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掉肅順後的慈禧,如何靠肆意妄為毀掉了大清?

2020-12-17 騰訊網

作者:霍小山

肅順的死,不僅意味著西太后除掉了她通往權力巔峰之路的最大障礙,而且還意味著她從此以後可以肆意破壞清朝祖宗家法,為所欲為,無法無天

本來按照清朝的祖制,太后不得臨朝聽政。但是,慈禧太后連同慈安太后,為了實現「垂簾聽政」,不惜發動政變,除掉肅順等顧命大臣。鹹豐帝屍骨未寒,慈禧就把他的遺命視同一張廢紙。就這樣,慈禧第一次破壞了清朝的祖制。

第一次嘗到甜頭,就會有第二次,有了第二次,就會有第三次。從此以後,為了自己的權欲,慈禧太后把清朝祖制破壞殆盡。

當年順治皇帝鑑於明朝太監幹政導致亡國的教訓,特意在交泰殿外立了一個鐵牌,凡有太監犯法幹政者,都要凌遲處死。其中就有一項,太監不可擅出宮禁。1869年,慈禧面前的大紅人,總管太監安德海,藉口為同治皇帝大婚採購龍袍為由,請求慈禧太后派他到江南。

得到慈禧太后的允許後,安德海以欽差大臣的身份,乘坐兩艘大船沿京杭運河南下,一路上張燈結彩,招搖過市。所到之處,各地的地方官員紛紛帶上禮物前去巴結,而安德海也是照單全收,還敲詐了不少錢財。

安德海本來出宮就已經犯了大清律例,僭越無度,想不到出去後還一路張揚,魚肉百姓。奕訢得知後,與慈安太后商量,決心除掉安德海,給慈禧一點警告。於是,他們通知山東巡撫丁寶楨,將安德海就地正法了。

慈禧得知後,大哭大鬧,罵恭親王,罵慈安,罵丁寶楨,弄得滿堂風雨,整個朝廷被她攪的烏煙瘴氣。

我們再來看第二個例子,同治皇帝在慈禧極強的控制欲的折磨下,英年早逝,皇后也吞下黃金自殺。按照清代祖制,皇帝死後無子,應從皇族近支中選出一男性晚輩繼承帝位。同治皇帝載淳是「載」字輩,其下是「溥」字輩,按祖制,應從「溥」字輩中選一人繼承帝位。

但立「溥」字輩的人繼承帝位,慈禧將因其孫輩為帝而被晉尊為太皇太后,位雖尊卻不能再垂簾聽政。為了繼續把控權力,慈禧太后堅持一定要從同治皇帝的平輩即諸堂兄弟中再選新皇帝。

慈禧最後選中了自己妹妹的兒子載湉,也就是後來的光緒皇帝。因為當時載湉只有4歲,即位後慈禧仍可重新垂簾聽政。

皇位承繼程序、制度是任何王朝最重要、最核心的程序和制度,但慈禧連這種事關王朝安危的「祖宗之法」都敢任意破壞,將其玩弄於股掌之上,可見其無法無天到了什麼地步。

有關慈禧太后破壞清朝祖制家法的事例數不勝數,限於篇幅,就不在一一敘述。慈禧既沒有能力建立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新體制,又肆意破壞祖宗家法中比較合理的部分。

她破舊不足,立新無力,整個國家都在她的胡作非為中一步步走向被列強瓜分的邊緣。

更為諷刺的是,肆意破壞清朝祖制的慈禧,居然在發動戊戌政變的當天,厲聲責罵光緒「天下者,祖宗之天下也,汝何敢任意妄為!諸臣者,皆我多年曆選,留以輔汝,汝何敢任意不用!乃竟敢聽信叛逆蠱惑,變亂典型。何物康有為,能勝於我選用之人?康有為之法,能勝於祖宗所立之法?汝何昏聵,不肖乃爾!」

