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控制下長大的光緒帝註定是一個悲劇

2020-12-25 歷史智慧苑

1875年1月,19歲的同治帝駕崩,整個皇宮沉浸在悲傷中,慈禧太后早從宮鬥和垂簾執政中歷練出了應有的沉著冷靜,她沒有半絲憂傷,在皇家,皇權永遠第一,親情永遠第二,當務之急是把繼承人找出來,她必須把大清200年的船穩穩的開下去。她選了醇親王奕譞的兒子載湉為第九代皇帝,年號光緒,史稱光緒帝。光緒帝的父親奕譞聽到兒子要繼承皇位後昏厥在地,恐懼充斥著他全身,他知道,自己的兒子不再是自己的兒子,兒子將來的路會萬分的艱難,為人父,他沒有選擇的餘地,自己唯有離開,方能讓兒子在皇宮中好過一點,他悲痛的哀求辭官回家,告老還鄉,希望自己的離開可以讓慈禧善待自己的兒子。

慈禧讓翁同龢繼續教光緒帝讀書,她還特別交代翁同龢要好好教光緒帝孝道,「二十四孝」,《孝經》要反覆的講解,要讓光緒永遠只認她為母親,一定沒有其她母親。在宮廷毫無親情可言的地方,載湉幼小的身體和稚嫩的心靈被慈禧任意的塑造著,如同慈禧自己在用泥捏一個自己滿意的小皇帝一樣,至於皇帝怎麼想,皇帝喜不喜歡,慈禧是不會有絲毫考慮的。孩子讀書很勤奮,學習很好。對小光緒來說,皇宮裡最快樂的時光就是和翁老師一起讀書的日子。他離不開翁同龢,翁同龢回家省親,小皇帝憂鬱的茶飯不思,皇宮裡沒有一句讀書聲。

慈禧對載湉沒有半分母親的溫暖,只有嚴厲的苛責和冷漠,只要光緒帝不聽她的教導,她不滿意孩子了,就會罰跪,載湉每天必須到慈禧的宮裡請安,不讓起就必須一直跪著,孩子在長期的責難中變得沒有安全感,說話都不利索,性格暴躁,偏執,翁同龢看見小皇帝成這個樣子,心裡惶恐無比,他是一代帝王,變成如此怪異的人,如何來擔天下?

光緒十五年(公元1889年),19歲的光緒親政了,登上了百官朝拜的龍椅,他是用娶慈禧醜陋愚蠢的侄女為代價換來的,儘管他不喜歡。

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失敗,光緒帝在《馬關條約》上籤下了屈辱的一筆,光緒深受打擊,他是迷惘的,也是無力的。康有為激情澎湃的上書要求變法,像枯井中扔下的一根草繩,光緒帝激動萬分,他看見了枯井外的一絲曙光,兩個熱血男兒僅憑滿腔的熱情開始了戊戌變法運動。他們的改革疾風驟雨,廢除八股取士,讓萬千考生如熱鍋上的螞蟻。朝廷震驚了,慈禧怒吼到:「天下者,祖宗之天下也,汝何敢任意妄為!汝何昏聵,不肖乃爾!」慈禧囚禁光緒帝,殺戊戌六君子,戊戌變法失敗。慈禧淡定從容的對外講到:「不足以承大業,不過時事多艱,不宜輕舉妄動,只得留心稽查管束。」慈禧的意思是光緒是無用的,必須要自己多加教育和管束。管理國家還是我自己來。

慈禧為了完全控制光緒帝,斷他東山再起的苗頭,殺了他喜愛的珍妃,光緒感情上的唯一依靠沒有了,當他聽到珍妃被害的消息時渾身顫抖,無法言語。慈禧完全阻斷了光緒與外界的一切聯繫,光緒一開始還讀讀書,希翼著有一天自己還可以再次站起來。慈禧是不會給他任何機會的,嚴格的控制和打擊下,光緒帝近乎崩潰,「見臣下尤不能發語」。每次見大臣,必是「先相對數分鐘,均不發言。」慈禧太后徐徐開口:「皇帝,你可問話?」光緒於是開口問道:「外間安靜否?年歲豐熟否?」就問這兩句,天天如此,見到誰都如此。《宮女回憶錄》中這樣記載他:「不管外界如何,他只是裝聾作啞。一個血氣方剛的人,收斂到這個程度,也是非常痛苦了。」

光緒帝四歲來到慈禧的身邊,成為她操控的工具,他也想掙扎,也想反抗。他豪氣萬丈的叫李鴻章痛擊日本人,大刀闊斧的進行戊戌變法,他努力過。但是高牆內的皇宮已經遠遠脫離現實,他的性格和教育已經無法承擔搖搖欲墜的大清王朝,更何況他背後有慈禧操縱著他,他註定就是一個悲劇。光緒帝駕崩四年後大清王朝也轟然坍塌倒下。

