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太監孫耀庭:夜晚伺候嬪妃時,鞋裡要放一個蒼耳,有何用?

2020-12-17 羽觀史記

引言

弄權宰相不記名,依稀憶得楊與李。——《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王維

在封建統治下有很多可憐人,有權利至高無上的皇帝滿眼的阿諛奉承爾虞我詐卻不能表現出一點情感,沒有親近知心的人;有一入紅牆深似海的妃嬪,要麼絞盡腦汁獲取寵愛,要麼一張廢紙打入冷宮,還有那些大臣宮女就更不用說了,地位地下任由主子差遣。也有這樣一個特殊的人群,他們除了身份低賤還因為身體的特殊性失去結婚生子的機會,老年悽慘一生都備受歧視,他們就是——太監。

封建統治的犧牲品

在清朝以前這類人都稱為宦官,因為之前出現宦官當權擾亂朝綱的事故,所以清朝後的太監地位和權利都變得極其低。皇帝和妃子都是在宮廷中地位是非常高的,他們的飲食起居都是需要人伺候,所以宮廷對奴隸的需求比較大。因為宮女主要負責打掃衛生和洗衣服澆花,其他一些比較重的活不太方便,所以就需要一些男人來做。在後宮是有很多妃嬪的加上宮女,如果是男人進來幹活很容易產生混亂。所以才有了太監,他們不僅要做繁重的體力活,還需要小心仔細地伺候主子。稍有不慎,就會引來責罰甚至是殺身之禍。

內務府是皇宮管理奴婢的機構,他們會根據主子的地位,頭銜甚至得寵程度來分配人手。一般會將宮女和太監搭配著分配,如果伺候主子吃糕點或者扇扇子這樣的近身活動都是宮女來做,太監需要晚上輪流值班保護主子的安全。這樣既能提高效率,也讓大家幹活方便。太監這樣的職業是在古代特殊統治背景下產生的,他們是朝代更替歷史興衰的見證者,也是一個時代的標籤。

清朝最後一位太監揭秘往事

清朝最後一位太監是孫耀庭,他出生在天津一家清苦家庭,父親給一位私塾先生打雜供養家庭,幼時的孫耀庭很聰明靠著私塾先生的照顧也學了一些知識。好景不長,孫耀庭的父親因為得罪權貴而使家裡失去收入來源。一次偶遇讓孫耀庭發現在皇宮中伺候人也能有不錯的收入,於是讓家裡人送自己去做太監,可是在公元1917年孫耀庭發現當時的清朝已經結束了統治,皇帝溥儀宣布退位皇宮不需要太監了。

這樣的局面讓一家人一時不知如何是好,幸好他父親託人將他送到了醇親王府載濤家做下人。接下來的日子孫耀庭從小太監坐起,什麼苦事髒事兒都搶著做,並對自己的師傅言聽計從,伺候主子也越來越得心應手。後來有機會還進入皇宮去次當差,趕上時代的解放,不像以前的奴才被主子任意打罵,孫耀庭晚年生活也比較愜意。

在古代,如果不是萬不得已沒有人願意去做太監。成為太監就意味著不會有子嗣,古人多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思想,沒有子嗣在當時是會被人看不起的。所以選擇去當太監的人,多數都是那些貧窮到只求一口溫飽的人。他們的命運是悲慘的,選擇進入宮牆就等於是選擇了牢籠,從此不僅要失去身體的一部分,還將失去自由。

生活艱辛卻不言放棄

他們是生是死都不能由自己決定,而是自己的主子。雖然宮中還有宮女,但宮女還有機會出宮嫁人。平凡人的生活太監是無法體會了,更因為有身體的殘缺讓他們自卑也不願意與宮牆外的人交往。一般有錢的太監在老了以後會回到自己的故鄉讓自己的親戚照顧,更多沒有錢的太監,老年生活真的過得悽慘。