「變亂祖法,臣下犯者,汝知何罪?試問汝祖宗重,康有為重,背祖宗而行康法,何昏聵至此?」

慈禧的這番話,將賊喊捉賊的戲碼錶演的無可挑剔。此時的她,儼然是「祖宗之法」的衛道士,而光緒和康梁等人,都是數典忘祖的亂臣賊子。

就這樣,肅順之死,開啟了慈禧踐踏清朝祖制的潘多拉的魔盒。

一個王朝的制度和規矩,都被她一手葬送。

由於她的愚昧無知,她無法領導中國真正的跟上時代的步伐;又由於她利慾薰心,她又把祖宗家法中合理的部分破壞的七零八落。19世紀後半期的大清朝,就這樣走向了無序的狀態。

如果不是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幾位漢人精英的努力撐持,清朝的滅亡根本不用等到武昌起義。

慈禧太后掌權長達47年,在這將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裡,德國、義大利完成統一,走上民族復興的道路;日本開始明治維新,走上成為世界列強之一的道路;美國打完南北戰爭,解決了困擾已久的奴隸制問題,從此走上良性發展的道路。

唯有中國,歷經甲午戰爭、庚子國難,走上了幾乎亡國滅種的道路。而這不堪與屈辱的道路,就是由慈禧太后一手開闢的。

如果當年,肅順能夠有所警覺,搶先一步除掉慈禧及其同黨,那麼以後的中國歷史,真的會是另一番圖景。

可惜,歷史沒有如果,中國人民不得不在慈禧死後費勁心力收拾她留下的爛攤子。

參考資料:1、趙爾巽《清史稿》,中華書局, 1977年2、高中華《肅順與鹹豐政局》,齊魯書社,2005年3、《清實錄,文宗顯皇帝實錄》,中華書局,1986年4、加藤徹《西太后-大清國最後的光芒》,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年5、薛福成《庸庵筆記》,江蘇人民出版社,1983年6、賈楨《籌辦夷務始未(鹹豐朝)》,中華書局,1979年

