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童計劃:0~6歲兒童的成長規律與教養策略(1)

2020-10-09 BMI天賦測評

內容比較長,請認真閱讀!

5分鐘讓你讀懂孩子!

指導語:

大腦的建構、發育有自己的時間表。0~6歲使兒童哥哥智能發展的關鍵階段。父母需要抓住0~6歲這個智能發育的關鍵期和遵循孩子各個職能發展的時間表,從意識、好奇心、專注力、主動性等方面發現孩子的優勢智能和劣勢智能,並採用有效方法,使孩子的優勢智能更加突出,劣勢智能儘可能地獲得提高。在這一階段,孩子的智能能否得到全面均衡的發展,直接關係到孩子的一生。

智慧父母+BMI天賦測評+優童計劃

1、感知覺發展

感知是孩子所有認知活動的開端,對孩子的發展很重要。人的認知過程就如同一個信息加工過程,包括信息的接收、編碼、存儲、提取和使用等環節。感知覺雖然是較低級的認知活動,但是沒有感知覺,就談不上記憶、思維、想像等高級的認知活動。感知覺發展越充分,記憶儲存的知識經驗就越豐富,思維和想像發展的空間和潛力就越大。

根據嬰兒感知覺發展順序促進孩子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感覺發展。經常撫摸孩子,可起到促進孩子情緒和行為發展的作用。這是一種「愛的撫摸」。鼓勵孩子多爬行、多與孩子遊戲,可促進孩子感知覺發展。

成長規律:

【規律1】嬰兒在環境中逐漸學會正確的運用視覺。

  • 嬰兒剛出生,就有對光的感受性,能夠辨別亮和暗。
  • 2個月左右,出現視覺集中,逐漸的能隨著光亮的刺激物移動。
  • 3個月左右,嬰兒的注視、移視和追視開始逐步發展起來。
  • 4-8個月時孩子表現出喜歡亮度大的顏色。
  • 9-12個月時,孩子的視覺開始能對事物進行積極的觀察。

【規律2】嬰兒聽覺從可以辨別母親的心音逐漸發展為與成人相似的聽覺能力。

  • 嬰兒剛出生,就可辨別母親的心音,即母親的心跳聲和節奏。
  • 2-3個月能通過感受不同方位發出的聲音來傾聽。
  • 3-4個月的嬰兒已能對音樂表示喜歡,能對聲音進行辨別。
  • 8-9個月能分辨各種聲音,對嚴厲與和藹的聲調做出不同的反應。

【規律3】嬰兒能辨別不同的味道和氣味逐漸發展到與成人相似的味覺、嗅覺能力。

  • 味覺:新生兒已能辨別甜鹹苦酸等不同味道,並且對甜的喜愛勝過鹹。4個月之後的嬰兒對食物的微小變化很敏感,所以應適時添加各類輔食,使孩子習慣各種味道。1歲左右的嬰兒已能精確區別同一味道的不同濃度。
  • 嗅覺:4個月左右的嬰兒就能比較穩定的區分好的氣味和不好的氣味。1歲左右,嬰兒的嗅覺能力已經和成人的大體相當。

【規律4】皮膚覺可分為觸覺、痛覺、溫度覺,這些感覺在嬰兒期均得到了發展。嬰兒一出生就已經很靈敏,尤其是眼、嘴唇、手掌、足底等部位。


【規律5】深度知覺的發展可避免嬰兒從床上、臺階上等危險地方摔下來。

  • 深度知覺就是對遠近、深淺的知覺,當嬰兒學會爬之後,很多父母就開始為他會不會從某個地方摔下去受傷而擔憂。

【規律6】嬰兒大約在八九個月獲得了形狀知覺的恆常性。

  • 形狀知覺的恆常性是指個體在觀察熟悉物體時,當其觀察角度發生變化而導致在視網膜的影像發生改變時,其原本的形狀知覺保持相對不變的知覺特徵。2-3個月的嬰兒更喜歡看複雜的、有曲度的物體,更喜歡看曲線而非直線。

