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連連批評畸形吃播的現象,如今很多吃播為博流量,暴飲暴食,胡吃海喝,既浪費食物,又傷身體,而3歲女童小佩琪被爸媽餵養到70斤做吃播的事件再次引發熱議。
根據0~18歲兒童青少年身高、體重標準差數值表(女)顯示,3歲兒童正常體重應該在30斤左右,而小佩琪年僅3歲就達到了11歲適齡的體重。
顯然,這已經超出了正常的體重範圍。很多網友對這對父母的餵養方式表達了憤怒和不解,並且律師表示女童的父母以這種形式將孩子當做賺錢工具,而對孩子的健康置之不顧,已經涉嫌虐待?
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不至於這樣對待自己孩子,但對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富養模式仍是毫不保留,從而導致越來越多的兒童肥胖症發生。
目前我國兒童肥胖症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最新研究顯示,我國兒童肥胖症發病率達到20%。疾控中心的有關數據顯示,17歲以下肥胖人群已超過55萬人,有12%的兒童超重。
兒童肥胖症的致病因素有哪些?
1.父母遺傳因素
遺傳因素屬於兒童單純性肥胖症的易發因素,根據相關研究證實,兒童肥胖的機率受父母是否肥胖直接影響。父母都不胖,兒童出現肥胖的機率僅為11.1%。父母一方存在肥胖的,兒童發生率則為19.4%~22.9%。而假如父母雙方都屬於肥胖,兒童的肥胖機率則高達33.7%。
2.行為與飲食習慣因素
兒童每天攝入過多糖果、甜品、奶油、油炸食品等高熱量食品,而攝入水果蔬菜較少的話,更容易引發兒童肥胖症,並且許多肥胖兒童運動較少。
3.神經與內分泌因素
人類的下丘腦當中存在兩對神經核,其主要負責人體的飢餓反應和飽食反應。當下丘腦出現病變症狀的時候,飢餓神經中樞與飽食神經中樞的神經反射會出現平衡失調的情況,從而非常容易導致肥胖症發生。此外,肥胖還與人體的內分泌因素有關,一旦人體內分泌代謝功能紊亂也非常容易引發肥胖的症狀。
面對兒童肥胖症,我們應該怎麼做?
1.健康宣教,早期預防
很多兒童肥胖症都與家庭因素有關,因此需要加強家長對兒童肥胖症的正確認識,糾正家長影響下的不良生活方式。同時,還應當對家長進行一些烹飪方面的指導,比如儘量使用植物油,少採用爆、炸、炒的烹飪方式。此外,也可以在幼兒園等開展相關的健康教育,加大對兒童肥胖症的早期控制力度。
2.飲食調整
少年兒童正處於生長發育時期,需足夠的營養以保證他們的身體健康,但營養過剩又會導致肥胖。兒童肥胖症熱量的分配與膳食能量控制應採用循序漸進的方法。
3.運動療法
肥胖者可通過一定的有氧運動,使其消耗身體多餘脂肪,促進新陳代謝,從而減輕體重。主張低強度、持續時間較長的有氧代謝運動為主,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交替進行。
中醫循經推拿可有效消除肥胖兒童的異常飢餓感和異常疲勞感,比如採用循經推拿按摩法、耳穴貼壓按摩法,是一種安全有效、無創傷、無副反應、見效快、易接受的減肥方法。
5.藥物治療
一般不主張用藥,但當肥胖合併胰島素抵抗或代謝症候群時,應在專科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
透過3歲暴食網紅女童的故事讓我們意識到在兒童肥胖症發生的過程中,家長對孩子的影響不容忽視。而兒童肥胖症的危害後患無窮,因此,家長們應該注意對孩子生活習慣予以合理指導,幫助孩子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