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後一位太監》自述:出了宮我才感受到作為人的尊嚴!

2020-12-12 見世俠

中國2000年的封建社會止於辛亥革命,溥儀退位標誌著統治中國的清王朝滅亡。皇帝沒了,伺候皇族的宮女太監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其中有一位特殊的太監,他就是孫耀庭,他的特殊之處就在於他是「中國最後一位太監」。

孫耀庭

孫耀庭自幼家境貧寒,一家六口指望著7分地生活。全村只有一個私塾先生,雖然生活艱難,孫耀庭還是跟著這位先生讀了四年私塾。後來家裡的7分田地被霸佔,父母和他的兄弟們淪為乞丐。

孫耀庭

中華民國成立後,孫家生活依然沒有改變。雖然溥儀已經退位,但他還是違背禁令,公然徵召太監。1916年,15歲的孫耀庭被父母託人送入紫禁城當了太監。入宮後的孫耀庭剛開始去了載濤處當差,之後的歲月中大多數都在伺候「皇后」婉容。直到1924年溥儀搬出紫禁城回到攝政王府,孫耀庭才回到老家。孫耀庭也成為「中國最後一位太監」。

太監

出了紫禁城後,孫耀庭來到了萬壽興隆寺,在這裡共同生活著與他命運相似的40多個宮女太監。直到解放後,孫耀庭的生活才徹底改變。在孫耀庭自傳《中國最後一位太監》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就是「直到出宮後,我才感受到作為一個人的尊嚴」。

「淨身」過程

新中國成立後,孫耀庭的生活改變了。起初,政府給像孫耀庭這樣「宮裡出來的人」每月16元生活費。後來孫耀庭參加了工作,負責北京市的寺廟管理。在此期孫耀庭還做了6年出納。每個月可以領到35塊錢的工資,工作雖辛苦,但孫耀庭頭一次有了做人的尊嚴。作為中國最後一個太監,是宮廷政治的參與者和見證者。更是見證了中國近代翻天覆地的變化。退休後孫耀庭住進廣化寺,直到1996年去世。

