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外受皇帝賜轎出宮,半路中太監索要好處費,他說:我要收據

2020-12-25 耕歷史

近年宮廷劇熱播,《甄嬛傳》、《如懿傳》、《延禧攻略》人盡皆知。當然,關於皇宮中的傭人隨便索要好處費賺外快的事情也是屢見不鮮,更有甚者,妃子為了得到皇帝的翻牌,竟然向太監示好。

可見這皇宮之中是多麼的黑暗。說到這裡,一個外國人的出現,卻讓這群處處向人索要好處費的傭人們啞口無言。

公元1912年12月,宣統皇帝宣布退位,讓歷史順利進入民國。但是在當時,袁世凱給清朝皇帝開出的條件是:宣統繼續居住再紫禁城,對內仍然稱皇帝。

還每年給三百萬兩白銀作為皇室專款。為了瓜分皇帝這最後的身家,一群太監和宮女忠心耿耿,一直侍奉左右。1919年,蘇格蘭人莊士敦入宮,被任命為皇帝的外國老師,因此也被人稱為帝師莊士敦。

清末皇宮的轎子

莊士敦很早就來到中國,混跡於天津港,一直為自己的英國政府賣命。在一個機緣巧合之下成為了退位皇帝溥儀的老師。

這個人雖然是英國人,但是並沒有因為自己的國家的所作所為而驕橫跋扈,而是真正的以一個師長的身份對待眼前的被囚禁起來的溥儀皇帝。

在皇宮之中,他教授溥儀英文和地理,對溥儀青少年時期的知識積累和眼界擴展起到了很大的幫助,這也是他後來一直想要留學英格蘭的萌芽。

同樣的,溥儀常年居於深宮,身邊一直是對他言聽計從的傭人們,忽然來了這麼一個不卑不吭的老外,而且還言傳身教讓自己懂得了太多的知識,尤其是教會了他騎自行車,讓他可以一個人週遊偌大的皇宮。

所以溥儀對這個洋老師也是百般看重。不僅給他封了官,而且還給了他王爺一樣的待遇。

清宮劇照

莊士敦每天上下班,都是有皇宮下人們專程接送,當然,用的不是汽車,而是皇家才享有的金鑾大轎,可莊士敦只顧著高興皇帝的看重,卻不知道在中國,這樣的轎子可不好坐。

在雍正乾隆時期,皇帝獨攬大權,皇宮中的下人都敢表面一套背後一套,更不要說溥儀退位後的那些打工仔了。這轎子剛剛走到宮門前,就被人放了下來,一個大太監掀開轎簾,便向莊士敦伸出來手,抖動幾下,意思很明了,那就是哥幾個抬了您一回,多少要點好處。

可莊士敦是外國人,哪裡懂得這些,只能讓太監們明說。得知他們的意圖之後,莊士敦並沒有立即兌現,而是思索片刻

莊士敦

對領頭的太監們說:我是你們皇帝的老師,轎子是你們皇帝讓我坐的,現在你們問我要錢,你們給收據麼?我可以找你們的皇帝報銷麼?此話一出,太監們啞口無言,知道自己這次碰上釘子了,只能乖乖的給莊士敦送回家裡去。

其實整個清朝,這樣的事情實在是太常見了,皇帝太后一日三餐加起來得上千兩白銀,而那些東西在民間也就不過幾十兩銀子,那麼多的錢花到哪裡去了,可想而知。

而清朝從一個強大的帝國淪為任人欺負的軟蛋,敢說和這些宮中下人的所作所為沒有半點關係嗎?

