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飛輪效應」為什麼使亞馬遜成為千億帝國?

2020-10-10 青璇小憩

記得小時候我玩過一種遊戲,印象深刻,街坊鄰居的孩子們都在玩,那就是用一些花花綠綠的小紙片捲成輪子的模樣插在一根小木棍上,只要風一吹,紙輪子就會轉動起來。

而多數的時候風是吹不動的,尤其是在屋裡或庭院的時候,那我們這幫孩子們就用嘴巴用力吹,一開始很費勁,但一旦被我們吹起來了,那輪子會借著微風不停地飛轉,引得小夥伴們哈哈大笑。

有時候我們還會拿著五顏六色漂亮的紙輪子在上街沿上跑,目的還是想借著風力讓輪子轉動起來。

紙輪子之所以能轉動逗孩子們開心,我想有兩方面因素,一是,如果你不用力氣,不順著風,紙輪子裡頭自動裝了個發動機讓它隨時隨地都毫不費力地轉動起來,那麼這遊戲就不好玩了。遊戲遊戲有兩個要素,一要遊,二要戲,那這一遊一戲必須有人來參與,沒人參與的活動就不能算遊戲,不能給人帶來開心快樂。

其二是紙輪子的飛轉會變化的,時快時慢,而且快與慢的節奏也出於玩伴們的主觀能動性。你偷懶不用嘴吹,兩條腿不跑動,紙輪子就動不起來了。所以紙輪子就是你的玩偶,是由你來操控的。

當家家戶戶有了電扇時,那紙輪子遊戲也就被歲月淘汰了,因為我們不能從中獲得操縱者的愉悅感。這也是人性的奧秘之處。

說到輪子我們也會想起自行車,我是在大學畢業後才學會騎自行車,記得上大學時,好幾位男同學扶著自行車幫助我學習騎車子,但我個性膽小如鼠,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學不會,關鍵在於第一步的車輪很難啟動,需要人先平衡,再用腿的力氣來發動它。

大學畢業後市面上出了一種微型的女式小鳳凰車,那種小輪子雖然騎起來不快,但對於我正是太實用了,輪子小使力就不用過猛,輪子大約轉了5、6圈就很順了,人也穩穩噹噹的,車子騎得也不費力,當然,剛剛騎的時候,一定要用一點力,不然無法讓輪子動起來,就如紙輪子一樣的道理。

而騎車子也有他的快樂之處,因為你是駕車人,你是主人,你是操控者,騎車和遊戲是一樣的道理。

主宰這個宇宙世界的我們姑且稱之為神或上帝,他是高於一切人類的。但我想,神在剛剛開始創造宇宙的時候一定也是費了好大的力氣。我們無法揣度神一開始是怎麼推動地球這個巨大輪子的運轉?而宇宙的星球運轉得又如此勻速,我想這位操控者一定很自豪吧。

而人似乎有點像上帝,都喜歡輪子的轉動,它不僅好玩為我們帶來樂趣,其次也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便利,我學會騎自行車後,到了流行駕駛汽車的時候,我也不落伍,拼了命似的學駕駛,不怕日曬勞苦,不怕教練打擊諷刺,終於熬了出來成功地拿到了駕照。

我喜歡開車,和前面的原理一樣,因為我是他的主人,我可以駕馭他,尤其在高速路上車輪快速滾動之時,快的時候我曾經開到130~140碼,那是我精神最亢奮的狀態,抑鬱症都立刻滾蛋,消失得無影無蹤。

人類都喜歡輪子的轉動,畢竟都是上帝所生的。哈哈,開個玩笑。

亞馬遜的創始人貝佐斯,他本是一個經營管理者,但聰明的他卻從輪子的運轉中發現了一個心理學原理,那就是著名的「飛輪效應」。

飛輪效應指為了使靜止的飛輪轉動起來。一開始,你必須使很大的力氣,一圈一圈反覆地推,每轉一圈都很費力,用盡力氣才能讓輪子慢慢地啟動,甚至於一開始那輪子的轉動都看不出來。

