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紅牆綠瓦的紫禁城之中,曾經住著一群十分特別的男性,那就是太監。說到太監,可能有很多人會聯想到「指鹿為馬」的趙高,再或者明朝時期掌控朝政大權的「九千歲」魏忠賢,歷史上曾有許多奸佞的宦官形象深深紮根於後世人的心中。不過,像這樣權傾朝野、禍亂朝政的打大太監其實少之又少,大多數的太監其實都只是無名小輩罷了。
事實上,古代有許多太監都是出身於平民百姓之中,與普通人一樣,他們也都承載或者遭受過許多普通人的苦澀與辛酸。不過,這些人的故事卻往往不會被記錄在史書典籍,後世的人們也就無從得知了。而我們今天要介紹的這位太監,他並沒有過手握權勢的經歷,也沒有做過為虎作倀的事,卻成為歷史長河中尤為重要的一筆。他就是中國的最後一位太監,孫耀庭。
一朝醒來,富貴夢折
1912年,清朝的最後一位皇帝宣統宣布退位,南京臨時政府與清政府進行商議並達成了一致,公布了《清室優待條件》。該條第六項規定,所有以前在宮中使用的執事人員都可以保留,但是以後不可以再招募閹人了。這象徵著廢止了持續了幾千年的宦官制度。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廢除封建統治所保留的非人制度無疑是一種解放,但是對於孫耀庭來說,這個消息卻讓他一時之間難以接受。他在「淨身」之後在家昏睡了三天,還沒有來得及入宮,由於這一項規定,他竟然陰差陽錯間成為了我國歷史上的最後一位太監。
在過去的幾年之中,民間發生這種「私自閹割」的情況並不少見,而且還流行了一段時間。這種事情大多發生在貧困地區,做這種事的人大多也都是家中沒有什麼錢,連度日都困難。根據《日下舊聞考》記載,人們在生下了男孩之後,經常會直接去勢,以這種方式企圖能夠獲得成為太監享受的優厚「福利」。據研究,明朝以後,京城附近的許多縣已經形成了私自閹割爭相當太監的風氣,讓人咋舌不已。
孫耀庭也是如此。他出生在天津的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早年間,他的父母依靠著在一位私塾先生那裡謀生,一家人還能勉強度日,孫耀庭因此得以讀書上學。但可惜的是生活總是不盡如人意,私塾先生突然發生變故,他的父母也因此淪為了乞丐,日子越來越艱難。這時候,家裡人有了讓他在家「淨身」的想法。不過,要知道當時的醫療條件還是十分惡劣的,這樣的做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會要了他的性命。但是孫耀庭堅持如此,他實在太眼紅當時飛黃騰達的「小德張」了。
「小德張」是當時正當紅的大太監,與孫耀庭同為天津老鄉,是慈禧太后身邊的大紅人。當初,「小德張」入宮時也是由於家中貧苦,所以私自在家「淨身」之後進宮當了太監。他處事圓滑,聰明機敏,因此深得慈禧的寵幸,權勢和銀錢都握在了手中。在當時,對於很多連飯都吃不上的窮苦人家來說,「小德張」是一個值得嚮往的存在。
所以,抱著能夠和「小德張」一樣攀上高枝一步登天的心願,孫耀庭決心「淨身」,去鬼門關走了一遭。可是如今皇帝退位,大清不復存在,即便能夠入宮成為太監,也沒有什麼光明的前途了。聽到了這個壞消息,全家人都十分難過,在一起痛哭不已。孫耀庭感覺自己的心像是死掉了一樣,所有關於財富與權勢的美夢都折在了這一天,他對自己未來所有的美好期盼都隨著延續了千年的宦官制度一起消亡了。
再度逢春坎坷萬千
入宮成為太監的想法被打破了,但是家裡人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並沒有因此消失,他們沒有選擇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相反還在努力地尋找機會。
或許是老天爺看到了他們一家人的努力,終於有一天,在遠房親戚的幫助之下,孫耀庭前往了前清攝政王府。正趕上從前的載濤貝勒那裡缺少人手,孫耀庭成功的到了他的手底下當差,這也使他朝著能夠成功入宮的願望更近了一步。幾年之後,他終於如願以償,成功地進入了人紫禁城之中。進入宮中等待他的是更多的繁文縟節與各種嚴苛的規矩,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遭來禍患。
