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宮廷生活回憶之毓慶宮伴讀英文

2020-12-27 我們的大時代

莊士敦對中國封建官僚的派頭是極為欣賞。他在家裡或是拜訪王公舊臣時,總願意人家稱他「莊大人」。他的名片上用中文印著「莊士敦」,下面還印上「志道」.這是他的別號,非常喜歡人家稱他「志道先生」。他每次與王公貴臣見面,他總愛學中國官場的樣子,拱手為禮。

莊士敦對我們管教很嚴,凡是他不願意做的事,從不教我們做;他不願意見的人,也不叫我們去見。我父親說,莊士敦是一個外國「書呆子」。

到了一九一九年春天,宮內傳出消息,要在近支王公子弟中挑選一個伴讀英文的。因同治、光緒兩個皇帝都沒有兒子,我和溥傑就是與溥儀最近的王公子弟了(註:溥儀、溥傑為兄弟,溥佳與溥儀為堂兄弟),因此成了「競選」主要對象。按照親疏和年齡而論,當然溥傑更為合適,可是把他的名字提上去以後,莊士敦卻不同意。理由是我的英文已有相當基礎,而溥傑必須從頭學起,他感到太麻煩。為此,我五伯對我父親還產生了誤會,以為我們託了莊士敦的人情了。這樣僵持了多日,最後還是尊重這位外國「帝師」的意見,我被「榮選」為溥儀的英文伴讀。但為了敷衍一下我五伯的面子,有挑選溥傑作了漢文伴讀。

溥儀為酬謝莊士敦教他英文,下了一道「上諭」,賞他「頭品頂戴,毓慶宮行走,紫禁城內賞乘二人肩輿,月俸是銀元一千元。我被挑選為伴讀後,溥儀也下了一道「上諭」,派在「內廷行走,伴讀英文,賞在紫禁城內騎馬」;另外,每月還賞月例八十兩。我父親接到這到「上諭」,立刻交給我朝見皇上的禮節,次日便帶我進宮去「謝恩」。一路上,我看見那些護軍們一個個那樣威嚴可怖,以及太監們那種誠惶誠恐的樣子,心裡跳的發慌。父親領我先到上書房,又到奏事處,不知經過了多少道手續,才到了養心殿朝見溥儀。我們側身進入店內,先向他請了一個跪安,接著又跪下,我父親便說:「奴才帶領溥佳叩謝皇上天恩!」然後這才把官帽摘下放在地上,以額觸地,叩了三個頭。溥儀那天穿的是袍褂,端坐在東暖閣的寶座上。我在恍惚之間,似乎聽溥儀說了聲「伊力」(滿語,起來的意思),我們才帶好官帽,側身退出來。之後,父親又帶我分別去四位太妃那裡去謝恩。待到這場「謝恩」戲表演結束時,我已汗流浹背了。

自我被「榮選」為伴讀後,祖母等都說我有「造化」,親友們紛紛前來道喜。其實,我看了宮裡那些繁瑣的禮節,森嚴的氣氛以後,總覺得那樣念書,確實和受罪沒什麼兩樣;但是「君父之命」,是不可違抗的,過了幾天,我就「走馬上任」了。

溥儀讀書的地方是在毓慶宮的西間,裡邊沒有什麼珍貴的陳設,擺的儘是書籍,靠北牆有一個大鐘表,高度幾乎與那牆相等。宮內有專門伺候溥儀讀書的太監,還有伺候師傅的坦達、太監和匠役四、五人。他們除伺候師傅們茶飯等雜役外,幾名匠役還得管理溥儀和師傅們的書寫事務。這些匠役不光有較高的文化水平,而且擅長書法,凡溥儀賞人匾額或對聯時,一般是師傅先把擬好的詞句寫在紙上,再由匠役按筆畫用針刺成小孔,撒上白粉;白粉漏在另一張紙上,溥儀就照那白粉的字形來描寫。有時他認為不甚重事的人物,就乾脆全叫匠役們代筆,反正印上他那顆「宣統御筆之寶」的「璽」,受賞者也就心滿意足了。

