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的高考史上,誕生了許多傳奇的考生,其中有一位高考學霸備受人們的關注,對於這位學霸,許多考生都有所了解,她創下了無人可以打破的高考高分紀錄。
她就是「神童」何碧玉,來自於河南省新鄉市。
何碧玉在小的時候就比許多同齡的孩子要聰明得多,就讀四年級的時候,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河南省唯一的一所超常教育實驗班級,和一群具有天賦異稟的孩子們一起學習。
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裡,何碧玉就學完了初中到高中的所有課程內容,並在14歲半的時候參加了河南省高考。
而在14歲的年紀就參加高考,在許多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畢竟對於14歲的孩子而言,可能智商和智力發展還有限,14歲就參加高考,難度可想而知。但14歲的何碧玉最終還是讓許多人刮目相看,她在高考當中取得了標準分750分的成績。
何碧玉憑藉著高分被清華大學所錄取,在14歲的時候就已經進入了清華大學,成為了一名大學生。
從清華大學畢業出來後,何碧玉選擇了跟許多清華學子同一條的道路:赴美留學深造。
何碧玉在美國路易斯華盛頓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畢業之後又前往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從事研究工作。
2016年時,何碧玉正式加入了美國紐約大學醫學院神經學系,在美國找到了一份穩定的工作,成為了美國紐約大學醫學院的一名助理教授。
何碧玉作為一名具有天賦異稟的才女,最終卻選擇赴美留學深造,不歸讓人感到可惜,人才就這樣流失了,時隔多年,何碧玉已經赴美不歸。
我們該怎麼樣才能留住清華北大等國內一流高校畢業出來的頂尖人才呢?
想要留住清華北大畢業出來的人才,其中最核心的問題就是必須加強對於這些頂尖高校學子的思想建設。
特別應該加強對於高校學子的愛國主義教育,讓他們能夠擁有濃厚的愛國主義情懷。
以現實的觀點來分析,想要留住高校的優秀人才,就必須提高待遇水平,簡而言之,在國內工作的收入多了,就不會天天想著要往國外發展。
為了避免高等人才流失,同時也應該改變僵化的體制環境,應該要給年輕人更多的發展機會和平臺,同時也應該淘汰論資排輩的傳統體力,讓人才能夠得以重用,而且也能夠有施展自身才華的地方。
希望高校不會培養出像「何碧玉」這樣的清華才女,辛辛苦苦培養出來,卻流失到別的國家去,給「別國做嫁妝」,想要留住高校畢業出來的優秀人才,就必須從體制環境、待遇、思想建設等方面入手,只有層層攻破,才能夠把人才留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