相關焦點

  • 肅順文韜武略不如恭親王奕訢,他怎麼會被鹹豐帝重用的?
    1861年,鹹豐帝駕崩,慈禧太后聯合恭親王奕訢發動辛酉政變,誅殺肅順等顧命八大臣,奪得大清政權。自此慈禧太后開始垂簾聽政,成為晚清47年的實際統治者。堂堂皇室貴胄,道光帝的嫡親皇子恭親王奕訢,怎麼就走到了發動政變這一步?肅順文韜武略不如恭親王奕訢,他又怎麼會被鹹豐帝重用的?
  • 慈禧太后是大清第一美女?看完這組老照片,你就明白了
    慈禧太后是大清第一美女?看完這組老照片,你就明白了 關於慈禧的容貌,相信大家都有好奇的,她是否是大清第一美人?現在來一組慈禧晚年的老照片,可以看出一二。
  • 鹹豐臨終前真的想除掉慈禧嗎?事實相反,慈禧是鹹豐最重要的布局
    在很多文學作品中,都出現了鹹豐皇帝預感到慈禧擅政,產生了處死她的想法。其實那僅僅是文學作品,歷史中沒有這樣的橋段,放在當時的現實環境中,鹹豐也不可能這麼做。恰恰相反,慈禧就是鹹豐精心布置的,用於平衡朝局的一枚棋子。鹹豐十年,「庚申虜變」爆發後,鹹豐帝一行逃往熱河避難,美其名曰「木蘭秋獮」。
  • 沒有火車的日子:慈禧由承德至北京,這是一次改變中國命運的旅行
    從承德回北京,慈安和慈禧陪著小皇帝走了一個星期,而肅順護送鹹豐的靈柩還在路上,等慈禧和恭親王奕謀劃好對肅順實施抓捕時,肅順還在密雲行宮摟著兩個小妾睡覺。從承德回北京,慈禧等人比肅順快了三天。據費行簡的《慈禧傳信錄》記載:兩宮乃召輔政大臣入,議詔諭、疏章、黜陟、刑賞事。初,肅順、杜翰、焦祐瀛,謂諭旨由大臣擬定,太后但鈐印,弗得改易,章疏不呈內覽。後持不可。議四日,乃決章疏呈覽,諭旨鈐印。
  • 沒有一兒半女,卻壓慈禧三十年_鹹豐
    慈安與慈禧一道在鹹豐二年進宮,八個月後就被火線冊立成為了皇后,由於升遷太快,連貴妃的冊封禮都來不及完成。終鹹豐帝一生,雖說對慈禧多有寵愛,但要說誰是鹹豐帝在後宮中最信任的,絕對是皇后慈安。辛酉政變的頷首者鹹豐十一年,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失利的鹹豐帝出逃熱河行宮,不久鬱郁而亡,臨終時他將國家權力一分為三,一份給了兒子同治帝,一份給了皇后慈安,一份給了肅順為首的輔政大臣。
  • 慈禧太后,憑什麼統治清朝47年?有3張王牌在手,沒人敢奪權
    入宮兩年後,晉為''嬪''位,賜字''懿''。鹹豐六年三月,誕下皇子載淳,母憑子貴又晉封懿妃。一年後,再次晉封,為懿貴妃。短短五年間,杏貞憑藉皇帝的寵愛、誕下唯一的皇子,從小小的貴人成為貴妃。這個正值花樣年華的女子,已經成為大清王朝最為尊貴的女子之一,此時的她也是作為女性最為幸福快樂的,有丈夫疼愛、有可愛乖巧的兒子。
  • 慈禧太后崩逝後,大清的最高權力被誰掌握?仍然是葉赫那拉氏
    清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被囚禁於瀛臺的光緒皇帝病重,而此時的慈禧太后雖有疾在身,但「說話仍如往日、聲音洪亮堅厲,其堅強不改常度,見者皆驚」,全然沒有20小時後便崩逝的模樣。除此之外,慈禧太后還接連下發數道懿旨,為大清的皇位傳承、朝廷的權力布局甚至連葉赫那拉氏家族的權力延續做好了全面安排。
  • 鹹豐一手帝王平衡術,是怎麼把慈禧扶上位的?
    鹹豐傻眼了,趕忙帶著一家老小,打著狩獵的幌子,匆忙跑到承德避暑山莊,逃到這裡後他也看開了,破罐子破摔,大概自己真不是中興之主的料,也就去他娘的勵精圖治,人生得及時行樂才是!和慈禧一幫子的小妖精,沒日沒夜耕耘,希望多生幾個兒子,繼續他胎死腹中的夢想。可以不小心,玩過頭了!鹹豐的身子骨,一下子軟綿綿的,顯然命不久矣。
  • 慈禧把持朝政47年那麼久,原因到底是什麼?來看看她的過人之處
    慈禧在世的時候,曾經把持清朝朝政長達四十多年之久。可她跟我國歷史上出現過的女皇武則天還不一樣,因為同樣是掌握了國家統治大權,但武則天則是將國家治理得越來越強大;而慈禧太后,則為了滿足自己的各種私慾,愣是將一個好好的大清帝國給推到了深淵之中。
  • 慈禧到底靠什麼獲得鹹豐歡心?長相到底如何?早年畫像給出答案
    ,成了此後主宰大清王朝48年的慈禧太后。 那麼慈禧到底長相如何呢?就現存的慈禧畫像和幾幅照片老年照外,慈禧年輕的形象只能按照清史稿的記載去想像。客觀而言,慈禧的眉毛、眼睛、鼻子都很好看,濃眉毛、大眼睛、高鼻梁,嘴巴卻並非櫻桃小口,而是一張不小的大嘴,臉型屬於「國」字臉,加上一股陰森的殺氣,讓她顯得有點「男相」。