溥儀每天下午到達毓慶宮的時間都很準確。頭一、二年,他從養心殿到毓慶宮都是坐轎子;轎的圍墊都用明黃緞子製成。明黃色是皇帝專用的顏色,其他任何人都不得妄用,否則就是「大逆不道」。就連後、妃也只能用杏黃色。在溥儀轎前大約六、七十米的地方,有一個太監一路走,一路用嘴發出「哧、哧」的聲音,叫做「打吃」。那時,只要一聽到這種聲音,凡在屋裡的人都要停止說笑,在外邊的人都要急忙躲起來;實在躲藏不及的,就得面向牆壁而立,以免「驚駕」。轎子前後,還有不少太監,有的負責護衛,有的挑著圓籠,內置茶水、點心等東西。

我每天進宮,都必須穿長袍馬褂、戴官帽、穿靴子,腰上繫上一根黃帶子。那時在宮內當差的都留著長辮子,因我從來沒留過辮子,我父親就給我買了一條假辮子,掛在官帽上,害得我老是擔心它掉下來。

我第一次進宮伴讀那天,是和莊士敦一起去的。御前太監把我們引到毓慶宮,只見溥儀穿著長袍馬褂,腦後拖著一條長長的辮子,站在八仙桌前,等莊士敦向他行過鞠躬禮後,他才坐下。據說,這就是皇帝的尊師之禮了。可我每天見他,總得給他請跪安,然後才坐在八仙桌前開始讀書。我與溥儀相對而坐,莊士敦坐在中間。我偷偷一抬眼,就看見溥儀那張沒有一絲笑容的臉,我坐在那裡就如同坐在針毯上一樣難受,幾乎連ABC都忘記了。心裡盼著趕快下學,好容易盼到下學的時間,我就象野鳥出籠一樣奔回家去了。

按照宮內向來的規矩,每月逢二放假休息,春節放假十天。

我在宮中伴讀了五年,直到一九二四年溥儀被驅逐出宮,準備考中學的時候,才發現自己除了英文以外,其他課程都必須從頭學起。在這五年中,我受到了只有親、郡王或一品大員才能得到的種種「殊遇」,但是對於我的學業來說,大好時光就這樣白白地消磨過去了。