剛進宮的孫耀庭對宮中的規矩不了解,他細心留意其他太監的做法學著做。為了更好地服務好主子,孫耀庭沒少吃苦頭。因為在晚上主子們睡覺後,都會安排太監整夜值班以防主子們有其他需要伺候的地方,因為是新人孫耀庭經常被安排值夜班。值夜班必須要隨時保持頭腦清醒,如果惹怒了主子是沒有好果子吃的。但是人不是鐵做的,孫耀庭也有犯困打盹的時候,為了保持清醒,他不惜狠心打自己巴掌或者掐自己大腿或者用冷水。很快處處留心的孫耀庭發現老太監幾乎都不會犯困,他很好奇這裡面是否有什麼門道。

機靈的他和一位老太監套近乎,端茶遞水想要獲得指點。但是老太監怎麼也不告訴,只是讓他留意。細心的孫耀庭還是發現了這個秘密,原來這些值班老太監在夜晚伺候嬪妃時,鞋裡放了一個蒼耳。孫耀庭一開始想不通有何用,但看到蒼耳渾身長滿刺便什麼都知道了,原來蒼耳放在鞋底雖然不舒服但是能起到提神的作用,能夠防止自己出錯。

結語

在那樣不平等的社會之下,勞苦大眾的一些心酸的經歷真是讓人難受,但也從側面表現的智慧無處不在,很多難題的攻克都是靠普通和平凡的人用不起眼的工具解決。好在如今人們生活在一個自由平等的環境中,可以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美好的幸福生活。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晚清太監孫耀庭講述:夜晚伺候妃子時,得在鞋裡面放一個蒼耳
    孫耀庭是中國封建王朝最後一位太監,他的一生經歷了朝代更替,時代變換,從他的口中透露出不少當時清朝宮廷生活的細節,在他後來的自傳《中國最後一位太監》記錄了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成為時代的記憶。1902年的冬天,孫耀庭出生在一個天津貧民家庭裡,家裡有很多弟兄。
  • 晚清太監孫耀庭講述:夜晚起床伺候妃子時,得在鞋裡面放一個蒼耳
    而且古人深受「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觀點的影響,進宮當太監也被人們視為不孝,如果不是在走投無路的話,是沒有人願意進宮當太監的。比如說歷史上最後一位太監孫耀庭,他就是因為家裡太過於貧困,才被父母送進宮裡當太監的。孫耀庭原本叫孫留金,1902年出生於天津靜海的一個貧困家庭。他的父母都是普通的農民,家裡統共只有七分地,但是卻要養活孫耀庭在內的四個孩子,生活可以說是捉襟見肘。
  • 清末太監孫耀庭講述:夜晚伺候主子的時候,鞋裡要放上蒼耳
    如果想在爾虞我詐的大清王朝明哲保身,那麼這必將有靈活巧變的思想和堅毅的性格,有些小心機有時也並不是件壞事。在我們的理解中,身份最容易升降的似乎是那些後宮嬪妃們,但其實在那個動蕩的年代,地位低下的太監的命運也能被他們所改變。
  • 晚清最後一位太監的自述:晚上伺候貴妃時,鞋裡面要藏蒼耳
    比如說宮女、太監,還有我們所看不到的非實物——宮規。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在清王朝統治時期,我國的封建制度發展到頂峰,因此皇宮制度也達到其他朝代無法窮極的地步。這些規矩條條框框,限制著皇帝,限制著妃子,更限制著皇宮中底層的宮女和太監。我們所看到的電視劇,往往都是圍繞著皇帝和妃子來展開,很少有目光匯聚在這些小人物身上。
  • 清朝太監服侍皇貴妃時,鞋裡都會藏一物,要不然晚上會被罵的
    這其中最為悲慘的就應該是皇宮中的太監宮女們了吧。後宮中一般都有大量的太監宮女,這些人都是負責伺候皇帝或者後宮妃子這些位高權重之人的。他們在皇宮中屬於最底層的人,需要按照主子的命令行事,不能有一點差錯,否則就有可能會引來殺身之禍。如果能跟著一個脾氣比較好的主子,那就屬於十分幸運了。