  • 揭慈禧陵墓被挖後遺體出土景象 屍身長滿白毛(圖)
    鹹豐時期   慈禧太后,姓葉赫那拉,現在一般認為慈禧出生於北京西四牌樓劈柴胡同,今闢才胡同。滿洲鑲藍旗人,後抬旗入鑲黃旗,其先祖屬葉赫部(今吉林省四平市附近)。但也有慈禧是漢族人等其他說法。   父惠徵,曾任安徽徽寧池廣太道道員,母富察氏。由於她生了一個兒子,並且會討鹹豐皇帝歡心,不久後就升為懿貴妃。
  • 為什麼鹹豐帝的顧命八大臣鬥不過一個26歲的女人慈禧?原因何在?
    如果日後顧命大臣將鹹豐的靈樞送回北京並正式接管權力,那慈禧等人就真的無力回天了,深知這點的慈禧便對京城裡面的人動起了想法。最終慈禧將目標鎖定在了恭親王奕?和醇親王奕譞身上,這兩人都是鹹豐的親弟弟,但最終卻都又背叛了鹹豐加入到了慈禧的行列當中。恭親王奕?
  • 如果大清沒亡,那個山東班主任早就被斬了
    如果大清沒亡,那個山東班主任早就被斬了 老朋友都知道,寓諸無竟以經典解釋和書法研習為主,並不喜論時事。只是最近發生的一些事情實在讓人氣憤,忍不住要說幾句話。可是,你知道嗎,如果大清沒亡的話,那個掉包高考成績和考生身份的班主任早就被斬了,而且是「立決」,一會兒都不拖延的那種。因為,要知道在鹹豐八年的「戊午科場案」中,位極人臣的一品大員柏俊(相當於今天的總理了吧)僅僅只是因為調換了一張高考試卷(考舉人的鄉試而已,級別並不高,相當於高考吧),而且是在並沒有收受賄賂的情況下,就被處以斬首極刑。
  • 鹹豐臨終前留下兩方印章 為何因此改變了大清的命運?
    王闓運曾在辛酉政變主角之一的肅順門下當過幕僚,作為「肅門六子」之一,王闓運的爆料,可信度還是比較高的。詩中說的「同道章」,指的是鹹豐皇帝第一方印章「同道堂印」。清朝的歷代皇帝,都比較喜歡文雅,經常用某堂來給自己住處命名。比如乾隆的五代五福五德堂,嘉慶的繼德堂,道光的慎德堂等。因為是日常起居之所,所以皇帝們也會以此名刻上一方印章,作為自己的私章使用。
  • 難怪慈禧守寡後每晚都得把玩「玉藕」才能入睡,看看它用途是啥?
    在歷史上,慈禧就是這麼一個備受爭議之人。1852年,這一年在歷史上,似乎不算是特殊的日子,後人卻按照自己的習慣,把一些重要的歷史大事寫上去,仔細想想,這一年慈禧剛剛入了宮,當時,還沒有人把這個二八年華的少女放在眼裡,也斷然想不到,大清王朝的歷史,在這一刻被徹底改寫,埋下禍根。
  • 東南互保意味著大清已對東南各省失去控制,為什麼慈禧不追究?
    事態平息後,老佛爺又怎麼會對籤訂《東南保護約款》的南方督撫們沒有任何處罰呢? 東南互保事件始末 戊戌變法後,慈禧立溥儁為大阿哥,準備廢掉光緒帝。讓慈禧頗感意外的是,列強對此提出異議,表示只認同光緒。在列強槍炮的壓力下,慈禧被迫終止廢帝計劃。
  • 顧命八大臣為什麼鬥不過慈禧?一場政變就全被端掉了
    鹹豐入殮後,載淳以同治皇帝的名義,尊父親的皇后鈕祜祿氏為母后皇太后,徽號慈安,尊自己的母親那拉氏為聖母皇太后,徽號慈禧。 從那天開始,這兩個女人(主要是慈禧)和那八個男人的矛盾便開始了,很快演變成驚心動魄的權力鬥爭。
  • 解讀大清王朝歷代皇帝的年號寓意,多為國家繁榮富強之意
    三、崇德,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歷八年,崇德為「崇尚德化」之意,這是皇太極當時的政治理念,大清王朝打天下不僅要武力徵服,治天下還要以德服人。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四、順治,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歷十八年,」順「,順利,」治「,治理,即順利治理國家,順治皇帝繼位後,大清王朝入關在即,一統華夏已成趨勢,寓意大清王朝的理想和目標,歷史證明,大清王朝實現了這個理想和目標。
  • 被慈禧殺掉的顧命大臣,為何罵滿人如奴隸,見了漢人就叫老爺?
    慈禧亂政,將顧命大臣肅順當街斬首,賜載垣、端華自盡。這其中端華是鄭獻親王濟爾哈朗七世孫,載垣是怡賢親王胤祥的五世孫,帽子是鐵的,脖子是肉的,慈禧一聲令下,鐵帽子王也保不住戴帽子的腦袋。 那個被當街斬殺的肅順,端華的弟弟,也是顧命八大臣的領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