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詞》—吉普賽版的辛德勒名單,美國文學大師特羅的裡程碑之作

2020-12-15 緩緩有點慢

真相到底是什麼?

每一次看犯罪類型的小說時,總會被這樣一個疑問牽引到故事的最後。

然而看完《證詞》之後,竟忽然覺得關於真相、關於答案的那一切似乎都不是那麼重要了。

因為到了最後,無論真相如何,都抵不過人性的支配和命運的殘酷,那種無力感讓人心中產生一種難以操控的絕望之情。

《證詞》,這個美國文學大師斯科特·特羅裡程碑之作,是一份吉普賽版的辛德勒名單,一個用謊言編織的屠殺案,原本象徵正義的「證詞」,卻成了一個讓人性備受考驗的「楚門世界」。

吉卜賽人,美國大兵,反政府武裝,一批失蹤的武器,當地地頭蛇,性感對手……

各方勢力輪番上陣,為了一個謊言就要再去編造無數的謊言,去掩飾那些因為利益而創造的全套。

吉普賽這個民族,通過很多影視劇和文學著作的演繹,給人們的印象更加神秘。

提起吉普賽,眼前似乎就會出現那提著裙角旋轉、頭戴鮮豔花朵的吉普賽女郎;似乎就會看到,那神秘莫測的吉普賽巫師;似乎就會想起那些熱情奔放的吉普賽民眾。然而,我們對于吉普賽的認知,大概也僅限於此。

神秘的吉普賽人

《證詞》的主角是吉普賽人,所以閱讀《證詞》的過程中,我地對吉普賽這個民族進行了一下簡要的了解。

吉普賽人原住印度北部,膚色偏深,他們獨特的面部特徵和輪廓,也為吉普賽人更增添了一分異域的色彩。

眾所周知,吉普賽人總是以神秘的形象聞名世界,他們能歌善舞又精於佔卜,然而他們的生活方式又使得吉普賽人與周遭的環境總是顯得格格不入,也因此受到了很多的歧視和排擠。

吉普賽人是世界上最大的跨境民族,他們的不斷遷徙使得這些原本有著名言色彩的載歌載舞,更像是一種流浪的悲歌。

就算在現今,全世界各地都有吉普賽人的分布,不同的國家對他們有不同的叫法,而吉普賽人是英國人的叫法,俄羅斯人稱茨岡人,不過他們自稱為羅姆人。

因為他們的遷徙,使得他們成為了跨境民族,所以吉普賽人常常是居無定所的,很大一部分甚至都沒有國籍。

在很多非常著名的小說和影視作品中,都曾有過吉普賽人的經典形象。

譬如《巴黎聖母院》裡的吉普賽女郎艾絲美拉達,她的明豔而獨特的裝束,超凡脫俗的舞姿,都讓她成為了其中一個非常鮮明的存在;

又如印度電影《大篷車》裡,優美的曲子,華麗的衣服,不羈的性格,無一不在展露著吉普賽人的獨特魅力。

《證詞》這本書,正是以吉普賽人為主角,以吉普賽人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為線索,展開的一系列意想不到的故事情節,而最終的真相是什麼,卻是一個耐人尋味的答案。

實踐出真知

談起《證詞》,斯科特·特羅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對我來說,《證詞》這本小說耗費了數十年。2000年,我在荷蘭,宣傳我當時新出版的小說《個人傷害》。我的荷蘭之行讓我去了海牙——荷蘭的外交首都。那是一個美好的城市,有很多屹立幾百年的宏偉官方建築。海牙是眾多國際組織的總部所在地,包括11個不同的國際法庭,其中6個刑事法庭最初由聯合國設立,來處理發生在不同國家的戰爭暴行,比如柬埔寨、盧安達、黎巴嫩。那時,這些法庭在積極裁決20世紀90年代早期在巴爾幹地區的衝突中各方犯下的戰爭罪行。

