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明知是死,卻死的從容淡定,還作詩總結自己的一生

2020-12-10 三瘋說歷史

歷史上最有名的大貪官和珅,富可敵國、權傾朝野,在整個乾隆時代都是紅的發紫的人物。但隨著主子的謝幕,聰明的和珅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就在和珅死前三天,回首平生,曾寫過這樣一首詩:

星辰環冷月,縲紲泣孤臣。對景傷前世,懷才誤此身。

這五個字並不完全是為「懷才誤此身」所開脫。的確,他當得起「天才」兩個字。他年輕時曾在鹹安宮書院讀書。這所學校招生條件嚴格,教育質量出眾。能夠在這裡考試,從某種程度上證明了他的才能。《鹹安宮學》的課程包括經史、少數民族語言、書畫、武藝、射箭等。在課程設置的整體規範上,其目的明確,即為帝國培養高級政治人才。和紳大部分課程都很好。其能熟練掌握滿、漢、蒙、藏四種語言,經史典籍無不涉獵,文字功底深厚,而且武功騎射的基礎也很好。

老皇帝覺得更舒服的,是自己的情商高於智商,和別人相處總能讓對方感到愉快。歷史上的這位美男「行止輕盈,不矜鹹儀,言辭便給,愛詼諧,然性機敏,過目輒記誦」。他不像一個醫生那樣精明。根據《嘯亭雜錄》所載:「嘯亭雖位極人臣,然殊乏大臣體度,好言市井戲語,以為戲笑,嘗於幹清宮演禮,諸王大臣多有俊雅之人,及笑曰:『今日如孫武子教演女兵。』」可在乾隆面前如此說笑,滿朝只有和紳一個人能做到。他很體貼人,凡事都跟皇帝打交道。嘉慶辦事幹練,也不得不承認自己「精明敏捷」,尤其是在處理各種突發事件方面更是遊刃有餘。凡是政務繁瑣的地方,乾隆都派和紳去處理,和珅以他的機敏果斷屢獲嘉獎。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他充任欽差大臣,赴雲南查處雲貴總督李侍堯的貪汙案件,因處理得當,未獲回京,升為戶部尚書兼議政大臣。回北京後,他「面陳雲南鹽務、錢法、邊務,多稱上意,並允之」。充分展示自己的政治才能。它是和珅從政生涯的首次重大亮相,其表現受到朝野上下的一致認可。

在1788年林爽文起義期間,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他擔任機要秘書,向皇帝提出了寶貴的政策建議。暴動平定後,皇帝特地賜詩和紳、大學士三等忠襄伯和珅:訓諭、通諭。旁午軍書,惟明而斷。平薩拉爾,他曾經參戰。賜予激勵忠心,竟成為國翰!

《兼通傳》是和珅的重要政治資本。清代最重要的政治文書,都是用滿文寫成的,這實際上將許多漢大臣排除在最高決策層之外。唯一一位在乾隆朝擔任最高職務的漢大臣張廷玉,也精通滿文,因為他中進士後曾專攻滿文。

到乾隆後期,中文滿漢全席,但又有眼力的,只有和珅一人,看得清楚。因此,在乾隆五十六年(1792年)平定廓爾喀之後,乾隆又說:「去歲用兵時,一切指示機宜,均兼用滿、漢文。此等提法,喇嘛及傳諭廓爾喀敕書,併兼用蒙古、西番字者,其人極難,惟獨和珅,承旨詔書諭,皆可辦理秩如。」

古往今來被處死的貪官中,和珅的死最為引人注目。

1799年2月18日上午,嘉慶皇帝派人送來了一封奏摺。和珅見是白話,便索筆題詩一首:

五十年來夢幻真,今朝撒手謝紅塵。

他時水泛含龍日,認取香菸是後身。

能在臨終前寫出這樣一首禪宗詩句的人,應該是有一定深度,有一定悟性,有一定定力的人。眼尖的乾隆,也絕不會讓一位庸才落到與自己最接近的地位。

和珅的結局在封建社會的王朝制度下並不是個例,和珅發跡早,受寵時間長,這些和他內圓外也圓的性格、察言觀色的本事、溜須拍馬的技巧都有關係。但和珅貪戀權勢、不知進退也最終使自己「青史留名」。

