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這個太監,敢指著皇帝的鼻子罵,皇帝還不敢吭聲

2020-12-23 百家號

歡迎各位看官來到今天的「大斌歷史課」,我們說到唐文宗設了一個計策來對付仇士良,這件事在歷史上稱作是甘露之變,結果徹底失敗。朝廷成了太監的天下,在甘露之變中,仇士良成功地脅天子以誅群臣的,朝廷大權也全部控制在了一個太監的手中。

這一次甘露之變雖然仇士良沒有受到一絲一毫的身體傷害,反而因此加官進爵,勢力大增,但是唐文宗和大臣們想密謀害死仇士良卻是屬實,所以他們是理虧的。仇士良會這樣善罷甘休嗎?自然是不會的。仇士良進行了瘋狂的報復。為樹立自己的絕對權威,以追查甘露事件為由,對不依附自己的一概便殺,京城內,一時間是橫屍遍地,一派殺機。

甘露之變之後,仇士良對唐文宗是一直記恨在心,屢次都想把他給廢了。另外再立一個更聽話的傀儡皇帝。一天深夜,仇士良去見唐文宗,皇太后坐著,文宗站著,仇士良一邊上臺階,一邊用手指著文宗,數落著他的過失,態度那是十分猖狂,絲毫不把皇帝放在眼裡!

皇太后點頭附和,唐太宗只是聽著,也不敢反駁,低頭無語,仇士良數落許久之後,用手點到文宗的鼻尖上狠狠地說,今天要不是看在皇太后的面子上,你是絕對不會再坐在這裡,稱孤道寡的,你看這仇士良猖狂到這種地步,也沒人敢跟他對著幹,皇帝皇太后都絲毫不敢制裁他。看來在他所侍奉的第五個主子唐文宗時期,他的權勢是大到了不可一世的地步,尤其是這甘露之變之後,他更是大權在握,為所欲為了。

這仇士良真的能夠一直得意下去,一直胡作非為下去嗎?

開成五年正月,唐文宗病重,朝廷內外惶惶不安。仇士良等太監擔心立太子的事,對自己沒好處,他口吐狂言說太子年幼,且有疾病,要另外立一個太子。太監得勢與否和主子的關係是非常大的。想要在宮中活得舒服,掌控權使,最好是能有一個寵幸自己的主子。

這就像仇士良侍奉的第二個主子唐憲宗,正是由於唐憲宗對她過分的寵幸,他才敢胡作非為。要是遇到一個不寵幸自己的主。比如仇士良侍奉的第三個主子唐穆宗。唐穆宗當政四年的時間裡,仇士良失寵了,就只能安分守己,老老實實的工作。

這仇士良肯定不情願自己的權威再次受到半分威脅,但是要有一個寵幸自己的主子,也不容易呀,這唐憲宗寵幸自己,是因為他身為太子的時候,仇士良就開始侍奉憲宗了。但是這些年,仇士良在宮中爭權奪勢,人人得而誅之,想要受主子寵幸,這個希望就不大了。

仇士良那隻得找一個更加聽話的傀儡主子,他可不想侍奉的新主子像唐文宗一樣,又設計一個甘露之變,想除他而後快。總之,變本加厲的仇士良,那是堅決不能夠容忍新的皇位繼承者對它掌握朝廷權力有一絲的妨礙,所以說立太子的事,他是非管不可。喪心病狂的仇士良意圖操縱這件事,讓他的第六個主子,當一個聽話的傀儡皇帝。仇士良說要立過一個太子,但是宰相李珏當即反駁說,皇帝已經立太子,豈可變更!

但是求權心切的仇士良又怎麼會輕易地妥協。當天晚上,他就為偽造詔書,私立穆宗的第五個兒子,文宗的弟弟尹王李炎為皇太弟,並派兵讓尹王進宮,同時,把文宗剛立的皇太子李晟貶為臣王。兩天之後,文宗病死了,仇士良等擁立皇太弟李炎在文宗靈柩錢繼位稱帝,為唐武宗。但是這仇世良費盡心機,擁護的第六個主子——唐武宗真的會那麼心甘情願地做傀儡皇帝嗎?