【規律7】4個多月的嬰兒獲得了大小知覺的正常性。

  • 4個多月的嬰兒就能產生大小知覺正常性。
  • 到6個月左右就能辨別出物體的大小。

教養策略:

【策略1】和孩子一起做遊戲,促進其視覺和聽覺的發展。

【策略2】鼓勵孩子爬行,鍛鍊孩子自己走路的能力。

【策略3】通過抓握不同形狀、大小、顏色的玩具或物體,培養孩子的形狀、大小知覺。

2、大腦發育

大腦是最高級的神經中樞,控制著人的各種活動與思維,大腦發育的情況會直接影響人的行為、性格和思維的發展。

在嬰兒早期,大腦就以一種驚人的速度生長著。有研究表明,人的一生中,大腦的發育加速期是在母親懷孕最後3個月和嬰兒出生後的前兩年。孩子大腦的發育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性格、行為動機、思維等的發展。

成長規律:

【規律1】嬰兒的腦重量和頭圍在生命早期增長迅速。

  • 嬰兒出生時腦重量已經達到350~400克,大約是成人大腦重量的25%;6個月已經達到700~800克,大約是成人大腦重量的50%;12個月後已經達到800~900克,24個月增到1050~1150克,36個月時就已經接近成人的腦重量,此後發展速度變慢。

【規律2】大腦存在一定的發育順序。

  • 嬰兒大腦最先發育成熟的區域是初級運動區(控制簡單動作)和初級感覺區(控制視覺、聽覺、嗅覺、味覺等過程)。

【規律3】嬰兒期大腦具有最強的可塑性。

  • 隨著嬰兒的成長,嬰兒接受到外部刺激越來越多,其神經元的聯結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增長。隨著神經元不斷創造出新的突觸時,嬰兒的記憶也隨之增強。

【規律4】大腦會逐漸呈現出左右偏側化發展趨勢。

  • 隨著嬰兒大腦的發育,左右兩半球的功能也開始出現分化,分別控制不同的功能,並以不同的方式處理信息。大腦的左半球控制著身體的右側,負責語言、邏輯、細節、理解等功能。大腦的右半球控制著身體的左側,負責空間、音樂、藝術、形象等功能。

【規律5】過度應激狀態會損傷孩子的大腦。

  • 不要過多的給予孩子恐嚇、恐懼、疼痛等,會造成大腦海馬體損傷,影響孩子的記憶功能。創傷性應激症候群的兒童患有記憶障礙,並且注意力、判斷力、計劃性等諸多認知功能也存在缺陷。

教養策略:

【策略1】母親在懷孕期間應保證充足的營養,並避免過大的壓力。

【策略2】保護孩子,避免過度應激狀態對孩子腦的損傷。

【策略3】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

【策略4】給孩子提供充足的刺激和豐富的營養。

【策略5】利用玩具等發展孩子的形象思維。

【策略6】促進孩子左右腦協調發展。

3、注意力發展

注意力的穩定性、持久性發展會對孩子的學習、情緒和人際關係產生重要的影響。

成長規律:

【規律1】0-5歲的孩子「坐不住」,是由於大腦發育不完善,神經系統興奮性高,抑制力差所引起的。

【規律2】噪音等環境因素影響兒童注意力不集中。

【規律3】父母對兒童過分縱容,缺少行為規範指導等教養態度和生活方式影響兒童注意力不集中。

教養策略:

【策略1】在遊戲中培育孩子的注意力。

【策略2】在生活中訓練孩子的專注力,讓孩子在一定時間裡完成一件事。

【策略3】創造一份適宜的氛圍,讓孩子專心做事。

4、記憶力發展

記憶是人積累生活經驗和知識的基本手段,也是高級認知過程形成和發展的基礎。記憶的發展和提高,有助於兒童推理、理解、計劃、想像、學習等能力的發展。

成長規律:

【規律1】嬰幼兒大腦成熟度和語言能力的發展較低。

【規律2】幼兒的記憶容量較低。

  • 【如何測試孩子記憶容量】家長可以隨機準備3-11位的數字9組,對孩子,進行三次測試,然後取3次測試結果的平均數。測得平均數為七位數以上,就是優;6個為正常;4個以下就是偏低了。

