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科普 小雞的耳朵在哪裡?--中國數字科技館

2020-12-25 中國科學技術館

  達姆,丹麥著名生物學家和營養學家,1895年出生,獲194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從小在農場長大的他,熱愛大自然,熱愛大自然中的各種生命。他不斷地探索著大自然的奧秘,獲得了一系列成果。

  我出生在丹麥哥本哈根的一個農場裡,非常愛好生物和大自然。從小我就和藍天、白雲、各種動物為伍,常常思考和它們有關的問題。那些問題很有意思,總讓我著迷。

  我很懂事,年紀稍稍長大一點兒後,就開始幫助奶奶照看農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天,我正在農場裡給雞群餵食。一隻小豬跑出了豬圈,跑到雞群中,調皮地鑽來鑽去,一會兒逮逮這隻雞,一會兒拱拱那隻雞,把小雞們嚇得到處亂竄,連我手中的飼料也不能夠吸引它們過來。

  我非常生氣,跑過去抓住小豬的耳朵,狠狠地把它拽進豬圈,「砰」的一聲關上門,然後繼續給小雞們餵食。我手裡撒著飼料,嘴上喚著「咕咕咕」,沒有小豬的搗蛋,我幹得可歡了。小雞們似乎對我帶來的美味也很滿意,吃得津津有味。

  這時候,被關在豬圈裡的小豬似乎不服氣,在豬圈裡來回地走著,還喘著粗氣,哼哼著直叫喚。我又好氣又好笑:「看你調皮,就給小雞吃,不給你吃。」說完,我忽然想到,小豬能夠聽見我說話,那是因為它有一對像扇子一樣大大的耳朵。小雞也能夠在我的召喚下吃東西,說明它們也聽見我說的話。小豬的耳朵大大的,長在頭上,那小雞的耳朵長在哪裡呢?

  想到這裡,我疑惑起來。於是,我放下手裡的飼料,順手抓住一隻小雞,揪著它的腦袋,左看看右瞧瞧,就是沒有看到它的耳朵。我又把小雞的茸毛翻開,仔細地察看,嘿,我發現小雞眼睛旁邊有兩個小孔。這就是小雞的耳朵?

  為了證實兩個小孔就是小雞的耳朵,我找來一塊布綁在小雞頭上,把那兩個小孔緊緊地蒙住,然後跑到一邊,大聲呼喊小雞過來吃食物,看小雞還能不能聽到自己的聲音。可是還沒有等試驗有結果,小雞竟然一頭倒在了地上。原來,我綁得太緊了,小雞呼吸不暢,活活給憋死了。

  我很傷心地埋葬了小雞。然而,「小雞的耳朵在哪裡?」這個問題仍然吸引了我。我跑到學校的圖書館,借來很多書,終於弄明白了,原來,我在小雞眼睛旁邊發現的兩個小孔就是它的耳朵。

