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首次嘗試「微信遠程作證」 需「刷臉」校驗身份

2020-12-19 經濟日報

近日,廣州市越秀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的一起盜竊案,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案件本身並不複雜,亮點在於,作為證人的一位執勤民警,因為無法到庭,進行身份認證後,在庭審現場通過微信小程序進行了遠程作證。

庭審現場,證人通過微信小程序遠程作證

10月19日,記者從廣州市越秀區人民法院處獲悉,該案是全國首例「證人通過微信小程序作證」的案件。對此,法律界人士表示,「微信小程序遠程作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證人出庭難的問題,是一種司法便民措施,值得大範圍推廣。

現場

執勤民警遠程連線「出庭」作證

10月17日,廣州市越秀區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盜竊案,首次進行「證人通過微信小程序作證」。

根據指控,2017年4月30日18時許,廖某與蔣某和同夥在越秀區白雲索道公交站,乘被害人曾某上車不備之機,共同盜走了曾某放在褲袋內的1部iPhone6S Plus手機。正當廖某等人攜贓準備逃離現場時,便衣民警將他們逮個正著。

庭審過程中,廖某與蔣某一口咬定他們當時只有行竊的打算,但並沒有「出手」。事發時,公交車上的監控視頻出現故障,周邊路段也無監控,需要參與抓捕的民警龔某出庭作證。

庭上,當審判長宣布傳證人出庭後,民警龔某並未現身,取而代之的,是法庭的電視屏幕上出現證人的實時畫面。兩名被告人當庭確認出現在屏幕上的證人,即是抓捕他們的執勤民警,證人也對兩位被告人進行了辨認。隨後,法官詢問證人:「你有親眼看見他們偷手機嗎?」民警龔某在實時畫面中回答:「是的,我們就在他後面」、「他們上去的時候,我們就跟著衝上去了」。

細節

遠程作證需「刷臉」校驗身份

10月19日,記者從越秀區人民法院了解到,當天庭審現場,由於執勤民警有公務在身不便出庭,隨即嘗試了這種遠程連線作證的方式。「只要登錄『數字越法遠程視頻平臺』,進行『刷臉』及身份認證後,即可通過微信小程序進行遠程作證」。

法院工作人員介紹,為確保系統安全,該平臺實現「刷臉」的方式參照了「公安部居民身份證網絡應用國家標準」。證人、鑑定人在該平臺通過「人臉識別+公安比對」校驗身份、認證通過後,即可進入作證視頻通道,法院通過後臺操作將法庭畫面和聲音傳輸到證人、鑑定人的手機等電子設備,同時將證人、鑑定人的頭像和聲音傳輸到法庭,即可實現微信庭審。法官還可根據庭審需要,在控辯審三方畫面之間進行自由切換。同時,證人微信作證將被全程錄音錄像,刻盤存檔。

越秀區人民法院院長、該案審判長萬雲峰介紹稱,越秀法院在全國範圍內率先推出微信作證小程序,該案是全國首例證人通過微信小程序作證的案件。

參與「遠程作證」的民警龔某也表示,「以前我們聽到要出庭作證就頭皮發麻,因為比較麻煩,來回奔波不說,還要等候庭審、等籤筆錄等,往往一折騰就是半天時間,而我們手頭上又還有其他本職工作」,證人龔警官表示,「現在有了微信作證,我們不用再路途奔波,就算天氣惡劣也不怕,還節省了時間,非常方便。」

觀點

可提高證人出庭作證率值得推廣

10月19日,中國網際網路協會信用評價中心法律顧問、網際網路及智慧財產權專業律師趙佔領對記者表示,廣州市越秀區人民法院通過微信小程序進行遠程作證的方式,是一種司法便民措施。