【規律3】幼兒的記憶以無意記憶為主,到幼兒園中班或是大班才開始有意記憶。到了小學階段有意記憶才能趕上無意記憶。

【規律4】幼兒較少應用記憶策略。

  • 5歲以前,幼兒處於沒有記憶策略的階段,5-7歲可以在父母的幫助下使用某些策略記憶。

教養策略:

策略1:尊重孩子記憶發展的規律。

策略2:以有趣、直觀、形象的教育為主。

策略3:在孩子幼小生活開始教孩子一定的記憶策略。

5、語言發展

0~6歲是嬰幼兒語言發展的關鍵階段。孩子語言發展可分為前語言時期、單詞句時期、電報句時期和學前時期四個階段。父母可以根據孩子不同的語言發展階段給予特定的指導。

成長規律:

【規律1】遵循嬰幼兒語言發展的時間表。

  • 0~14個月嬰兒前語言時期,屬於嬰兒的非語言反應,通過手勢、面部表情等與他人交流;
  • 14~18個月為嬰兒單詞句時期,嬰兒開始能用字詞講話,能夠掌握1-3個新的詞語;
  • 18~24個月是電報句時期,兒童能夠說出兩三個詞的句子;
  • 大約25個月~5歲是學前時期,兒童的語言變得越來越豐富逐步基本掌握了母語的法則系統,具備一定的交流能力。

【規律2】1-2歲是嬰幼兒語言發展的重要階段,智力較差的兒童往往首先表現在語言上。

【規律3】父母的教養方式影響孩子的語言發展。

教養策略:

