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吃成70斤?其實目標是100斤?肥胖症你了解多少?
現在的有些父母可真有意思,為了賺錢什麼都敢幹。連自己三歲的孩子都不肯放過,聽說當網紅能賺錢,硬生生把自己三歲的孩子餵到了70斤。
三歲大的孩子呀,不是應該當成小公主嗎?
怎麼就變成賺錢的工具啦!
有懂法律的人嗎?能告訴我這算不算虐待嗎?
而且更過分的是,70斤不是他們的目標,他們的目標是100斤。
這樣的父母怎麼想的我不知道,真的很為這個孩子的未來擔憂哇。
根據標準的女孩兒生長曲線,三歲大的孩子,滿分之97都是在17公斤以下,也就是說,大多數孩子都是不超過34斤的。
很難想像,為了這30多斤的體重差,孩子經歷了怎樣的生長過程。
嗯,都說肥胖並沒有什麼不好,唐代就是以胖為美,楊貴妃也不是一個瘦人。但事實上,肥胖真的好嗎,對健康來說胖瘦都一樣嗎?
其實胖得太嚴重也是一種病,肥胖症就是一種常見的而且很古老的代謝性疾病。當進食熱量過多,而消耗熱量很少,多餘的熱量就會以脂肪的形式存儲在體內。如果脂肪的含量超過了正常生理需要,而且達到一定值的時候就會逐漸變成肥胖症。
其實隨著年齡的增長,體脂所佔比例也就相應增加了。也就是說,對於我們正常的人類,年齡越大,脂肪含量越多,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是肥胖症的實質是體內的脂肪絕對量增加。
想知道胖子多不多,上街上走一圈兒就知道了,好多肥胖的人在身邊潛伏著。
在2017年的時候,世界衛生組織曾經給出了一份報告,全球範圍內大概有1億兒童和6億成人是肥胖的,總體患病率分別是5%和12%。
但是我國的流行性病學調查顯示,在2014年時,我國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是34%和10%。
肥胖的人真的很少嗎?不是的。根據這個數據結果,每三個人裡就有一個人是超重的。快看看你們家裡誰超重了。
很多人都說自己胖,大多數的女性永遠在減肥的路上,那麼到底是肥胖症的定義是怎樣的呢?多重的人可以稱自己是肥胖症呢?
並不是所有人都有自信說自己肥胖的,其實,根據體重和體重就可以做出肥胖症的診斷,首先必須考慮年齡和身高的問題。
標準體重=(身高-100)*0.9。
打個比方,如果一個一米八的人,他的標準體重就是(180-100)*0.9=72kg。
簡單來說,一米八的人標準體重就是72千克,那麼超過72千克的就算超重嗎?也不是。只有當實際體重超過標準體重的20%才可以診斷為肥胖症。在這個例子裡面,如果一米八的人超過了86.4公斤就是超重的肥胖症患者。
以上的方法是比較簡單地判斷是否肥胖的方法,當然臨床中含有其他方法,比如說間接體脂測定,比如體質指數的測定,還有腰圍和臀圍比。還有比較專業的直接體脂測定。
有很多方法來判斷是否體重超標,也可以判斷一個人的肥胖程度。
很多肥胖的人都會通過減少飲食量來控制體重,在大多數人看來,吃得多才會胖。肥胖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管不住嘴,但真的是這樣嗎?