十年磨一劍,《證詞》得以在全球範圍內掀起軒然大波,絕非偶然,作者斯科特.特羅經過十年的摸索和探尋,十年的走訪和經歷,才完成這部作品。

斯科特是一位猶太裔的著名作家,他美國Sonnenschein 律師所合伙人的經歷,使得斯科特對於「訴訟、白領(犯罪)與政府調查」等方面更加專業,並且把這些專業知識很好地運用到他所著的各個推理小說之中。

斯科特有著律師和檢察官的經驗,因此對於這些故事中與曾經的職業和經歷相關的描寫,在他真實的閱歷和知識下顯得更加引人入勝。

《證詞》也是如此,作為一個犯罪小說,書中是必然會涉及到大量律師、法官、檢察官等相關工作的描寫的,斯科特給予了這個故事真實且頗具權威性的描繪,更加讓人投入其中。

吉普賽版的辛德勒名單

書中講述了一個年過五旬的前律所合伙人比爾·騰·布姆,在離婚並且辭職後,在老朋友的協助下,來到了海牙國際法庭。

而在這裡,他經手了一個驚人的謀殺案件。2004年400個吉普賽人被一夜消失,而有真人證明這400個吉普賽人實際是遭到了殘忍屠殺!

在追尋案件真相的過程中,比爾經歷了各方勢力的角逐,在重重困難和艱險之下,比爾從未放棄去尋找正義和真相。

我們所看到的就是真的嗎?

有人可以證實的就是真相嗎?

每日在你耳邊訴說纏綿情話的就是真正的愛人嗎?

太多的錯綜複雜迷亂了雙眼,柯南的名言——真相只有一個,可是在追尋這個真相的過程中,所暴露出來的人心險惡以及人性的複雜卻如亂花迷人眼,讓人一時之間實在難以去做到撥雲見日。

《證詞》不僅僅是在講述一個懸疑故事,而是更深層次的將吉普賽人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和歧視,赤裸裸地展現於世人眼前。

我們雖然沒有看到吉普賽人曾經歷過的那段如同猶太人在集中營那般的慘痛經歷,但是他們所遭受到的這一切磨難,卻是真真實實存在過的。

《證詞》的故事沉重而尖銳,面對戰爭的罪行和政治的黑暗,有太多的事實被刻意掩埋,也有太多的黑暗面被揭露出來,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之下,需要的正是如比爾這樣的人去探求正義的真相。

各種武裝勢力和陰謀詭計爭先上演,將這個罪惡的故事講述得更加曲折和撲朔迷離,以至於,我們以為已經揭開了真相的那層若隱若現的神秘面紗,到了最後卻發現不過都是一場徹頭徹尾的可笑謊言。