話說這唐武宗即位之後,對仇士良表面假寵幸,賜予仇士良功祿碑,封爵升官,內心裡對他的專橫是十分不滿的,並深深地意識到了自己的處境,那是十分的危險,很可能成為仇士良的傀儡。血氣方剛的唐武宗暗中發誓要清除太監,但是這唐武宗相比唐文宗更有謀慮,沒有像文宗一樣,設計一個謀殺計策,而是想採取疏離策略。

經過慎重選擇,唐武宗在登基的當年9月就把富有政治才能,聲望頗高的李德玉升為宰相。唐武宗對李德玉那是格外倚重信任,對太監就慢慢疏遠了。仇士良對李德裕當宰相這件事。頗感恐懼。仇士良見武宗宗信宰相,太監無戲可唱,真是既怕又恨,氣焰不得不有所收斂。

仇士良也察覺到了武宗對他有厭惡之情,覺得相當懊悔,他沒想到他自己擁立的皇帝,卻在慢慢地疏遠自己。仇士良進宮20多年,不斷被加官進爵,開成五年,他已經是儀同三司,可謂是官高位顯,,但是皇帝並不給仇士良太多的實權,仇士良感覺大事不好,整天是惶惶不安,暗想,自己曾經是權傾一時,作惡多端,滿朝樹敵,四面楚歌,現在不如暫且退避,以避鋒芒也好免去殺身之禍,以保榮辱。會昌三年,仇士良感覺形勢對自己很不利,一時又無法扭轉敗局,就提出要擔任一個二品的閒職,求一個沒有一定權利的官位。武宗就成全了他,仇士良也就只好借著梯子往下爬,不久,仇詩良又提出告老還鄉,武宗也無意挽留,順水推舟答應了他的請求。

至此,小編不得不佩服仇士良,侍奉六位皇帝,在政局震蕩的時代裡,還能保住自身,全身而退,實在相當有心計啊!

各位對仇士良有什麼看法呢?歡迎評論留言,積極互動哦!