相關焦點

  • 光緒帝和珍妃的生死戀,連慈禧的太監都被感動了,出來作證
    由於這層關係,慈禧太后的親兒子同治帝死後,慈禧便把這個姨侄兒立為皇帝,這也鑄就了光緒帝悲情的一生。慈禧是歷史上有名的女強人,他立光緒帝是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好垂簾聽政,所以光緒帝在她面前只不過是一個玩物,隨便呼來喝去,連慈禧手下的小太監都不把光緒帝放在眼裡。
  • 她深受光緒帝寵愛,送她一件旗袍,卻被慈禧杖責三十棍!
    光緒帝的兩個妃子是同胞姐妹,其中妹妹珍妃深受光緒帝的喜愛,她性格活潑,生得俏麗,與光緒帝情同意合,然而也正所謂性格決定命運,她的性格也造成了最終的悲劇人生,今天湘妹子一起來和您聊一聊這位光緒帝的寵妃:珍妃。
  • 為什麼光緒帝遺體的頭髮上發現大量的砷,他是怎麼死的?
    說起光緒皇帝,了解歷史的人都知道他是大清王朝最苦命的皇帝,四歲坐上皇位,在慈禧太后的掌控下長大,從他入宮起飲食起居沒有任何的自由,活生生的一個傀儡皇帝。有一種流傳很廣的說法是有人在病入膏肓的慈禧太后面前告狀,說光緒皇帝得知慈禧太后病入膏肓而面露喜色,慈禧太后知曉後甚是憤怒,於是就派人毒死了光緒帝。還有一種說法是袁世凱因在戊戌變法中出賣了光緒帝,他擔心在慈禧去世後,光緒帝懷恨在心會找他算帳,所以他先下手為強,毒死了光緒帝。另外也有人認為兇手是李蓮英,李蓮英是慈禧的心腹,對光緒帝一直都很苛刻,他擔心光緒帝不會放過他就先毒死了光緒帝。
  • 光緒帝與慈禧是什麼關係?他們倆關係如何
    光緒皇帝被接進宮時年僅4歲,開始由慈禧撫養,故可以說是慈禧一手把光緒養大。從這層關係上說,光緒是慈禧的養子。 在血緣關係上,光緒帝與慈禧也是非常近的。在父系和母系上都是最近的關係。
  • 慈禧為何要處死珍妃?光緒帝寵愛是一方面,她自己也犯了個大錯
    1875年同治皇帝病逝,為了繼續實現自己的垂簾聽政,慈禧太后選擇擁立同治皇帝年僅4歲的侄子載湉為傀儡皇帝,史稱光緒帝。光緒帝長大之後,慈禧仍在訓政,還安排了自己的侄女,光緒帝的表姐成了光緒帝的隆裕皇后。
  • 慈禧太后痛恨光緒帝,卻最終沒廢掉他,原因絕非列強反對那麼簡單
    楊角風談《走向共和》第46期:戊戌政變之後,慈禧太后對光緒帝異常不滿,不僅重新訓政,還把光緒帝圈禁到了瀛臺。一系列舉動之後,朝廷上下都在傳言,慈禧太后將要廢掉光緒帝,另立新君。然而,就在慈禧太后即將採取下一步行動時,西方列強們跳了出來,出面幹涉清廷,明確反對廢黜光緒帝。
  • 當可憐的孩子遇上慈祥恩師翁同龢,他真正給了光緒帝皇帝父愛
    光緒帝從小就是個體弱多病的孩子,他本應該在母親的膝下過一種簡單快樂的生活,這對於他的成長才是有利的。當他被接入冰冷的皇宮中時,就註定了命運的悲劇。但是後來可憐的光緒帝遇上了慈祥恩師翁同龢,他真正給了光緒帝父愛。
  • 在西逃的路上,有人問光緒帝:慈禧對你好嗎?他苦笑著拿出個盒子
    說道光緒帝,想必大家或多或少對他有些同情,他該算是清朝最憋屈的皇帝,同治帝去世後,慈禧和慈安扶持載湉為帝,即光緒帝皇帝,當時他才4歲,後來慈安去世,慈禧獨自把持朝政,直到1889年光緒帝18歲,慈禧才讓他親政。
  • 是誰殺死了光緒帝?都說是慈禧,其實,這背後隱藏了一個巨大陰謀
    話說,光緒皇帝在中毒當晚,向內務府發出了兩道緊急召醫的手諭,但是,內務府帶來的醫生,當晚被阻攔在中南海宮門外,未能進入瀛臺為光緒帝診治。次日早晨,西醫屈桂庭進入瀛臺,發現光緒帝腹痛難忍在床上打滾,且「面黑,舌黃黑」,並且,斷言:此症狀「與前病絕少關係」。
  • 慈禧家族上色老照片:圖4是光緒帝的親生母親,圖9的妹妹長相靚麗
