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一首詩怡然自樂,獨酌狂飲,醉了就回到夢裡的故鄉

2020-12-27 品詩賞詞

俗話說,酒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就是說喝酒不僅要靠酒量,還要看心情。遇到多年未見的好友,「座上客常滿,杯中酒不空」,不會喝酒也要開懷暢飲;遇到無法排解的煩心事,「舉杯澆愁愁更愁」,即使有山珍海味,三杯下肚就醉話連篇。

李白喜歡喝酒,「三杯通大道,一鬥合自然」, 詩仙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三分嘯成了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蘇軾喜歡喝酒,酒量不大卻喝酒上癮。他舉杯邀明月,再舉杯戲花枝,「持杯月下花前醉,休問榮枯事,此歡能有幾人知,對酒逢花不飲,待何時?」

詩聖杜甫也是嗜酒如命,高興時「白日放歌須縱酒」,落魄時「潦倒新停濁酒杯」。有一回老杜一個人很悶酒,還寫下了一首很特別的飲酒詩。

獨酌 唐代:杜甫

步屨深林晚,開樽獨酌遲。

仰蜂黏落絮,行蟻上枯梨。

薄劣慚真隱,幽偏得自怡。

本無軒冕意,不是傲當時。

注釋:

1、屨:讀jù,古代指用麻、葛等做成的鞋。樽:指古代的盛酒器具。

2、怡:和悅的樣子。軒冕:原指古時大夫以上官員的車乘和冕服,後引申為官位爵祿,泛指為官。

譯文:

從林中散步回來,天色已經有些晚了。打開酒樽的時刻,也比往日要遲一些。抬頭看見一隻粘在落絮中的蜜蜂,還有一隻在枯梨上行走的螞蟻。我才劣見棄,非同真隱,但對此幽勝,聊以自怡。年輕時本來就沒有上進做官的意思,自己骨子裡更喜歡這種幽居的普通生活。

這首詩是杜甫晚年居住在草堂時所寫,當時他的生活很艱難,除了自己謀點生活,就要靠親朋接濟,經常往來嗟於食。但是老杜內心還是很鎮定自若,沒有因為生活的各種困難而洩氣。而且人到晚年,經過了很多風雨,度過了很多劫難,很多事情都開始看的比較透徹,內心也變得豁達。

這首詩前面四句描寫獨酌之景,後面四句抒發獨酌之情。從第二句來看,喝酒已經成為老杜的一種習慣,每天去林中散步,然後回家喝酒,這一次時間稍晚,卻有新的發現。也許是百無聊賴,也許是老頑童的心理,閒散的老杜邊走邊看,於是就發現了 「仰蜂黏落絮,行蟻上枯梨」這樣別人不以為然的景象。

我們可以想像,老杜悠閒地觀察它們,臉上一定是充滿了慈祥,內心也一定非常安定。也許他早已把自己當成一隻螞蟻,也可能將自己理解成一隻陷入落絮的蜜蜂,或者正享受天人合一的樂趣。所以老杜沒有悲哀,也沒有嘆氣,反而有些忘情。

暮色將至之時,光影幽微,獨酌之前開啟酒樽的動作,顯得那樣的安靜和沉默。再加上仰蜂、落絮,行蟻、枯梨這四個意象都是如此地安靜和平淡,但是老杜一點也不覺得沉重。

詩詞是內心的投射,也是情感的沉澱,說明此時的杜甫早已擺脫了世俗的糾纏,也早已從過去的憂愁和上進心理中抽身退出,於是才覺得怡然自樂,以及「本無軒冕意,不是傲當時」。老杜獨酌狂飲,一個人喝酒卻並不覺得鬱悶。醉吧!醉了就回到了夢裡的故鄉。