相關焦點

  • 史上最仁慈的皇帝,被口水噴到臉上不敢說話,死後全國哀悼
    怕宮女被懲罰不敢喝水在封建王朝時期,人是被分為三六九等的,在皇宮當中,地位最高的當然就是皇上,之後的皇后以及妃子,地位最低的就是那些太監宮女了。一般的皇帝對於太監宮女根本就不在意,有些皇帝經常拿那些太監宮女來出去,而即使是那些比較仁慈的皇帝,在太監和宮女犯錯之後,也不會在意他們的生死,肯定會給很重的懲罰。
  • 這皇帝竟餓到偷太監食物吃,真相令人不忍
    ,吃的都是山珍海味、玉盤珍饈,但是清朝有個皇帝在吃的方面,卻只能用一個慘字來形容,經常餓得肚子咕咕叫,有時候甚至不得不搶太監的食物。  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把皇帝的膳食總結為四句話:「華而不實,費而不惠,營而不養,淡而無味。」顛覆了一般人對於宮廷內美食的想像。 溥儀揭露了宮廷處處講究排場,卻是華而不實的真相。
  • 皇帝的廟號很講究,李世民想用都不敢,清朝皇帝卻敢用
    皇帝的廟號很講究,李世民想用都不敢,清朝皇帝卻敢用圖片來源於網絡,文章系作者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封建社會的時候,皇帝的權力在天下都是最大的。所以對於皇帝來說他根本就是吃不完的,所以他經常會把這些菜賞賜給他身邊的人。受到賞賜的人也要馬上跪下感謝皇帝,要不然的話就會被認為想要造反。由此可見,皇帝的權力是多麼的大。在享受到這麼好的待遇的同時,皇帝也有很多事情要做的。因為他要掌管的是一個國家,每天都有很多的事情要處理。也可以說做皇帝是一個比較辛苦的差事,做得好的話,會受到萬人的景仰。
  • 這位皇帝打得日本300年不敢出門,留下千古名言,卻被罵為昏君
    明朝的皇帝總有一些私生活上的小癖好,又不控制言官輿論,因此很多皇帝總是被大臣罵得狗血淋頭。明朝的嘉靖皇帝,熱衷得道修仙,二十幾年不上朝。誰知他的這一紀錄很快就被打破,嘉靖皇帝的孫子,萬曆皇帝保持了整整三十年不上朝的記錄。
  • 古代宮女太監怎麼解決個人衛生問題?熬夜,不敢喝水,吃飽飯
    皇帝和太后們的便盆製作十分精美,多是用陶瓷或者檀香木製作而成,在便盆壁體上還雕刻得有壁虎或螭虎的裝飾物,甚至還鑲嵌得有寶石之類的。像慈禧常用的便盆就刻有一條大壁虎,鑲嵌得有兩顆紅寶石充當壁虎的眼睛。宮女太監們在伺候皇帝太后時,都不敢吃的太飽,所以很奇怪,雖然他們在伺候那個年代最尊貴的一群人,但是卻經常吃不飽飯。誰能想到在皇宮裡當差,五六年幾乎沒吃過一頓飽飯,試想我們是十二三歲的孩子呀——《宮女談往錄》為什麼不敢吃太飽呢?
  • 《明朝那些事》:明朝第一大太監王振揮刀自宮,就是因為這四個字
    不,一點都不。上一章我們說到了文官集團,這些人是做什麼的?他們專門在「治理」皇上,這些人誰都敢惹,包括皇上。久而久之,這些人更是得寸進尺,知道皇帝不敢隨意怎麼樣,敢於說話還能加官進爵。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 皇帝大喜:朕封你為太師!大臣聽後叩頭謝恩,回家後卻連忙自殺
    有一次,苻洪當著苻生的面說:「我聽說瞎子是用一眼睛流淚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旁邊的人都說是,而苻生卻拿起刀刺瞎了自己一隻眼睛,指著流血的眼睛對祖父說:「難道這不是淚嗎」。苻洪當時特別震驚,並拿鞭子抽他,並罵他這輩子只能為奴,苻生卻冷笑道:「難道像石勒一樣不成?」苻洪勸兒子苻建把他打死,苻建卻不舍的。
  • 明朝為什麼有那麼多厲害的太監?是皇帝太昏庸,還是太無能?
    如果我們不用歧視的目光看太監,回到明朝的政治體系中去研究,就會發現,明朝的太監沒有理由不厲害。明朝太監之所以厲害,它是有制度保障的,宦官集團被作為一派政治勢力,協助皇帝,用於平衡文官集團。 歷史上,還沒有哪一朝的宦官,被作為政治勢力集團,得到制度層面的保障。
  • 《延禧攻略》魏瓔珞大罵皇帝是「鴨」,於正這回開了不要命的掛!
    於正的《延禧攻略》正在熱播,在宮鬥劇青黃不接的現在,這部神劇一開播就引起了觀眾的追劇熱潮,於正這一次不但電視劇畫風突變,連劇情也和以往的白蓮花瑪麗蘇們大不相同,女主角魏瓔珞這朵黑心蓮有仇報仇,有恩報恩,看的觀眾大呼過癮!
  • 中國最後一位皇帝,別人都不敢幫他剪辮子,最後他親自動手
    不過男生留辮子這個傳統其實只是在滿清時多見,其他朝代的男子都會在頭頂上紮成一個髮髻,儘管留的髮型不同,但是頭髮對於他們來說都非常重要。有一個小故事就可以說明頭髮究竟有多重要,曹操曾經下過軍令狀不允許士兵們踩踏農田,如果違反了這一條規定,則會被斬首,但是命令才剛剛傳達下去,曹操自己就違反了這一條規定。
