是「而於學志」的倒裝句。此外,「則何以哉」「何以文為」等均為倒裝句。山東是孔孟的家鄉,當地人民長期受到先賢的文化薰陶,也就養成了倒裝句的說話習慣。

所以說,倒裝句是山東朋友常用的說話方式,也是山東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對此您怎麼看?您身邊有山東朋友嗎?或許會有山東朋友回覆:你說的不對啊小編!或是加個雞腿啊小編!對此,筆者拭目以待呀!

相關焦點

  • 我國說話「最獨特」的省,發音和普通話接近,但就是愛用倒裝句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偉大國家,漢語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語言,同時也是世界上重要的語言,我國說話「最獨特」的省,發音和普通話接近,但就是愛用倒裝句。在眾多方言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廣東話、東北話、客家話、江浙一帶的吳機軟語等,還有四川話、河南話,幾乎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有些方言和普通話相近,有些方言和只聽得見普通話的人說話就跟外語一樣。
  • 中國「說話獨特」的省份,發音和普通話相似,卻愛用倒裝句
    語言是溝通的橋梁,由於地理位置、風俗文化等的差異,中國形成了較為多樣的方言,能看到比較多的,各自有各自的民族擁有各自的語言,漢語屬於相同,各自的地方也有自己的方言,甚至在同一地方,山也相隔了彼此的對話不懂語言,特別是南方,而是很顯著,雖然各地方言不同,但也有和我們現在說的普通話相近的
  • 中國說話最獨特的省份,發音和普通話相似,卻愛用倒裝句
    第一個,福建省。福建人說閩南語比較多,他們說普通話也被稱為「塑料普通話」,在自我介紹時經常說的一句是「大家好,我來自胡建」。還有如果你身邊有認識的福建小夥伴,可以讓他說「標準」這個詞,發音絕對讓人捧腹。當然,開玩笑就好,不要太過。
  • 我國方言最接近普通話的省份:第一毫無爭議,有你家鄉嗎?
    導語:我國方言最接近普通話的省份,第一毫無爭議,有你家鄉嗎?中國的發展速度是飛快的,過去的中國閉關鎖國,現在的中國面向世界。中國和其他國家的交流也越來越多,很多外國人都喜歡到中國來。他們在這裡工作,有的外國人覺得中國是一個很適合生活的國家,然後在這裡定居。
  • 「說話愛用倒裝句」刷爆網絡 專家:溫州不僅有倒裝句還有倒裝詞
    山東網友聊天截圖  浙江在線12月18日訊 近日,「山東人說話愛用倒裝句」刷爆網絡各大社交論壇,並在網友中掀起一股「倒裝」造句熱。  山東人愛用倒裝,這和溫州有關係嗎?  專家:溫州和山東歷史上曾有語言「交匯」  山東人愛用倒裝,這和溫州有關係嗎?「歷史上,他們的祖先曾與我們溫州人的祖先多有交匯。」
  • 山東人說話愛用倒裝句是什麼梗?山東人說話倒裝句舉例
    山東人倒裝句是什麼梗?山東人說話愛用倒裝句是真的嗎?山東人倒裝句是什麼意思?都說山東人說話愛說倒裝句,有視頻有截圖證明的哦!下面一起來看看山東人倒裝句例句。  山東人倒裝句是什麼梗?  網上突然出了各種搞笑的段子來證明山東人倒裝句,其實說的就是山東人說話愛用倒裝句的句式,不信你看看!
  • 山東人說話愛用倒裝句的源頭,找到了
    好吧,山東是有傳統底蘊的論倒裝;文化人都愛倒裝你們沒發現嗎?再說,語言是活的文化,誰是倒裝還不一定:有人習慣主謂賓,也有地方官方語法就是主賓謂。真的愛倒裝句嗎山東人?論倒裝的文化與歷史誠如祖國各地兄弟省份對山東人的應援,雖然我們經常倒裝而不自知,但倒裝的也不止山東這一山一水。如果評選「史上最動人的一句情話」,這句必然會擁有姓名——「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
  • 山東人說話愛用倒裝句?網友回復亮了:有嗎我們
    &nbsp&nbsp&nbsp&nbsp最近,各大社交網絡都在討論山東人說話的問題,&nbsp&nbsp&nbsp&nbsp大家說山東人說話愛用倒裝句!
  • 中國最有趣的省份,南部和北部差異很大,網友:像兩個省!
    江蘇省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它強大的經濟實力,據了解,江蘇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高居全國第一,是我國經濟最活躍的省份之一,除此之外,江蘇省也是我國唯一一個所有地級市都躋身百強的省份,這就意味著,江蘇省的各個地方發展得很均衡,不存在某一個省份一家獨大的狀況。江蘇省還是我國綜合發展水平最高的省份,它已達到「中上等」發達國家的水平。
  • 我國最通俗易懂的方言,與普通話有點相似,國內有上億人在使用
