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來到小中談歷史。今天小編想和大家分享一首詩。小編不知道大家對於唐詩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但小編一直都很喜歡詩歌中的那種不同於一般的感情。所謂讀詩,其實讀的更是一種心情。在詩歌中感受到詩人的悲歡離合,引起心靈的共鳴。因此詩的好壞從來不在於辭藻的華麗或優美,而在於感情的表述和寄託。正是因這樣的感情交流,古代的唐詩宋詞等文學作品才能在今天依舊被人喜歡和追捧。在人的眾多情感狀態中,『孤獨』是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經有過的。如果你有怎樣的時候,不妨來品讀下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這首詩吧。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這首詩的名字是《月下獨酌四首·其一》,這是「詩仙」李白的一首作品。說起李白的詩,給人的感覺大多就是一個字「狂」。正如他的一生全是灑脫不羈,貴妃倒酒,力士脫靴。口喊「仰天長嘯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李白其實也有孤獨的時候。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就是李白一首孤獨之作。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相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這首詩約作於唐玄宗天寶三載,當時李白在長安,正處於官場失意之時。(前因玄宗與楊貴妃對李白皆頗為寵信,宮中人恨之,讒謗於玄宗,因而玄宗疏之)李白政治理想不能實現,心情是孤寂苦悶的。但他面對黑暗現實,沒有沉淪,沒有同流合汙,而是追求自由,嚮往光明,因有此作。
詩歌開頭兩句,一個「獨酌」,便點明了詩人此時的處境,獨自一人孤獨寂寞。在此情景下,詩人「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在月色下,把酒邀月,月光把他的影子長長的拉開。月、人、影,「三人飲酒」,這樣畫面似乎一下子就熱鬧了起來,然而這種無聲的熱鬧,才是最為寂寞。心中的苦悶無人可說,只能在這幻影之中,形成一個三人飲酒的畫面來疏導自己。詩人說,我知道明月不會飲酒,影子也只會隨在我身邊,但是現在,我只能與他們相伴,共度這美好的春光。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詩人在月下飲酒舞蹈,唱歌時明月徘徊,起舞時身影零亂。一個人的寂寞似乎一下子分給了三個人,這樣的情況下,似乎感覺沒那麼孤獨了,又似乎更覺得孤獨了。我清醒時一起歡樂,我醉後就各自分散。意思是狂歡總有過去的時候,月亮會在黎明時隱去,影子也終會消失,這時便是分開的時候。但一夜的相陪,我們結下了深刻的友誼,我願與他們永遠結下忘掉傷情的友誼,相約在縹緲的銀河邊再次相聚。
這是李白非常著名的一首詩,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有讀過。尤其是詩中「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更是成為了千古流傳,排解孤獨的佳句。相信每一個孤獨的人,在讀過這樣的文字後,都會引起自己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