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00年的封建社會止於辛亥革命,溥儀退位標誌著統治中國的清王朝滅亡。皇帝沒了,伺候皇族的宮女太監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其中有一位特殊的太監,他就是孫耀庭,他的特殊之處就在於他是「中國最後一位太監」。
孫耀庭
孫耀庭自幼家境貧寒,一家六口指望著7分地生活。全村只有一個私塾先生,雖然生活艱難,孫耀庭還是跟著這位先生讀了四年私塾。後來家裡的7分田地被霸佔,父母和他的兄弟們淪為乞丐。
孫耀庭
中華民國成立後,孫家生活依然沒有改變。雖然溥儀已經退位,但他還是違背禁令,公然徵召太監。1916年,15歲的孫耀庭被父母託人送入紫禁城當了太監。入宮後的孫耀庭剛開始去了載濤處當差,之後的歲月中大多數都在伺候「皇后」婉容。直到1924年溥儀搬出紫禁城回到攝政王府,孫耀庭才回到老家。孫耀庭也成為「中國最後一位太監」。
太監
出了紫禁城後,孫耀庭來到了萬壽興隆寺,在這裡共同生活著與他命運相似的40多個宮女太監。直到解放後,孫耀庭的生活才徹底改變。在孫耀庭自傳《中國最後一位太監》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就是「直到出宮後,我才感受到作為一個人的尊嚴」。
「淨身」過程
新中國成立後,孫耀庭的生活改變了。起初,政府給像孫耀庭這樣「宮裡出來的人」每月16元生活費。後來孫耀庭參加了工作,負責北京市的寺廟管理。在此期孫耀庭還做了6年出納。每個月可以領到35塊錢的工資,工作雖辛苦,但孫耀庭頭一次有了做人的尊嚴。作為中國最後一個太監,是宮廷政治的參與者和見證者。更是見證了中國近代翻天覆地的變化。退休後孫耀庭住進廣化寺,直到1996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