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光緒學英文 做慈禧翻譯

2020-12-17 手機鳳凰網

裕德齡洋裝照

裕德齡姐妹照片,左為裕容齡,右為裕德齡。

我一直認為,最靠譜的歷史,往往是由親歷者記錄而成的。因為那種現場感是無法取代的。

現場感才是王道,歷史如此,故事如此,新聞也如此。

今年以來,斷斷續續地讀一部名為《清宮二年記》的書,這就是由歷史親歷者所作的記錄文字,作者裕德齡是清朝郡主,中法混血兒,歷史給了她一個見證的機會,讓她在慈禧太后身邊工作了兩年,為紫禁城八女官之一。

歷史給了機會,她本人又很有才,尤其是在觀察方面和文字方面極具天賦,因此,想不在中國文化上留下精彩一筆都很難。

本版撰文/劉黎平

走上崗位:

穿西裝見慈禧 見面只握手

這是公元1903年的3月2日,對於17歲的裕德齡郡主而言,將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日子之一:她將走上自己的第一個工作崗位。工作性質:翻譯,當時名為紫禁城女官;僱主:慈禧太后;工作介紹人:慶親王。

在此之前的3月1日,德齡和她的妹妹容齡還在為自己參加面試該穿什麼衣服而煩惱,面試時間是在3月2日的早晨六點,面試人也就是僱主:慈禧太后。面試地點在頤和園。為此,德齡的母親,一位法國籍女士,特意向慶親王說明:我們家閨女在歐洲待久了,習慣穿西服,回到國內,還來不及做合身的旗服,能不能通融一下。

慶親王早有準備,他說已經就著裝問題向太后稟告過,慈禧表示:希望德齡姐妹穿西裝來見她,她也很想看看貴族美眉穿西裝是個啥樣。

著裝的大原則問題解決了,姐妹倆又在西裝這個選項上糾結起來。妹妹容齡畢竟年幼,只考慮自身的美感,覺得穿淺藍鵝絨外褂和自己的膚色體態比較相稱;姐姐德齡稍稍年長,思考問題比較周到,她認為穿紅色鵝絨外褂比較好,因為面試官老佛爺可能比較喜歡大紅大紫的喜慶色,「蓋意此或可得太后歡心也。」

還是年長者說了算,最後聽姐姐的主意。衣服定下來,頭飾也跟著這個樣式走,都是紅色的帽子,用翠羽做裝飾,這種紅色一直延伸到鞋子和襪子,說白了是滿堂紅。兩位美眉的母親,則穿海青色長衣,衣服邊緣用紫色的鵝絨做點綴。頭飾黑白分明:戴黑色帽,用白羽毛做裝飾。

對不起各位讀者,作為一個對時裝天生鈍感的老男人,我無法憑德齡公主的文字描述,在腦海中形象地拼湊109年前這三位貴族婦女的服飾,這個使命只能交給對時裝比較有感覺的女讀者了。

光緒憂鬱而英俊

兩位稚嫩的郡主,應該知道她們即將得到的這份工作,將是一個大時代對她們的召喚。她們不是重要的人物,卻要肩負著重要的使命;她們不能決定歷史,但歷史決定她們必須參與這個進程。她們的父親裕庚是清朝貴族,外交官,曾經駐日駐法長達六年,德齡在長年的旅外生涯中,精通八門外語,當然,也沒丟下自己的母語。

當時的清廷,尤其是皇室,需要注入一些像德齡姐妹這樣新鮮的血液,尤其是在跟國外使節的女眷們打交道時,這些時髦開明的格格或郡主,確實是不可或缺的外交溝通渠道。

按照當時的條件而言,確實沒有比這批十九世紀八零後格格更合適的人選了。

在進頤和園的過程中,德齡先見到兩位重量級人物。第一個是大內首席太監:李蓮英。德齡對此做了記錄:「極醜且老,皺紋滿面,惟舉止翩翩耳。」尚未婚配的德齡根本沒有意識到,這個又老又醜的猥瑣太監,將會是她擺脫封建家長婚姻制的得力幫手。