相關焦點

  • 《辛德勒的名單》原著作者:聽從內心深處道德召喚
    《辛德勒的名單》原著作者攜中文版新書《三呼聖靈》訪滬  基尼利:聽從內心深處道德的召喚  1  描寫德國企業家二戰時期營救猶太人的電影《辛德勒的名單》早已為國人所熟知,但其原著《辛德勒的方舟》作者,澳大利亞「國寶級」作家託馬斯·基尼利卻少有人提及
  • 物小影推薦|《辛德勒的名單》
    本期為大家推薦的是由史蒂文·史匹柏執導的《辛德勒的名單》,這部電影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並一舉包攬奧斯卡包括七項大獎在內的獎項,它反應人們對真、善、美的不懈追求與對和平的嚮往,驅使我們不斷的去珍惜與尊重生命。
  • 《辛德勒名單》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黑白電影
    《辛德勒名單》是電影史上票房最高的黑白電影,它的藝術性幾乎無人可及。影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講述了一個德國人不惜餘力解救猶太人的故事。影片來到一九三九年,德國吞併波蘭。男主奧斯卡辛德勒是個失敗的德國商人。
  • 電影《辛德勒的名單》:不管有多麼黑暗,都會有人性的光輝在閃爍
    後來,辛德勒向德軍軍官開出了猶太人的名單,傾家蕩產買下了這些猶太人的生命。在那暗無天日的歲月裡,拯救一個人,就是拯救全世界。當戰爭結束時,那一群「辛德勒的猶太人」得以解放,而辛德勒卻要開始自己的逃亡之旅。一個猶太人將有著全體工人籤名的說明信交給辛德勒,萬一他被捕,上面有所有人的籤名。
  • 韓國真敢拍,這部亞洲版《辛德勒的名單》看完讓人憤怒
    韓國真敢拍,這部亞洲版《辛德勒的名單》看完讓人憤怒戰俘營的生活是怎樣的?早前《辛德勒的名單》揭露了歐洲集中營的血腥殺戮,2018年韓國也用影片記錄下了亞洲戰俘集中營巨濟島的故事。《搖擺狂潮》不像《辛德勒的名單》一樣殘忍,以踢踏舞為承載,描寫了戰俘營短暫的美好生活,但是內容從前期的歡樂舞蹈生活急轉直下帶來的悲劇也讓人不忍直視。
  • 一曲特別的「辛德勒名單」,從未聽過小提琴「哭」成這樣!
    這曲特別的「辛德勒名單」,從沒有聽過小提琴可以「哭」成這樣……一部刻骨銘心的電影,一曲刻骨銘心的旋律。2017年,在歐亞大陸最大的猶太教堂——布達佩斯的「菸草街會堂(Dohány Street Synagogue)」,匈牙利小提琴神童Csongor Korossy-Khayll,與管風琴演奏家Xaver Varnus、Balazs Barnkopf與Balazs Elischer合作,為在場的所有聽眾,演繹電影「辛德勒的名單
  • 解讀百大經典電影系列之《辛德勒的名單》,一部真正的色彩大片
    原創 微風愛自由 電影《辛德勒的名單》改編自澳大利亞小說家託馬斯.肯尼利的同名小說。此片再現了一個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真實的歷史故事,影片主人公辛德勒在開始時他是一名德國納粹時期的資本家,他喜好女色。貪圖享受,是一名忠實的納粹黨員。為了賺取更多的金錢,辛德勒的工廠只使用猶太人。
  • 《辛德勒的名單》,一部絕對值得看十遍以上的電影
    《辛德勒的名單》講述的是二戰的故事,一個德國納粹的商人利用戰爭想要發財,在戰爭中為了獲取更多的利益,所以大量僱傭猶太勞動力,為自己創造財富,但是在隨後的事情發展過程中,屠殺猶太人這種行為喚起了他自己本身的良知,最後的他選擇散盡家財以一己之力保住了1100名猶太人的性命。
  • 為什麼說在《辛德勒的名單》裡,辛德勒就是猶太人的救世主?
    《辛德勒的名單》 又是一部需要儀式感的電影。三個多小時,一共分了差不多6次用了1點2倍速才看完,太難受了,看15分鐘就得緩一下。開始花了很大功夫塑造一個善於左右逢源唯利是圖的投機商人,後面就在講他的良知和人性如何漸漸被喚醒。
  • 《波斯語課》--俄羅斯的辛德勒名單
    納粹逃離之際燒毀了集中營裡猶太人的名單,雷扎對盟軍軍官念出一個一個猶太人名字的時候,在場所有的人屏息了,觀眾在片尾曲中達到了情感高潮。這部也跟猶太人名單相關的集中營電影,很難不讓人聯想到婦孺皆知的《辛德勒的名單》,兩者風格迥異。後者宏大敘事,大義凜然,很像一部美宣部發行的二戰教育片,觀者被一種正義之神的力量深深激蕩。
  • 《辛德勒的名單》感動於良知
