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位太監-孫耀庭

2021-02-13 歷史故事
點擊上面微信號關注我關注我喲

歷史故事-每天閱讀一個歷史小故事!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哲理,等待您的關注,歡迎加入QQ群:423261292,共同交流!

如果您想每天都閱讀一個有意思的歷史故事,請打開微信,搜索公眾號 lishigushi, 關注我們,我們會每天給發一個有意思的歷史故事!


  上世紀80年代初期,寓居京城廣化寺的老太監馬德清過世,孫耀庭成為末代太監中僅存於世之人。孫耀庭一生嘗盡了酸甜苦辣,他伺候過端康皇貴太妃、「皇后」婉容,與溥儀也有頗多接觸。他目睹了宮裡的種種內幕,也親歷了溥儀被逐出紫禁城的一刻。

  得皇貴太妃賜名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孫耀庭出生於天津市靜海縣一個貧苦家庭。童年時,父母淪為乞丐,迫於生計,他們決定送這個兒子去當太監。孫耀庭8歲時忍受了人格的最大汙辱,被父親淨了身。然而直到1916年,他才通過一位名叫任德祥的人介紹,進了宮。任德祥也是太監,在宮中有些地位。孫耀庭進宮後,不能用自己的名字,也沒有什麼號,他以「徒弟」的身份,整天伺候這個任德祥。

  第二年農曆二月,光緒的端康在一次看排戲的時候,聽說任德祥手下有個機靈的人,不知怎麼開了恩,命孫耀庭參加戲班。對於一個幹粗活、無名號的低層太監來說,這簡直是「一步登天」!孫耀庭覺得「這總算有了盼頭」。暮春,他又一次見到了皇貴太妃端康。端康賜了他一個「王成祥」的名字。他有了「名字」--儘管不是自己的本名,卻終於成為宮中正經吃「皇糧」的太監。幾年後,他再次走運,被提拔到溥儀的皇后婉容手下伺候,先後有一年多時間。 

  伺候婉容

  自從當上了伺候婉容的小太監,孫耀庭就搬到了鹹福宮西配殿。在他印象中,婉容那時還小,屬馬,比他小几歲。孫耀庭常常陪著她玩,凡她高興的事,總順著她去做。「她洗手,我得跪著端臉盆;她要抽菸,我得跪著遞上;她要吹菸灰,我得用盆子接著;她上下臺階,我得小心地扶住她。因為我伺候得好,她待我還好。但是,我得察言觀色。當她發火時,我也很害怕。」

  在伺候婉容的幾人中,孫耀庭最聰明,也最受婉容待見。平日,他和趙興振等四人輪流為婉容坐夜打更(值班的意思)。除了太監,婉容見不到其他的「男人」。孫耀庭曾回憶:「大概是由於過分孤寂的原因,她對太監都跟自己人一樣,並不冷淡。試想一下,她當時才十八九歲啊!」平時,婉容夜間睡覺連門都不關,僅僅是象徵性地垂下一塊帘子而已。只有晚間,溥儀偶爾來到婉容屋裡,側間的宮女才撤下,只留太監在外屋「聽差」。但這種情形,總共沒有過幾次。可以說,可憐的皇后在絕大多數日子裡,是在宮女和太監陪伴下度過不眠之夜的。 

  「聖上」的隱私

  自從大婚後,溥儀就極少在婉容這裡過夜。在宮內生活的漩渦中,溥儀與婉容的關係自然無法正常。日久天長,婉容極度苦惱,既羞於對人言,內心又無法平衡,只好尋找自己的所謂樂趣——陷入吸食鴉片的泥潭。

  宮內的各種煩惱,使溥儀的脾氣變得異常古怪,稍有不順,便責打太監,把他們當作出氣筒。孫耀庭永遠忘不了,有一次,他在房裡和其他幾個小太監一起議論宮中的什麼事,恰巧被路過的溥儀聽到了。溥儀驀地闖了進來,兇狠地擰著孫耀庭本文來源於千裡馬學術導航的耳朵,將他帶到養心殿。孫耀庭知道大事不好,跪地求饒。誰知溥儀忽然拉開抽屜,掏出一支手槍,往桌上猛地一摔,厲聲喝道:「你好大的膽,竟敢在背地裡說長道短!今天,朕要斃了你!」

