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燈泡助學金」公益項目考察|基金會走訪考察寧夏永寧玉海小學

2021-02-15 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

基金會自2007年成立以來,非常重視和關心下一代的教育及成長。在2009年我會為了幫扶更多地貧困生順利完成學業,特設立「小燈泡助學金」公益項目。先後向許多小學、中學、大學的貧困生進行助學捐資捐物。去年我會又向湖南醴陵榬木嶺中學、貴州赤水丙安學校、甘肅慶城蓮池小學、寧夏永寧玉海小學等學校,各資助10-15萬元人民幣,用於獎勵品學兼優、家庭生活特別困難的在校學生及學生校外學習實踐活動的費用。

為了檢查資金使用情況,確保資金符合《捐贈協議》的約定,為繼續深入開展資助辦學工作總結經驗。在陽光明媚的四月,我會經過會議研究決定,策劃前往我會多年捐資助學的學校進行走訪考察。

4月17日,我會第一批考察小組,受創會會長耿瑩、理事長耿靜的委託前往第一站寧夏永寧縣閩寧鎮玉海小學進行走訪考察。

玉海學校始建於1998年,是六盤山革命老區移民學校。為了紀念「楊羅耿兵團」在1949年6月和平解放寧夏銀川,在2013年被全國紅軍小學建設工程理事會選定,掛牌命名為「寧夏永寧耿飈紅軍小學」。學校佔地面積23500平米,幾年來,受到政府、機構及企業大力支持,先已被打造成「全區信息化教育示範鎮」的樣板學校。現有12個教學班,在校生527名,專職教師30名。

     2017年12月,基金會向該校捐贈了10萬人民幣助學資金。根據《捐贈協議》的約定和「小燈泡獎學金」資助計劃方案,學校根據貧困生的需求及當地物價情況,全部資金計劃分為3年用完。第一年(2018年)學校為40名貧困生分別購置了學習用品、春夏秋冬四季校服、膠鞋等物品。為了助學金用到實處,校方通過多方考察,為學生認真採購助學物品,解決了貧困生的需求。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學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基金會考察小組與學校領導、老師進行了座談。校黨支部書記田術海在座談中在匯報中,首先感謝基金會對學生們的愛心捐贈,並介紹了學校的歷史及教學情況。其中重點匯報了學校執行落實「小燈泡助學金」資金使用情況:貧困生界定標準;資助方式、年度方式及費用;選定資助省的要求、程序等。

同時,田書記也提出目前學校急需解決的困難:教師食堂及教師集體宿舍,並希望提供耿飈將軍有關資料及實物充實學校展廳及宣傳使用。

考察小組聽取匯報後,非常肯定學校在「小燈泡助學金」方面的工作。蔡寶光秘書長在座談會上講到:「小燈泡獎學金」助學公益項目,是基金會的重要工作之一。走訪考察是為了更好地幫扶在校貧困生,對基金會進一步開展助學公益工作有一定的借鑑作用。同時,他介紹了基金會是社會公益組織,募集公益資金使用是要接受業務主管部門、贊助方的監督檢查情況。根據《捐贈協議》有關規定,基金會對「小燈泡獎學金」資金使用情況負有監督職責。

對於學校提出的困難,將及時向基金會理事會匯報並爭取得到社會的支持,解決學校的燃眉之急。

在座談會上,考察小組對資助貧困生方案中幾項具體事宜提出了詢問,並逐一向座談的貧困學生代表了解個人及家庭的狀況。同時。基金會向學校捐贈了《耿飈回憶錄》、《賀龍在1927年》《共和國體育奠基人——賀龍》等書籍和《中華英才》雜誌和《民族精粹音樂》、《唱響中國》等光碟,並答應將耿飈將軍歷史文獻文章、報刊報導等資料整理匯總後,寄給學校宣傳使用。

座談會後,考察小組參觀了「學校長徵展廳」。穿著紅軍服的小學生生動地解說贏得了在場的每一個人的掌聲。

參觀校展廳後,考察小組成員在多媒體教室,觀摩了一堂三年級「分數的形成與表述」數學教學課。

       課堂上,教師熟練的使用現代化信息教學設備,邊講解、邊演示、邊提問、邊啟發、邊指定學生解答,不時使用讚許的語氣公布正確答案。教師講課生動流暢、學生聽課答題輕鬆活躍,教師與學生、授課與聽課融為一體。考察小組對教學與學習方式,讚嘆不已!

