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貼身翻譯裕德齡,用自己的生花妙筆,讓世界了解了晚清風雲!

2020-12-13 歷史女飛俠

1886年,清朝四品官員裕庚家裡,他的法國太太易莎,給他生了個漂亮混血女兒。裕庚依照族譜,給這個女兒起名叫裕德齡,希望她長大後,能成為一個德才兼備,知書達理的大家閨秀。

1894年甲午戰役後,德齡所生活的沙市,成了通商口岸。大批洋人,來沙市生活和定居。德齡特別喜歡和洋人打交道,她對他們的異國語言,對他們的穿著打扮,都非常感興趣。一來二去的,德齡就成了小「外國通」。

1895年,裕庚奉朝廷命令,做為特命全權大臣出使日本。德齡在日本度過三年時光。後來,裕庚接受詔令,奉命出使住外法國大使。在法國生活的這段日子裡,德齡學會了外語,增長了不少見識和學識,對各國國情都有了一個具體的了解。更是和妹妹一起,接受了現代舞蹈大師鄧肯的指導。

1902年,裕庚任滿歸國,被賞給太僕寺卿銜,留京養病。十七歲的德齡,隨同父親回到中國北京。

慈禧此時,也意識到了國際間交往的重要性,她經常在紫禁城接見各國使節夫人。以圖展示她作為一國太后的威儀,從而滿足自己膨脹的虛榮心。怎奈外國使節夫人帶來的翻譯,中文水平實在是不敢恭維,生搬硬套,強差人意,弄得慈禧撓頭不已。後來,她從慶親王口中得知,裕庚的女兒通曉外文和西方禮儀。便下令要德齡和容齡一同進宮,擔任她的貼身翻譯。

德齡雖然是個女孩子,但由於在外國長大,接觸的是西方先進教育,為此頭腦活躍,思維超前,非常有主見。她對日本和法國的先進發展理念讚賞不已,她也渴望著自己祖國能夠一掃頹勢,不再抱殘守缺,奮起直追,成為世界上的強國。

當她知道自己要去慈禧身邊工作時,是即興奮又忐忑,即憧憬又不安。興奮的是,自己可以將外國目前的發展現狀,講給老佛爺聽,讓她知道此時的中國有多落後,不改革創新真的不行了。忐忑的是,都說老佛爺脾氣古怪,喜怒無常,不好侍候。自己此番去,不知道會有什麼樣的未來在等待著她。

一輪紅日,如往常一樣躍出了地平線,紫禁城沉重的大鐵門,終於吱呀呀打開了。德齡迎著朝陽,向宏偉的宮殿群走去。她跟著太監左拐右繞,終於來到了慈寧宮。

一位雍容華貴的老婦人,在等待著她們姐倆,姐倆顧不得多想,趕緊跪下磕頭,嘴裡喊著祝福的話語。

慈禧端詳著這姐倆半天,冷若冰霜的臉上漸漸有了笑容。慈禧在宮裡,從來沒有見過洋裝,見這姐倆腳穿高跟鞋,頭上扣著大簷禮帽,活潑幹練,瀟灑帥氣,不由得就產生出了幾分好感。

慈禧讓德齡說了一段英語,雖然她聽不懂,但她知道德齡英語水平不低,不但語句流暢,聲情並茂,講到動情處,還帶肢體語言,跟講演一樣。慈禧一高興,忘記了自己的太后身份,竟鼓起了掌。

入宮第二天,慈禧接見法國大使夫人,德齡坐在慈禧身邊,將大使夫人的話,通俗易懂地翻譯給慈禧聽。再將慈禧的話,言簡意賅地翻譯給大使夫人。聽得大使夫人,不住地直挑大拇指。

送走大使夫人,慈禧動情地拉著德齡的手,告訴她這輩子哪兒都別去了,就在宮裡陪著她。到出嫁年齡,她會為德齡選擇一位如意郎君,決不會虧待她的。

德齡的出現,給慈禧沉悶的宮廷生活,帶來了一股清新的空氣。一直以來,慈禧對西方的了解,都是十分片面的。她對不斷湧入的外來事物,即排斥又好奇。她把她心中的疑問,一股腦兒地都拋給了德齡。比方說,西方人吃飯用叉子。西方人有病要開刀。西方傳教士專門吃小孩心肝等,她問德齡這些傳言是不是真的。