相關焦點

  • 榮國府正室榮禧堂解密:康熙墨跡洩天機,榮禧堂正是太子府毓慶宮
    客觀,看了題目你就會立馬感覺到其中大有乾坤:「榮禧堂」果真是太子府毓慶宮的話,賈府的原型毫無疑問,那就是大清皇宮!掂量之下,沉甸甸的話題令人倍感興趣!《新秦學》開山人大話紅樓道真情:賈府的原型是大清皇宮;寧國府暗喻乾清宮;榮國府暗喻內廷,榮國府的核心建築「榮禧堂」所指正是太子府毓慶宮。這可並非憑想像、靠推理,而是經過破解文本密碼而得。
  • 皇帝的伴讀:傳奇大儒——愛新覺羅·毓鋆
    隨後侃侃而談:「《論語》是論道之語。論道就要聞道、知道。道有形而上的生天生地之道,也有形而下的修養、修行之道。天地萬物都有道,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老師突然發問:「你們到這兒求學、做學生,什麼是學生?」座下學生覺得老師必有深義,面面相覷,不敢回答。老師鄭重地說:「學生就是要學會生存,學會生活,學會撫慰天下蒼生!」
  • 北京故宮展陳格局明年起大變:御膳房、太子毓慶宮將陸續開放
    北京故宮展陳格局明年起大變:御膳房、太子毓慶宮將陸續開放 張然/京華時報 2016-09-06 13:05 來源:澎湃新聞
  • 傳奇女官的英文演講很厲害,死於車禍
    根據裕德齡的記載,光緒皇帝當時學習成果很不錯,能夠閱讀和默寫英文故事,書法也不錯,唯一的缺點就是發音不夠精準清晰。當時慈禧太后看了後也想學習英文,不過因為年紀關係,學了兩堂課之後就放棄了。在裕德齡任職期間,慈禧太后有意將她許配給榮祿之子巴龍,不過在外國長大的裕德齡當然不會同意這樣的盲婚啞嫁,最後在光緒皇帝和太監李蓮英的幫助下,順利讓慈禧不再提起這件事。
  • 晚清皇后婉容老照片:與皇帝溥儀擺弄相機,在紫禁城裡騎自行車!
    圖為一組晚清皇后婉容年輕時風華絕代的舊照,自始至終婉容乃是晚清皇帝溥儀的原配髮妻。她天生麗質出身名門,入宮後又深得皇帝溥儀的寵愛。本組老照片選取了6張婉容的生活舊照,其中不但有她與皇帝溥儀擺弄相機的留影,而且亦是可以一窺婉容在紫禁城裡騎自行車的舊照。
  • 武當山南巖宮與新北市八裡區紫皇天乙真慶宮結為友好宮觀
    4月26日,十堰市委常委沈學強率十堰文化參訪團一行8人,來到新北市八裡區龜馬山紫皇天乙真慶宮參訪。,該宮主委林宇嶽向考察團一行詳細介紹了真慶宮的發展規劃,並就近幾年來跟武當山的宗教文化交流做了系統的回顧。
  • 旅遊,旅遊攻略詳細介紹世界五大宮之首北京「故宮」歡迎你
    乾清宮建築規模為內廷之首,明代共有14位皇帝曾在此居住。明代乾清宮也曾作為皇帝守喪之處。清順治、康熙也在此居住。雍正以後,密建皇儲的建儲匣存放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康熙、乾隆兩朝這裡也曾舉行過千叟宴。現為宮廷生活原狀陳列。[6]乾清宮交泰殿交泰殿為內廷後三宮之一,位於乾清宮和坤寧宮之間,約為明嘉靖年間建。交泰殿平面為方形,深、廣各3間。
  • 被這位晚清傳奇格格流利的英文驚豔了?講真,英語我還拼不過古人
    而裕庚的妻子、德齡的母親路易莎則是中美混血,說得一口流利的英文。跟隨父母在海外生活的歲月裡,德齡兄妹四人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通曉多門語言,了解西方社交禮儀。書中,慈禧並不是像大眾媒體報導的那樣,是一個腐壞墮落的惡魔,而是一個上了年紀的老太太,也會喜歡漂亮的事物,對往事,對自己經歷過的那些國之大難抱有遺憾。很顯然,慈禧非常信任德齡,跟她分享了很多自己的回憶和感想。
  • 毓鋆的大學之道
    任教中國文化學院哲學系毓鋆於1967年9月,受中國文化學院(後改制文化大學)創辦人張其昀(字曉峰)之邀至哲學系任教,開授「孔孟荀哲學」、「陸王哲學」、「學庸哲學」和「易經哲學」四門課。第二學期即擔任哲學系主任,1969年7月離職,為時兩年。開始授課這一年,毓鋆62歲。
  • 【英文伴讀】The Kissing Hand
    往期精彩推薦 ↓↓↓ 【英文伴讀】Bark, George【英文伴讀】Whose Mouse Are You?【英文伴讀】Smile, please!【英語伴讀】Counting Kisses 收集吻【英語伴讀】House For Sale 待售的房子【英語伴讀】I Love My Face 我喜歡我的臉【英語伴讀】House For Sale 待售的房子【英語伴讀】Hot Dog 小狗很熱【英語伴讀】The Family Book
