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推進,現如今,世界上各個國家之間都開始有了密切的交流與往來,但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左右,當時中國的對外開放程度還不是很高,而在那個時候,中國人與外國人結婚的現象也並不多見。但是,曾經卻有這樣一位清華才女,她卻執意遠嫁非洲,離開自己的祖國,許多人當時不能理解她的決定。那麼,時隔二十多年之後,她的生活又過得如何呢?
正文
這位清華才女就是王麗紅,作為家中最小的孩子,她從小就受到了家中的無限寵愛,在王麗紅的家中,她還有一個哥哥,正是在全家人的共同愛護之下,王麗紅也形成了活潑開朗的性格。雖然說在過去的中國社會中,一般的家庭是並不願意讓女孩子上學的,但由於王麗紅家中的經濟條件較好,因此,負擔她上學的費用也是綽綽有餘的。就這樣,王麗紅不僅獲得了讀書的機會,還過著比較優渥的生活。
在王麗紅念書的過程中,她雖然比較貪玩,但卻從未耽誤過學習,就這樣後來她也順利考入了清華大學。在來到清華後,王麗紅也並沒有放鬆自己,反而是更加努力,最終,在結束了本科的學習之後,王麗紅也順利考上了清華大學的研究生。與很多人情況相似的是,王麗紅也是在大學裡面找到了自己心儀的對象。
當時,王麗紅認識了一位叫做蘇瑪的非洲留學生,蘇瑪不僅成績出色,中文水平也是非常高的,就這樣,優秀的蘇瑪很快就引起了王麗紅的注意,後來,兩人經常會一起討論學術問題或者到圖書館自習,久而久之,兩個年輕人之間就產生了美好的愛情。由於王麗紅從小就和父母的關係非常好,因此,對於自己的初戀,王麗紅也沒打算有所隱瞞,在王麗紅看來,蘇瑪成績優異,為人善良,自己的父母一定會非常喜歡他,然而,當父母知道蘇瑪是個非洲人後,就表示了對這段戀情的堅決反對。王麗紅的父母不僅要求他們儘快分手,更表示結婚是不可能的事情。
為了阻攔這段戀情,王麗紅的父母甚至不惜將女兒遠送到日本去,然而令他們沒想到的是,蘇瑪為了追逐自己的愛人,竟也一起來到了日本,就這樣,在蘇瑪和王麗紅的共同堅持之下,最終,王麗紅的父母也只能默許這段關係。
1996年時,在完成了學業之後,蘇瑪決定回到自己的家鄉,改變當地的生活,此時,王麗紅也就跟隨愛人來到了非洲的烏幹達。雖然說王麗紅在來到非洲之前已經有了一定的心理準備,但到了烏幹達之後,她仍然無法很快適應這裡的生活習慣。但即使如此,她也沒有想過放棄,就這樣,她一邊適應非洲的生活,一邊在當地從事漢語文化教育,慢慢地,王麗紅的辦學規模也越來越大,最終,她在坎帕拉市郊創辦了一所魯楊子中學,為當地的孩子提供了更多的教育機會。雖然在辦學的過程中,王麗紅經歷了很多苦難,但每當她想到能有更多的孩子接受到系統的教育,她就會認為自己受再多的苦也是無所謂的。
現如今,王麗紅已經成為了非洲當地受人尊敬的「王校長」,她表示,在來到非洲的二十多年間,雖然經歷過一些磨難,但她卻並沒有因為自己當初的選擇而感到後悔。可以說王麗紅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當年遠嫁非洲並不是一時衝動,而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
結語
或許在我們選擇自己未來人生道路的時候,會遇到很多阻礙與磨難,但只要我們堅持內心,就一定能收穫屬於自己的成功人生。如果說當初的王麗紅沒有堅持自己的選擇,反而是受到世俗的影響的話,或許,現如今的她也不會成為廣受人們尊敬的教育家。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