    我國的國土非常的遼闊,劃分成了不同的省份和不同的城市,這樣更加方便管理,但是因為地域的原因有很多地方距離比較遠,因此衍生出了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語言,每一個省份都有一些特有的方言。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我國最通俗易懂的方言,與普通話非常的相似,國內有上億人在使用這種方言講話,你知道是什麼嗎?這種方言就是東北話,東北話和普通話是非常接近的,除了個別字的說法不一樣,基本上和普通話沒有什麼區別,只不過說東北話的時候有一種非常濃的東北味兒。
  • 這就是山東|用倒裝句了嗎我?
    本科時候,學校組織普通話能力等級測試,我以高分躋身二級甲等,以一分之差與一級乙等擦肩而過。據說,一級乙等是廣播站播音員的水準。出成績的時候,我的室友用極度懷疑的眼神看著我:「小樣兒,說,你是不是找人替考了?」我當然非常堅定自證清白:「你這話說的,還用找替考嗎我?別跑!過來說清楚啊你!」「你聽聽你說的這話,能有一句不用倒裝句嗎?哈哈哈。」室友一邊笑一邊跑走。
  • 為什麼山東人說話愛用倒裝句 跟山東人的性格有關
    全國各地都著不同的方言,這一點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但是除了這一點之外,其實很多地方的語言在語法、語序上都有著不同的習慣,其中最被人津津樂道的就要數山東人的倒裝句了。山東人說話愛用倒裝句,想必體會最深的還是外地人們,對於山東人來說,已經完全融入到生活中了,不自覺地就會脫口而出,例如,「說的竟然是這個啊原來」、「是有點彆扭好像」、「咱山東人說話不就這麼個樣啊平時」、「沒有吧我覺得」等等。
  • 廣西人說話口音為什麼那麼奇怪 為什麼南寧人說話方式很奇怪?
    為什麼南寧人說話方式很奇怪?首先 必須說你的觀察力非常敏銳,作為廣西人,我自己本身沒有口音,就算有也是正常的類似港式口音,但是 在南寧生活的時候,入鄉隨俗都會故意加一些口音,其實這樣子講話非常有好處,也許這就是南寧這座城市的獨有文化。
  • 國內「最愛」說方言的兩座城市,從不說普通話,遊客:像在國外!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們的國家一步一步的在變強,一步一步的在發展,我們隨著國家的進步和發展中又發現和發展出許多新的景點了,旅遊了,高鐵了,今天小編你們來領略一下我們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希望各位能夠喜歡,如果有疑問歡迎大家來積極地評論今天我要和大家說的就是,國內「最愛
  • 山東人說話愛用倒裝句?全國都一樣吧我覺得~
    最近,各大社交網媒都在討論山東人說話的問題,大家都被「山東人說話愛用倒裝句」刷屏!大家說山東人說話愛用倒裝句,感覺並沒有用倒裝句啊我們!網友們也覺得我們並沒有用呢你們看~關於倒裝句,百度是這麼說的:為了強調、突出等語的目的而顛倒原有語序的句式叫做倒裝句。在倒裝句中,顛倒了的成分可以恢復原位而句意基本不變,句法成分不變。全國都一樣吧其實,廣東人站出來說話了首先。
  • 山東人的「倒裝句」火遍全網,網友:瞎說麼這不是
    不是問他會不會開挖掘機;也不是問他愛不愛吃煎餅卷大蔥;更不是問他是不是會武術。而是看他在說話的時候用不用倒裝句。在山東,每一個人都被倒裝句支配著,別管是什麼主、謂、賓、定、狀、補統統不好使,它們的位置在山東人的話語裡,統統是可以調配的,想放哪就放哪!
  • 我國「最鐵」的3個省份,方言交流很流暢,連溫度都那麼相似
    每個人的脾氣和性格都不一樣,性格不同,但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自己和好人,即「惡臭相同的人」,我國有34個省,在這34個省裡,你會發現他們的文化和當地特色都不同,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很有魅力,有自己的特色,大家都知道關係最好的幾個小夥伴,那麼在我們眼裡,國內的這種性關係都很密切。
  • 最好學的3種方言,學了就能直接說,就是口音不正宗!
    因為地區文化的差異,各個地方說話的語氣和語句也是多有不同。至於某些說話差別很大的地區,可謂是十裡不同音。而方言的魅力,也就在於它的多樣化,多元化。縱觀全國各地的方言,粗略一算至少不下於幾十種。這幾十種大方言之下,又可以細分很多小的方言。
  • 我國最愛說方言的城市,就是不說普通話,第4個最「囂張」!
    自古以來,我國就有不同的語言,不同地域的人在不同的風俗習慣中形成了不同的飲食文化,甚至語言也不一樣,在一些地方,甚至在不同的村莊,語言習慣也有很多差異,隨著新中國的成立,普通話越來越流行,如今,孩子們一入學就用普通話交流,我們的日常生活主要以普通話為基礎,然而,在我國,仍然有四個頑固的城市最喜歡說方言
  • 為什麼浙江有許多方言,但是浙江人說普通話沒有特別濃的口音?
    其實浙江人說普通話,也是帶有口音的,特別是在北方人聽來,帶有明顯的南方味道,而之所以感覺浙江人說普通話,沒有特別濃的口音,大概率源自浙江母語方言語速比較慢、輕,不容易給人留下「噼裡啪啦」的急躁感。另外也與浙江地區重視教育,普通話普及程度高有關,單純只看南方省份的普通話使用,浙江確實屬於口音相對較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