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17歲就在慈禧身邊當翻譯,還曾教光緒帝英文,因車禍慘死在美國

2020-12-11 歷史文社

她是慈禧身邊的美女翻譯,還曾當過光緒帝的老師。慈禧非常喜歡她,並封她為郡主。慈禧死後,她怎麼樣了?

1886年,裕德齡出生在武昌,正白旗人。其父親是清朝的貴族兼外交官,她在家中五個孩子中排行老三。童年和青少年,她是在荊州和沙市度過的。因為父親工作的關係,後跟著父親在日本和法國生活了6年。期間,聰慧的她學會了多國語言,增長了自己的見識,還開闊了視野。

1903年,裕德齡跟隨父親回到了京城。此時的清朝正被列強入侵,慈禧為了討好各國使節及其夫人,急需一名會外語和通曉西方禮儀的翻譯。當她從慶親王那裡得知裕德齡剛剛回國,人也長得漂亮,便下令召見裕德齡和她母親、妹妹。她給慈禧帶去了很多洋玩意兒,行為舉止大方有禮,讓慈禧非常滿意。於是,慈禧下旨任命裕德齡和她妹妹為紫禁城八女官之一,給慈禧當翻譯。

在宮中,裕德齡還負責教光緒英文。她看清了皇宮中的冷漠、勾心鬥角的一面,對皇宮沒什麼好感,卻又不好違背慈禧的命令。期間,慈禧曾把她許配給榮祿的兒子巴龍,但她接受過新式思想和教育,不想被條條框框束縛。於是,她去找光緒,向其表明了自己對這門婚事的態度,請他幫忙。光緒答應了裕德齡,設計讓慈禧的計劃落了空。

1905年3月,裕德齡的父親身體越來越不好了,不得不離開京城到上海去治病,並讓裕德齡姐妹到上海看望自己。姐妹倆以父親生病,要回去照顧為由,請求慈禧恩準她們去上海。本來慈禧不捨得姐妹二人離開的,裕德齡就說「百善孝為先」,才脫離了皇宮。此後,她們再也沒回去過。同年12月,父親去世。她偶然認識了美國駐滬領事館的副領事撤迪厄斯·懷特,兩人很快就確定了關係。

1907年5月底,裕德齡和懷特在上海結婚。婚後,懷特辭職,但仍留在原單位當新聞記者。不久,她應親友的要求,用英文寫下了第一部回憶錄《我在慈禧身邊的兩年》,將自己在宮中的所見所聞都寫了出來。之後,她跟著丈夫到美國生活。

抗日戰爭爆發後,宋慶齡在香港發動海外華人、華僑同仇敵愾,共同抵禦侵略者,為前線捐款捐物。裕德齡也積極參與其中,為抗戰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然而,1944年時,她卻因為一場車禍,在加州伯克利去世。