    

       隨後,考察小組和教師們在簡陋的彩鋼板食堂一同就餐,並按規定交付了工作餐費。

       工作餐後,在田書記的陪同下,走訪看望接受基金會資助的學生家庭。受助學生兩兄弟,分別在校二年級、四年級就讀。父母因病去世,現由爺爺奶奶撫養。      

       在與老人家交談得知,全家幾年前從海西村移民到玉海村生活。一直靠老人家種幾分地玉米,飼養一頭肉牛、九隻羊賣錢為生。房屋低矮昏暗,生活用具十分簡單。兄弟兩人入學義務教育免除學費,但因移民戶口不在本村,未被列入「立檔建卡戶(原稱「扶貧戶」)」救助範圍,生活水平遠不及本村其他村民。   

 

       在問及老人家有什麼生活困難時,老人家很感謝村委會、學校、社會機構對他家的關心和捐贈,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基金會易海燕同志感慨地拍著兩兄弟的肩膀。鼓勵他們好好學習,長大成才,報效國家,報答爺爺的養育之情。臨走還囑咐老人家,人民政府從政策上,社會上會全力開展資金、物品、項目扶貧行動。還是習近平總書記說的:幸福生活是靠奮鬥得來的!

       通過走訪了解受助學校及貧困家庭,為基金會繼續深入開展助學公益項目,提供了經驗和思路。基金會在近幾個月會陸續走訪考察的其它幾所我會資助的學校。

        尋找記憶,傳承文明,呵護身邊的文化遺產,守望共同的精神家園。請關注下方官方微信,成為文化傳播的志願者,十年再出發,希望有您。

想更多了解我們,請登錄我們的官網

www.cchfound.org

相關焦點

  • 傳統文化項目走進中小學校園項目學校考察
    2019年10月11日,由北京文化發展基金會周昌新藝術基金髮起的傳統文化項目走進雄縣大莊小學,並同時舉行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的啟動儀式;2019年10月13日,在偉大祖國70華誕、少先隊建隊70周年之際,由基金主辦,北京興隆小學原創的,少兒紅色史詩劇《我們的英雄》多幕兒童話劇,在北京朝陽區東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禮堂成功演出。
  • 社團法人臺灣微客公益行動協會到寧夏考察
    中國臺灣網3月21日銀川消息日前,社團法人臺灣微客公益行動協會理事長沈漾漾女士一行到寧夏考察,對該協會去年暑期支教的固原市涇源二中、彭陽縣原州區彭堡中學、吳忠市孫家灘學校及銀川市西夏區華西中學等8所學校進行了回訪,並對寧夏南部山區幾所學校進行了考察,與自治區教育廳、臺辦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就2013年寧夏貧困學校暑期服務夏令營計劃進行磋商。
  • 麥克阿瑟基金會來我省考察瀾滄江生態保護項目
    近幾年,我省林業加大了林業對外開放力度,相繼與外國政府、國際金融組織、國際非政府組織開展項目合作,吸引國外資金、先進技術和理念支持我省生態保護,取得了較好效果。為了進一步加強對外合作交流,應我省邀請,7月10-18日世界自然基金會聯合北京大學組織美國麥克阿瑟基金會國際項目主任姚根•湯姆森一行4人來我省考察。
  • 北京國醫書院公益基金會到防城港考察
    >2019年07月09日 11:05 來源:防城港日報 作者:黃詩藝 編輯:陶昌順 防城港日報港口訊(記者 黃詩藝)7月6日,北京國醫書院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崔詠梅一行到我市考察
  • 宋慶齡基金會「讓愛遠傳」公益項目走進寧夏彭陽
    宋慶齡基金會「讓愛遠傳」公益項目走進寧夏彭陽 2017-08-25「讓愛遠傳」公益項目近日走進寧夏彭陽,開展捐贈衣物資助活動。
  • 俞敏洪考察貴州田字格興隆實驗小學 探索教育公益新路徑