第二個是大清帝國第一夫人:光緒的皇后。德齡對此的記錄是:笑容可掬,和藹可親,身材好,體態美,就是長得不夠靚麗。相見禮儀就是握手。

六點左右,終於見到僱主:慈禧太后。這個當時帝國的頭號重量級人物給德齡的第一印象就是:華貴,和藹。慈禧身上有一款漁網狀的披肩,綴有三千五百粒明珠,這位小姑娘不可能當時就數老太太披肩上的珠子,如果這樣,面試就砸了,估計是人云亦云地記錄下來的。見面禮儀也不是傳說中的跪拜,而只是握手而已,「太后見餘輩至,旋即起立,相與握手」,面談一番,僱主發話:我希望和這兩位可愛的姐妹朝夕相處。這等於是發聘用通知書了。

女士們待在一起,就喜歡談時裝。面試一過,幾乎所有話題都集中在巴黎時裝上,聊來聊去,慈禧對法國的路易十五式高跟女鞋讚不絕口,表示自己對這樣款式的鞋子最中意。有沒有委託帶幾款,就不得而知了。然後,慈禧吩咐:在宮裡頭要多穿西裝。

在這期間,有一男子在咫尺之外站立,他離這種時裝話題當然就不止一兩尺了。正當該男子覺得索然無味的時候,慈禧從巴黎時裝高跟鞋的包圍中脫身出來,介紹:眼前這位蜀黍,就是當今的皇上,就叫萬歲爺好了,你們叫我呢,就叫老祖宗。

在德齡的眼中,光緒是一位憂鬱、英俊、又比較羞澀的王者,身長五尺七寸,高鼻子,高額頭,雖然時時歡笑,然而笑聲中「含憂色」。

職場糗事:不懂俄語卻擔任俄公使翻譯

想不到第一天上班就遇上糗事。德齡精通八門外語,卻漏了俄語這門大語種,偏偏工作的第一天就是俄國公使夫人勃蘭康來訪。眼看上班的第一單業務就沒法做,幸虧德齡懂俄國國情,她帶著僥倖對慈禧說:「不要緊,俄國人大多懂法語的。」事實證明她沒有猜錯,俄國公使夫人果然懂法語,雙方會談期間,都是用法語溝通。

上班前仍在為著裝糾結。既然對方是公使夫人,我方翻譯的著裝就要得體,要得體就得穿長衣,但姐妹倆入宮的時候都是著短裝,當時不穿長衣的顧慮是因為宮裡頭沒有地毯,長衣拖在地上只能當掃把用,哪裡想到俄國公使夫人當天會來。幸虧會談是在上午十一點舉行,時間上還充裕,於是慌忙著人從家中找來歐式長衣。姐妹倆穿的是水紅縐紗外褂,用普魯士線帶裝飾;兩位郡主的母親則穿灰白色縐紗外褂,上繡黑玫瑰花,領衣及衣帶略帶灰青色。

這些時裝到底是啥樣,當時的慈禧見了,有兩個印象,第一是驚豔:簡直是三位神仙妹妹;第二是擔心:好是好,就是不乾脆,尾巴太長,你們走路時老是用手挽著衣服,累不累啊?「爾等行時,以手牽衣,曾覺倦否?」

德齡除擔任翻譯工作,還要從事教學工作,學生就是光緒皇帝,課程就是英語。當時的安排是每天教授一個小時英文,德齡誇自己的學生:「天資穎悟,記憶力絕強」。當時的教學成果還頗不賴,學生光緒能夠閱讀並默寫短篇英文故事,尤其是英文書法極佳,唯一的缺點是發音不夠清晰。這個教學成果極大地鼓舞了慈禧,當時年近七十的她,也鬧著要學英文,但歲月不饒人,學了兩課後,就掛科了。

結局:在光緒和李蓮英幫助下擺脫封建婚姻

說實在話,慈禧還是真心喜歡德齡郡主的,長輩喜歡一個女孩子,就想給她許個好人家。在慈禧看來,大臣榮祿就是戶最好的人家,他們家的公子巴龍就是德齡最好的老公。思想西化的德齡很不待見這樁婚事,德齡在回憶錄裡寫得很隱晦,只說對方是「某親王」。