  「萬歲爺饒命!」孫耀庭顫抖著哭求,不停地磕頭:「我有天大的膽,也不敢說萬歲爺啊!」溥儀看著這個跪在地上的奴才,忽然放聲大笑道:「去吧!下次不可。」孫耀庭嚇得頭也不敢抬,滿身冷汗地離開了養心殿。回憶起這件事,至今孫耀庭還心有餘悸:「溥儀是個喜怒無常的人,我怕他。」 

  幸福度晚年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時,馮玉祥進京,把末代皇帝溥儀逐出紫禁城。溥儀躲到姑母家,後又鑽進日本駐華使館。孫耀庭出皇宮後,曾在攝政王載灃家裡繼續伺候婉容。直到一個月後,婉容去找溥儀,他才徹底結束了太監生涯。

  1926年,孫耀庭回到北京北長街出宮太監的居所--萬壽興隆寺居住,住在這裡的還有40多個和他有著相同命運的太監。「新中國成立後,我們太監有了幸福生活。」孫耀庭的話裡,飽含著喜悅和感激。最初,政府發給他們每人每月16元的生活費,後來孫耀庭參加了工作,負責全市的寺廟管理,還曾當過6年的出納,每月工資35元。

  「文革」後,孫耀庭住進廣化寺,直到1996年逝世,終年94歲。他在91歲時書寫「國正天心順,官清民自安」的條幅,以表達自己的情懷。他的自傳《中國最後一位太監》,1988年被改編為電影。作為皇帝皇妃的身邊人,宮廷政治的參與者,他見證了最後的宮廷奢華,親歷了最終的王朝崩潰,成為獨一無二的「活歷史」。

  這種被封建制迫害的畸形職業,幸好隨著辛亥革命的爆發而徹底消失了。不然還不知道有多少人深受其害呢。

如果您喜歡閱讀歷史小故事,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 lishigushi(歷史故事)