    同樣作為深耕教育領域、關注公益事業、致力於推動教育公平的北大人,俞敏洪一直希望帶領新東方公益團隊,為農村教育找到更好的答案。為此,他每年都會到偏遠鄉村走訪考察,一方面履行全國政協委員的職責,通過調研形成提案,推動政策的變革;另一方面了解真實的農村教育現狀和師生需求,進而提供切實的幫助和解決方案。
  • 韻達公益助學項目走進金沙縣,捐贈15萬彩虹計劃助學金
    1月15日,由民進上海市委、韻達速遞、上海韻達公益基金會共同主辦的「韻·苗」助學-彩虹計劃啟動儀式在貴州省金沙縣金沙中學舉行。此次助學計劃的啟動,旨在響應教育扶貧的號召,開啟教育扶貧助學新模式,切實為金沙縣部分品學兼優的困難學子提供幫助。
  • 南京愛德基金會考察組來文縣一中考察英語助教工作生活條件
    隨著本學年臨近結束,英國PT項目派遣到文縣一中學習漢語並擔任英語助教的2名英國籍留學生即將離開。經省教育廳協調,南京愛德基金會將派遣2名德國籍留學生志願者來文縣一中擔任英語助教。5月8日,南京愛德基金會項目負責人蔣元元一行來文縣一中考察英語助教工作生活條件。考察組一行詳細了解了英語助教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對學校為接收英語助教所做的工作表示滿意,對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體的要求。
  • 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考察組來石門考察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5月13日訊(記者 王章建 鄭凱洲)5月9日,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副理事長、湖南華夏美湘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峰一行來我縣考察。高峰一行實地查看了我縣部分水利項目、黑臭水體治理項目及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縣委副書記、縣長郭碧勳陪同考察並參加座談會。
  • 4年幫4村,思利及人公益基金會助力寧夏西吉縣脫貧攻堅
    自2017年起,思利及人公益基金會,通過無限極寧夏志願者協會(以下簡稱:志願者協會)和當地駐村幹部,參與到西吉縣脫貧攻堅工作中。四年來,幫扶了吉強鎮大坪村、什字鄉楊莊村、南臺村、王民鄉三岔村。志願者協會了解情況後,向基金會反饋。經過評估,基金會向楊莊村捐贈現金 8 萬元,為村民安裝路燈。當時是冬季,在日常走訪中,志願者協會發現村裡的貧困戶過冬難,連煤炭都買不起。志願者協會成員為楊莊村捐款,3 天時間有兩百多人參與,籌集近 2 萬元。他們用善款為村裡的貧困戶購置了 73 件棉服、7噸煤炭。
  • 張益明大使考察納米比亞小學營養午餐項目
    11月22日,應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駐納米比亞代表桑科邀請,張益明大使赴溫荷克奧齊姆斯小學考察了解小學營養午餐項目(School Feeding
  • 傳統支教不能解決農村教育問題,俞敏洪雲貴考察探索教育公益新路徑
    同樣作為深耕教育領域、關注公益事業、致力於推動教育公平的北大人,俞敏洪一直希望帶領新東方公益團隊,為農村教育找到更好的答案。為此,他每年都會到偏遠鄉村走訪考察,一方面履行全國政協委員的職責,通過調研形成提案,推動政策的變革;另一方面了解真實的農村教育現狀和師生需求,進而提供切實的幫助和解決方案。
  • 國家能源集團公益基金會:永不停歇的腳步
