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慈禧身邊的美女翻譯,還曾當過光緒帝的老師。慈禧非常喜歡她,並封她為郡主。慈禧死後,她怎麼樣了?
1886年,裕德齡出生在武昌,正白旗人。其父親是清朝的貴族兼外交官,她在家中五個孩子中排行老三。童年和青少年,她是在荊州和沙市度過的。因為父親工作的關係,後跟著父親在日本和法國生活了6年。期間,聰慧的她學會了多國語言,增長了自己的見識,還開闊了視野。
1903年,裕德齡跟隨父親回到了京城。此時的清朝正被列強入侵,慈禧為了討好各國使節及其夫人,急需一名會外語和通曉西方禮儀的翻譯。當她從慶親王那裡得知裕德齡剛剛回國,人也長得漂亮,便下令召見裕德齡和她母親、妹妹。她給慈禧帶去了很多洋玩意兒,行為舉止大方有禮,讓慈禧非常滿意。於是,慈禧下旨任命裕德齡和她妹妹為紫禁城八女官之一,給慈禧當翻譯。
在宮中,裕德齡還負責教光緒英文。她看清了皇宮中的冷漠、勾心鬥角的一面,對皇宮沒什麼好感,卻又不好違背慈禧的命令。期間,慈禧曾把她許配給榮祿的兒子巴龍,但她接受過新式思想和教育,不想被條條框框束縛。於是,她去找光緒,向其表明了自己對這門婚事的態度,請他幫忙。光緒答應了裕德齡,設計讓慈禧的計劃落了空。
1905年3月,裕德齡的父親身體越來越不好了,不得不離開京城到上海去治病,並讓裕德齡姐妹到上海看望自己。姐妹倆以父親生病,要回去照顧為由,請求慈禧恩準她們去上海。本來慈禧不捨得姐妹二人離開的,裕德齡就說「百善孝為先」,才脫離了皇宮。此後,她們再也沒回去過。同年12月,父親去世。她偶然認識了美國駐滬領事館的副領事撤迪厄斯·懷特,兩人很快就確定了關係。
1907年5月底,裕德齡和懷特在上海結婚。婚後,懷特辭職,但仍留在原單位當新聞記者。不久,她應親友的要求,用英文寫下了第一部回憶錄《我在慈禧身邊的兩年》,將自己在宮中的所見所聞都寫了出來。之後,她跟著丈夫到美國生活。
抗日戰爭爆發後,宋慶齡在香港發動海外華人、華僑同仇敵愾,共同抵禦侵略者,為前線捐款捐物。裕德齡也積極參與其中,為抗戰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然而,1944年時,她卻因為一場車禍,在加州伯克利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