相關焦點

  • 中國最後一位太監孫耀庭:割完過後昏迷3天,醒來得知大清亡了
    歷史上有名的宦官還有很多,包括曹操的祖父——曹騰,據《三國志》記載,曹騰是東漢末年的宦官,收養了曹嵩,也就是曹操的父親,在曹操建立曹魏政權之後,被追為高皇帝,也是史上唯一一位有著皇帝稱號的宦官。宦官是封建王朝的特殊產物,是對人性的滅失。
  • 孫耀庭:中國最後一個太監的風雨人生
    所謂「太監」,是指中國君主時代宮廷內侍奉帝王及其眷屬的被閹割了性器官的男子。中國的太監究竟始於何時,我沒有詳加考證過;但卻知道唐代已設有「內侍省」。據史書記載,遠在唐代以前的春秋戰國時代,就有所謂「閹人」來侍奉國君了,儘管那時還沒把他們稱為「太監」。中國的君主制度在1911年的辛亥革命後就被廢除,但是太監這類人物卻一直到20世紀90年代還存在於中國,已將屆期頤之年的孫耀庭先生便是中國當前還在世的最後一個太監。談談他的一生對於我們認識一個時代並了解一個社會群體的命運也許是有益的吧。
  • 中國最後一個太監寫了一部自傳《中國最後一位太監》,1996年逝世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跟這個段子很像的一段歷史。孫耀庭出身於天津市靜海縣的一個貧農家庭,一家6口,父母和4個弟兄,孫耀庭是老二。孫耀庭出生時,家裡還有7分地,兩間上房。但幾年後,家裡窮得叮噹響,父母淪為乞丐,迫於生計,孫家只好把孫耀庭送去當太監。
  • 《中國最後一位太監》自述:出了宮我才感受到作為人的尊嚴!
    中國2000年的封建社會止於辛亥革命,溥儀退位標誌著統治中國的清王朝滅亡。皇帝沒了,伺候皇族的宮女太監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其中有一位特殊的太監,他就是孫耀庭,他的特殊之處就在於他是「中國最後一位太監」。
  • 晚清太監孫耀庭講述:夜晚伺候妃子時,得在鞋裡面放一個蒼耳
    在1996年才去世的晚清太監孫耀庭講述了許多當差時的細節,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孫耀庭是中國封建王朝最後一位太監,他的一生經歷了朝代更替,時代變換,從他的口中透露出不少當時清朝宮廷生活的細節,在他後來的自傳《中國最後一位太監》記錄了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成為時代的記憶。
  • 晚清最後一位太監辛酸自述:「晚上伺候婉容時,鞋底必須藏蒼耳」
    有一說一的是,其實各種宮廷劇上面的太監,所展現出來的生活已經不算差了,如果將太監的生活原原本本呈現出來,那足以稱得上是一部驚悚片,被人召之即來揮之即去,時不時被身邊人忽視,還要被身邊人欺負,哪怕是一個思維稍微正常一點的人,恐怕都不會去選擇做一個太監。
  • 中國最後一個太監回憶皇宮:娘娘洗澡從不親自動手,必須小心翼翼
    在我國歷史上,太監都比較有志氣他能夠從底層慢慢地爬到實幹派,並不是所有的太監都這麼的幸運,在皇宮當中,他們就像一個食物鏈一樣,權力大點的就會吞併權力小一點的,權力小的最終還停留在皇宮的最底端。孫耀庭: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位太監這些底層的太監每天都過著又苦又累的生活,慢慢地隨年齡老去失去了工作能力他們就會被皇宮殘忍的拋棄在附近的寺廟內。許多朋友們紛紛好奇,在我國古代歷史上,最後一個太監是誰呢?
  • 中國最後一位太監自述:隱居寺廟活到96歲,臨終前30年都未洗過澡
    自古以來,太監都像異類一樣存在於歷史長河中,很難有人能真心實意的認可他們。然而,成為太監可以無限地接近權力中樞,即使身體會有殘缺,但所有的機遇也不是常人所及。因此,許多貧窮人家會將家中的孩子送往宮中,希望他們都以另一種方式生活下去。
  • 晚清最後一位太監的自述:晚上伺候貴妃時,鞋裡面要藏蒼耳
    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距離現在時間不算太過久遠,並且歷史資料也比較全面。正是由於這些原因,吸引了許多編劇來寫清宮故事,也吸引許多導演和製片人投資清宮劇。每當我們看清宮劇時,總是被跌宕起伏的劇情所吸引,被的皇上和妃子之間的感情糾葛而揪心。皇帝是天子,是九五之尊,是權利和地位的象徵。很多人都想爬到皇帝身邊去,因為只有接近最高的權利,自己也才會跟著獲得一些權利。
  • 中國:最後一個太監的風雨人生