德齡每每聽到這些問題,心裡是哭笑不得。但她不敢表露出來,她怕刺激慈禧。每當這時,她都得耐著性子,一點一點把真相講給慈禧,消除慈禧對西方的誤會。不但如此,在德齡的帶動下,慈禧還迷戀上了照相。德齡的哥哥勳齡,還為此成為了御用攝影師。

在慈禧人生最後幾年時光裡,曾經最討厭照相的慈禧,竟因為德齡,而留下了數百張照片。

1904年10月,慈禧那天非常高興,就把自己寫的「壽」字,破天荒地賞給德齡一張。要知道,除了王公大臣,公主格格,一般人根本得不到這樣的殊榮。德齡將慈禧墨寶送回家中,當傳家寶一樣珍藏了起來。

德齡除了為慈禧做翻譯外,還兼任光緒的英文老師。

那時,光緒剛剛經過珍妃之死,自己又常年被囚禁,完全失掉了人身自由和政治實權。心事重重,表情木訥。只有德齡給她上英語課時,他才能現出一些激情和活力。他們個性相近,互相欣賞,彼此理解。光緒的苦惱,德齡比誰都清楚。德齡也想幫助光緒說服慈禧,去變法維新,挽救大清。

德齡幾次欲張口深說,都被慈禧打斷了。不提變法維新啥都好,只要一提和變法維新有關的人和事,慈禧就兩眼如炬,咄咄逼人,令德齡不寒而慄。德齡徹底明白了,想讓慈禧改變腦筋中的老觀念,幾乎是沒有半點可能的。充其量,自己只是個宮女,在這個龐大政權中,她微如草芥塵埃。德齡厭倦了這種生活,她怕不小心卷進這巨大的政治漩渦中,到時候,誰也救不了她。

1905年三月,德齡接到了父親病危的電報,她決定趕快離開北京,前往上海。通過兩年的宮廷生活,令德齡看清了宮闈之中冷漠、陰深、險惡的一面,她覺得自己還是早脫身為好。儘管走的時候,慈禧一再叮囑,處理完父親後事要及早回來。可她以「百日孝」為由,堅持留在上海,並結識了美國駐上海領事館副領事,旋即戀愛結婚,隨夫去了美國。

一年後,她得到了光緒和慈禧的死訊。

又過了三年,大清覆滅,中國帝制終結。

德齡在異國他鄉,悲痛傷心了好一陣子。

後來,德齡應親友的要求,將她自己在清宮生活的故事,以及個人對慈禧的看法,晚清的政局見聞,以回憶錄的形勢寫了下來。《清宮二年記》問世後,很快就引起了西方各階層人士的廣泛關注,成了炙手可熱的暢銷書。

1927年,德齡回國逗留,並親自扮演慈禧,演出英語清宮戲。同時找到小德張等人,進一步回憶收集清宮資料。此後,先後用英文寫作出版了《清末政局回憶錄》、《御苑蘭馨記》、《瀛臺泣血記》、《御香飄渺錄》等反應晚清宮廷及社會政治生活的作品。一時間,洛陽紙貴,作品一版再版,風靡海內外。德齡也成了美國的著名作家之一。

德齡的清廷題材英文作品,是二十世紀初,中西文化交流肇興時期的特定產物。其最大特色是,作者以親歷親見的特定身份,向西方人士介紹了中國高層統治者,現實生活的實情。部分地澄清了強加給西方讀者的傳聞和謊言,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下了清宮生活的珍貴資料。為後世學術研究和文學創作,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佐證和參考。正基於此,這些作品至今仍擁有廣大的讀者。

德齡在美國生活的日子,就這樣慢慢過去了。

1944年,六十三歲的德齡,因車禍不幸在加拿大去世,走完了她傳奇的一生。

繁華落盡,倩影飄渺。紅塵滾滾,天地蒼茫。慈禧年間,有這樣一位女子,她白雲一樣,瀟瀟灑灑飄來。又狂濤一樣,在血雨腥風中急走而去,但後世人卻一直都沒有忘記她,她就是裕德齡!

