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在索瑪花盛開的涼山州昭覺縣尼地鄉,瓦裡洛村戈洛阿莫社幼教點裡國旗在飄揚,輔導員日火伍合、日火爾助帶領24名幼兒在院子裡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活動,在教室裡採用童趣盎然的兒歌童謠、手指遊戲等形式教幼兒學說普通話,幼兒們普通話字正腔圓,有的幼兒已經能與人進行簡單的普通話交流。
這天,涼山州學前學會普通話辦公室根據《涼山州「學前學會普通話」行動州級效果比對方案》安排部署,組織兩個比對小組到昭覺縣和普格縣遴選的幼教點開展第二次效果比對工作,檢查普通話教學的階段性成果,跟蹤記錄樣本幼兒學習普通話的軌跡。
瓦裡洛村是個貧困彝族聚居村,婦女馬黑阿洛使用漢語非常吃力,因不會普通話在重慶打工的丈夫也有諸多不便,因此兒子阿說日古在幼教點從小學說普通話,她和丈夫都非常開心,夫妻倆覺得學會了普通話,長大後會很有用。
幼教點的幼兒們整天在普通話語境裡,兩位輔導員按要求開展普通話教學,使幼兒們普通話水平長足進步,大多都能與人進行簡單的普通話交流。小姑娘阿牛伍加用普通話向比對小組工作人員講她家裡有幾口人,及她的快樂故事。
昭覺縣學前學會普通話辦公室的工作人員楊靜說:「今年春季入學時輔導員用彝語問幼兒們時,幼兒們連彝語都說不好,現在能用普通話簡單對話,已經是非常大的轉變。現在全縣272個幼教點都在進行學前學會普通話活動,在推廣普通話教學。」
當天,這個比對小組還到該鄉瓦裡村七裡壩社幼教點繼續進行比對調查,輔導員俄爾什切、俄爾日且協助。幼兒們用普通話報告自己的名字的聲音蕩漾在小山村裡。
4月26日,涼山州學前學會普通話辦公室對布拖縣和喜德縣鄉鎮中心校的小學生進行比對,調查學前普通話教學和未接受學前普通話教學的小學生的差異效果。
據了解,今年3月6日至3月8日,涼山州學前學會普通話辦公室分別在昭覺縣、普格縣、喜德縣、布拖縣遴選的幼教點及中心校開展了第一次效果比對工作。
兩次效果比對工作的順利開展,為研究分析涼山州「學前學會普通話」行動的實施效果及後續效果比對工作提供了寶貴的經驗,這是涼山州深入貫徹2018年11月11日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在京主持召開涼山州「學前學會普通話」行動專題會議精神,實現「學前學會普通話」行動最終效果要在兒童使用普通話進行溝通交流上體現的目標。
2018年5月27日,國務院扶貧辦、教育部在昭覺縣四開鄉灑瓦洛且博村幼教點舉行涼山州 「學前學會普通話」行動啟動儀式,正式拉開了涼山州「學前學會普通話」行動試點工作的序幕。
「涼山州『學前學會普通話』行動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打贏脫貧攻堅硬仗的重要舉措,是對『一村一幼』計劃的進一步規範、提高和拓展,同時也承擔著為國家在民族地區推廣「學前學會普通話」行動探索路徑的試點任務,對涼山的脫貧攻堅、轉型跨越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戰略意義。」涼山州學前學會普通話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按照「先行試點、總結優化、全面推廣」的實施步驟,行動面向所有不會說普通話的學前適齡兒童分階段實施,第一階段集中精力在11個深度貧困縣及安寧河谷的民族鄉鎮「一村一幼」實施,第二階段在全州範圍全面推行。已納入第一階段「學前學會普通話」行動實施範圍的幼教點共2724個,覆蓋幼兒11.28萬人,涉及輔導員6854人。行動的技術保障項目由北京華言公司和北京三好公司負責,兩家公司利用2018-2019學年寒、暑假和周末分別對其實施縣市開展了集中培訓、分散培訓、遠程在線指導等,並充分利用教學示範點,將「沉浸式情景教學法」向周邊幼教點進行輻射拓展培訓。目前,已培訓輔導員一萬三千餘人次。
近一年來,涼山州緊緊圍繞「1246」工作思路,即鎖定「讓學前兒童聽懂、會說、敢說、會用普通話」這一目標;堅持目標和問題兩個導向;建立溝通、督查、評估、考核四項工作機制;抓好完善設施設備、加強師資培訓、加大宣傳動員、規範工作管理、加強督查考核、做好效果比對六個方面的重點工作。強化措施,狠抓落實,切實推進「學前學會普通話」行動全面深入開展。行動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幼教點管理更加規範、輔導員能力穩步提升、幼兒普通話效果初顯、學普社會氛圍更加濃厚。
涼山州學前學會普通話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涼山州將全力推進並實施好「學前學會普通話」行動,讓全州學前適齡兒童過好語言關,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堅決打贏涼山脫貧攻堅戰。(宋明 諸澤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