    所謂「太監」,是指中國君主時代宮廷內侍奉帝王及其眷屬的被閹割了性器官的男子。中國的太監究竟始於何時,我沒有詳加考證過;但卻知道唐代已設有「內侍省」。據史書記載,遠在唐代以前的春秋戰國時代,就有所謂「閹人」來侍奉國君了,儘管那時還沒把他們稱為「太監」。中國的君主制度在1911年的辛亥革命後就被廢除,但是太監這類人物卻一直到20世紀90年代還存在於中國,已將屆期頤之年的孫耀庭先生便是中國當前還在世的最後一個太監。談談他的一生對於我們認識一個時代並了解一個社會群體的命運也許是有益的吧。
  • 清末太監孫耀庭講述:夜晚伺候主子的時候,鞋裡要放上蒼耳
    王公貴族的服務者一般是宮女和太監兩者穿插著來的,而領頭人物的身邊出了貼身的女子伺候外,還是男侍衛太監偏多的。太監比其宮女做事更方便,效率也比較高。但作為太監,他們是最能夠看到整個大清進程的人,有一位名叫孫耀庭的太監,他就見證了大清從興盛走向衰敗的過程。
  • 中國最後一個太監,割後昏睡三天,醒來得知大清亡了
    在紅牆綠瓦的紫禁城之中,曾經住著一群十分特別的男性,那就是太監。說到太監,可能有很多人會聯想到「指鹿為馬」的趙高,再或者明朝時期掌控朝政大權的「九千歲」魏忠賢,歷史上曾有許多奸佞的宦官形象深深紮根於後世人的心中。不過,像這樣權傾朝野、禍亂朝政的打大太監其實少之又少,大多數的太監其實都只是無名小輩罷了。
  • 晚清太監孫耀庭講述:夜晚起床伺候妃子時,得在鞋裡面放一個蒼耳
    自秦始皇登基稱帝開始算起,皇帝制度在古代歷史上存在了兩千餘年的時間,在這段漫長的時間裡,宦官制度也一直伴隨著皇權而存在。而且早期的宦官並不像後來的宦官那樣地位低下,秦漢時期的宦官地位都很高,甚至還可以出將入相。比如秦朝的大宦官趙高,他在除掉李斯之後,就接替李斯成為秦朝的丞相。
  • 清朝太監孫耀庭:夜晚伺候嬪妃時,鞋裡要放一個蒼耳,有何用?
    太監這樣的職業是在古代特殊統治背景下產生的,他們是朝代更替歷史興衰的見證者,也是一個時代的標籤。清朝最後一位太監揭秘往事清朝最後一位太監是孫耀庭,他出生在天津一家清苦家庭,父親給一位私塾先生打雜供養家庭,幼時的孫耀庭很聰明靠著私塾先生的照顧也學了一些知識。好景不長,孫耀庭的父親因為得罪權貴而使家裡失去收入來源。
  • 清朝最後一位太監的自述:貴妃們洗澡不自己動手,一般人難以接受
    在中國古代,太監這個職位一般都是勞苦家庭出生的。因生活所迫,才把孩子送進宮中,既希望有條活路,也希望將來能夠得點好處。據考證,中國的太監最早起源於夏朝,有明確的文獻記載則是在西周時期,出自《周禮》:「宮者使守內,以其人道絕也」。
  • 中國最後一位太監回憶:跪著伺候主子,娘娘洗澡全程從不親自動手
    宦官是腐朽封建王朝的悲慘產物,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出身貧寒,為了過上體面的生活,他們把孩子送到皇宮裡洗乾淨,當這些人被送到皇宮時,他們沒有得到很好的待遇,不僅服務於貴族,而且與他們的同僚競爭權力,歷史上有一些大太監,他們從宮底一步一步往上爬,非常困難,而且沒有保障,到了晚年離開宮殿時,
  • 大清最後一個太監,割後疼昏3天,醒來時大清已亡,全無用武之地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有著無數的王朝,建造無數座奢侈豪華的皇宮,而在這皇宮中,除了皇家子弟,妃嬪宮女,還有一個特殊的群體存在,那就是太監。太監我們都知道,是男性割去男性特徵,做一些宮女做不到的事,在宮中服飾皇上妃嬪的人。
  • 英文版《末代太監秘聞》引起關注
    末代太監孫耀庭,是中國最後一位太監。在他生命的後半程,賈英華與之成為無話不談的忘年摯友。通過多年交往,賈獲知了許多世人鮮知的太監秘辛,錄下了近百個小時的錄音,經多方考證後,撰寫了本書。本書以孫耀庭8歲淨身,15歲進宮,伺候光緒的妃子——端康太妃、末代皇后婉容和末代皇帝溥儀及其坎坷經歷為主線,真實描述了末代太監群體各異的坎坷人生。本書不僅真實描述了晚清宮廷的神秘生活,也通過孫耀庭的一生傳奇經歷,折射了中國近百年來歷史的一頁珍貴側影,堪稱反映紫禁城及京津風俗的百年歷史長卷。
  • 婉容結婚後,貼身太監孫耀庭說出她的婚後生活,晚上睡覺從不關門
    婉容是中國的末代皇后,在1922年,她和溥儀舉行了結婚大典,1922年距離辛亥革命已經過去了十多年了,清朝早就被推翻了,但是根據《清帝退位優待條件》的規定,溥儀仍然保留了皇帝的名號,在吃穿用度上也要比一般人好得多,這次婚禮,還是按照以前皇家的標準來籌辦的。
  • 太監晚上怎麼伺候娘娘?大清太監:不想再去回憶
    然而我們在電視劇中看到的太監生活,只是真實歷史中的一部分,還有一部分我們根本了解不到。現在我們就來大致介紹一下。 太監在進宮之前都得先經歷一件事情—被閹割,此後才能在宮中安穩的服侍主子。這時的他們在眾人眼中便成了一個「不男不女」的人,總是被人瞧不起,任人欺凌,孫耀庭便是一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