相關焦點

  • 裕德齡:慈禧的御前女官,光緒的英文教師,精通八國語言的公主
    她就是晚清的美女翻譯官、外交官裕德齡。裕德齡是滿州漢軍正白旗人,在家中排行第三,她的父親是晚清的一位外交官,名叫裕庚,官居三品。裕德齡是貴族出身,但又不算最頂級的貴族,只能算中等,由於她父親職業的特殊性,她自幼便跟隨父親遊歷各國,曾經在法國和日本生活了六年時間,在國外上學,精通八國語言以及各種西方禮儀。
  • 清朝郡主裕德齡:教光緒英文做慈禧翻譯
    原標題:清朝郡主裕德齡:教光緒英文做慈禧翻譯   原標題:清朝郡主裕德齡:教光緒英文做慈禧翻譯   原標題:清朝郡主裕德齡:教光緒英文 做慈禧翻譯   光緒憂鬱而英俊   兩位稚嫩的郡主,應該知道她們即將得到的這份工作,將是一個大時代對她們的召喚
  • 慈禧御用女翻譯裕德齡:一個會八門外語的公主
    清末,在慈禧身邊有一位精通八國外語的御用女翻譯裕德齡,又稱德齡公主。裕德齡的父親叫裕庚,曾任過大清國駐一些西方國家的公使。1895年,裕庚(德齡的父親)被清廷任命為出使日本的特命全權大臣,德齡全家人隨父親到日本東京赴任,在那裡度過了三年時光。
  • 清朝郡主裕德齡:教光緒學英文 做慈禧翻譯
    本版撰文/劉黎平   走上崗位:   穿西裝見慈禧 見面只握手   這是公元1903年的3月2日,對於17歲的裕德齡郡主而言,將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日子之一:她將走上自己的第一個工作崗位。工作性質:翻譯,當時名為紫禁城女官;僱主:慈禧太后;工作介紹人:慶親王。
  • 她是慈禧的御用翻譯,精通多國語言,但可惜遠嫁美國晚年被車撞死
    視頻中一位穿著滿清服飾,穿著「花盆底」鞋的中年女性,用一口流利英文介紹了當今中國目前狀況以及文化,希望更多西方人能夠看到中國的新的一面。發音之標準,語言之流暢,即便用現代人角度去看待,也是十分驚豔!而這位演講者也並非尋常人,畢竟那個年代能說一口流利英文也絕非普通家庭。
  • 慈禧太后才貌俱佳的女翻譯 看清宮闈冷漠黑暗毅然脫離
    原標題:慈禧太后才貌俱佳的女翻譯 看清宮闈冷漠黑暗毅然脫離   裕德齡,筆名德齡公主,旅美作家,滿州漢軍正白旗人,1886年生於武昌,在荊州、沙市度過童年及青少年時代。1895年起,先後隨父親裕庚出使日本和法國。
  • 她是慈禧的女翻譯,卻在慈禧眼皮底下和洋人戀愛,遠嫁後被撞身亡
    她穿上由慈禧太后賜予的珠寶裝飾和古典旗袍,落落大方的出現在鏡頭前,用一口流利的英語,闡述著關於「世界和平」主題的演講。正是因為她的這次演講,讓世界上更多人的了解到正處於戰亂時期的中國。
  • 慈禧太后哭著要她回來!傳奇女官的英文演講很厲害,死於車禍
    在晚清末年八國聯軍進攻中國之際,有一位女子被召集宮中擔任慈禧太后的外語翻譯,到底她是什麼人才能被慈禧看中讓她擔當如此重任呢?1902年冬天,裕庚任滿帶著家人歸國,當時正好列前入侵,慈禧太后急於討好各國使節和他們的夫人,於是從慶親王口中得知裕德齡精通外文和西方禮儀,於是下旨號召裕庚夫人帶著裕德齡和妹妹裕容齡一起進宮覲見。最後兩人一起被封為御前女官,裕德齡也當了慈禧太后的翻譯。
  • 晚清最美御前女官,精通八國外語,用英語寫下慈禧鮮為人知的秘密
    曾有一位清朝的美女,陪伴慈禧身邊許久,晚年寫下了對當年的回憶,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關於這位傳奇太后的。這位清朝美女名叫裕德齡,滿州漢軍正白旗人,被封郡主,又稱德齡公主或德齡郡主。她的父親是滿清的外交官,育有兩子兩女,其中兩個女兒都非常有名,一是長女德齡,一是幼女容齡。
  • 慈禧御用美女翻譯,精通8國語言,英文演講88年後驚豔了網友
    其實,精通8國語言、內外兼修的德齡公主,最讓人「豔羨」的身份是:慈禧最喜愛的貼身翻譯。最有國際範兒的「公主」,妥妥的御前紅人!德齡一方面,時值庚子巨變的痛還盤旋在紫禁城,慈禧急切地想進一步了解西方。同時也非常需要一個擅長西方社交禮儀的人,替慈禧打開各國駐華使節的「夫人社交」,以期討好各國列強。
  • 慈禧的最美御前宮女:精通八國語言 清朝滅亡後嫁給了美國人