但是,但是,這最初的努力是不會白費的,飛輪一旦被你推動起來,那它的速度將會越來越快,直至達到一個臨界點的時候,這個飛輪就會產生慣性,就如車子那樣,你不踩油門車輪依然會跑動,停不下來。

飛輪效應本來是一種物理現象,但商人貝佐斯為何會把它運用在經營管理上呢?其實,這就是知識的遷移作用,人類也是異常靈動的,當年亞馬遜成立之時,公司經營狀況不景氣,負債纍纍,根本不受華爾街投資商們的青睞。

在這種輪子無法推動的時候,貝佐斯不氣餒,他明白飛輪效應,只要你不停地推動,不要放棄它,最終輪子是會被推動的,事實證明,貝佐斯的理論是成立的,他帶動員工繼續推動這個商業輪子,幾乎用了十年時間,輪子才開始慢慢地轉起來,到了二十年後,飛輪效應真正發揮出了它的魔力作用。

亞馬遜只用了二十年的時間衝到了千億帝國。和蘋果公司平起平坐,而蘋果卻用了38年的時間。

中國的馬雲、京東、華為、騰訊公司等等其實都不知不覺地在運用飛輪效應。

自然界萬事萬物都是相通的,知識也如此,現代人把飛輪效應運用在職場上也一樣有用,大多數人應該都有這樣的經歷,我本人深刻經歷過,當假期過後重新返回工作之時,那一夜就失眠,焦躁不安,總覺得異常的艱難,焦慮且毫無頭緒。

而勉勉強強熬過幾天,精神狀態又恢復如初,這就是飛輪效應的作用。

尤其是現代年輕人開始創業的階段,要知道飛輪效應,萬事開頭難,但只要堅持不懈地推動,相信你的輪子一定會被推得越來越快的,無論做什麼要認準一個目標,堅持、努力、不放棄直至成功。