  • 太監晚上怎麼伺候娘娘?大清太監:不想再去回憶
    然而我們在電視劇中看到的太監生活,只是真實歷史中的一部分,還有一部分我們根本了解不到。現在我們就來大致介紹一下。 太監在進宮之前都得先經歷一件事情—被閹割,此後才能在宮中安穩的服侍主子。這時的他們在眾人眼中便成了一個「不男不女」的人,總是被人瞧不起,任人欺凌,孫耀庭便是一個例子。
  • 清末太監心酸自述:晚上伺候貴妃時,鞋底一定要放蒼耳
    在中國的歷史上有一個特殊的人群,他們是由萬惡的統治者衍生出來,用來服侍他們的人群,這些人就是太監,他們是正常男性被閹割之後的產物,這種有意識的閹割,最躁是古人在飼養家禽的基礎上產生的,但後來隨著社會等級差異的不斷加大,統治者為了保證自己血統的純正,也開始將男性進行閹割後在進行奴役,由此太監製度便開始流行起來
  • 晚清最後一位太監辛酸自述:「晚上伺候婉容時,鞋底必須藏蒼耳」
    在古代有一種吃皇糧的職業,他除了淨身之外,沒有任何要求,一看到淨身想必大家都明白了,這份職業就是太監,在不少古裝電視劇中,大家都可以看到,太監是一份很沒尊嚴的工作,在宮廷中要被各種人欺負,簡直就是妥妥的路人甲。
  • 古代太監講述,晚上伺候妃子最痛苦的事,是要在鞋裡放上蒼耳
    但是,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想要當好一個皇帝是一個非常難的事情,據說,秦始皇每天要批改達到400斤重的奏摺,睡眠時間也不足五個小時。這樣強大的工作量,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勝任的,也正是因為皇帝要專心處理國家大事,所以,需要人在身邊照顧生活起居,還有後宮的三千佳麗。
  • 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位太監-孫耀庭
    他目睹了宮裡的種種內幕,也親歷了溥儀被逐出紫禁城的一刻。  得皇貴太妃賜名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孫耀庭出生於天津市靜海縣一個貧苦家庭。童年時,父母淪為乞丐,迫於生計,他們決定送這個兒子去當太監。孫耀庭8歲時忍受了人格的最大汙辱,被父親淨了身。然而直到1916年,他才通過一位名叫任德祥的人介紹,進了宮。
  • 看清朝太監怎麼說?溥儀一個愛好也被爆出
    其實,古代皇宮裡的太監是最悲劇的一個群體。如果不是迫於無奈,根本不會有人願意淨身入宮,而且太監等到年邁之後是無法回到故鄉,也不能葬入祖墳裡。就以北京為例,郊區附近的好多寺廟是太監們最終的歸宿,他們要在那裡度過餘生。
  • 孫耀庭:中國最後一個太監的風雨人生
    據史書記載,遠在唐代以前的春秋戰國時代,就有所謂「閹人」來侍奉國君了,儘管那時還沒把他們稱為「太監」。中國的君主制度在1911年的辛亥革命後就被廢除,但是太監這類人物卻一直到20世紀90年代還存在於中國,已將屆期頤之年的孫耀庭先生便是中國當前還在世的最後一個太監。談談他的一生對於我們認識一個時代並了解一個社會群體的命運也許是有益的吧。
  • 中國最後一位太監孫耀庭:割完過後昏迷3天,醒來得知大清亡了
    ▲清朝太監他就是孫耀庭,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太監。戲劇的是,當孫耀庭醒來之後,卻傳來了清朝滅亡,民國初建的消息。隨著清朝一起覆滅的,除了幾千年的封建帝制,還有舊禮法制,包括 「太監」的任用。孫耀庭的入宮之路暫告一個段落。
  • 清朝最後一位太監的自述:貴妃們洗澡不自己動手,一般人難以接受