    晚清時期,列強用大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清政府不得不跟外國人打交道。那打交道一定需要翻譯,而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位女人,她可以說是慈禧身邊的最美御前宮女,精通八國語言,深受慈禧的喜愛。此人就是旅美作家裕德齡,滿州漢軍正白旗人。
  • 慈禧的美女翻譯德齡,拒婚榮祿兒子,嫁外國領事,58歲被撞身亡
    光是一個披肩,就用了三千五百顆晶瑩圓潤的明珠,清朝實際掌權者慈禧太后的華貴奢靡可見一斑,即便是從小就見過世面的裕德齡,也不得不感嘆眼前這幅景象此生都未曾見過。擅長跳舞的裕容齡專門給慈禧表演各國舞蹈,精通八國語言的裕德齡則負責慈禧的翻譯工作,當時正值列強入侵,在慈禧和西方使節的夫人們交往時,都由裕德齡擔任翻譯。
  • 德齡「公主」:慈禧「夫人社交」的御用人選,曾用英文發表演講
    所以"德齡公主"只能稱得上是裕德齡的筆名。那麼,這個並沒有皇室血統卻著格格服的女孩,為何能口齒伶俐地用英文演講?她又是如何成為紫禁城八女官之一的?裕德齡出生於1886年的武昌,在家中排行第三。她的父親裕庚,屬漢軍正白旗人,在當時是出了名的八旗才子。
  • 她17歲就在慈禧身邊當翻譯,還曾教光緒帝英文,因車禍慘死在美國
    她是慈禧身邊的美女翻譯,還曾當過光緒帝的老師。慈禧非常喜歡她,並封她為郡主。慈禧死後,她怎麼樣了?1886年,裕德齡出生在武昌,正白旗人。其父親是清朝的貴族兼外交官,她在家中五個孩子中排行老三。童年和青少年,她是在荊州和沙市度過的。
  • 晚清真實老照片:民間的武術家,最後1張是慈禧身邊的5格格
    圖為晚清時期的一群武術愛好者,正在練功 圖為晚清時期一個宮女的正面照,在那個沒ps的年代,長相還算可以,以至於身後的男子都看呆了,
  • 教光緒學英文 做慈禧翻譯
    本版撰文/劉黎平走上崗位:穿西裝見慈禧 見面只握手這是公元1903年的3月2日,對於17歲的裕德齡郡主而言,將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日子之一:她將走上自己的第一個工作崗位。工作性質:翻譯,當時名為紫禁城女官;僱主:慈禧太后;工作介紹人:慶親王。
  • 慈禧的御用翻譯:也許你的英語水平真的比不上清朝公主
    裕德齡(1886~1944),筆名德齡公主。少年時在日本和法國生活了六年,精通多國語言。17歲時隨父回京,因通曉外文和西方禮儀,和妹妹裕容齡一同被慈禧招入宮中,成為紫禁城八女官之一。該視頻拍攝於1930年,當時德齡公主44歲。在演講中她表示,當今社會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
  • 她精通多國語言,深受慈禧喜愛,一句話就說出了清政府滅亡的原因
    一九零三年的三月二日,這對裕德齡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天。當時的她不過十七歲,但是她即將要承擔非常重要的工作,慈禧將她欽定為御用女官,她的主要任務就是負責慈禧的翻譯工作。當時清政府和國外的往來越來越多了,為了能夠更好和外國人交流,所以必須有一個人做翻譯,這樣雙方的交往才能順暢。
  • 清宮御前女官揭示,慈禧的素麵人性,一張肖像畫因何讓她又驚又怕
    她叫裕德齡,曾是慈禧太后的首席御前女官,兼外文翻譯。她在慈禧身邊工作和生活的日子裡,深得慈禧太后的信任與喜歡。裕德齡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叫女官?以便我們更全面地了解那段歷史。裕德齡與妹妹裕容齡1903年回國,隨後被慈禧請進宮,由於精通英、法、俄三國語言,她又兼任了慈禧外文翻譯一職。
  • 這才是真實的晚清大內高手:圖2貼身保護慈禧,圖5是侍衛總管!
    這才是真實的晚清大內高手:圖2貼身保護慈禧,圖5是侍衛總管!大內高手是指在皇宮裡武功高強的侍衛,負責保衛皇宮的安危。影視劇中有很多的大內高手都是高大威猛的,圖中4位真實的大內高手卻有點嬌小了。不過,他們的腰板挺得直直的,確是習武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