  • 皇帝來看大學士教太監讀書 發現一件奇怪的事 再也不敢坐在凳子上
    在古代,為了鞏固統治者的地位,統治集團往往會編出一系列神跡來突出統治者的神聖,以告訴萬民皇帝的權力是由上天授予,是不可侵犯和剝奪的。除此以外,為了突出統治者的獨一無二,還會在日常生活中突出等級觀念,通過不同等級使用的服飾器具的不同進一步強化這種觀念。
  • 皇子對老師說:以後我當皇帝,一定殺了你!皇帝老爹一腳踢死了他
    想當初我上高中的時候,歷史老師教給我們的可以熟練記住清朝皇帝排序的句子。是的,清朝始於順治,亡於宣統,而道光帝排在第六位。圖片來源於網絡其實早在道光繼位的時候,清朝已經在走下坡路了,國力日益衰微。而道光這個皇帝卻不是一個昏庸、無能的皇帝,他本人前期非常勤懇努力,他為了進一步挽救每況愈下的大清,他採取了種種措施,如整頓吏治,平叛亂,制定一些嚴厲的律法,更為重要的是嚴禁鴉片。
  • 溥儀第一次買燒餅,剛摸到燒餅時臉色大變,大罵:臭太監,敢騙我
    溥儀是我國封建制度王朝最後一位皇帝,現今很多人對他褒貶不一,但同情的成分佔了大多數,他們都說溥儀是可憐的人,溥儀3歲登基,啥也不懂,還沒來得及好好治理清朝呢,一下子被迫退位,後來他在遺老的擁護下復闢,鬧了好幾天又下臺了,十分尷尬。
  • 一老外受皇帝賜轎出宮,半路中太監索要好處費,他說:我要收據
    但是在當時,袁世凱給清朝皇帝開出的條件是:宣統繼續居住再紫禁城,對內仍然稱皇帝。還每年給三百萬兩白銀作為皇室專款。為了瓜分皇帝這最後的身家,一群太監和宮女忠心耿耿,一直侍奉左右。1919年,蘇格蘭人莊士敦入宮,被任命為皇帝的外國老師,因此也被人稱為帝師莊士敦。
  • 為何詹姆斯號稱小皇帝,而不敢稱皇帝?張伯倫不為人知的秘密
    為何詹姆斯號稱小皇帝,而不敢稱皇帝?張伯倫不為人知的秘密張伯倫,說起這個傳奇名字,大家能想起什麼?可能不太了解籃球的以為小編說的是一位中國人,其實張伯倫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美國人,為啥姓張只是翻譯的問題。大家知道如今的籃球界有一位牛人他叫勒布朗·詹姆斯人送外號小皇帝,為啥皇帝前面還掛了個小呢?因為在所有籃球愛好者心中,皇帝這一稱號非張伯倫莫屬。下面小編就帶領大家見識見識張伯倫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 幼年的同治小皇帝,很天真很搞笑!
    皇帝要在凌晨四五點起來,進行朝會,即使皇帝的年齡是非常的小,這個形式必定是比不少;因為這一天是過年嘛!對於清朝,這個靠著馬褡子把整個中國搞到玩著異族;就非常的重視跟他一球樣的蒙古部落的關係,所以緊接下來,彎都不敢打!小皇帝作為清朝的代表,就要在紫禁城裡賞大大小小的蒙古部落首領的飯吃,從小就是吃精糧細面長大的小皇帝而言,怎麼會吃得慣這種高熱量、高脂肪的東西啊!
  • 小糰子腳踩龍案奶兇震怒「我」皇帝秒慫
    《皇帝耍無賴:呆萌小賭妃》作者:俗女簡介:一場豪賭,她由千金嬌嬌女穿越成一個失寵皇妃。失寵便失寵了,她不在乎,依舊過得逍遙自在沒心沒肺,挑戰冷傲皇帝,撲倒冷豔皇叔,賭桌上秒殺番國王子,偶爾心情好還去青樓彈著吉他高歌一曲,小日子過得是稱心如意!
  • 「皇帝不急太監急」用日語怎麼說?
    ·  正  ·  文  ·  來  ·  啦  · 小編最近老是被老媽逼著去相親,老媽總是說「真是皇帝不急太監急啊」。那麼這句話用日語怎麼翻呢?首先「皇帝不急太監急」的中文意思是什麼?它的意思是說周圍的人都替你操心替你著急,可是你自己卻偏偏不著急。用日語怎麼說呢?
  • 古代的皇帝每天的工作是什麼,輕鬆嗎?這位皇帝做到忍無可忍
    然後要晨讀學習,一個皇帝如果不學習的話,那就廢了。學習完畢,就是吃早膳的時間。大概一個小時,早上的8點到9點。九點就到了上朝的時間。大臣們匯報的事情多一些呢,時間就長一點;事情少一些,時間就短一點,大概有兩個小時左右吧。所以電視劇裡的太監總是說,有本早奏無事退朝。
  • 愛玩兒的皇帝自古都有,但玩兒到給自己起藝名的卻只有一個
    說念書吧,不好好念,鬥大的字不認識幾個,加上也沒有人敢管他,你可能要問了,一個帝國的太子,都玩兒成這樣了,皇帝呢?也不管嗎?你可說對了,由於他的父親,也就是朱祐樘,這位兄臺幼年吃了太多苦,被一群宮人藏起來,東躲西藏的過了五年才有了皇子名號,這樣的父親,是絕對捨不得兒子吃一點苦頭的,別說打了,連罵都很少罵朱厚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