相關焦點

  • 神奇昆蟲在哪裡(上)--中國數字科技館
    《科學大眾》開博時間:2016-07-01 14:43:00 創辦於1937年,是我國創刊最早、影響最大的科普刊物之一
  • 2020年中國數字科技館共建共享會議在鄭州召開
    12月16至17日,由中國科技館主辦、鄭州科技館承辦的2020年中國數字科技館共建共享會議在鄭州召開。來自全國各地47家科普場館的110餘人參加了會議。中國科技館網絡科普部主任任賀春做了《數字信息助力科普發展提升共建共享推動體系協同融合》的工作報告。中國標準化研究院高新技術標準化研究所副所長王志強做了《國家標準科普資源分類與代碼宣貫》的報告。
  • 中國科技館邀公眾「雲享」暑期科普大餐
    「雲遊」中科館,在「雲端」聽科學課,參加「雲趣故事會」……疫情期間公眾出行減少,為滿足公眾科普需求,自今天起至8月31日,中國科技館特別推出「雲享科學」系列活動,在暑期每天推出一期,通過圖文、音視頻、在線直播等形式,將展覽展品、科學課、品牌活動等豐富的科普內容移至雲端,帶領公眾雲端攬勝
  • 跟尤達大師學原力發電--中國數字科技館
    《小哥白尼•趣味科學》開博時間:2016-11-27 16:02:00 是一本圖文並茂的少年科普畫刊
  • 「果實」奇特的拐棗--中國數字科技館
    《科學24小時》開博時間:2016-07-01 14:43:00 旨在向全國廣大群眾,特別是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廣大青年,普及科學技術知識,繁榮科普創作
  • 洗衣機隨身帶--中國數字科技館
    《科學大眾》開博時間:2016-07-01 14:43:00 創辦於1937年,是我國創刊最早、影響最大的科普刊物之一
  • 中國科技館的兒童節「科普盛宴」
    如何讓科普變得更直接更有興趣,是中國科技館永遠的命題。 今年的六一兒童節,中國科技館可謂又大膽地創新了一把。端午節這天,也就是5月30日,中國科技館出品的首部大型互動科幻童話劇《皮皮的火星夢》正式和500個寶爸寶媽以及小朋友們見面。 如果你認為這是個十幾分鐘的小品劇,那就錯了。它是近一個半小時的科普劇,由中國科技館原創劇本,演員全部是科技館的科普工作者。 皮皮筆下的3隻小豬登上了火星,與火星狼展開了一場充滿樂趣的大戰。
  • --中國數字科技館
    除主刊《家庭醫生》外,我們還出版發行《家庭藥師》《健康養生》、健康科普類叢書及漫畫。耳朵所能聽到的、所有頻率的聲音,在強度相同時,均勻混合得出的聲音,就是白噪音。在適合的音量下,聽起來,就像輕微的「沙沙」聲。  有些失眠,白噪音也無能為力。白噪音確實有一定助眠的作用。
  • 【原創】「山神」過後彩霞飛--中國數字科技館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廣西科普作家協會首席顧問,家庭醫藥雜誌副總編。個...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立即登錄
  • --中國數字科技館
    把小雞交給母鴨養育,小雞會變得熟悉水性。未出世的嬰兒還在母親體內時,身體被羊水所包圍,所以人類的身體機能其實是非常適合遊泳的。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立即登錄
  •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中國數字科技館
    《科學大眾》開博時間:2016-07-01 14:43:00 創辦於1937年,是我國創刊最早、影響最大的科普刊物之一
  • 中國數字科技館-體驗館、博覽館在建項目取得新進展
    7月23日至29日,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作為中國數字科技館-體驗館子項目牽頭單位,與中國數字科技館項目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項目辦」)、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博覽館牽頭單位)聯合組成檢查組,在武漢、南京召開了中國數字科技館博覽館、體驗館在建項目檢查會議。
  • 中國現存244座科技館 青少年科普教育離不開科技輔導員
    中國科學技術館副館長廖紅說,從兒童到老人都是科技館服務的對象,但最重要的還是青少年。第六屆全國科技館輔導員大賽總決賽10日至12日在山西太原舉行。其間,廖紅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中國的科技館正在形成一套獨具特色的系統,旨在加強青少年科普教育,推動科技的發展。從兒童到老人都是科技館服務的對象,但最重要的還是青少年。
  • 冷凍蔬菜,營養不遜色--中國數字科技館
    《家庭醫生》開博時間:2016-07-01 14:43:00 《家庭醫生》創刊於1983年,由中山大學主辦,是一本面向大眾的健康科普類讀物
  • 全國科普日暨中國流動科技館巡展活動在漢中市南鄭區啟動
    9月17日,我區在大河坎九年制學校舉行了2020年全國科普日暨中國流動科技館巡展活動啟動儀式。省科技館副館長陳軍介紹了中國流動科技館巡展情況並宣布巡展活動啟動,市科協副主席賀凱講話,區委常委、宣傳部長袁蕊致辭。
  • 中國科技館網絡科普部主任任賀春:我對河南省科技館十分期待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劉曉波 尹江勇  12月16日,2020年中國數字科技館共建共享會議在鄭州開幕。會議由中國科技館主辦、鄭州市科技館承辦,來自全國47家各主要科普場館及相關單位的共的110餘人參加了會議。中國科協黨組成員、中國科技館館長殷皓、中國科協科普部副部長錢巖、河南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王繼芬、鄭州市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崔光偉出席開幕式。
  • 頻頻眨眼睛,可能是病--中國數字科技館
    《家庭醫生》開博時間:2016-07-01 14:43:00 《家庭醫生》創刊於1983年,由中山大學主辦,是一本面向大眾的健康科普類讀物
  • 中國特色現代科技館體系初步建成
    其機動靈活的特點,很好地滿足了基層公眾的科普需求,被親切地稱為「科普輕騎兵」。 此外,農村中學科技館項目由中國科協支持中國科技館發展基金會通過募集社會資金,利用農村中學現有場所,配置科普展品,建設校內科技館。截至2017年底,累計建設539所,直接服務青少年超過206萬人次。
  • --中國數字科技館
    2013年夏天,科普界批駁膠原蛋白達到了一個高潮,以至於包括央視在內的若干主流媒體也進行了曝光,膠原蛋白產品的人氣一度回落。不過,最近,市場上有宣稱「致力於研究和開發美容保養產品」,推出的最新產品中,就有一個以「小分子膠原蛋白」為主打原料。
  • 看「奮鬥者」號、賞紙的藝術 中國科技館推出元旦系列科普活動
    新華社北京12月31日電(記者溫競華、董瑞豐)中國科技館2021年元旦系列科普活動31日拉開帷幕,元旦假期期間將用豐富多彩的科普展覽和科普活動滿足不同觀眾的「科學味蕾」。創造了萬米深潛紀錄的「奮鬥者」號讓我國具有了進入世界海洋最深處開展科學探索和研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