趙佔領律師分析,「微信小程序遠程作證」利用了網際網路信息化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證人「出庭難」的問題。他指出,「因為出庭需要花費一些時間,有可能證人在外地,當天不能出庭作證;此外,有的證人考慮到出庭的成本會比較高,或者不願意當面面對犯罪嫌疑人。而通過『遠程作證』,既能夠留存證人的視頻和影像,又可以和證人進行實時互動和發問,和現場出庭作證沒有本質上的區別,還能提高證人出庭作證率。」

趙佔領律師認為,「微信小程序遠程作證」的方法值得推廣,「法院在未來可以設立試點單位,並逐步推廣到其他法院」,同時,他認為,參與「遠程作證」的證人,不只限於民警,也可以推廣至所有的案件的證人,有效節約司法資源。

(實習編輯:潘巧絢)

相關焦點

  • 在家「刷臉」就能遠程閱卷了!廣州越秀法院推出微信閱卷服務
    為方便當事人、律師閱卷,近日,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人民法院正式推出微信閱卷小程序。無論是炎炎烈日,還是呼呼颱風,當事人和律師都可以足不出戶,在家裡或者辦公室內「刷個臉」就可以實現遠程閱卷,極為便利。微信閱卷小程序實現「刷臉」的方式是參照「公安部居民身份證網絡應用國家標準」,依託騰訊公司及微信的生物識別技術,建立微信「實名實人信息校驗能力」,即通過人臉識別+公安比對,校驗用戶實名信息和本人操作。易言之,就是通過該軟體可以進行人臉識別認證,當事人不用再去現場辦理政務。
  • 我看了上百個法院小程序!神級功能遠不止刷臉閱卷、微信開庭、秒傳文書…了解一下? | 未來星
    —數字越法遠程視頻平臺2、接收文書 1秒就能隔空實現——三亞中院智慧審判送達平臺3、查閱卷宗 工作效率快如閃電——北京一中院4、刷臉查案 在線預約查案不是夢——深圳法院訴訟服務5、執行懸賞 有效幫助執行案件——廣州微法院6、 庭審直播 讓每個人感受公平正義
  • 「證人微信作證」是司法便民又一創舉
    「證人微信作證」是司法便民又一創舉  廣州市越秀區法院19日開庭審理一起盜竊案,並通知一位現場執勤民警出庭作證,但該執勤民警並未「現身」庭審現場。原來,這是該法院首次嘗試證人微信作證。執勤民警無需親臨庭審現場,只要登錄「數字越法遠程視頻平臺」,進行「刷臉」及身份認證後即可通過微信小程序進行遠程作證。此舉全國首創。  證人出庭作證是公民的法律義務,但證人出庭作證率較低長期存在,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問題。證人出庭難的原因之一就是不方便。而廣州市越秀區法院首次嘗試的證人微信作證,顯然極大地方便了證人作證,也促進了司法公正。
  • 在家「刷臉」可遠程閱卷
    信息時報訊(記者 何小敏 通訊員 潘文杰) 為方便當事人、律師閱卷,近日,越秀法院正式推出微信閱卷小程序。當事人和律師都可以足不出戶,在家裡或者辦公室內「刷個臉」就可以實現遠程閱卷,極為便利。據了解,微信閱卷小程序實現「刷臉」的方式是通過人臉識別+公安比對。
  • 英國專家遠程作證 上海海事法院首次啟用庭審智能翻譯系統
    此次庭審,英國專家鑑定人在英國遠程作證,上海海事法院首次啟用自主研發的庭審智能翻譯系統,對法庭內的語音實時同步翻譯,並且利用船舶大數據系統當庭演示船舶境外航行軌跡,充分展現了中國海事司法國際化、專業化、智能化水平。
  • 英國專家鑑定人跨境遠程作證 上海海事法院首次啟用庭審智能翻譯...
    此次庭審跨越了半個地球,英國專家鑑定人在英國遠程作證,上海海事法院首次啟用自主研發的庭審智能翻譯系統,對法庭內的語音實時同步翻譯,並且利用船舶大數據系統當庭演示船舶境外航行軌跡,充分展現了中國海事司法國際化、專業化、智能化水平。