相關焦點

  • 慈禧寵愛的公主,曾用英文向世界宣傳中國,最後慘死美國街頭
    慈禧對她的寵愛從遺留的眾多照片中就可以找到,德齡往往就是站在慈禧的旁邊位置,不僅如此慈禧很多的「變裝照片」,通常都是德齡親自拍攝的。德齡在宮中的地位類似於宮女,宮人們則是將她奉為「女官」。因為德齡熟知外文,還與光緒的關係也匪淺,傳教了很多的英文詞彙給光緒,有記載顯示還為光緒傳遞過康有為、梁啓超的信息。
  • 她是中法混血美女,擔任慈禧翻譯官,與光緒帝有段不為人知的故事
    1929年,位居美國紐約的陶德曼圖書公司,出版發行了由華裔女作家德齡女士所著的《童年回憶錄》,在這本書之前,德齡女士曾撰寫了她的第一部回憶錄《清宮二年記》,這本回憶錄一經出版,便引起了海外人士的廣泛關注。
  • 慈禧究竟有多難伺候?逼走身邊美女翻譯 也是華人女作家
    因曾擔任慈禧的御前女官並用英文寫作了這段經歷而聞名。兩年驚險宮廷生活 加拿大死於車禍德齡於清光緒十二年(1886)出生於武昌,後在裕德齡荊州、沙市度過了童年及青少年時代。1895年,裕庚被清廷實授為出使日本的特命全權大臣,德齡全家人隨父親到日本東京赴任,在那裡度過了三年時光。
  • 她深受光緒帝寵愛,送她一件旗袍,卻被慈禧杖責三十棍!
    光緒十四年(1888年),十三歲的他他拉氏和姐姐同時選入宮中,被慈禧看中,封她為珍嬪。皇宮對於珍妃來說,是感到既陌生又新奇的地方,在後來她聽說光緒帝在選妃的時候看中的是江西巡撫德馨的二女兒,但是因為慈禧想掌握大權,怕她將來和皇后爭寵,便把德馨家的二個女兒都打發回家。
  • 慈禧控制下長大的光緒帝註定是一個悲劇
    1875年1月,19歲的同治帝駕崩,整個皇宮沉浸在悲傷中,慈禧太后早從宮鬥和垂簾執政中歷練出了應有的沉著冷靜,她沒有半絲憂傷,在皇家,皇權永遠第一,親情永遠第二,當務之急是把繼承人找出來,她必須把大清200年的船穩穩的開下去。
  • 清朝郡主裕德齡:教光緒英文做慈禧翻譯
    原標題:清朝郡主裕德齡:教光緒英文做慈禧翻譯   原標題:清朝郡主裕德齡:教光緒英文做慈禧翻譯   原標題:清朝郡主裕德齡:教光緒英文 做慈禧翻譯   光緒憂鬱而英俊   兩位稚嫩的郡主,應該知道她們即將得到的這份工作,將是一個大時代對她們的召喚
  • 德齡「公主」:慈禧「夫人社交」的御用人選,曾用英文發表演講
    在日語的語言環境裡,她一邊學習日語一邊練習英文,同時還學了一些舞蹈,生活十分充實。3年後,她因為父親工作的調動來到了法國。在法國的裕德齡大開眼界,她接受著西方先進的文化教育,是出了名的多才多藝。值得一提的是,裕德齡是現代舞之母鄧肯的學生,可見其出色程度。
  • 教光緒學英文 做慈禧翻譯
    今年以來,斷斷續續地讀一部名為《清宮二年記》的書,這就是由歷史親歷者所作的記錄文字,作者裕德齡是清朝郡主,中法混血兒,歷史給了她一個見證的機會,讓她在慈禧太后身邊工作了兩年,為紫禁城八女官之一。歷史給了機會,她本人又很有才,尤其是在觀察方面和文字方面極具天賦,因此,想不在中國文化上留下精彩一筆都很難。
  • 清朝最美公主,是個混血兒,當過慈禧翻譯,晚年死去車禍
    德齡公主跟隨著父親在日本幾年,在日本不但精通日語,還學到了許多日本的先進技術,後來又隨著母親前往法國,在歐洲各國遊歷了很多年,這樣德齡公主就學貫中西,同時她也知道了清王朝的落後,知道清王朝在不久的將來就要滅亡。1902年17歲的德齡公主和父親一起回國,慈禧當時很想討好各國使節和他們的夫人,正愁沒有翻譯的人員。
  • 德齡公主:在慈禧眼皮子底下和美國人戀愛,結果遭背叛,被撞身亡
    1902年冬天,裕庚任滿歸國,17歲的裕德齡也回到了北京。當時,正值西方列強入侵,慈禧為討好各國使臣,亟需一個通曉外文,知悉西方禮節的人,於是裕德齡被召進了皇宮。
  • 慈禧太后哭著要她回來!傳奇女官的英文演講很厲害,死於車禍
    在晚清末年八國聯軍進攻中國之際,有一位女子被召集宮中擔任慈禧太后的外語翻譯,到底她是什麼人才能被慈禧看中讓她擔當如此重任呢?當她第一天當上翻譯,就面臨俄國公使夫人來訪,剛好不會俄文的裕德齡想起當時俄國人大多懂得法語,剛好這位公使夫人也真的會法語,於是雙方會談期間都使用法文來溝通。除了擔任翻譯的工作之外,裕德齡還有一項使命,就是教導光緒皇帝英語。根據裕德齡的記載,光緒皇帝當時學習成果很不錯,能夠閱讀和默寫英文故事,書法也不錯,唯一的缺點就是發音不夠精準清晰。