    辛德勒本來完全是空手套白狼。一開始酒會出場是跟黨衛軍拉關係。找伊薩克·斯特恩負責具體的記帳、管理。開始的啟動資金是猶太人區裡的老金融家出的。純粹借亂世撈一筆。斯特恩想盡辦法救了一個文科老教師。戰爭時期為活命搞工科是必須的,但為了民族的未來不能捨棄文科。
  • 世界人道主義日:大家都看過《辛德勒的名單》你知道他的原型是誰嗎?
    這個世界人道主義日,給大家講一位偉大的人道主義者,《辛德勒的名單》人物原型的故事。「當你拯救了一條生命,就等於拯救了全世界」。這是電影《辛德勒的名單》中,主人公收到他救過的猶太人送來的指環上面鐫刻的經文。辛德勒看到這句話時,為自己沒有拯救更多人而涕泗橫流。
  • 電影《辛德勒名單》中的原型,晚年只能靠救濟金,結局悲慘
    電影《辛德勒的名單》於1993年上映,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一部電影,電影的主角奧斯卡·辛德勒是一名優秀的企業家,辛德勒與其夫人埃米莉·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傾家蕩產保護了1200餘名猶太人免遭法西斯殺害這部電影有大導演史匹柏執導,在電影裡面
  • 拍出《辛德勒名單》的史匹柏,竟然還拍了這部《太陽帝國》
    《辛德勒名單》作為史匹柏導演的經典作品,已經被無數人列入一生中最值得看的電影清單。猶太人在歷史上尤其是二戰中遭受的非人虐待以及殘忍的屠殺, 值得全世界人民同情和反思,不過到底種族歧視都是一種低素質的行為,最早起源於殖民時代。
  • 吉普賽時裝夢(圖)
    作家DavidMayall在去年出版的《吉普賽身份1500-2000》中寫道。該書探討了西方人理想中的吉普賽生活方式,它代表著20世紀的浪漫主義審美情懷。  在14至15世紀,吉普賽婦女的裝束通常是印度紗麗般的簡單長裙和長頭巾。但是每當他們移民到新的國土,就會吸收當地的服裝風格。
  • 《辛德勒的名單》豆瓣評分9.5分:心存善念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
    《辛德勒的名單》豆瓣TOP250的電影中排名第8,769586人評價,評分9.5分。是由史蒂文·史匹柏執導,連姆·尼森、本·金斯利、拉爾夫·費因斯、艾伯絲·戴維茲等主演的一部戰爭歷史劇情片。榮獲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第51屆金球獎劇情類最佳影片、第47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影片等多個獎項榮譽。
  • 辛德勒94歲遺孀返德國定居 安享晚年
    艾蜜莉的朋友和傳記作家羅森伯格(Erika Rosenberg)告訴記者,奧斯卡.辛德勒(OskarSchindler)遺孀艾蜜莉決定離開僑居地阿根廷,返回德國定居,安享晚年。    辛德勒是一名德國商人,他曾經從納粹魔掌解救1200名猶太人,艾蜜莉從1949年以來就一直住在阿根廷。
  • 世界100位文學大師排行榜(美國教授評選)
    世界100位文學大師排行榜(有史以來最有影響的小說家、劇作家和詩人) 《世界100位文學大師排行榜》,遴選有史以來的100位最有影響的小說家、劇作家和詩人,讓他們根據功績和相對影響,排成整齊的隊伍,接受崇高的稱號。
  • 上影節將展映「辛德勒」等杜比視界影片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杜比影院版(杜比視界+杜比全景聲)《一代宗師》將於六月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進行全球首映。本片充分忠於恐怖之王史蒂芬·金的同名原著,基於1989年瑪麗·蘭伯特經典版進行改編。恐怖片導演雙檔凱文·庫爾施和丹尼斯·維德邁爾(《閃亮的眼睛》)巧妙嵌入上世紀七十年代美國卡通片形式製造富有儀式感的噩夢,柔和色調下利用大量倒敘與交叉剪輯的方式,跳躍於幻覺與現實間,致使不安的氛圍得到全新升級,帶來穿透黑暗的絕望和絕對意料之外的狡黠境地。
  • 吉普賽人源於何處
    說到全世界最富傳奇色彩的民族,恐怕非吉普賽人莫屬了。他們熱情奔放,聰慧開朗,能歌善舞。在無數的文學作品中,我們都可以發現他們的身影。《巴黎聖母院》中單純美麗的吉普賽少女愛絲美拉達,《葉塞尼婭》中熱情奔放的葉塞尼婭,《卡門》中浪漫多情的卡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