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語課》--俄羅斯的辛德勒名單

2021-02-08 摩涅塔Moneta

我媽說我小時候寄養在爺爺奶奶家,爺爺奶奶年紀大了還有高血壓,不敢帶我出門,我已經長到比搖籃還長的時候還是每天躺在搖籃裡……

語言是環境的產物。因為與人隔絕,我到2歲多還不會說話,準確地說是不會說正確的話---但我發明了自己的語言,只有爺爺奶奶能聽懂。比如,喝水叫「馬哈」,坐凳子叫「馬木」諸如此類……

今天忽然回憶起這段童年的經歷,是因為這個電影《波斯語課》---這也是一部關於自造語言的故事,在猶太人和德國軍官之間。

二戰的電影太多太多,幾乎窮盡各種角度。這部俄羅斯的集中營電影另闢蹊徑,猶太人雷扎用集中營裡2840個猶太人名字的詞根創造了2840個波斯語單詞,構建了一門只有他和德國軍官才能聽懂的特殊的「波斯語」,他以教德國軍官這門臆造的波斯語才得以倖存。德國軍官用「波斯語」和雷扎談自己的身世(他跟他的德國上校也不願深談),用「波斯語」寫動人的詩,甚至因為「波斯語」使德國軍官對雷扎萌生了一種跨越雙方身份的依賴……

中間當然穿插了幾個最終化險為夷的橋段,影片中出現的其他人物都跟這些橋段有關,被軍官在心裡罵「一無是處的婊子」的女助理,整場都在努力置雷扎於死地的馬科斯,出現的稍有突兀的那對義大利兄弟,雞雞小得invisible的上校……

因為擔心雷扎被揭穿而捏著一把汗的觀眾自始自終都繃著一顆小心臟。

納粹逃離之際燒毀了集中營裡猶太人的名單,雷扎對盟軍軍官念出一個一個猶太人名字的時候,在場所有的人屏息了,觀眾在片尾曲中達到了情感高潮。

這部也跟猶太人名單相關的集中營電影,很難不讓人聯想到婦孺皆知的《辛德勒的名單》,兩者風格迥異。後者宏大敘事,大義凜然,很像一部美宣部發行的二戰教育片,觀者被一種正義之神的力量深深激蕩。而《波斯語課》則更細膩,視線落在一個個面目不那麼清晰的小人物上,納粹陣營裡的女助理和馬科斯被著力刻畫的也不是作為納粹的殘暴,更多的是普通的人性弱點,德國軍官作為一個集中營的大廚上尉,他並不認為給殺人犯燒飯也算殺人犯,在和猶太人雷扎的相處中不乏善意和溫情,用假波斯語深情念詩的時候納粹的標籤被隱沒在身後。這又令我很落俗套地想起阿倫特的平庸之惡……

關於集中營的電影除了《辛德勒的名單》還有《穿條紋衣的男孩》《美麗心靈》《朗讀者》《鋼琴師》……它們的主線是各種溫暖的情感,因為有殘暴的時代背景作為底色,大大增加了這些情感打動人心的力量,故事的本質是愛。《波斯語課》略有不同,這裡沒有太多的暖意,生造一門語言以求生,時代的暴虐之外,故事本身就充滿了刁鑽的殘忍。這使得我們整個觀影過程中情緒都被壓抑,直到雷扎念出一個個名字的時候,我們被碾壓的感受才被引流,我們終於眼眶溼潤。