慈禧卻將德齡郡主的拒絕理解為懼怕未來的婆婆,於是安慰說:實在怕婆婆的話,就住在宮裡頭,有我在一日,你婆婆就不敢一日欺負你。德齡還是拒絕,慈禧不免覺得沒面子,於是生氣,不過還好,後果不嚴重,慈禧一直有禮貌地克制著自己的情緒。

德齡想到了李蓮英,「蓋宮內諸人,能左右太后者,惟李一人而已。」有些人,看上去很猥瑣,甚至你覺得和他說句話,打個招呼都很難受,然而,山不轉水轉,很有可能你有求他的時候。

德齡苦苦哀求李公公想辦法,李公公說了聲「盡力」。果然,他一「盡力」,老佛爺就不再提這樁婚事了。另外,光緒同學也幫了德齡老師一把,就在慈禧提親提得最厲害的時候,光緒建議德齡去天津採辦年貨,畢竟是皇帝,這點權力還是有的,德齡由此也躲過一次尷尬的提親。

1905年,德齡以父親病重為由,請假離開皇宮。慈禧也恩準了,臨別那天,宮裡人哭得淚人兒一般,慈禧也是這淚人兒當中的一個,一口一句「記得回來啊」。光緒也很神傷,用英文說了一句:「Good luck.」殊不知,師徒二人在英語課上曾有過政治觀點的交流,光緒希望德齡能感化慈禧變法,也向老師透露過想去歐洲考察,甚至參觀萬國博覽會,但一切成空。