肥胖是由於能量代謝平衡失調導致的,熱量的攝入過多而消耗減少都會導致脂肪的增加,最後產生肥胖。
脂肪細胞可以通過分泌多種脂肪,細胞因子和信號物質,與各種器官和組織相互作用,形成複雜的調節系統。
一般而言,人體每天所積能量是有差異的。根據年齡,性別和身高等因素,正常的神經內分泌系統進行精細調節,都會使人體的體重達到相對穩定的狀態而不產生肥胖。
那麼肥胖症的產生主要有兩方面,內因和外因。
內部因素主要包括遺傳因素,神經精神因素。比如有一些研究就顯示,當下丘腦發生病變時,無論是炎症還是後遺症或者創傷,都會導致吃東西沒有夠,貪食無厭,最後導致肥胖。在沒有受到刺激之後,會有一些人食慾特別旺盛,導致吃東西越來越多,肥胖就這樣產生了。
而外部因素就比較多了,主要就是飲食過多而活動很少。
在這兩方面主要因素中,內因普遍是很難控制和改變的,但是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一定要控制好外因,也就是管住嘴,邁開腿。
肥胖症的危害還是很多的,肥胖症的臨床表現會因為病因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單純肥胖的患者不但有肥胖的表現,還有可能出現肥胖,相關的代謝性疾病包括糖尿病,血脂異常,高血壓以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不知道聽沒聽說過多囊卵巢症候群,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這些都跟肥胖有密切的關係。當然,長期肥胖還會導致骨關節的退變加速,最後生成骨關節炎,嚴重影響運動能力,以至於肥胖越來越加重。
小知識點,一般男性的脂肪分布都是在脖子,軀幹和頭部為主,而女性的肥胖主要以腹部,下腹部和胸部臀部為主。
由於大量脂肪堆積,魚體內體重過多,導致運動時需要的能量增加,耗氧量增加,所以一般肥胖的人是不喜歡運動的,這也很好理解。但是因為患者胸腹部脂肪較多時腹壁增厚,膈肌過高的時候換氣會有困難。所以久而久之會出現長期缺氧的狀態,進而形成紅細胞增多症,肺動脈壓增高。這些狀況嚴重的時候會導致心力衰竭,如果體重減輕的時候可能會恢復。但是長久以往會導致一系列的症候群,這時可以稱之為肺泡低換氣症候群。
另外,肥胖的患者可能由於脂肪組織中血管增多,有效循環血量和心搏出量的負擔往往比正常人高很多,有的時候會出現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這進一步加重了心臟的負擔。最後會導致左心室肥大。所以肥胖患者的心血管系統都是較差的。
吃飯還可能出現內分泌代謝紊亂,包括甘油三酯和激素分泌異常。肥胖的患者生活確實非常地痛苦,因為它們的內分泌和呼吸循環系統都受到了極大的損害。
當然不是,對於肥胖症的預防和治療還是有很多方法的。比如說,在剛剛有肥胖趨勢的時候,一定要做好特別的注意。而且肥胖家族史比較明顯的家庭中更需要注意這些細節,比如適當地控制食量,避免高糖和高脂肪飲食。要注意體力勞動和鍛鍊。
有研究顯示,代謝症候群或者糖尿病前期的患者體重下降10%,就可以有效地預防糖尿病。
糖尿病,高血壓和血脂紊亂的患者,體重下降5%到15%,就可以起到降糖,降壓,降脂的作用。
而體重下降至少5%,可以使脂肪肝患者肝細胞脂肪量明顯下降,而脂肪性肝炎的患者減少10%到40%的體重。才能起到降低炎性水平和減少纖維化的作用。
所以,治療肥胖症是很重要的。目前主要方法是控制飲食和增加體力活動,必要的時候可以通過藥物治療,只有很少的患者需要通過手術治療才能控制體重。最主要的還是讓患者明確肥胖的危害性,自覺地長期堅持體重控制和體育鍛鍊。而且兒童少年控制飲食時,必須考慮到滿足他們生長發育的需求,而且一定要儘量避免使用減肥藥物。
其實,對於部分肥胖程度嚴重,以及肥胖相關疾病程度嚴重的患者,可以考慮應用手術治療。目前,減重代謝外科已經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手術方法已經有很多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手術治療也必須和飲食,運動相結合。
醫生會通過評估患者的狀態,考慮是否應用手術治療,比較主要的是以下三個方面。
1如果確認出現和單純脂肪過剩相關的代謝紊亂症候群,比如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甚至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等。預測減重可以有效地治療以上疾病。
2男性腰圍大於90cm,女性的腰圍大於80cm。同時血脂紊亂很嚴重。
3連續五年以上穩定或穩定增加的體重。
以上幾種患者可以考慮進行手術治療,當然還要做整體的評估,並不是單純滿足一項指標就一定需要手術。
肥胖症其實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因為現在生活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不像以前那樣有可能吃不飽飯了,所以在食物和物質生活都很豐富的時候,人們往往更加注重飲食,當然我們所有人基因裡攝取能量的愛好,一直都是存在的。這也是不爭的事實,大多數人類都是喜歡追求能量的,這是我們幾萬年前形成的習慣。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富裕,食物越來越充足,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更應該注意的就是生活質量的提高。
最後,希望那個70斤的三歲女孩兒可以更加健康地生活,從減重開始。希望她的父母不要再逼她吃東西了。這真的很不健康,是對她未來的不負責。
往期內容:
參考文獻
[1]伍龍,張軍.外科治療肥胖症的進展[J].中華全科醫學,2017,15(01):147-150.
[2]肖毅. 肥胖症患者體內脂肪及肌肉含量與肥胖併發症的相關性研究[D].南方醫科大學,2016.
[3]晉娜. 運動減肥改善脂肪肝的效果及其機制的初步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3.
[4]詹曉梅. 肥胖症青少年心臟對運動減肥適應及機制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