相關焦點

  • 和珅臨死前打開乾隆留給他的護命符,看完後為何直接上吊自盡?
    和珅從小非常聰明機智,能揣摩聖意,是一個非常合格的奴才,乾隆皇帝要美女,和珅就去找美女,乾隆皇帝要錢,和珅就拼了命的去找錢,可以說對乾隆皇帝是有求必應,要啥給啥,可最後乾隆皇帝越來越任性,任性到最後要了和珅的命,這下和珅沒轍了,或許和珅至死都沒有想到乾隆皇帝臨死會讓自己陪著。
  • 楊絳:淡定從容自優雅
    出身書香門第,飽讀詩書,擁有完美的家庭還在事業上擁有自己的一方天地,這樣的人生堪稱完美。也只有淡定從容的品性才滋養出這般完美的人生。這本《楊絳:淡定從容便是優雅》用細膩優美的文字為我們剖析了這位完美女性的一生。她的淡定從容來自何處,這個品性又在她的戀情、工作和婚姻中發揮了哪些作用,在人生的暮年,還是這份從容讓她直面離別和孤單。
  • 和珅最大的靠山不是乾隆,也不是福康安,它若不死嘉慶不敢動和珅
    和珅最大的靠山其實並不是乾隆,也不是福康安,而是和他一同在朝為官的和琳,也就是他的親弟弟,和琳如果不死,嘉慶都不敢動和珅。母親因難產去世,父親早逝,兄弟倆從小相依為命,感情非常深厚。和珅對弟弟好,弟弟也極其支持擁護哥哥。弟弟喜歡舞刀弄槍,哥哥喜歡舞文弄墨。
  • 如何使自己成為一位淡定從容的女人?
    1如何使自己成為一位淡定從容的女人?在我看來,一位淡定從容的女人,首先要能欣然接受自己的全部,好的和不好的,其次要讓身邊的人感受到快樂。2想要達到淡定從容,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完善:要從容,遇事不急。能夠沉著冷靜地處理任何事情。正如陳繼儒所寫「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捲雲舒。」舉止要優雅,言語要溫柔。嫻靜猶如花照水,行動好比風扶柳。
  • 願你在人生的修行裡,一生迷人,且淡定與從容
    年少的輕狂悄悄被風雨淹沒,留下的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人生是一場難得的修行,修身僅擁有美麗的皮囊,修心才會有有情趣的靈魂。大部分的人,專注於修身,擁有光鮮亮麗的外表,卻缺少美麗的心靈。人活一世,活的是心態。心靈美麗的,遇見的處處都是好風景,如若不是,則常常深陷泥濘之中。漫漫人生路,山水一程,風雨一更。
  • 一樁踢妻至死案,本來很簡單,為何牽涉到和珅、阿桂等重臣
    海升還不解氣,又想掐烏雅氏的脖子,這才發現烏雅氏已經氣絕。這下,海升害了怕,他解下身上的褡褳系在烏雅氏的脖子上,又把另一頭系在柜子腿上,偽裝烏雅氏自縊而死的假像。做完這一切,海升還是不敢向烏雅氏娘家報喪。倒是烏雅氏陪嫁來的小廝偷跑回烏雅氏娘家,將這件事告訴了她的娘家人。
  • 關於和珅,你可能還不知道這些事
    對於乾隆皇帝,已經到了老年,更需要身邊有貼心的人,照顧自己,了解自己,對自己衷心。而這時剛剛進入職場的和珅,為了能夠讓自己的事業發展順利,必須要付出百分之二百的努力。這樣一來,兩個人各取所需,自然而然地越走越近。這也為和珅慢慢地成為乾隆的寵臣,和珅的官運步步升遷,以致後來把持朝政,貪汙腐敗打下了基礎。
  • 聖凱法師:人生的最後時刻 生亦從容死亦自在
    生亦從容,死易自在(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攝影:鏽劍)生命,是人類永恆的話題,也是一切宗教、哲學、文學、藝術、音樂共同探討的話題。古人有言「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一個人無論是一世為善,還是作惡多端,無論是真實了一生,還是虛偽了一世,在臨終之際,面對死亡,總有一些生前想說而不敢說或不宜說的話希望能一吐為快:或是對生的留戀、情的傾訴;或是對愛的回憶、恨的懺悔,說上幾句超然的短語,道出人生的真諦。
  • 盛極必衰:是有才害了和珅,還是有財害了和珅?
    和珅經過精心的策劃,到達雲南之後,沒有現身,而是先在暗中調查,獲得了大量的證據,最後,迫使死不認罪的李侍堯交待了自己的罪行。順利完成任務,和珅回京後,還通過自己在雲南的所見所聞,給乾隆上了一些治理雲南的建議。此外,和珅還通過和乾隆皇帝結為親家等手段,進一步鞏固了自己的權勢和地位。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德六歲的時候,就被乾隆指定為額附。兒子與公主結親之後,和珅更加不可一世,簡直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 美好的一天,做從容,淡定,優雅的自己
    是在人生的歷練中涵養出的淡定從容的定力;淡定也不是軟弱,它是虛懷若谷胸容萬壑的境界,是沉穩成熟和自信心的體現。4.幸福的大小和欲望的多少成反比,欲望越少,幸福就越大。欲望是幸福的敵人,因為欲望總是使人處於一種浮躁不安的狀態中。遠離欲望的糾纏,才能體驗幸福的真諦。