曾為抗日救國出力

出宮後的裕德齡,不再回宮,因為再回宮,那個她效力過的王朝已經覆滅;隨後,她嫁給外國駐華使節,再後來她用英文在報刊上發表小說《清宮二年記》,引起轟動,秦瘦鷗等人又將這些翻譯成中文。接下來,裕德齡跟隨中國一個更重要的女士:宋慶齡,為抗日救國四處奔波。到最後,1944年,這位58歲的前清郡主在加拿大死於車禍,惜哉!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清朝郡主裕德齡:教光緒英文做慈禧翻譯
    原標題:清朝郡主裕德齡:教光緒英文做慈禧翻譯   原標題:清朝郡主裕德齡:教光緒英文做慈禧翻譯   原標題:清朝郡主裕德齡:教光緒英文 做慈禧翻譯   光緒憂鬱而英俊   兩位稚嫩的郡主,應該知道她們即將得到的這份工作,將是一個大時代對她們的召喚
  • 清朝郡主裕德齡:教光緒學英文 做慈禧翻譯
    工作性質:翻譯,當時名為紫禁城女官;僱主:慈禧太后;工作介紹人:慶親王。   在此之前的3月1日,德齡和她的妹妹容齡還在為自己參加面試該穿什麼衣服而煩惱,面試時間是在3月2日的早晨六點,面試人也就是僱主:慈禧太后。面試地點在頤和園。為此,德齡的母親,一位法國籍女士,特意向慶親王說明:我們家閨女在歐洲待久了,習慣穿西服,回到國內,還來不及做合身的旗服,能不能通融一下。
  • 見光緒認真學習英語,慈禧也要學,結果只是三分鐘熱度
    年輕的光緒皇帝痛感於國弱民貧,中國急需在各方面了解、學習西方。第二次鴉片戰爭後,英語逐漸成為正式場合下的外交語言,西方列強欺人太甚,提出一旦中文與英文在表述時發生歧義,應當以西文作為基礎意思表達。在曾國藩、李鴻章等人的極力主張下,成立了專門培養翻譯人才的京師同文館,由此首開官方英語教育的先河。
  • 光緒英語學的怎麼樣?筆試好,口語爛,慈禧則根本學不進去
    光緒有一個英語老師,野史中的記載叫做德菱。小編猜測她應該是裕德齡。值得一提的是,光緒的英文書法也相當漂亮,尤其是古體和裝飾品用的英文。放到現在估計能給他加上不少卷面分。但是光緒和現在的學生也一樣,口語不怎麼樣,發音很不標準。
  • 她17歲就在慈禧身邊當翻譯,還曾教光緒帝英文,因車禍慘死在美國
    她是慈禧身邊的美女翻譯,還曾當過光緒帝的老師。慈禧非常喜歡她,並封她為郡主。慈禧死後,她怎麼樣了?1886年,裕德齡出生在武昌,正白旗人。其父親是清朝的貴族兼外交官,她在家中五個孩子中排行老三。童年和青少年,她是在荊州和沙市度過的。
  • 裕德齡:慈禧的御前女官,光緒的英文教師,精通八國語言的公主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慈禧太后吧,世人對慈禧的評價褒貶有之,有人認為國家危難之時慈禧卻只顧著個人的享樂,是把清王朝推向滅亡的罪魁禍首;也有人認為,慈禧一個女人卻敢於擔上國家重擔,實屬不易。但只有這個女人評價慈禧時卻說:「慈禧太后應該是這個世界上最親切的女人」。
  • 見過慈禧洗澡,教過光緒英語,她是清朝最有國際範的公主
    她的本名叫裕德齡,生於1885年(光緒十一年)。德齡公主是她的筆名,最開始,她在自己一本書上署名為Princess Derling,後來被翻譯成了公主,她的這個名字,也就流傳開了。比如慈禧就經常學著西方使臣的夫人們,噴香水、吃甜點、拍相片。尤其拍照,要知道當時在很多平民百姓看來,拍照是一件能攝取人魂魄的妖術。但慈禧卻還玩出了花樣,比如這種把自己cos成觀音的照片…(中國cosplay鼻祖了解一下?)
  • 她見過慈禧洗澡,教過光緒英語,還發現了清朝滅亡的秘密
    慈禧太后是誰?那可是清朝實權派的老大啊,她可是清末的實際統治者,可以說她一發怒誰人不怕?連光緒帝都是她廢立的,你說厲不厲害?然而,就有這樣一個人,她見過慈禧洗澡,當著慈禧太后的面,辱罵她是老寡婦,教過光緒英語,還發現了清朝滅亡的秘密。
  • 光緒被勒死,慈禧被槍殺!
    巴克斯,有時也被翻譯為拜克豪斯,其實二者為同一人,英文名都是Edmund Backhouse。唯一不同的是,兩人在網上的介紹不盡相同。關於拜克豪斯,一說是軍官出身,在中國著有《滿洲的衰落》一書。關於巴克斯,一說是與他人合著了《太后統治下的中國》。
  • 光緒皇帝處處受到慈禧制約,可所做一事,卻引領了整個朝廷的時尚
    可清末的光緒皇帝,似乎是他們當中的「另類」,不僅主張向洋人學習先進的生產技術,他還以身作則,居然帶頭學起了英語。其實,以我們現在的眼光來看,光緒皇帝並沒有固執的守舊思想,雖然處處受到慈禧的制約,但他還是願意嘗試新鮮事物,甚至願意去做一些政治改革。在他看來,中國想要富強,就必須學會向洋人學習,而這一切的前提,就是做到語言共通。那麼光緒皇帝的英語老師從哪找呢?