最後我想說的是,儘管已經有了那麼多二戰的電影,集中營的電影,納粹的電影,但是《波斯語課》還是不能錯過。

「我是不是預言過,這部《安魂曲》是為我自己而作?」 

                ——莫扎特生命的結束如同其開始,引發了一些持久不散的傳說。

相關焦點

  • 今日消息 | 官方推薦單元影片《波斯語課》確認代表白俄羅斯「衝奧...
    《波斯語課》由奧斯卡提名電影《塵霧家園》及高分劇《背叛》的導演瓦迪姆·佩爾曼執導、伊利亞·佐芬編劇,改編自沃爾夫岡·科爾哈澤的暢銷德語小說《一種語言的發明》。  不同於同類題材經典影片《辛德勒的名單》或《索爾之子》,《波斯語課》試圖以一種較為克制的方式描摹二戰時期納粹集中營中的種種人物。以科赫為代表的德國軍官雖然喜怒無常,卻也有夢想、會開玩笑,當他用德國人的方式,朗誦一首自編自造的「波斯語」詩歌時,銀幕前的觀眾都會為之動容;以吉爾斯為代表的猶太人囚犯必須謹小慎微,但他機智地自創「波斯語」,不只為求自保,也以另一種方式告慰了那些慘死的同伴。
  • 另一份「辛德勒的名單"
    由劇情所示,雖然科赫上尉和女助理史託芙是有男女私情的,但這並不妨礙他對女助理填寫囚犯名單的潦草字跡不滿,並因此不讓她再做這份輕鬆的工作。他可以不關心名單上這些猶太人的性命,卻要求這些字跡必須寫得清晰漂亮。恰在此時士兵拜爾為他帶來了他要找的波斯人。這位波斯人就他所自稱,父親是波斯人,母親是比利時人,雖然擁有父親送他的那本波斯語書,但他不會讀也不會寫,卻會聽和會說。
  • 物小影推薦|《辛德勒的名單》
    本期為大家推薦的是由史蒂文·史匹柏執導的《辛德勒的名單》,這部電影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並一舉包攬奧斯卡包括七項大獎在內的獎項,它反應人們對真、善、美的不懈追求與對和平的嚮往,驅使我們不斷的去珍惜與尊重生命。
  • 《辛德勒名單》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黑白電影
    《辛德勒名單》是電影史上票房最高的黑白電影,它的藝術性幾乎無人可及。影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講述了一個德國人不惜餘力解救猶太人的故事。影片來到一九三九年,德國吞併波蘭。男主奧斯卡辛德勒是個失敗的德國商人。
  • 《辛德勒的名單》,一部絕對值得看十遍以上的電影
    《辛德勒的名單》講述的是二戰的故事,一個德國納粹的商人利用戰爭想要發財,在戰爭中為了獲取更多的利益,所以大量僱傭猶太勞動力,為自己創造財富,但是在隨後的事情發展過程中,屠殺猶太人這種行為喚起了他自己本身的良知,最後的他選擇散盡家財以一己之力保住了1100名猶太人的性命。
  • 為什麼說在《辛德勒的名單》裡,辛德勒就是猶太人的救世主?
    《辛德勒的名單》 又是一部需要儀式感的電影。三個多小時,一共分了差不多6次用了1點2倍速才看完,太難受了,看15分鐘就得緩一下。開始花了很大功夫塑造一個善於左右逢源唯利是圖的投機商人,後面就在講他的良知和人性如何漸漸被喚醒。
  • 《辛德勒的名單》感動於良知
    辛德勒本來完全是空手套白狼。一開始酒會出場是跟黨衛軍拉關係。找伊薩克·斯特恩負責具體的記帳、管理。開始的啟動資金是猶太人區裡的老金融家出的。純粹借亂世撈一筆。斯特恩想盡辦法救了一個文科老教師。戰爭時期為活命搞工科是必須的,但為了民族的未來不能捨棄文科。
  • 世界人道主義日:大家都看過《辛德勒的名單》你知道他的原型是誰嗎?
    這個世界人道主義日,給大家講一位偉大的人道主義者,《辛德勒的名單》人物原型的故事。「當你拯救了一條生命,就等於拯救了全世界」。這是電影《辛德勒的名單》中,主人公收到他救過的猶太人送來的指環上面鐫刻的經文。辛德勒看到這句話時,為自己沒有拯救更多人而涕泗橫流。
  • 《辛德勒的名單》原著作者:聽從內心深處道德召喚
    《辛德勒的名單》原著作者攜中文版新書《三呼聖靈》訪滬  基尼利:聽從內心深處道德的召喚  1  描寫德國企業家二戰時期營救猶太人的電影《辛德勒的名單》早已為國人所熟知,但其原著《辛德勒的方舟》作者,澳大利亞「國寶級」作家託馬斯·基尼利卻少有人提及
  • 一曲特別的「辛德勒名單」,從未聽過小提琴「哭」成這樣!
    這曲特別的「辛德勒名單」,從沒有聽過小提琴可以「哭」成這樣……一部刻骨銘心的電影,一曲刻骨銘心的旋律。2017年,在歐亞大陸最大的猶太教堂——布達佩斯的「菸草街會堂(Dohány Street Synagogue)」,匈牙利小提琴神童Csongor Korossy-Khayll,與管風琴演奏家Xaver Varnus、Balazs Barnkopf與Balazs Elischer合作,為在場的所有聽眾,演繹電影「辛德勒的名單
  • 電影《辛德勒名單》中的原型,晚年只能靠救濟金,結局悲慘