    慈禧的父親葉赫那拉·惠徵,出身監生,滿洲鑲藍旗,屬於下五旗,曾長期擔任了筆貼式之職,鹹豐帝登基後挑選八旗秀女,芳齡十七的慈禧入宮,慈禧家族的風光史就此拉開序幕。
  • 她是中法混血美女,擔任慈禧翻譯官,與光緒帝有段不為人知的故事
    此書以第一人稱的方式,描述了德齡、榮齡兩朵姐妹花在清宮內廷中的生活情景,並用大量篇幅,詳細的表述了晚清社會下居住在紫禁城內的最高領導人——慈禧太后的言行舉止、服裝打扮及飲食起居,通過這些描述,刻畫出了一個處於朝堂之下,鮮為人知的另一面的慈禧。
  • 光緒帝被囚禁期間,一直在學習西方文化,試圖拯救大清
    尤其讓我們感慨的是光緒是以失敗者的身份完成這個偉業」 光緒帝,即是清德宗——愛新覺羅 載湉,既是清王朝倒數第二位的皇帝,亦是最悲劇的一位皇帝。光緒自四歲起被抱進宮中,從此困與宮廷大院之中,自幼在慈禧太后的掌控長大,飲食起居皆無一絲自由,一個真正的傀儡皇帝。
  • 老照片:光緒帝沒有三千佳麗,皇后駝背,嬪妃肥胖
    有記載說她漂亮聰慧,工翰墨,善棋,深受光緒帝喜愛,但是不招慈禧太后待見。1900年,慈禧命令太監將珍妃投井殺害。正是這一段悲劇,讓人們對她充滿同情。要特別說明的是,目前流傳的這張所謂珍妃照片,真實性存疑。
  • 光緒駕崩前得知下一個皇帝是溥儀,沉默半天留下13字,字字心酸
    光緒不是一個擁有治國才能的皇帝,事實上清朝從道光皇帝開始,就已經註定走向衰敗。也正因為如此,西方列強們才會認為,用鴉片打開了中國的國門,也控制住了清朝的命脈。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后,只是享受著至高無上的榮譽,以及手中緊握的權力,大清的走向究竟如何,從一開始就不在她的考慮範圍之內。
  • 看看慈禧太后讓他幹了什麼!
    看看慈禧太后讓他幹了什麼!同治13年的時候,同治皇帝駕崩,年僅19歲,而這個時候,有一個尷尬的事實:同治皇帝並沒有生下一兒半女,這該怎麼辦呢?為了更好的把握朝政,慈禧太后想了一個辦法,讓自己家族生的孩子來當下一任皇帝,便選擇了醇親王的次子載恬來繼承皇帝位,年僅4歲的載恬便成為了後來的光緒皇帝。
  • 光緒帝搞戊戌變法,慈禧為什麼不認同,卻自己搞新政?
    這期間光緒帝先後發布上百道變法詔令,只不過大部分都沒有施行。 但眼看光緒越來越深入,慈禧肯定不可能坐以待斃,乾淨利落的終結了戊戌變法,還將光緒軟禁了。 光緒搞戊戌變法,這是對大清百害而無一利的事,為什麼慈禧不認同?既然慈禧不樂見變法,為什麼之後又搞預備立憲呢?
  • 清末皇族人物照,光緒帝大姨子,川島芳子妹妹,圖六是溥儀小舅子
    靜榮,光緒帝的大姨子,也就是皇后隆裕的姐姐。他是慈禧太后弟弟桂祥的長女,從小就是一個美人胚子。長大後沒有參加宮裡選秀,嫁給小自己兩歲的鎮國公載澤(晚清改革派的代表人物)。靜榮的容貌是十分驚豔的,除了相夫教子,她並沒有多少史料留存,倒是她與載澤的愛情令人羨慕,比妹妹不知強了多少倍!
  • 光緒入繼大統,卻只是慈禧的玩具,大婚之日熱鬧婚事變成清冷洞房
    光緒帝愛新覺羅·載湉是鹹豐皇帝親弟弟醇親王奕譞的兒子,是同治皇帝的從弟。公元1875年1月12日,同治皇帝染上天花病病逝。東太后慈安和西太后慈禧在養心殿西暖閣召見奕誴、奕訢、奕譞、李鴻藻(李鴻章兄長)、徐桐等二十餘位王公和大臣。西太后慈禧首先垂問:此後垂簾如何?
  • 光緒帝毫無存在感的一生,為何身為皇帝,卻沒留下一張正面照片?
    對於這張照片來講,一個是皇帝,一個是臣子,醇親王本身膽子就小,後來去世也是被慈禧太后嚇死的。所以,皇上站著,他坐著,這於禮法不符,在大清當時的環境下基本不可能存在,而且光緒帝是不可能出宮到醇親王府跟老爹拍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