  • "靠臉吃飯"時代真來了!支付寶在肯德基廳玩刷臉吃飯,去試試?
    兩年後的今天,支付寶宣布在肯德基的全球首家概念餐廳——KPRO餐廳上線刷臉支付。沒錯,不用現金、不用信用卡、不用手機掃碼,通過刷臉就可以吃飯了。這也是刷臉支付在全球範圍內的首次商用試點。連手機都不需要,只要"靠臉吃飯"在杭州萬象城的KPRO餐廳裡,券商中國記者率先體驗了一把「靠臉吃飯」:在自助點餐機上選好餐,進入支付頁面,選擇「支付寶刷臉付」。
  • 證人線上作證相關問題的探究
    我國的線上作證雖然起步比較晚,但相關的實踐經驗並不少。2009年,北京豐臺法院在審理一樁民事案件時通過QQ視頻聊天室的功能順利進行了線上作證;2013年,內蒙古滿洲裡法院利用QQ視頻順利進行了遠程作證,這也是該院在民事訴訟法規定可以通過視聽傳輸技術線上作證之後的首次嘗試;2017年,杭州網際網路法院建立,標誌著我國線上庭審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 上班打卡刷臉、進出公園刷臉、收快遞刷臉…人臉識別深陷爭議漩渦...
    人臉識別技術是基於人的面部特徵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技術,主要包括人臉檢測、人臉圖像預處理、人臉圖像特徵提取、匹配與識別四部分。目前已被廣泛運用於遠程開戶,機場、火車站及景區的認證核驗,人臉手機解鎖,線下刷臉支付,公安系統的天眼系統抓捕嫌犯等領域。
  • 銀行能「刷臉」開戶了 不過暫時只是輔助手段
    ◎每經記者 鄧莉蘋近年來,隨著人臉識別技術成為高頻詞並逐漸在金融領域運用,「刷臉」受到高度關注。雖然外界期待的刷臉支付、開戶暫未大規模推向市場,但已有銀行開始嘗試在業務辦理中引入人臉識別技術。近日,招商銀行宣布已在深圳分行6家支行櫃面,以及VTM(遠程視頻櫃員機)全渠道應用了人臉識別技術。
  • 刷臉支付,掃碼支付終結者?
    雖然並沒有一個人臉識別技術公認的差錯率門檻,但是大家對人臉識別技術的信心越來越足,刷臉技術應用場景不斷擴張和深入,其在身份驗證鏈條上大有從輔助地位「上位」到主體位置的態勢。支付寶是行業內最早布局人臉識別技術的公司之一。自2015年起,支付寶率先將人臉識別技術應用於用戶登錄後,這一技術先後用於實名認證、找回密碼、支付風險校驗等場景。
  • 您領了電子結婚證嗎 用微信小程序「刷臉」就能領
    昨日是中國傳統節日「七夕」,記者了解到,包括湖北在內的全國14省市用戶可通過「中國政務服務平臺」微信小程序「刷臉」關聯電子結婚證。 據介紹,北京、河北、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湖北、江西、湖南、廣東、重慶、四川、貴州、福建等省市的用戶,在民政部門領取結婚證後,使用「中國政務服務平臺」小程序,通過刷臉即可關聯本人與紙質證書相對應的婚姻登記電子記錄,即「電子結婚證」,並能長期在「我的證照」中查看。 「中國政務服務平臺」中的「電子結婚證」領取步驟簡便,全程10分鐘內就能完成。
  • 遠程核實考生身份,守住線上考試公平底線
    自5月以來,有多場藝術類院校的招生考試、研究生複試中採用了遠程身份驗證方式,通過移動端核實學生個人信息,實現人證合一,證明是「真人「且為」本人「,確保考試公平公正。學生/考生遠程人臉實名認證解決方案 方案構成通過應用百度人臉實名認證解決方案,包括離線採集 SDK、活體檢測、權威數據源校驗等能力,基於用戶身份證及人臉信息,與權威數據源進行比對,驗證考生/學生身份。