    電影《辛德勒的名單》於1993年上映,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一部電影,電影的主角奧斯卡·辛德勒是一名優秀的企業家,辛德勒與其夫人埃米莉·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傾家蕩產保護了1200餘名猶太人免遭法西斯殺害這部電影有大導演史匹柏執導,在電影裡面
  • 解讀百大經典電影系列之《辛德勒的名單》,一部真正的色彩大片
    原創 微風愛自由 電影《辛德勒的名單》改編自澳大利亞小說家託馬斯.肯尼利的同名小說。此片再現了一個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真實的歷史故事,影片主人公辛德勒在開始時他是一名德國納粹時期的資本家,他喜好女色。貪圖享受,是一名忠實的納粹黨員。為了賺取更多的金錢,辛德勒的工廠只使用猶太人。
  • 電影《辛德勒的名單》:不管有多麼黑暗,都會有人性的光輝在閃爍
    後來,辛德勒向德軍軍官開出了猶太人的名單,傾家蕩產買下了這些猶太人的生命。在那暗無天日的歲月裡,拯救一個人,就是拯救全世界。當戰爭結束時,那一群「辛德勒的猶太人」得以解放,而辛德勒卻要開始自己的逃亡之旅。一個猶太人將有著全體工人籤名的說明信交給辛德勒,萬一他被捕,上面有所有人的籤名。
  • 《證詞》—吉普賽版的辛德勒名單,美國文學大師特羅的裡程碑之作
    《證詞》,這個美國文學大師斯科特·特羅裡程碑之作,是一份吉普賽版的辛德勒名單,一個用謊言編織的屠殺案,原本象徵正義的「證詞」,卻成了一個讓人性備受考驗的「楚門世界」。就算在現今,全世界各地都有吉普賽人的分布,不同的國家對他們有不同的叫法,而吉普賽人是英國人的叫法,俄羅斯人稱茨岡人,不過他們自稱為羅姆人。因為他們的遷徙,使得他們成為了跨境民族,所以吉普賽人常常是居無定所的,很大一部分甚至都沒有國籍。
  • 拍出《辛德勒名單》的史匹柏,竟然還拍了這部《太陽帝國》
    《辛德勒名單》作為史匹柏導演的經典作品,已經被無數人列入一生中最值得看的電影清單。猶太人在歷史上尤其是二戰中遭受的非人虐待以及殘忍的屠殺, 值得全世界人民同情和反思,不過到底種族歧視都是一種低素質的行為,最早起源於殖民時代。
  • 辛德勒94歲遺孀返德國定居 安享晚年
    艾蜜莉的朋友和傳記作家羅森伯格(Erika Rosenberg)告訴記者,奧斯卡.辛德勒(OskarSchindler)遺孀艾蜜莉決定離開僑居地阿根廷,返回德國定居,安享晚年。    辛德勒是一名德國商人,他曾經從納粹魔掌解救1200名猶太人,艾蜜莉從1949年以來就一直住在阿根廷。
  • 《辛德勒的名單》豆瓣評分9.5分:心存善念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
    《辛德勒的名單》豆瓣TOP250的電影中排名第8,769586人評價,評分9.5分。是由史蒂文·史匹柏執導,連姆·尼森、本·金斯利、拉爾夫·費因斯、艾伯絲·戴維茲等主演的一部戰爭歷史劇情片。榮獲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第51屆金球獎劇情類最佳影片、第47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影片等多個獎項榮譽。
  • 俄羅斯勇士「巴哈杜蘭」傳奇:19世紀逃兵,成波斯萬王之王寵將
    截至1831年,全營的四個步兵連已然是俄羅斯人、波蘭人各佔兩個了。有意思的是,參孫汗本人雖然改了波斯名字,卻並未改教,該營官兵也多數只是名義上改教,甚至做禮拜時仍然劃十字。但阿巴斯仍然對他們信任無比,把自己的安全都託付給這個營。大約是在1812年的阿斯蘭都士慘敗中知道母國軍隊的厲害,依舊保持東正教徒身份的參孫汗本人曾公然宣稱:「決不打同信仰者。」
  • 韓國真敢拍,這部亞洲版《辛德勒的名單》看完讓人憤怒
    韓國真敢拍,這部亞洲版《辛德勒的名單》看完讓人憤怒戰俘營的生活是怎樣的?早前《辛德勒的名單》揭露了歐洲集中營的血腥殺戮,2018年韓國也用影片記錄下了亞洲戰俘集中營巨濟島的故事。《搖擺狂潮》不像《辛德勒的名單》一樣殘忍,以踢踏舞為承載,描寫了戰俘營短暫的美好生活,但是內容從前期的歡樂舞蹈生活急轉直下帶來的悲劇也讓人不忍直視。
  • 《解放·終局營救》重新定檔12·29,《辛德勒的名單》製片人去世
    (別的不說,迪士尼動畫片的細節一直是業內好評) - 《辛德勒的名單》製片人去世 《辛德勒的名單》的知名製片人布蘭科·拉斯蒂格去世。他在克羅埃西亞薩格勒布的家中死去,享年87歲。他的其他知名作品還有:《角鬥士》《黑鷹墜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