【策略1】父母應該根據孩子所處的不同語言發展階段給予特定的指導。

【策略2】不要對孩子有求必應。

智慧父母+BMI天賦測評+優童計劃

相關焦點

  • 優童計劃:0~6歲兒童的成長規律與教養策略(4)
    0~6歲是兒童哥哥智能發展的關鍵階段。父母需要抓住0~6歲這個智能發育的關鍵期和遵循孩子各個職能發展的時間表,從意識、好奇心、專注力、主動性等方面發現孩子的優勢智能和劣勢智能,並採用有效方法,使孩子的優勢智能更加突出,劣勢智能儘可能地獲得提高。在這一階段,孩子的智能能否得到全面均衡的發展,直接關係到孩子的一生。
  • 優童計劃:0~6歲兒童的成長規律與教養策略(2)
    0~6歲是兒童哥哥智能發展的關鍵階段。父母需要抓住0~6歲這個智能發育的關鍵期和遵循孩子各個職能發展的時間表,從意識、好奇心、專注力、主動性等方面發現孩子的優勢智能和劣勢智能,並採用有效方法,使孩子的優勢智能更加突出,劣勢智能儘可能地獲得提高。在這一階段,孩子的智能能否得到全面均衡的發展,直接關係到孩子的一生。
  • 優童計劃:0~6歲兒童的成長規律與教養策略(3)
    0~6歲是兒童哥哥智能發展的關鍵階段。父母需要抓住0~6歲這個智能發育的關鍵期和遵循孩子各個職能發展的時間表,從意識、好奇心、專注力、主動性等方面發現孩子的優勢智能和劣勢智能,並採用有效方法,使孩子的優勢智能更加突出,劣勢智能儘可能地獲得提高。在這一階段,孩子的智能能否得到全面均衡的發展,直接關係到孩子的一生。
  • 優童計劃:6~12歲孩子的成長規律與教養策略(1)
    指導語:6~12歲兒童的神經系統,特別是大腦結構逐漸完善。兒童到了6~7歲,兒童的腦重量約為1280克,已接近成人腦重量的90%,之後增長非常緩慢,9歲時達到1350克,到了12歲的時候達到1400克,基本上和成人一致。隨著兒童大腦結構的不斷完善,兒童的身體以及心理發展也逐漸趨於完善,尤其是為兒童的性格、行為、思維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方面的發展提供了條件。
  • 優童計劃:6~12歲孩子的成長規律與教養策略(3)
    指導語:6~12歲兒童的神經系統,特別是大腦結構逐漸完善。兒童到了6~7歲,兒童的腦重量約為1280克,已接近成人腦重量的90%,之後增長非常緩慢,9歲時達到1350克,到了12歲的時候達到1400克,基本上和成人一致。隨著兒童大腦結構的不斷完善,兒童的身體以及心理發展也逐漸趨於完善,尤其是為兒童的性格、行為、思維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方面的發展提供了條件。
  • 優童計劃:6~12歲孩子的成長規律與教養策略(4)
    指導語:6~12歲兒童的神經系統,特別是大腦結構逐漸完善。兒童到了6~7歲,兒童的腦重量約為1280克,已接近成人腦重量的90%,之後增長非常緩慢,9歲時達到1350克,到了12歲的時候達到1400克,基本上和成人一致。隨著兒童大腦結構的不斷完善,兒童的身體以及心理發展也逐漸趨於完善,尤其是為兒童的性格、行為、思維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方面的發展提供了條件。
  • 優童計劃:6~12歲孩子的成長規律與教養策略(2)
    指導語:6~12歲兒童的神經系統,特別是大腦結構逐漸完善。兒童到了6~7歲,兒童的腦重量約為1280克,已接近成人腦重量的90%,之後增長非常緩慢,9歲時達到1350克,到了12歲的時候達到1400克,基本上和成人一致。隨著兒童大腦結構的不斷完善,兒童的身體以及心理發展也逐漸趨於完善,尤其是為兒童的性格、行為、思維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方面的發展提供了條件。
  • 0-3歲兒童教養大綱(發展指標與教養策略)
    0-3歲兒童教養大綱(發展指標與教養策略) 兒童從一出生開始
  • 中國兒童中心發布《中國0-6歲兒童家庭教養中父母角色的調查研究...
    新華網北京11月24日電(底東娜) 中國兒童中心於24日上午發布了《中國0-6歲兒童家庭教養中父母角色的調查研究》報告。中國兒童中心黨委書記叢中笑介紹了「中國0-6歲兒童家庭教養中父母角色的調查研究」的主要內容。調查數據顯示,一半左右的養育者認為養育是父母共同的責任,社會經濟地位越高的養育者對共同養育的認同程度越高;3-6歲兒童養育者比0-3歲兒童養育者在角色認知上更重視「共同養育」。母親仍被認為是教養的最佳負責人,特別是在兒童的「吃、穿、用」方面;中部地區、多子女家庭「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觀念更強。
  • 北師大教授解讀0—18歲孩子成長規律