    太監這個職位從西周到清朝末年,存在了2000多年。隨著王朝的更替,皇宮對於太監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清朝,當時有的孩子10歲左右就被閹割淨了身,著名太監李蓮英就是在8歲淨的身,9歲進的宮。而且在清朝對於淨身還有一個規矩,那就是不能私自淨身,違者當斬。但是到了晚清時,已經沒有那麼嚴格了,有個別的家庭甚至主動對自己孩子淨身也是常事。
  • 中國最後一個太監回憶皇宮:娘娘洗澡從不親自動手,必須小心翼翼
    這種被閹割的人在宮裡面地位比較低下,並不像正常的侍衛、宮女一樣,他們不僅要伺候宮裡的貴人們,在太監之間,他們為了爭奪自己的權利還經常暗自廝殺。在我國歷史上,太監都比較有志氣他能夠從底層慢慢地爬到實幹派,並不是所有的太監都這麼的幸運,在皇宮當中,他們就像一個食物鏈一樣,權力大點的就會吞併權力小一點的,權力小的最終還停留在皇宮的最底端。
  • 不用伺候皇上的時候,清朝嬪妃怎麼消磨時間?遠沒有電視劇精彩
    不用伺候皇上的時候,清朝嬪妃怎麼消磨時間?遠沒有電視劇精彩現在各大衛視的競爭收視率的戰爭是越來越激烈了,而這個競爭最大的手段就是電視劇了,如果一個衛視買到了部收視率高的,那他就能擊敗別的競爭對手。要說現在收視率最高的要屬宮廷鬥爭類型的電視劇了。這類電視劇主要描述了清朝時期皇宮裡面那些,太后,皇后、嬪妃、皇帝、小宮女,小太監互相傷害,互相鬥爭的事跡。這類電視劇很符合現在人內心複雜矛盾,人心難料的情景,因此只要劇本稍微好點,演技稍微有點,就能有個不錯的收視率。
  • 太監小德張衣錦還鄉,貧苦少年心生羨慕欲入宮,淨身後溥儀退位了
    那時有一個惡霸要搶他家的地,孫耀庭的父親和哥哥與惡霸起了爭執,被惡霸陷害入獄受盡毒打,惡霸還逼迫孫耀庭背井離鄉,後來家裡人傾家蕩產才救回了父兄。載濤是個戲迷,每天都要請戲班子來府裡唱戲,他還教會了孫耀庭劈叉、翻跟頭等武生的本事,主僕倆整天嘻嘻哈哈,日子過得很安逸。然而清帝退位後,載濤的日子是過得一天不如一天,他的府裡只有四個伺候的人,給的工資也少得可憐。有一次孫耀庭的哥哥來看他,他想拿出點錢來補貼家用,可翻遍了口袋也只有兩塊錢。
  • 清朝嬪妃的一天怎麼度過?穿越小說都是騙人的,其實生活很枯燥
    但其實小說和電視劇對清朝人的日常生活加入了現代人的演繹,其實清朝皇室的生活規矩十分森嚴。尤其是後宮的妃嬪們,她們平時生活枯燥無聊,整天守著一塊四四方方的天空,忍受常人無法忍耐的寂寞。宮鬥電視劇中最愛演的題材,就是一個低位的妃子,仗著自己有寵,而跟高位妃子作對。其實在真實的後宮中,這種情況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古代封建社會,一個等級跟另外一個等級之間是天壤之別。
  • 大清最後一個太監,割後疼昏3天,醒來時大清已亡,全無用武之地
    至於為何要割掉他們的男性象徵,那是因為宮中妃嬪眾多,如果一個正常男人,萬一沒有忍住,闖下大禍,那皇帝的顏面往哪裡放,那便是恥辱的存在。因此,歷朝歷代,皇宮中都有這麼一個群體。這在中國王朝十分常見,但是在清末,有一位太監,割完昏迷三天,一醒來,清王朝覆滅了。這位太監就是孫耀庭。
  • 太監身上有一股臊味,清朝太監想出一妙計,把一條厚毛巾塞進褲子裡
    由於古裝劇的渲染,讓太監這類本該被人們同情的群體,成了人們厭惡的對象。比如電視劇《甄嬛傳》中年羹堯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最討厭這些閹人的臭氣!」那麼問題來了,太監身上怎麼會有臭氣,他們最終又是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的?太監作為一類畸形人,絕大多數都是走投無路的貧寒人家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