  • 她見過慈禧洗澡,教過光緒英語,還發現了清朝滅亡的秘密
    慈禧太后是誰?那可是清朝實權派的老大啊,她可是清末的實際統治者,可以說她一發怒誰人不怕?連光緒帝都是她廢立的,你說厲不厲害?然而,就有這樣一個人,她見過慈禧洗澡,當著慈禧太后的面,辱罵她是老寡婦,教過光緒英語,還發現了清朝滅亡的秘密。
  • 清朝郡主裕德齡:教光緒學英文 做慈禧翻譯
    本版撰文/劉黎平   走上崗位:   穿西裝見慈禧 見面只握手   這是公元1903年的3月2日,對於17歲的裕德齡郡主而言,將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日子之一:她將走上自己的第一個工作崗位。工作性質:翻譯,當時名為紫禁城女官;僱主:慈禧太后;工作介紹人:慶親王。
  • 慈禧的最美御前宮女:精通八國語言 清朝滅亡後嫁給了美國人
    那打交道一定需要翻譯,而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位女人,她可以說是慈禧身邊的最美御前宮女,精通八國語言,深受慈禧的喜愛。此人就是旅美作家裕德齡,滿州漢軍正白旗人。她的父親裕庚是清政府的外交官,曾擔任過清政府駐法使臣,裕德齡也跟著父親在法國生活了6年。這6年的生活,也讓她大開眼界。
  • 她是慈禧的御用翻譯,精通多國語言,但可惜遠嫁美國晚年被車撞死
    視頻中一位穿著滿清服飾,穿著「花盆底」鞋的中年女性,用一口流利英文介紹了當今中國目前狀況以及文化,希望更多西方人能夠看到中國的新的一面。發音之標準,語言之流暢,即便用現代人角度去看待,也是十分驚豔!而這位演講者也並非尋常人,畢竟那個年代能說一口流利英文也絕非普通家庭。
  • 她是慈禧的女翻譯,卻在慈禧眼皮底下和洋人戀愛,遠嫁後被撞身亡
    1930年,一位遠在美國的中國女子以「中國公主」的身份接受了福克斯影音新聞的採訪。她穿上由慈禧太后賜予的珠寶裝飾和古典旗袍,落落大方的出現在鏡頭前,用一口流利的英語,闡述著關於「世界和平」主題的演講。正是因為她的這次演講,讓世界上更多人的了解到正處於戰亂時期的中國。
  • 慈禧的美女翻譯德齡,拒婚榮祿兒子,嫁外國領事,58歲被撞身亡
    一個登著一雙厚厚的花盆底鞋、穿著傳統的旗裝、梳著規矩的旗頭的清朝公主,卻講著一口比現代人還要流利正宗的英語,國際範兒、時髦範兒十足,一開口就能豔驚四座,她就是慈禧太后的美女翻譯裕德齡。她並沒有皇家血脈,世人還是因為她與眾不同的宮廷經歷,尊敬地稱她為「德齡公主」。
  • 在西逃的路上,有人問光緒帝:慈禧對你好嗎?他苦笑著拿出個盒子
    說道光緒帝,想必大家或多或少對他有些同情,他該算是清朝最憋屈的皇帝,同治帝去世後,慈禧和慈安扶持載湉為帝,即光緒帝皇帝,當時他才4歲,後來慈安去世,慈禧獨自把持朝政,直到1889年光緒帝18歲,慈禧才讓他親政。
  • 慈禧太后才貌俱佳的女翻譯 看清宮闈冷漠黑暗毅然脫離
    原標題:慈禧太后才貌俱佳的女翻譯 看清宮闈冷漠黑暗毅然脫離 1903年春,17歲的德齡隨父回到北京,不久和妹妹容齡一起被慈禧太后詔進宮中封為「御前女官」,做「傳譯」(即翻譯)。   通過兩年的宮廷生活,裕德齡看清了宮闈之中冷漠、陰森、險惡的一面,「高處不勝寒」的顫慄感,使她心懷餘悸。1905年03月,乘父親病重之機,裕德齡便向慈禧請求去上海,獲準後當即脫離宮廷。同年12月,其父在上海病逝,裕德齡以「百日孝」為由從此沒再回宮。
  • 見過慈禧洗澡,教過光緒英語,她是清朝最有國際範的公主
    她在皇宮貼身侍奉了慈禧太后兩年時間,離開紫禁城以後,她寫下了一系列關於清宮的作品,比如《清宮二年記》、《清末政局回想錄》、《御苑蘭馨記》等多部紀實性的回憶錄,多達上百萬字。這些作品,還都是用英文寫成的。可能很多人覺得奇怪了,清朝什麼時候出了個公主英文這麼好了?而且還去了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