    2012年的初夏,五歲的小女孩晶晶(化名)來到了國家能源集團「愛心行動」項目在北京的合作醫院,對於天真的孩子來說,她無法知曉從寧夏到北京意味著什麼。 「媽媽快看,那是天安門,我在電視上看到過!」 稚嫩的口吻讓伴隨她四處求醫的媽媽再次流下了淚水。
  • 蔣麗華帶隊赴北京考察走訪
    11月28日上午,校黨委書記蔣麗華,黨委委員、副校長周爭道,繼教工作負責人蔣競一行3人赴北京中醫藥大學學習考察
  • 北京慈弘慈善基金會莊偉秘書長一行蒞臨野馬川鎮中心小學考察圖書...
    近日,中央統戰部光彩事業指導中心北京慈弘慈善基金會莊偉秘書長一行在野馬川鎮黨委副書記趙紫學的陪同下,來到野馬川鎮中心小學開展項目考察。他們走進圖書室詳細考察了圖書的出版社、紙張的質量、圖書的內容,還進入到教室查看了解學生擁有課外書及讀書的情況。莊秘書長對野馬川鎮中心小學的圖書閱讀工作非常滿意,表示接下來將再次捐贈一部分圖書給學校,豐富校園師生的文化生活,提高孩子們的閱讀興趣和知識水平,為孩子一生的閱讀習慣打下堅實的基礎。
  • 臺灣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援建山陽縣教育衛生項目
    8月23至25日,臺灣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副理事長、臺灣慈濟人文志業執行長王端正一行6人,在山陽縣委常委、統戰部長葉敏,山陽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馮有銘等陪同下,對擬援貧項目山陽縣第四幼兒園、十里舖街道辦衛生院等5個項目,再次進行了實地考察調研,並成功籤定5項援貧項目協議,資金總額1535萬元。
  • 溫馨工程丨眾誠服務隊對安裝淨水器的兩所小學進行走訪,考察淨水器使用情況.
    2020年8月26日下午,中獅聯大連代表處第五專區眾誠服務隊十五名獅友不畏颱風即將侵襲,在隊長趙麗娟獅姐帶領下,對已完成淨水器安裝的太平溝小學和東礦小學兩所學校進行了細緻的走訪,考察「沁園商用淨水器」的使用情況,兩所學校的校領導給予了高度重視和熱情的接待。
  • 中國家居人的公益事業:始終堅守那份責任與初心
    嘉寶莉  「走吧,微愛」助學活動  2010年,懷揣著公益使命的嘉寶莉正式成立國內塗料行業首家非公募性基金會——廣東省嘉寶莉助學基金會,並攜手《南方周末》一起啟動了「走吧 微愛」嘉寶莉助學志願者活動。該助學活動邀請了高校愛心學子,一起深入嘉寶莉助學點進行走訪調研,從而確保每一筆助學金用在真正需要的孩子身上,並傳達基金會的關懷和幫助。
  • 2018年新希望公益大事記
    以項目為單位開展日常工作,所執行的基金會及其他公益組織的合作項目以及我們原創公益項目,均有大量瑣碎的日常工作,幾位全職工作人員常年忙得不亦樂乎,本文所述一年大事記未能反應我機構公益之全貌,歡迎通過我們對項目的分類介紹了解詳情。2018年12月29日,新希望專職人員赴臨川區展坪鄉茶山小學與該校師生開展元旦聯歡,聯歡會上孩子們收到了華晨宇歌迷們贈送的書包、文具等學習用品。
  • 浙江千訓愛心慈善基金會連續十年愛心助力廣元教育發展
    為激勵愛崗敬業、關愛學生並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優秀教師和品學兼優、自強不息的優秀貧困大學生,千訓基金會特在青川縣設立「千訓愛心基金」獎教獎學項目,幫助青川師生走出地震陰影,度過生活難關,幫助廣大師生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順利完成學業,實現人生求學夢想。     據了解,千訓基金會是於2011年12月通過國家民政部門審批正式成立公益慈善組織,是國家最高評級5A級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