在宮中當值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舉一動都需要謹言慎行,惹了主子不快還可能會遭受皮肉之苦。縱然如此,孫耀庭還是如同當初淨身的時候一樣堅定,並沒有因此輕率地放棄。之後,他依靠著圓滑的處世態度和聰明機警,在宮中左右逢源,一步步地朝著自己夢想中的財富與榮耀靠近。
可惜的是,世上的事可能並不總是如預期的那樣。根據溥儀的《我的前半生》所說,當時由於局勢與從前大不相同,紫禁城的人們都陷入了最後的瘋狂之中,整座宮殿都混亂無比,宮裡的閹人利用所有的機會進行偷盜,宮中還經常發生火災,甚至還發生過行兇事件。
有一天晚上,建福宮發生大火,大火的蔓延燒毀了許多房屋和珍貴的寶物。儘管起火的原因尚未明確,但是溥儀相信這是宮中的太監們利慾薰心才做的,目的是借著火災的混亂,偷盜寶物、換取錢財。不久之後,紫禁城裡大批的太監都被他從宮中趕走,這其中就包括孫耀庭。
當他走出紫禁城的宮門,不甘與苦澀佔據了孫耀庭的整個心房。他失落地回到了自己的家鄉,以為這就是他「職業生涯」的終結,自己這麼多年以來的努力與謀劃終究都是白費了。但是或許是命運使然,他再一次得到了回到紫禁城當差的機會。
不久之後,由於紫禁城中缺乏人手,他再次進入宮中,而且很幸運地成為了皇后身百年貼身侍候的太監。能夠在紫禁城中當差,還能夠服侍宮中最有權勢的人之一,這對他來說就像是多年的美夢終於成真一樣。根據他的回憶,皇后的所有沐浴工作均由宮女和太監來服務,而皇后則一動也不動,讓別人來服務。孫耀庭當時貼身服侍在婉容皇后的身邊,就曾經服侍過她洗澡。
不過這種美好的時光並沒有持續多久,在1924年的直奉戰爭中,馮玉祥進入北京,並從紫禁城中驅逐了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溥儀以及皇后和宮中的宮女太監。這些人輾轉到了什剎海的醇親王府,宮女和太監們盡數被遣散,孫耀庭迫於無奈,只好回到家中。
兜兜轉轉得獲自由
1931年爆發了「九一八」事變,在這之後,日本侵略者利用前清皇帝溥儀在東北建立了偽滿洲,並開始重新徵集太監。就這樣,孫耀庭再一次進入宮中,擔任了他的「老本行」。可惜的是,他後來患上了肺病,不能夠繼續留在宮中任職,不得不收拾行裝離開。這一次,這一位清王朝最後一段宮廷生活的見證者終於徹底地擺脫了「太監」這一職業的束縛。
後來的解放戰爭使得人們的思想脫離了舊社會的封建與腐朽,像孫耀庭這樣的特殊身份的人不用再做低人一等的奴僕,人們也不會因此戴上了有色眼鏡而看不起他們。更何況,國家對於他們這種特殊還會多有照顧。
最開始的時候,他在政府的補貼之下,每個月都能夠拿到固定的生活費,生活能夠得以維持。再後來,他有了一份管理寺廟的工作,收入也因此變得更多,日子過得越來越好。他再也不用過著那種為奴為僕、任人魚肉的生活,而是成為了一個真正站起來的自由的人。孫耀庭曾經表示過,太監們也收穫了幸福生活。
孫耀庭直到1996年才去世,去世的這一年,他已經是4歲的高齡了。他的一生之後,曾經幾次進出宮廷,親身經歷了宮廷內看似光鮮亮麗的奢華生活背後的苦澀與艱辛,並且親眼見證了封建王朝的墮落和宮廷生活的終結。幸運的是,在這一切結束之後,他還享受到了新時代的待遇,目睹了解放之後的社會的美好,而他本身也成為了意義非凡的「活歷史」。
如今的我們能夠通過他去窺視和了解,在他生活的那個年代與環境之中生活的痛苦與艱辛。當我們想要到「淨身」這種非人的折磨和低人一等的地位與待遇時,便會情不自禁地產生恐懼的心理。這讓我們更加清楚地意識到,美好的生活真的來之不易。正是由於前人的不斷探索和敢於鬥爭的勇氣才能夠推動時代的進步,避免了這些殘酷的封建束縛繼續去殘害更多的人和家庭。因此,小編認為,我們應該心懷對於先人和前輩的感恩,銘記歷史,走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