  • 《淡定從容,便是優雅》氣質是由女人,自己修煉而成
    人生是生命中的過程,就像大自然有春、夏、秋、冬一樣,每個季節都有其自己的內涵,重要的是把握住每個季節的好日子,不要在認知情感裡發生季節錯位,使生活變得尷尬。有人說「女人的容貌,30歲以前是父母給的,30歲以後則是自己給的。」
  • 乾隆禪位之後,嘉慶成了皇帝,為何和珅卻還不討好嘉慶
    1795年之後,永琰成為太子,作為乾隆帝寵臣的和珅,就更不能輕易接觸永琰了,私下交好東宮這是皇帝寵臣的大忌,尤其乾隆這樣權欲十足的皇帝。但1796年正月,乾隆正式禪位嘉慶之後,嘉慶已是皇帝,為了自己未來考慮,和珅即便冒著得罪乾隆的風險,也應該要與嘉慶搞好關係才對,但為何和珅一無動作?
  • 和珅一生中最鍾情的女子是誰?她死後,和珅連寫六首悼亡詞祭奠她
    幸得一位老家丁和父親的一位偏房保護和珅、和琳兩兄弟才能免於被趕出家門。好在,上天還是給和珅開了一扇窗,和珅自己是個極為聰明的人,之後,他考上了鹹安宮,因其足夠努力,他熟讀四書五經,精通多種語言,能夠熟練地運用滿、蒙、漢等多個民族的語言,為他的政治資本添磚加瓦。
  • 和珅一生中有很多對手,最強勁的並非紀曉嵐,而是作為大將軍的他
    在很多人看來,和珅一生中一共有三個敵人,其中最大的敵人就是紀曉嵐。剩下人們比較熟悉的就是劉墉了。當然這些都是電視劇中的演繹,其實在真正的歷史上,我們能看到不一樣的說法。和珅一生中有很多對手,最強勁的並非紀曉嵐,而是作為大將軍的他。在電視劇中,紀曉嵐和和珅曾經多次過招。兩人一直是針鋒相對的狀態,但是其實在歷史上並不是這樣的。和珅和紀曉嵐之間差著二十多歲。
  • 歷史上「和珅」在朝堂上,真正對手是誰?和珅「勁敵」只有這3人
    二人出身不同,阿桂比和珅大30多歲,阿桂屬於典型的官二代,但阿桂文武兼資。智勇兼備。完全憑著真本事,軍功一步步走到內閣首輔。從威望和職位上來說,阿桂要高於和珅。但由於阿桂一生徵戰沙場,領兵在外,很少居於朝堂,當時天下誰都知道和珅貪得無厭,唯獨乾隆不知道(也許假裝)而和珅誰都不怕,唯獨懼怕阿桂。
  • 最中庸的人生態度,向死而生,活到淋漓
    道家文化這樣的解讀向死而生!這是最原始的生存思維,每一個生命的個體,最終都會走向死亡,無一倖免。老子說過「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這樣解讀,放下一切包袱,勇敢前進,只管努力去做事,其他的交給老天爺,無論成敗,至少努力過,死了也不後悔。孔子這一生,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四處碰壁,顛沛流離,這三句話就是對自己一生的總結,也是留給弟子的最後教誨。影響是深遠的,一個聖人都活成這樣,我們還有什麼不滿意的?第三句話,寫進了《中庸》!
  • 楊絳:人生最妙的風景,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無論身處何處,都是一副淡定而從容的轉態。不會因為眼前暫時的得失而讓自己在外界得意忘形,因為懂得生活的真諦,活得更是豁然坦蕩。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這句話充滿美好,又帶有些許的悲傷。世間萬物無論好壞都要遵循自然規律,從生到死,或是從誕生到消亡。萬物更迭,向來都是無法去抗拒,用一顆平常心去看待就好。很多事情不喜不悲,參透也就平靜如水。
  • 溫柔謙和,淡定從容,遇到渣男不計較的3星座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這麼一個話題,溫柔謙和,淡定從容,遇到渣男不計較的3星座雙魚座天性溫柔的雙魚座,這個星座的人總是對任何人都抱有一種愛情的美好想像,愛情對於他們而言,是全部,離不開的關係,一旦愛上一個人,她們不願意計較太多。
  • 和珅一生最怕的四個人,劉墉排第二,和珅:最後一個是我的剋星
    那就是封建時期的官員,官員利用自己手中的職權可以肆意對商人進行敲詐勒索,撈錢的速度可比做生意快多了。 在這方面最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就是清朝的巨貪和珅了,和珅可以說是開創了以權斂錢的新時代和高度。據史料記載,嘉慶皇帝在查抄和珅家產之後,發現他家中貪汙受賄的錢財居然是大清國十年財政收入的總合,和珅的貪汙受賄程度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 從容與好友告別,正視死亡,他是中國第一位選擇去瑞士安樂死的人
    從容與好友告別,正視死亡,他是中國第一位選擇去瑞士安樂死的人臺灣傳奇主播傅達仁,在86歲時選擇了安樂死。他曾樂觀開朗,愛好廣泛,身材高大又健美,喜歡運動打籃球,卻在晚年時飽受胰臟癌折磨,暴瘦到只剩49公斤。他60歲生子,幾乎每天都告訴兒子自己要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