相關焦點

  • 李白最孤獨的一首詩,月下獨酌:一人一月一場醉
    今天小編想和大家分享一首詩。小編不知道大家對於唐詩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但小編一直都很喜歡詩歌中的那種不同於一般的感情。所謂讀詩,其實讀的更是一種心情。在詩歌中感受到詩人的悲歡離合,引起心靈的共鳴。因此詩的好壞從來不在於辭藻的華麗或優美,而在於感情的表述和寄託。正是因這樣的感情交流,古代的唐詩宋詞等文學作品才能在今天依舊被人喜歡和追捧。在人的眾多情感狀態中,『孤獨』是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經有過的。
  • 詩酒成仙:李白月下獨酌,一首詩道出愛酒的最高境界
    提起詩歌大家就會聯想到盛唐,提到盛唐大家想到的會是李白,他一生放浪形骸,「詩」、「劍」、「酒」是他的三絕,往往酒入愁腸,三分化為劍氣,七分釀成月亮,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就連最終的歸宿都是那麼天真浪漫,水中撈月成了他的終點,讓人感嘆!
  • 一首詩寫盡了詩人的孤獨豪放,李白《月下獨酌》深度翻譯和賞析
    【題解】李白的《月下獨酌》就是一篇他的內心獨白。這首詩整篇突出一個「獨」字。這首詩突出寫一個「獨」字。李白有抱負,有才能,想做一番事業,但是既得不到統治者的賞識和支持,也找不到多少知音和朋友。所以他常常陷入孤獨的包圍之中,感到苦悶、徬徨。從他的詩裡,我們可以聽到一個孤獨靈魂的呼喊,這喊聲裡有對那個不合理社會的抗議,也有對自由與解放的渴望,那股不可遏制的力量真是足以「驚天地」而「泣鬼神」的。
  • 喝最烈的酒,唱最狂的歌——15句寫酒的古詩詞,講述詩與酒的故事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唐朝、李白花間獨酌,邀月共飲,詩仙李白把人生變成了詩,他的生命只有詩與遠方,沒有眼前的苟且。李白在月下縱情高歌,醉中起舞。李白的這首詩講述的是孤獨嗎?是,無人對飲是一種刻骨的孤獨,但是李白安於這種孤獨,表面上看詩仙恣意瀟灑,其實背後也有剪不斷的悽涼。
  • 一首詩寫盡了詩人的孤獨豪放,李白《月下獨酌》
    【賞析一】這首詩大約作於天寶三年(744),當時李白在長安。詩人寫自己在花間月下獨酌,無人親近的冷落情景。名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構思奇妙,表現了他孤獨而豪放的情懷。這首詩突出寫一個「獨」字。李白有抱負,有才能,想做一番事業,但是既得不到統治者的賞識和支持,也找不到多少知音和朋友。所以他常常陷入孤獨的包圍之中,感到苦悶、徬徨。
  • 寫一首中秋的詩給故鄉的你
    那時候,每到9月-10月上旬的時候,大多數的桂花樹都開了,菱角早在河裡、池塘中結滿整個水面,家中的親人們也會從四面八方,回到自己的家中和我們團聚。八月十五的月亮也漸漸的圓了起來,晚上,一家人在小院子裡放一張四方桌,桌上擺滿了月餅、菱角、水果還有一些其它的點心,當然還有那香飄小院的桂花酒了,和家人們一起賞月,聽聽老人們娓娓道來的傳說故事,可能這比任何時候快樂無數。
  • 詩詞賞析《月下獨酌》
    《月下獨酌》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月下獨酌》共四首,這是第一首,表現世無知音而極其孤獨寂寞的情懷,感情很強烈。全詩的感情起伏迴環,忽起忽落,這是李白抒情詩的一大特點。而貫穿全篇的則是曠世的孤獨和奇妙的想像。仔細品味,花前月下,一個人弄壺酒喝,多麼悽涼和無奈。最後還要與無情的月亮和影子永遠結交,豈不是太悲哀了嗎?但讀完此詩,在令人壓抑的同時依然有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欲望,並不使人悲哀沉淪和頹廢。
  • 57歲的杜甫登上嶽陽樓,寫下一首很感人的詩,其中頸聯直擊人心
    我每次讀他的詩總是感動了淚流滿面,特別是他晚年的作品,寫得感人肺腑,往往可能只是短短的幾句,但是卻能夠直擊我們的心靈,從而深深被他感動。少年時代的杜甫家境還算一般,但是後來家道中落,以至於流落江湖,開始過起了顛沛流離的生活,過著食不果腹的日子。
  • 古詩詞中描寫月亮的,你最喜歡哪一首?
    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李白月下獨酌有四首,這是最有名的一首。李白的筆下的月亮是清新飄逸的,雖然此時的李白正是官場失意之時,心情是那麼的落寞孤寂。
  • 李商隱模仿杜甫寫了一首詩,沉鬱頓挫,幾乎以假亂真
    下面這首《杜工部蜀中離席》便是李商隱模仿杜甫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詩,幾為以假亂真之作:杜工部蜀中離席唐·李商隱人生何處不離群?世路幹戈惜暫分。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雲雜雨雲。美酒成都堪送老,當壚仍是卓文君。這是李商隱在即將離開成都時的餞別宴上所作,題中「杜工部」即杜甫,「蜀中離席」是主題,也就是蜀中離別的宴席。詩題的意思就是模仿杜甫作「蜀中離席」詩。
