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爆發以來,我們與外界的聯繫也被阻斷,很多活動從線下轉至線上,萬物皆可「雲」成了新時代的一種潮流。對即將或準備留學的家庭來說,疫情之下,國外環境動蕩,留學生涯受到影響,對留學及其價值的探討也是一個高頻率出現的熱點。
隨著疫情漸漸褪去,街道逐漸恢復往日的車水馬龍,校園也恢復了勃勃生機。在做好疫情防護的前提下,成都七中國際部年度大型校園開放日也終於被提上了7月17日的日程。
從前一天開始到開放日當日早上,連綿不斷的細雨再次給了我們所有人一個新的考驗:天氣不好,家長們會不會嫌麻煩不來了;下雨了,影響校園參觀體驗怎麼辦;加上工作日,家長們會不會沒時間趕到現場......
原定於9點開始的校園開放日,不到8點,家長們已經攜帶孩子在校門口等候。隨著雨越來越大,絲毫沒有要停止的跡象,但還是有很多家長陸陸續續到場,現場一度人氣爆表,差點忙不過來。
一走進七中校園,從進入大門,到籤到臺,再到路線指引、落座,無論是老師,還是志願者都做好了萬全準備,迎接每一位到來的家長和學生。
高一的志願者為前來的學弟學妹及家長帶路。1年前,他們也在學長學姐的帶領下,初次認識這座校園。如今,他們也光榮了接下了接力棒,成了為學弟學妹遮風擋雨的人了。
疫情期間,家長同學們經歷了雲直播、雲課堂、雲講座、雲探校......曾經的「日常」變成了一種「奢望」。所以,這次來之不易的見面會,我們希望帶給大家一種屏幕無法給予的「有人情」「有溫度」的校園開放日,一次實打實的 7D 5感式開放日。
在成都七中國際部招生主任宋娟老師的主持下,成都七中國際部執行校長楊越和康德教育集團留學規劃總導師胡少飛老師就各自豐富的國際教育經驗,對疫情下的出國留學展開分享,闡釋了七中國際部的辦學理念,管理體系,課程設置,並且公布了2020新生選拔標準與流程和最新獎學金政策。
對於在9月即將開啟自己留學之旅的「準留學生」來說,迎接獨立在外學習與生活的挑戰,尋找屬於自己的遠方,他們已經做好了準備。作為2020屆國際部眾多畢業生的代表,袁浩博、藺彥之、李佩錚三位同學分別就各自的學習體驗與收穫展開了分享。
在整個活動中,國際部高一學生及剛剛畢業的高三學子擔任了校園參觀的導遊與解說員。從行政樓、音樂廳、體育館、操場、食堂、國際交流中心到墨池書院,他們熱心的引導和流利的介紹,讓家長和同學對國際部的辦學情況和硬體設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加深了大家對學校的整體印象。
墨池書院一樓,高一學子上課的區域設置了升學、課程、活動三大主題教室,每個教室都有專業的老師和學生志願者為家長答疑解惑。
國際部兩位外教Ben和Edward為同學們帶來精彩有趣的《物理科學》和《AP心理學》體驗課,國際部2019屆畢業生,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國際關係大一學生黃海麟擔任課程助教,幫助同學們適應全新的課堂。
至中午12點,活動漸進尾聲。此時,天已放晴,太陽像往日那樣,穿過雲層,透過層層樹葉,灑下刺眼的陽光。這也像是給迷茫困惑的大家一個答案: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而雨過之後,終會天晴。
雨過之後
終會天晴
2020·7·17
成都七中國際部
校園開放日
此刻的相遇
是為了未來更深的了解
七中國際部與你的故事
才剛剛開始
九月,我們在這裡等你!
熱愛生命
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 ,
既然選擇了遠方 ,便只顧風雨兼程。
——汪國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