  • 「刷臉」可查案件進度(微故事・法治中國)
    今天這個查詢結果,算是給他吃下了一顆定心丸;而他用來查詢的工具,僅僅是掌中的手機和自己的一張臉。一直以來,廣州法院致力於通過「智慧法院」的建設提升訴訟效率和司法透明度。不久前,廣州法院又推出新「神器」――廣州微法院小程序,首款功能「刷臉查案」實現了當事人可以不受時空限制,實時查詢案件進展情況,再也不用擔心立案密碼丟失了查不到案、法官和書記員開庭接不到電話、訴訟服務大廳人多排不上號的情況了。
  • 「網際網路+可信身份認證」應用提檔升級!杭州公安政務服務全面進入「刷臉時代」
    、戶籍、流口、治安全業務「刷臉可辦」且「一次身份認證,終身多點復用」。在派出所窗口工作人員的提示下,陳女士試著讓丈夫通過手機APP進行遠程「刷臉」認證並提交授權委託。僅過了幾秒鐘,陳女士的手機APP上便同步收到了丈夫的實名認證委託申請,順利在窗口完成了後續遷戶手續。如此便捷,令陳女士十分驚喜,她特意發了朋友圈點讚。
  • 賓陽法院首次運用遠程提訊系統開庭審理刑事案【總...
    賓陽法院首次運用遠程提訊系統開庭審理刑事案【總第892期】 2020-04-08 1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要「臉」還是要安全? 刷臉支付遇到的質疑多過支持
    上班打卡刷臉、進出公園刷臉、回到小區刷臉、收取快遞刷臉……不知不覺間,人臉識別設備已經侵入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但近兩年來,人臉識別技術的迅速普及也使得相關實踐運用泛濫,引起了部分用戶的反感以及監管層面的關注。
  • 微信刷臉支付進駐家樂福 錯誤率僅十億分之一
    挑選商品、刷臉、秒秒鐘結帳,昨天(5月20日)在上海,聯手家樂福,騰訊首個商超零售場景的刷臉支付系統正式投入使用。選定上海家樂福天山店,騰訊和家樂福聯手打造了合作下的首家智慧門店「Le Marche」。在這家智慧零售門店中,騰訊智慧零售工具矩陣會全部投入使用,賦能零售全鏈條。其中大眾消費者感知最直接的將是刷臉支付。
  • 刷臉取件被小學生用照片「破解」?!那刷臉支付還安全不? - 中國日報
    前些天,上海外國語大學秀洲外國語學校402班科學小隊在一次課外科學實驗中發現:只要用一張列印照片就能代替真人刷臉、騙過小區裡的豐巢智能櫃,取出父母們的貨件。這是真的嗎?微信方面對此表示↓↓↓「微信刷臉支付使用安全等級最高的3D活體檢測技術:綜合使用3D、紅外、RGB等多模態信息,可以有效抵禦視頻、紙片、面具等的攻擊。同時,微信支付會通過多維度安全風控策略確保帳戶安全,且提供多因子校驗,部分用戶需要輸入與微信帳號綁定的手機號或掃描二維碼等進行校驗,進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 刷臉取件被小學生用照片「破解」?!那刷臉支付還安全不? - 科技日報
    前些天,上海外國語大學秀洲外國語學校402班科學小隊在一次課外科學實驗中發現:只要用一張列印照片就能代替真人刷臉、騙過小區裡的豐巢智能櫃,取出父母們的貨件。這是真的嗎?微信方面對此表示↓↓↓「微信刷臉支付使用安全等級最高的3D活體檢測技術:綜合使用3D、紅外、RGB等多模態信息,可以有效抵禦視頻、紙片、面具等的攻擊。同時,微信支付會通過多維度安全風控策略確保帳戶安全,且提供多因子校驗,部分用戶需要輸入與微信帳號綁定的手機號或掃描二維碼等進行校驗,進一步提高了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