希望我們共勉。


相關焦點

  • 飛輪效應:萬事開頭難?做好這3點,萬事也不難!
    那為什麼會萬事開頭難?其實,這是一個心理學現象,被稱為飛輪效應,就是指為了使靜止的飛輪轉動起來,一開始你必須用很大的力氣,一圈一圈反覆的推,每轉一圈都特別費力,但是每一圈的努力都不會白費,飛輪會轉動得越來越快。
  • 職場「飛輪效應」:讓自己在悄無聲息中產生持續「複利」
    心理學定律-----飛輪效應:為了使得靜止的輪子可以飛快轉動起來,一開始你需要費很大的力氣。而當飛輪越來越快的時候,到達某個臨界點時,我們無需再費很大力氣,只需中間稍微照顧下,飛輪依舊可以越轉越快,並一直轉下去。
  • 亞馬遜會員為什麼會如此成功?
    那麼亞馬遜會員為什麼會如此成功?這即要歸功於Prime本身提供了物超所值的服務,也要歸功於其和第三方賣家及AWS形成的飛輪效應。貝佐斯在2014年亞馬遜年度股東信中提到亞馬遜已經找到了三個畢生追求的業務,它們分別是Prime(亞馬遜會員服務)、Marketplace(第三方賣家平臺)和AWS(亞馬遜雲服務)。貝佐斯認為推動亞馬遜成為全球最偉大的企業的核心就是這三塊業務所形成的飛輪效應。當飛輪效應起作用時,企業效率就能達到遠超預期的水平,而前期投入的大量成本就會隨著效率的提升而被覆蓋。
  • ...亞馬遜的簡單發展歷程三,飛輪理論解讀亞馬遜全球14個面向中國...
    歡迎來到我的亞馬遜賣家課程,這一講我將為大家揭開亞馬遜帝國的神秘面紗,全面認識這家,全球排名第三的公司。以及這家公司神奇成長的背後的底層邏輯即著名的飛輪理論,這個理論也是賣家的指導思想。 現如今,在20 年後的今天,亞馬遜成為最受世界上最受商業人士尊重的公司,商業價值獲得巨大的增值。亞馬遜全球收購的規模也是最大的,比如雲智能公司,服裝公司,視頻影視公司,圖書網站等。
  • 家長為什麼要管理好孩子的假期?不得不了解的「飛輪效應」
    如此循環,這是為什麼呢?在心理學上有一種效應叫「飛輪效應」,適用於成人的工作狀態,我覺得也適用於學生的學習周期狀態。「飛輪效應」是指為了使靜止的飛輪轉動起來,一開始需要很大的力氣,一圈一圈反覆推,每一圈都很費力。
  • 全球電商領航者亞馬遜,打造數字新消費的「飛輪效應」
    如何讓已經活躍起來的消費熱潮不受經濟周期下行或疫情等不確定的因素影響而出現停滯狀態,電商行業需要找到能夠拉動市場自循環的「飛輪效應」。例如目前熱鬧非凡的「雙十一」,通過整場打折促銷活動強化全民購物熱潮。不過為了滿足消費者個性化的需求這還不夠,電商企業還需要商品的豐富度、品質的穩定性以及適應數字新消費的服務創新進行相互補充,顯然來自大洋彼岸的亞馬遜不可缺席。
  • 名牌大學是如何練成的(哈佛的飛輪效應)
    今天聽完有本書講亞馬遜公司的飛輪效應,突然感慨,發現原來世界的名校也有自己的一套飛輪效應。那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個就是他們的飛輪效應: 在網際網路社會之前,在資本主義工業社會,富裕家庭的孩子更容易接收到來自父輩的幫助,更容易成為成功,成功人士對社會影響力會大得多,這些富裕家庭的孩子還會自發的組織校友群
  • 心理學:世上最詭異的3個心理學效應,第2個最可怕
    我今天給大家分享3個非常有趣且一點詭異的心理學效應,許多人也許身處其中卻不自知。也有些人說這是萬事開頭難,其實從心理學來看,「飛輪效應」的理論正支持了這一點。心理學中對飛輪效應的解釋是這樣的,為了使靜止的飛輪轉動起來,一開始你必須使很大的力氣,一圈一圈反覆地推。達到某一臨界點後,飛輪的重力和衝力會成為推動力的一部分。
  • 十大心理學效應,拉開你與同齡人的差距
    生活之中無處不「心理」,為什麼會情人眼裡出西施?為什麼人會屢戰屢敗?為什麼自我暗示會有效果?「男女搭配,幹活不累」有沒有科學解釋?.....人類社會的很多奇妙現象與行為均可歸結為人的心理活動,以及由此產生的行為,都可以通過心理學進行解釋。
  • 心理學:世上最詭異的3個心理學效應,第2個最可怕
    我今天給大家分享3個非常有趣且一點詭異的心理學效應,許多人也許身處其中卻不自知。飛輪效應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個感覺,在做任何新鮮事情的事情總是非常困難,比如我們學開車的時候,一開始怎麼都學不會,甚至還會出現各種問題。
  • 心理學效應正悄悄影響你?