  • 《宮裡有秘密》塗色本,用宮裡的色彩,繪出絕美宮廷
    的確,作為世界五大宮殿之首的故宮,藏著無數鮮為人知的秘密,而每個秘密又蘊含著各種各樣的知識》塗色套裝,一款以宮廷文化為主題的塗色產品,既可塗塗畫畫,提升繪畫技巧,又可了解宮裡的知識與鮮為人知的秘密。》書籤、12色《宮裡色彩》塗色彩鉛。
  • 他和弟弟之間的英文對話說明了一切
    1919年3月4日,莊士敦來到了溥儀讀書的毓慶宮,教授英文、數學,西方歷史、地理等課程。對於英文書籍,據溥儀回憶:「只念了兩本書,一本書是《愛麗絲漫遊奇境記》,另一本是譯成英文的四書。」然而,溥儀對學習英文卻有很高的熱情,這促使莊士敦想方設法地把相關內容翻譯成英文,從日常用語到童話故事、從成語典故到儒家經典語句,無不在翻譯之列,以方便溥儀的英文學習。
  • 慈禧貼身翻譯裕德齡,用自己的生花妙筆,讓世界了解了晚清風雲!
    德齡的出現,給慈禧沉悶的宮廷生活,帶來了一股清新的空氣。一直以來,慈禧對西方的了解,都是十分片面的。她對不斷湧入的外來事物,即排斥又好奇。她把她心中的疑問,一股腦兒地都拋給了德齡。比方說,西方人吃飯用叉子。西方人有病要開刀。西方傳教士專門吃小孩心肝等,她問德齡這些傳言是不是真的。德齡每每聽到這些問題,心裡是哭笑不得。
  • 晚清最美御前女官,精通八國外語,用英語寫下慈禧鮮為人知的秘密
    有時候,宮廷生活是普通人永遠也想像不出來的。趙飛燕能於水晶盤上起舞,(注1)皇族們一餐飯食的價值,可能足夠普通人家一輩子的花用。從清朝滅亡到如今也僅僅過了百年多的時光,今天的人十分有幸,能從當時流傳下的各種回憶錄和訪談中,窺得封建宮廷浮光掠影的一角。晚清宮中,權力最大的當非慈禧莫屬,關於她的回憶也最能引起後人的興趣。曾有一位清朝的美女,陪伴慈禧身邊許久,晚年寫下了對當年的回憶,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關於這位傳奇太后的。
  • 毓老師終於說出真相
    但是,毓老師曾說過「微言絕、大義乖」,經典中的哲學,其實就是生活智慧。毓老師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的皇室伴讀,曾師事陳寶琛、王國維、葉玉麟、康有為等望眾士林學者,堪稱為跨世紀最後的通經大儒。毓老師 「志在春秋」,重視《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的四書教學,像《管子》和兵書,也特別重視,認為中國人的智慧,都包含在其中。讀懂經典,懂得智慧運用到生活,每個人都能過好自己的一生。好消息!好消息!
  • 故宮宮廷文化攜手德納斯【宮裡的世界】主題快閃店下一站即將到達...
    2020年01月01日-07日,故宮宮廷文化與廚具界的國貨之光「德納斯」聯合舉辦的「宮裡的世界主題快閃店」——【奉天承運,宮裡吉福】,已在古都西安完美落幕。「國潮市集」沉浸式的體驗展覽,給西安人民帶來了一場視覺和感官的文化盛宴。
  • 她才是晚清第一美人,慈禧最愛帶她照相,珍妃和婉容都不及她分毫
    皇宮中的生活不知比外面的水深火熱好到哪裡去,鶯歌燕舞,美女如雲。當然這裡的美女不包括年過六十的慈禧,宮女口耳相傳的第一美人是慈禧身邊的一個女眷。她才是晚清第一美人,慈禧最愛帶她照相,就連珍妃和婉容都不及她分毫。那時的女子能當上妃子,首先是有一定的身世背景,其次是性格,再其次是相貌。所以就算是皇帝後宮的所有女子,用現代的眼光來看,也挑不出幾個長相中上的。
  • 華麗韓劇《宮》 宮廷珍饈讓觀眾大飽眼福(圖)
    MBC超人氣電視劇《宮》不僅以每集精彩的故事和華麗細膩的畫面受到讚譽,而且劇中展現的宮廷珍饈同樣吸引觀眾的目光。  這是因為劇中的飲食和布景、服飾一樣既有傳統的一面,而且充滿了現代感的設計。該劇攝製組從策劃階段起下功力設計了只有《宮》中才能見到的傳統與現代合璧風格的飲食。
  • 晚清真實老照片:慈禧起轎出宮場面壯觀,太監為婉容撐傘!
    晚清真實老照片:慈禧起嬌出宮場面壯觀,太監為婉容撐傘!隨著大清的滅亡,那個年代的太監也滅亡了,圖上這位太監好像外星人啊。晚清真實老照片:慈禧起嬌出宮場面壯觀,太監為婉容撐傘!圖為清朝最底層的百姓,老爺爺帶著孫子正在乞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