  • 慈禧御用美女翻譯,精通8國語言,英文演講88年後驚豔了網友
    其實,精通8國語言、內外兼修的德齡公主,最讓人「豔羨」的身份是:慈禧最喜愛的貼身翻譯。最有國際範兒的「公主」,妥妥的御前紅人!另一方面,慈禧對裕庚在海外任職期間,一直未能將流亡海外的革命先驅孫文抓捕歸案非常不滿,甚至懷疑裕庚與孫文見過面,對大清存有異心。裕庚慈禧將德齡兩姐妹留禁在宮中當自己的貼身翻譯,封為御前女官,簡直是一石二鳥。
  • 慈禧太后哭著要她回來!傳奇女官的英文演講很厲害,死於車禍
    在晚清末年八國聯軍進攻中國之際,有一位女子被召集宮中擔任慈禧太后的外語翻譯,到底她是什麼人才能被慈禧看中讓她擔當如此重任呢?1902年冬天,裕庚任滿帶著家人歸國,當時正好列前入侵,慈禧太后急於討好各國使節和他們的夫人,於是從慶親王口中得知裕德齡精通外文和西方禮儀,於是下旨號召裕庚夫人帶著裕德齡和妹妹裕容齡一起進宮覲見。最後兩人一起被封為御前女官,裕德齡也當了慈禧太后的翻譯。
  • 光緒皇帝苦學英語18年,讀寫很不錯,口語太差被吐槽,原因是……
    ▼身穿清朝宮廷服裝的德齡1903年,處於內憂外患的清廷急需通曉外語的國際人才,於是裕庚一家被召回京城,裕庚的夫人路易莎以及女兒德齡和容齡入宮成為慈禧的翻譯。在書中,德齡回憶了自己兩年的宮中生活,向世人展示了不為人知的清廷深閨以及慈禧太后的真實性格,展現了即將被革命所推翻的末代皇朝,其中,她記載了自己成為光緒皇帝英文老師的經歷。
  • 慈禧、光緒返京過新鄉!
    1993年版《衛輝市志·大事記》:光緒二十七年(1901)九月(經考證應為農曆十一月),慈禧、光緒由西安返京途經汲縣(今衛輝市),駐汲一日耗銀17萬兩。1991年版《延津縣誌·大事記》:清德宗光緒二十七年(1901)十一月,因辛丑和約已成,慈禧同光緒皇帝取道汴梁回京。
  • 珍妃開始很得光緒與慈禧的喜愛,為何最終慘死?其實並非因新政
    珍妃是清末歷史上除慈禧外最具傳奇色彩的後宮女人,在世人心中,她是一個深明大義的正面形象,因幫助光緒變法維新而遭慈禧嫉恨以致最終慘死。然而真相卻並非如此簡單。 1889年,光緒大婚,慈禧太后為光緒選了一後兩嬪。
  • 慈禧究竟有多難伺候?逼走身邊美女翻譯 也是華人女作家
    因曾擔任慈禧的御前女官並用英文寫作了這段經歷而聞名。兩年驚險宮廷生活 加拿大死於車禍德齡於清光緒十二年(1886)出生於武昌,後在裕德齡荊州、沙市度過了童年及青少年時代。1895年,裕庚被清廷實授為出使日本的特命全權大臣,德齡全家人隨父親到日本東京赴任,在那裡度過了三年時光。
  • 八國聯軍退兵後,慈禧在床板上發現一行英文,李鴻章看了不敢翻譯
    這些洋人本身就對於東方的文明非常的感興趣,尤其是想要看一看皇宮究竟是什麼樣的,畢竟這些士兵就算是在自己的國家也是最底層的存在,現在有機會進入皇宮,每一個人都非常的興奮,慈禧只能夠倉皇的帶著光緒皇帝逃出宮外,甚至不得不假扮成乞丐。
  • 慈禧為何在死前殺了光緒,原因是什麼?
    說起慈禧太后,大家應該並不會陌生。他是中國歷史當中自武則天只有又一位執掌大權的女人;她曾執掌了大清的政權長達半個世紀之久;她架空了同治皇帝,仗權欺壓光緒皇帝;擁立宣統皇帝。它不僅僅喜歡玩弄權術,而且還追求其個人的享受;不顧及民族的生存,將中國帶入了一個深淵當中。
  • 光緒皇帝學英語,讓許多人痛心疾首 | 短史記
    顏早年留學美國,1860年代回國後,在上海英國領事館、公共租界工部局做過翻譯;後轉入教會工作,1880年代曾任上海聖約翰書院校長。皇帝的視野裡能出現顏永京這樣的人物,至少說明皇帝自己或者他身邊之人,有做過一些有價值的準備工作。不過,顏永京無意進入紫禁城為皇帝服務。據顏的外孫女曹舒麗安說,顏之所以拒絕光緒的聘請,是因為他受了近代教育,已不願再向皇帝跪拜。
  • 慈禧的百科全書,光緒的英語老師!呼籲和平自己結局卻令人唏噓
    因為她並沒有皇家血統,只是因為慈禧的特別喜歡將其封為郡主,而德齡的著作最後都是以英文版出版的,翻譯過來就是公主,所以便沿用了下來,我們後文中也統一使用德齡公主。1886年的德齡降生在武昌,九歲時便開始跟隨父親出使日本和法國巴黎,這段經歷也給德齡的一生帶來了極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