    …… 別慌,可能是因為你正在被一些心理學效應悄悄影響著,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揪出它們!如果你也這樣,那也許是受到了「飛輪效應」的影響!飛輪效應指為了使靜止的飛輪轉動起來,一開始你必須使很大的力氣,一圈一圈反覆地推。
  • 《千與千尋》:淺析用「飛輪效應」應對「不確定性」的三個關鍵點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從職場角度,淺析由《千與千尋》啟發下的思考,如何用「飛輪效應」來成功應對外界環境的不確定性帶來的變化與挑戰,以及具體做法的三個關鍵點:01誤入低谷,其實只是「飛輪」暫時「靜止」心理學上有一個「飛輪效應」,是指為了使靜止的飛輪轉動起來,一開始你必須使很大的力氣
  • 小米的歧路 虛弱的飛輪
    小米雖然有以廣告收入為主打的「網際網路服務」和IoT生態業務,但是只是學到了亞馬遜「飛輪效應」的形式和皮毛,並沒有繼承亞馬遜的精髓—注重長遠和客戶體驗。8月1日,西南證券發表了一份研報《從亞馬遜飛輪看小米的護城河》。「飛輪效應」是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提出的詮釋亞馬遜增長邏輯的核心運營思想,是一個可以從任何一個點開始但沒有終點的閉環循環,核心在於以提升用戶體驗為中心推動公司的持續增長。
  • 假期結束,你要知道的4個心理學效應
    了解這4個著名心理學效應,做個明白人。飛輪效應假期過後,重新投入學習、工作,總是異常艱難?長假結束後的公司現狀有人說,這是典型的「節後綜合症」;也有人說,這是萬事開頭難的體現,就像「飛輪效應達到某一臨界點後,飛輪的重力和衝力會成為推動力的一部分。這時,你無須再費更大的力氣,飛輪依舊會快速轉動,而且不停地轉動。
  • 3大心理學效應,這些人際交往技巧,看完就懂
    很多人對心理學有很大的誤解。我認定只要掌握心理學,就能讀懂別人的心。這是對心理學的錯誤認識。每個人的個人都是特殊的,沒有一個人能完全看穿別人的一切。心理學不是神。是關於人的思想、感情、行動的研究。如果你學識淵博的話,即使不遲到也不會被認同。如果你做了出色的工作,也得不到上司的稱讚和提高。如果你的人品好的話,這是一言難盡的情況。如果面對客人讓步的話,對方會一直不滿。
  • 《像託爾斯泰一樣寫故事》:重鑄「飛輪效應」,拆解名家創作秘籍
    除了讓讀者直觀地看到名家如何用有創意的頭腦賦予文本魅力,真切地幫助讀者解決寫作難題之外,這部書籍當中還隱藏著一個值得借鑑和學習的強大內核,那就是心理學中的「飛輪效應」。1、以「飛輪效應」分析寫作的可學性和可教性首句難,難就難在你可能會被卡住,其餘的文字都將從這句話流出。
  • 網際網路的「飛輪詛咒」
    這是本文作者要探討的問題,一起來看看~「飛輪效應」通常用來描述科技企業的平臺化商業模型,大意是一個公司中不同業務板塊之間相互耦合賦能,不同業務板塊就像不同的齒輪,剛開始運轉推動的時候非常吃力,但每一次轉動都對下一次轉動提供了勢能,最終「飛輪」會越轉越快,企業的價值也就越來越大。
  • 首因效應、曝光效應……職場最常用的7條心理學效應你知道哪些?
    許多有趣的心理學原理,一直是人們所津津樂道,並且時常會掛在嘴邊引用的,事實上不少心理學原理和職業規劃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都可以運用於職場的個人發展,向陽君特意整理了下面這7大心理學效應,讀懂了這些,對你個人的成長,會有很大的好處。
  • 【薦讀】世界七大著名心理學效應,學會一個受益終身
    了解這七個著名的心理學效應,做個明白人。有人說,這是萬事開頭難的體現,「飛輪效應」的理論正支持了這一點。為了使靜止的飛輪轉動起來,一開始你必須使很大的力氣,一圈一圈反覆地推。達到某一臨界點後,飛輪的重力和衝力會成為推動力的一部分。這時,你無須再費更大的力氣,飛輪依舊會快速轉動,而且不停地轉動。
  • 世界七大著名心理學效應,學會一個受益終身
    了解這七個著名的心理學效應,做個明白人。1、飛輪效應假期過後,重新返回工作時總是異常艱難?這不無道理,「飛輪效應」的理論正支持了這一點。為了使靜止的飛輪轉動起來,一開始你必須使很大的力氣,一圈一圈反覆地推。達到某一臨界點後,飛輪的重力和衝力會成為推動力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