  • 模仿杜甫最像的一首詩,杜甫詩集差點編入,原來作者是李商隱
    但世事偏有意外,有這樣一首詩,竟可以模仿杜甫模仿到以假亂真的地步,以至於後來人們在編寫杜甫文集的時候,不假思索的便將這首詩編入其中。可是後來經過史學家考證,這首詩原來並非是杜甫所寫,可不是杜甫,怎麼會有一個無名之士有這樣的才氣和情懷,可以模仿到如此地步。其實,此人並不是無名小卒,有如此才氣的自然不會默默無聞,他便是晚唐時期著名的詩人李商隱。
  • 李白、杜甫在嶽陽樓各寫下一首詩,都是經典中的經典,卻高下立判
    唐詩宋詞,中國文化裡最美的四個字,錦繡山河,煙青雲色,全部被一支筆按進那詩意蓬勃的字裡行間,任何不堪在它面前都將變得絢爛,任何尖銳在它面前都將變得柔軟,而我們則只有徜徉其中,為自己假設上一份夢筆浴花的人生。多少意氣書生都隕落在歷史長河之中,唯有李杜才是真猛者,於中流激浪,濺起的水花都是榮耀的顏色。
  • 《墨魂》杜甫聯詩題庫答案是什麼 杜甫聯詩題庫問題一覽
    希望下面這篇墨魂杜甫聯詩題庫答案大全能幫到大家。   墨魂杜甫聯詩題庫答案大全   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 ... 墨魂杜甫聯詩題庫內容還是比較豐富的,那麼到底正確的答案是什麼呢?希望下面這篇墨魂杜甫聯詩題庫答案大全能幫到大家。
  • 大暑:清風不我留,月亦無一言;獨酌徑就醉,夢涼天地寬
    毒熱寄簡崔評事十六弟唐·杜甫大暑運金氣,荊揚不知秋。林下有塌翼,水中無行舟。大暑竹下獨酌宋·鄭剛中新竹日以密,竹葉日以繁。參差四窗外,小大皆琅。隆暑方盛氣,勢欲焚山樊。悠然此君子,不容至其間。獨酌徑就醉,夢涼天地寬。
  • 一首詩寫盡了佳人的脫俗和清雅,杜甫《佳人》深度翻譯和賞析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那麼,《佳人》24行,一言以蔽之,也是三個字:思無邪!不知到杜甫以後有沒有再來過這個美麗的山谷,我想他一定是來過的。杜甫在秦州,認識的女子肯定不只佳人一個,比如他常去喝酒的店裡,要是有一個女老闆或者有一個漂亮的老闆娘呢?
  • 杜甫最令人興奮的一首詩,句句感人,是唐詩中愛國愛家的典範之作
    #杜甫的生活年代恰是唐王朝開始日落西山之時,大廈將傾,殘旭晚照,杜甫也是為國為家顛沛流離,飽受苦難。安史之亂讓唐王朝加速了凋落的速度,杜甫辭官避難入蜀,在浣花溪畔,築廬生活,寄人籬下,可想杜甫的心酸與痛苦。在一個秋高風大的白天,茅屋為秋風所破,小孩子們竟然公然抱茅而去,這讓杜甫異常悲傷。他發出了這樣的呼喊,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在杜甫的詩作中,總是不乏驚人之句。在唐代的詩壇上獨具特色。
  • 杜甫最傷感的一首詩,只有短短的四句,讀來卻是令人肝腸寸斷
    詩歌文化最為繁盛的年代為唐宋時期,在這段歲月中,出現了很多著名的人物,比如杜甫便是其中之一。杜甫,字子美,號少陵野老,唐朝著名現實主義詩人,其著作以宏大的社會寫實著稱,與李白並稱「李杜」。相對李白疏朗灑脫的「詩仙」,杜甫被後人奉為「詩聖」。他的詩也因其社會時代意義被譽為「詩史」。
  • 詩詞賞析:古詩詞裡的美酒,醉了俗身,醒了初心!
    ——黃公紹《青玉案》往事不知多少夢,夜來和酒一時醒。——李白《月下獨酌》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柳永《雨霖鈴》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裡。——杜甫《杭州春望》山中何事?松花釀酒,春水煎茶。
  • 杜甫寫酒的一首詩,幽默詼諧,一氣呵成,堪稱詩中精品,別具一格
    有很多詩人都非常愛酒,大家最熟悉的一定李白,不過今天為大家分享的這首詩卻並不是李白所寫,而是杜甫寫的一首與 "酒中仙"有關的詩。飲中八仙歌唐·杜甫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陽三鬥始朝天,道逢麴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 杜甫爺爺的一首春遊詩,才氣十足,果然有才華的人都是一脈相承的
    說起大詩人杜甫,這位與「詩仙」李白齊名的大詩人一生創作了許多優秀的詩詞,殊不知,杜甫的祖父,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爺爺也是十分有才華,他的爺爺名叫杜審言。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首他的春遊詩,他的這首詩和一般的春遊詩可不一樣,一起去看看吧,原詩附上: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杜審言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