相關焦點

  • 晚清真實老照片:慈禧起轎出宮場面壯觀,太監為婉容撐傘!
    晚清真實老照片:慈禧起嬌出宮場面壯觀,太監為婉容撐傘!隨著大清的滅亡,那個年代的太監也滅亡了,圖上這位太監好像外星人啊。晚清真實老照片:慈禧起嬌出宮場面壯觀,太監為婉容撐傘!圖為清朝最底層的百姓,老爺爺帶著孫子正在乞討!
  • 《延禧攻略》:乾隆給東西六宮賜宮訓圖的意義解讀
    與此同時,高貴妃也收到了乾隆賜予的《西陵教蠶圖》,她看後則瞬間大發雷霆,覺得皇帝越來越嫌棄她而偏袒富察皇后了。好在嘉嬪及時趕到,跟高貴妃說,娘娘您多慮了,皇上不是針對您,東西六宮都被賜了匾額和宮訓圖,高貴妃聽後,這才消了怒氣,然後和嘉嬪一起對這些「禮物」細細分析起來。
  • 《中國最後一位太監》自述:出了宮我才感受到作為人的尊嚴!
    皇帝沒了,伺候皇族的宮女太監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其中有一位特殊的太監,他就是孫耀庭,他的特殊之處就在於他是「中國最後一位太監」。孫耀庭中華民國成立後,孫家生活依然沒有改變。雖然溥儀已經退位,但他還是違背禁令,公然徵召太監。
  • 宮裡太監為啥總說「嗻」?和「喳」有啥區別?
    那就是如果溥儀站起來,他絕不能安坐不動,馬上跟隨起立就是了,而且要微微低頭,嘴裡說著「嗻」,自稱「奴才」。  這實際是宮內規矩,漢人大臣往往自稱臣,滿族大臣則自稱奴才。國舅潤麒在晚年講起宮內規矩時,曾笑著對我說:  「看到影視劇裡皇上吩咐完,太監大多回答『喳』,要是當年在宮裡非挨打不可。不能答應喳,否則皇上聽了一定大怒:喳?你扎誰呀?」
  • 明朝前期實行「禁轎令」,為何中後期「觸底反彈」,興起乘轎之風?
    二、明朝十分嚴格的乘轎制度都知道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是農民出身,所以他也一直都勤儉節約,為後代皇帝留下了一片富裕的江山,而他也不光自己勤儉節約,還要求官員勤儉節約,明朝的官員的薪資也是歷朝最少的。明朝在開國初期就設立了嚴格的規章制度,用來規範百官和百姓的行為,乘轎制度也是明朝規章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明朝禁轎令的發布也使得轎子受衝擊。
  • 索要「好處費」無異於索取法律制裁
    近日,北京市一中院以受賄罪判處智勇有期徒刑11年。(《北京晨報》9月24日)  據報導稱,在庭審中,這名原副局級幹部交待說,2003年,他任信息中心副主任,主要負責行政管理,他在工作中認識了北京和利時信息技術公司總經理邵某。
  • 太監小德張衣錦還鄉,貧苦少年心生羨慕欲入宮,淨身後溥儀退位了
    孫耀庭正是在載濤的府中,孫耀庭學會了很多宮裡的規矩,比如見到客人要請安、要稱呼「您」而不能說「你」、讀書寫字要避皇帝的名諱、一天只吃兩頓飯、第一頓必須吃麵條等等,為他以後入宮當差打下了基礎溥儀一走,皇后就趕緊讓太監宮女陪她一起玩,緩解面對皇帝時的緊張和尷尬。孫耀庭還說自己和幾個太監宮女聊天,就說到了溥儀的事情,結果都被溥儀聽到,把他抓過去打了一頓,還說要槍斃了他,不過那時候是民國了,溥儀不能隨便殺人。
  • 曹髦為何執意出宮討伐司馬昭?其實是他自己如此
    大臣們一聽都大驚失色,其中王經苦勸曹髦說:「司馬昭竊取大權已經很久了,如今宮內空虛。陛下這樣做不是想除去病痛,而是讓它變得更為強大厲害啊!」曹髦不聽,他拿出討賊的詔書狠狠的丟在地上表示一定要跟司馬昭拼個魚死網破。曹髦跟大臣說完就進宮去找郭太后。
  • 太監逃走中:宮中人的生活際遇與個中甘苦
    清代筆記小說中,清朝初年皇帝們對太監是抱持著相當高度戒心的。昭槤著名筆記《嘯亭雜錄》卷一〈不用內監〉便提出了清代人對於內廷的具體觀察。例如當時皇帝為了識別太監們是不是有了解官方行政文書流程的能力,乾隆皇帝便想出了將這些「預奏聞事」的太監們,統一更改姓名冠以「王」姓的方法。
  • 中國:最後一個太監的風雨人生
    在留金6歲那年秋天,村裡人沸沸揚揚地說,北京皇宮裡的太監大總管小德張要回家省親了,大運河上的船隊連排幾裡路長,天津的道臺和靜海縣的縣太爺都到運河邊去迎接,說是小德張回家後要請戲班子唱三天大戲,還請他全村裡的人吃一頓白面肉包子。