相關焦點

  • 中國最後一個太監寫了一部自傳《中國最後一位太監》,1996年逝世
    很多人應該都看過一個段子:一人得到葵花寶典,打開第一頁,寫著「欲練此功,必先自宮」, 為了成為天下第一,忍割「愛」了;結果痛暈過去,醒來後,翻開第二頁:「就算自宮,未必成功」,有點心痛;翻到第三頁,氣得吐血而亡,因為第三頁上寫著:「不必自宮,也能成功」。
  • 晚清最後一位太監的自述:晚上伺候貴妃時,鞋裡面要藏蒼耳
    每當我們看清宮劇時,總是被跌宕起伏的劇情所吸引,被的皇上和妃子之間的感情糾葛而揪心。皇帝是天子,是九五之尊,是權利和地位的象徵。很多人都想爬到皇帝身邊去,因為只有接近最高的權利,自己也才會跟著獲得一些權利。然而我們在清宮劇中,往往會發現權力帶給皇帝的,除了地位之外,更多的是孤獨。
  • 清朝最後一位太監的自述:貴妃們洗澡不自己動手,一般人難以接受
    在中國古代,太監這個職位一般都是勞苦家庭出生的。因生活所迫,才把孩子送進宮中,既希望有條活路,也希望將來能夠得點好處。據考證,中國的太監最早起源於夏朝,有明確的文獻記載則是在西周時期,出自《周禮》:「宮者使守內,以其人道絕也」。
  • 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位太監-孫耀庭
    上世紀80年代初期,寓居京城廣化寺的老太監馬德清過世,孫耀庭成為末代太監中僅存於世之人。孫耀庭一生嘗盡了酸甜苦辣,他伺候過端康皇貴太妃、「皇后」婉容,與溥儀也有頗多接觸。他目睹了宮裡的種種內幕,也親歷了溥儀被逐出紫禁城的一刻。
  • 晚清最後一位太監辛酸自述:「晚上伺候婉容時,鞋底必須藏蒼耳」
    在古代有一種吃皇糧的職業,他除了淨身之外,沒有任何要求,一看到淨身想必大家都明白了,這份職業就是太監,在不少古裝電視劇中,大家都可以看到,太監是一份很沒尊嚴的工作,在宮廷中要被各種人欺負,簡直就是妥妥的路人甲。
  • 中國:最後一個太監的風雨人生
    所謂「太監」,是指中國君主時代宮廷內侍奉帝王及其眷屬的被閹割了性器官的男子。中國的太監究竟始於何時,我沒有詳加考證過;但卻知道唐代已設有「內侍省」。據史書記載,遠在唐代以前的春秋戰國時代,就有所謂「閹人」來侍奉國君了,儘管那時還沒把他們稱為「太監」。中國的君主制度在1911年的辛亥革命後就被廢除,但是太監這類人物卻一直到20世紀90年代還存在於中國,已將屆期頤之年的孫耀庭先生便是中國當前還在世的最後一個太監。談談他的一生對於我們認識一個時代並了解一個社會群體的命運也許是有益的吧。
  • 中國最後一位太監自述:隱居寺廟活到96歲,臨終前30年都未洗過澡
    到了東漢以後,皇宮內廷開始全面使用被閹男性作為僕役,直至民國結束。閹人制度的盛行,是防止內宮穢亂而創建的一套和專制體制相適應的宦官機構,它的產生和當時的社會制度、政治制度、甚至婚姻制度有著緊密關聯。自古以來,太監都像異類一樣存在於歷史長河中,很難有人能真心實意的認可他們。
  • 中國最後一位總管太監:自己閹割當太監,建國後成油炸果子小販
    清末有兩個太監最有權勢:一位是李蓮英,臭名昭著;另一位是小德張,他成了李蓮英的「接班人」,雖然名聲不及李蓮英那樣顯赫,但也同樣得到慈禧太后的寵愛,威風十足。為出人頭地,自己閹割當太監小德張原名叫張祥齋,字雲庭,乳名小德子,「小德張」是慈禧太后對他的暱稱。
  • 清末太監心酸自述:晚上伺候貴妃時,鞋底一定要放蒼耳
    在中國的歷史上有一個特殊的人群,他們是由萬惡的統治者衍生出來,用來服侍他們的人群,這些人就是太監,他們是正常男性被閹割之後的產物,這種有意識的閹割,最躁是古人在飼養家禽的基礎上產生的,但後來隨著社會等級差異的不斷加大,統治者為了保證自己血統的純正,也開始將男性進行閹割後在進行奴役,由此太監製度便開始流行起來
  • 孫耀庭:中國最後一個太監的風雨人生
    所謂「太監」,是指中國君主時代宮廷內侍奉帝王及其眷屬的被閹割了性器官的男子。中國的太監究竟始於何時,我沒有詳加考證過;但卻知道唐代已設有「內侍省」。據史書記載,遠在唐代以前的春秋戰國時代,就有所謂「閹人」來侍奉國君了,儘管那時還沒把他們稱為「太監」。中國的君主制度在1911年的辛亥革命後就被廢除,但是太監這類人物卻一直到20世紀90年代還存在於中國,已將屆期頤之年的孫耀庭先生便是中國當前還在世的最後一個太監。談談他的一生對於我們認識一個時代並了解一個社會群體的命運也許是有益的吧。
  • 中國最後一位太監回憶:跪著伺候主子,娘娘洗澡全程從不親自動手
    中國最後一個太監是誰?他叫孫耀庭,活到1996年,許多研究清朝歷史的學者經常來請教他,他見證了清朝最後幾年的歷史,他家有六口人,一開始,這個家庭很好,他學了四年,但意外總是發生得很突然,有人對他們說,打發這孩子作太監。