    讓北京師範大學邊玉芳教授帶我們走進0—18歲孩子的世界。】0—18歲孩子成長規律解讀文|邊玉芳(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心理健康與教育研究所所長)0歲~6  *1~2歲主要培養孩子獨立飲食和排便的習慣。3~4歲是孩子行為獨立性發展的重要時期。4~5歲是孩子情感獨立性發展的重要時期。  *1歲半到2歲孩子的堅持性開始萌芽,但堅持性水平較低。3~5歲對培養孩子的堅持性非常重要。  *4歲左右是促進孩子自信心發展的重要時期。
  • 如何事半功倍助力孩子成長?順勢而為,抓住0~6歲兒童敏感期
    最近看了李芷怡《0~6歲兒童敏感期成長指南》,以上這些孩子的舉動,皆因孩子敏感期到來了。何為兒童敏感期呢?李芷怡《0~6歲兒童敏感期成長指南》寫道:「兒童敏感期是指0-6歲兒童在成長中,因內在成長的需要,會在特定的時間段吸收環境中有利於自己成長的因素,並不斷重複練習。每順利度過一個敏感期,兒童的心智水平就會上升一個層次。」
  • BMI天賦測評:父母最有效的教養方式——天賦教養法
    6歲期間的某些階段,兒童大腦的結構或功能對特定的外部刺激非常感興趣,會由內在發展的需要對外在的刺激感到敏感,從而努力從環境中吸收、學習,以滿足成長的需要。0-6歲兒童敏感期發展的26種體現:1、抓住視覺敏感期:發展視覺功能很關鍵【0-2.5歲】2、抓住聽覺敏感期
  • 實戰派美式育兒專家教你「不打罵不溺愛」優雅教養孩子的0-6歲
    在美國和日本有一種大受歡迎的「不打罵、不溺愛」優雅教養法——這種教養法提倡父母用孩子能夠接受的方法,從孩子的心理出發,家長應用科學的教養方法,對孩子不打罵不溺愛,優雅的教養孩子養成好習慣。這一理念是由美國教育家,家庭教育演說家,暢銷書作家伊莉莎白·克拉裡(Elizabeth Crary)提出來的。
  • 0-18歲家庭教育指導內容「重點」
    【智慧父母+BMI天賦測評+優童計劃】【0-3歲】1、提倡母乳餵養,增強兒童的免疫力。【4-6歲】1、加強兒童營養保健和體育鍛鍊。2、培養兒童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衛生習慣。3、抓好安全教育,減少兒童意外傷害。
  • 最佳優勢學習管道與兒童注意力的7種表現
    1、要讓兒童接觸不同的聲音刺激大腦發育,提高兒童對聲音的辨識能力。兒童對聲音的分辨能力越高,注意力越集中。2、父母通過講故事或是朗讀詩歌等方式,來提升兒童的聽覺注意力。3、父母要尊重兒童的成長規律,不同階段兒童的聽覺注意力不同。
  • BSA 0~6歲兒童發展評估指導系統——讓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0-6歲的嬰幼兒時期是人類一生發展中的最重要時期,一個人的學習能力50%是在人生的前4年中發展起來的,另外有30%是在8歲之前發展起來的,這個時期的發展在人的一生中起著先導的、無可替代的作用,甚至影響到以後的學習、工作和生活。
  • 尊重兒童心智成長的規律
    從事兒童與家庭研究三十年期間,史坦堡博士發現,某些教養原則與健全的兒童發展之間關聯密切,這些原則普遍適用於所有的家庭,無論收入、種族與家庭形態。  這些原則包括:  1、父母的作為很重要(父母會對子女產生重大影響;孩子並不只是基因的產物);  2、制定規則與約束(如何規範孩子的生活,以及如何處理因規定而引發的衝突);
  • 您是直覺教養家長嗎?
    他指出教育孩子是父母的重要職責,履行這一職責的最佳途徑,是由父母根據孩子的獨特天資和氣質(天賦潛能)、秉持家庭的價值觀和文化期待,為孩子提供學習機會。智慧父母+BMI天賦測評+優童計劃直覺教養的原則:1、致力於培養自信、聰明、情緒健康的孩子。
  • BMI天賦測評:哈佛家訓對父母教育兒童的啟示
    智慧父母+BMI天賦測評+優童計劃每個孩子都有夢想,而且都需要夢想。孩子夢想最後是否會變為現實,最重要取決於父母的教養方式和孩子的堅持力與自信心。夢想是一個不斷積累、不斷完善建構的過程,夢想不是一蹴而就的想像,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實現。父母要在孩子有夢想的時候,要積極的重視和引導,而不是否定和一笑了之,更應該教會孩子如何積累夢想和堅持夢想。
  • 李玫瑾:0-3歲養育期,3-6歲的教育期很重要,3招幫孩子更好成長
    每個孩子的成長經歷都不同,但是成長的規律是共通的。李玫瑾教授認為,0-3歲是孩子的養育期,3-6歲是孩子的教育期,孩子的性格等基本在6歲之前就已經定型了。1.3歲以前對孩子說「不」、「不許」很多人往往在孩子越長越大的時候才發現,孩子似乎越來越不聽話,越來越不受家長的管教,李玫瑾教授認為,這是因為家長在孩子0-3時,沒有對孩子進行「不許」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