  • 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位太監-孫耀庭
    上世紀80年代初期,寓居京城廣化寺的老太監馬德清過世,孫耀庭成為末代太監中僅存於世之人。孫耀庭一生嘗盡了酸甜苦辣,他伺候過端康皇貴太妃、「皇后」婉容,與溥儀也有頗多接觸。他目睹了宮裡的種種內幕,也親歷了溥儀被逐出紫禁城的一刻。
  • 晚清宮廷生活回憶之毓慶宮伴讀英文
    到了一九一九年春天,宮內傳出消息,要在近支王公子弟中挑選一個伴讀英文的。因同治、光緒兩個皇帝都沒有兒子,我和溥傑就是與溥儀最近的王公子弟了(註:溥儀、溥傑為兄弟,溥佳與溥儀為堂兄弟),因此成了「競選」主要對象。按照親疏和年齡而論,當然溥傑更為合適,可是把他的名字提上去以後,莊士敦卻不同意。
  • 嘉慶皇帝宣布和珅的二十條大罪,到底說了些什麼?
    一、朕於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蒙皇考冊封皇太子,尚未宣布,和珅於初二日在朕前先遞如意,以擁戴自居。這是說,嘉慶皇帝被冊封為皇太子的消息還沒宣布,和珅就屁顛顛地跑來遞送如意,表示祝賀。是誰走漏了風聲姑且不說,邀功請好、以擁戴自居,就是一大罪過——當然,如果嘉慶皇帝和和珅關係很好,就當我沒說。二、騎馬直進圓明園左門,過正大光明殿,至壽山口。
  • 清朝太監到底是多大的官?
    清朝早期的太監是沒有官銜品級的。這是由於吸取了明朝宦官專政的教訓,努力控制太監的權力,不能給他們官銜。直到康熙皇帝的後期太監才有了官銜,但是呢最高的也不過是五品的官銜。到雍正朝的時候,太監的地位進一步提升了。
  • 孫耀庭:中國最後一個太監的風雨人生
    在留金6歲那年秋天,村裡人沸沸揚揚地說,北京皇宮裡的太監大總管小德張要回家省親了,大運河上的船隊連排幾裡路長,天津的道臺和靜海縣的縣太爺都到運河邊去迎接,說是小德張回家後要請戲班子唱三天大戲,還請他全村裡的人吃一頓白面肉包子。
  • 唯有這個太監,敢指著皇帝的鼻子罵,皇帝還不敢吭聲
    皇太后點頭附和,唐太宗只是聽著,也不敢反駁,低頭無語,仇士良數落許久之後,用手點到文宗的鼻尖上狠狠地說,今天要不是看在皇太后的面子上,你是絕對不會再坐在這裡,稱孤道寡的,你看這仇士良猖狂到這種地步,也沒人敢跟他對著幹,皇帝皇太后都絲毫不敢制裁他。
  • 七本男主是太監的古言小說,三日成晶《我的皇夫是太監》必須上榜
    2,書名:《我的皇夫是太監》 作者:三日成晶小短評:本來覺得名字挺一般的,閒來無事看一看,沒想到挺好看的。男主是真太監。女主是皇帝和女奴的孩子,因為母親是奴隸所以從小摸爬滾打,跟個瘦竹竿一樣的,怪可憐的。男主無意中救了女主她媽,女主就心心念念,到處打聽他的消息。
  • 此太監的腳很臭,大臣卻爭著為他洗腳,還說:太尉之足,何其香也
    李憲,北宋時期著名的太監,出生於京城開封,十四歲入宮做了太監,關於他為何要當太監,史書上並沒有記載,也許是因為家境貧寒吧!行有行規,宮中制定了不少規矩,李憲一開始啥也不懂,經常因做錯事被責罰,有時還被其他太監欺負,怎一個慘字了得。
  • 青島一男子打官司遇到「假「律師!案子判完索要50%好處費?
    後來他就通過這名陳律師,在山東宇瑞律師事務所籤了一份民事案件委託代理合同,上面的代理律師姓劉,合同約定按獲賠償總額的8%向乙方支付律師代理費。02評上傷殘後陳律師索要高額費用王先生說,他從來沒懷疑過對方不是律師。現在母親評上傷殘,對方向他要返40個點到50個點,王先生開始感覺不對勁了。
  • 從皇家對宮女和太監搞「對食」的態度,看宦官在當時朝中的權勢
    對於太監就更加悲慘了,宮女還有可能被放出宮,但太監在未進宮門前就已經成為身體上的殘疾,在多年的宮廷生活中,更是在心理上也患上了殘疾。雖然也有太監通過主子的寵愛,獲得了相當高的權利和地位,但最終在生理和心理上永遠無法再成為一個正常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