  • 中國最後一位太監孫耀庭:割完過後昏迷3天,醒來得知大清亡了
    蔡倫造紙,這個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但很多人不知,蔡倫有著特殊的身份,是東漢的宦官。01宦官也稱「太監」,是專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員,而且自東漢起,官宦全都是由閹人擔任。而自古進入宮廷,成為宦官的人,不是因為陰差陽錯,通常都來自貧賤之家,成為宦官只為謀生。中國的封建王朝歷史延續了幾千年,而宦官這一病態產物也伴隨王朝延續了幾千年。直至清朝的覆滅,這一病態產物才得以終結。宦官本身就是一種歷史畸形產物,因其並非積極的事物,所以,終結者更具有時代意義。那這位終結者是誰呢?
  • 中國最後一個太監,割後昏睡三天,醒來得知大清亡了
    事實上,古代有許多太監都是出身於平民百姓之中,與普通人一樣,他們也都承載或者遭受過許多普通人的苦澀與辛酸。不過,這些人的故事卻往往不會被記錄在史書典籍,後世的人們也就無從得知了。而我們今天要介紹的這位太監,他並沒有過手握權勢的經歷,也沒有做過為虎作倀的事,卻成為歷史長河中尤為重要的一筆。他就是中國的最後一位太監,孫耀庭。
  • 太監小德張衣錦還鄉,貧苦少年心生羨慕欲入宮,淨身後溥儀退位了
    小德張此刻少年正站在人群中看戲,心裡卻想著回家後讓父親找人給他淨身,然後送他進宮做太監,這個人就是中國最後一個太監——孫耀庭。他之所以想淨身入宮,還是因為不久前發生的一件事。這次孫耀庭還沒去太妃那,就被溥儀給截胡了,原來所有太監都被趕出去以後,宮裡實在沒人伺候了,溥儀聽說有太監回來,就讓他去皇后婉容的儲秀宮伺候。孫耀庭在皇后身邊過得很好,婉容甚至還和他一起騎自行車,當然皇帝也是在身邊的。他晚年的時候回憶:「皇后喜歡熱鬧,總是拿著一大把糖給我們一起吃,我以前不知道她怎麼這麼愛熱鬧,後來我知道了,好像是皇上有點「那個」。」
  • 一老外受皇帝賜轎出宮,半路中太監索要好處費,他說:我要收據
    說到這裡,一個外國人的出現,卻讓這群處處向人索要好處費的傭人們啞口無言。公元1912年12月,宣統皇帝宣布退位,讓歷史順利進入民國。但是在當時,袁世凱給清朝皇帝開出的條件是:宣統繼續居住再紫禁城,對內仍然稱皇帝。還每年給三百萬兩白銀作為皇室專款。
  • 中國最後一個太監回憶皇宮:娘娘洗澡從不親自動手,必須小心翼翼
    這種被閹割的人在宮裡面地位比較低下,並不像正常的侍衛、宮女一樣,他們不僅要伺候宮裡的貴人們,在太監之間,他們為了爭奪自己的權利還經常暗自廝殺。孫耀庭: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位太監這些底層的太監每天都過著又苦又累的生活,慢慢地隨年齡老去失去了工作能力他們就會被皇宮殘忍的拋棄在附近的寺廟內。許多朋友們紛紛好奇,在我國古代歷史上,最後一個太監是誰呢?
  • 晚清真實老照片:慈禧起轎出宮場面壯觀,太監為婉容撐傘!
    晚清真實老照片:慈禧起嬌出宮場面壯觀,太監為婉容撐傘!隨著大清的滅亡,那個年代的太監也滅亡了,圖上這位太監好像外星人啊。晚清真實老照片:慈禧起嬌出宮場面壯觀,太監為婉容撐傘!圖為清朝最底層的百姓,老爺爺帶著孫子正在乞討!
  • 清朝太監自述被閹割過程 難忘那段屈辱史
    清朝太監 被趕出宮的清末太監     記得魯迅先生曾經說過,太監、姨太太、鴉片可以說是中國的國粹。這自然是反語了。既然是國粹,當然是源遠流長,蓋有年矣的了。單說太監這種畸形的怪物,伴隨著宮廷而誕生,在中國至少已經有兩千餘年的歷史。
  • 東、西二廠為何太監統領?中國太監機構演變史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的史官文化異常發達,浩瀚的史料清晰而又真實地記載了中國官僚制度的起源和發展歷程。事實上,官僚制度並非只有古代中國才有,在世界範圍內不同的地域文明催生出各自風格迥異又個性鮮明的官僚體系。與此同時,在古代中國,幾乎與官僚制度相伴而成的宦官制度卻是中國古代封建制度中獨特的產物。
  • 宮裡太監為啥總說「嗻」?和「喳」有啥區別?
    晚清研究專家賈英華歷時三十年採訪三百多位溥儀身邊人,挖掘溥儀一生人所罕知的背後故事,揭示晚清宮廷聞所未聞的歷史細節,於本書首次披露諸多珍貴照片及文物,讓你換個角度看溥儀。」  哪知,這一天溥儀和國舅潤麒居然在乾清宮下,意外發現了一個秘密  無論他倆多熟悉,只是有一個規矩國舅必須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