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古蓉媛)「柔軟的燈光、暖色調的裝潢、一應俱全的家電設備、親人的時時陪伴......」近日,準媽媽李雨霖(化名)就在德陽市人民醫院一體化產房和丈夫一同迎接了寶寶的到來。
一體化產房是一種家庭化的產房,讓生寶寶不再是準媽媽「一個人在戰鬥」,準爸爸嚴格」裝備」後也可以一起走進產房,和準媽媽一起迎接寶寶的降生。
準媽媽頭胎順產 丈夫進產房一旁陪產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孕媽媽對於分娩有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分娩能在一種舒適、溫馨的氛圍中進行,讓分娩成為一生中具有儀式感的回憶。
前不久,臨近預產期的德陽市民李雨霖通過醫院微信公眾號得知德陽市人民醫院開設了一體化產房,在懷孕37周時也掛號助產士門診了解相關內容,入院後和主管醫生及護士溝通後,順利住進了一體化產房,並且順利生產。
「看過微信介紹後,我們一眼就相中了一體化產房,單獨生產、不擁擠、環境好、設備齊全,又可以享受專業貼心的一對一服務。」李雨霖告訴記者,當天自己的生產非常順利,產後在醫護人員的陪護下,無障礙轉移到陽光病房,自己、寶寶以及家人都能夠得到更好的休息。自己準備把一體化產房種草給其他準媽媽們。
「分娩過程中,我們主要通過一對一的陪護,在非藥物鎮痛上結合產婦實際需求,定製化給產婦提供幫助。讓產婦們從『熬著』生娃變成『享受』,不少產婦甚至說,在香薰療法的幫助下,她們感覺自己睡了一覺後,就生了。」德陽市人民醫院產科助產士程維琪告訴記者,一體化產房的使用,讓產婦們的生產舒適度有了極大的提升,也拉近了產婦、家屬與助產士之間的距離。「更為重要的是,有德陽市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德陽市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兩塊牌子,我們助產士團隊心裡有底,因為媽媽和寶寶的安全有全院的優質資源來保障。」
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後,無論是一胎還是二胎,願意選擇順產的媽媽明顯增多,今年3月8日,德陽市人民醫院一體化產房正式投入使用,截止到目前已有300餘名寶寶在這裡出生。
病床產床一鍵轉換 產婦少折騰
一體化產房是以家庭式溫馨舒適的房間環境來淡化緊張的氣氛,房間內除了配備了一般產房的全部設備,還配備了目前全世界最先進的一體化產床,只需按動按鈕,這個超級「變形金剛」秒變功能齊全的產床,可調整多種形態。
此外,產後康復休養的陽光病房還配備有電視、嬰兒床、沙發、冰箱、微波爐、衣櫥、芝華士躺椅等設施,衛生間24小時提供熱水,滿足了孕產婦及家屬日常生活需求。
「從待產到生產分娩,產婦不用挪動位置即可在一體化產房內完成生產。經過觀察後,產婦和寶寶還將在醫護人員的陪伴下進入陽光病房進行恢復休息。」德陽市人民醫院產科產房組長肖碧蓉告訴記者,一體化產房讓產婦的生產更輕鬆。
「這臺像變形金剛一樣的床可以變化和調節,適應產婦待產和各種分娩體位。」肖碧蓉介紹,這臺看似普通的病床,分娩時直接調節按鈕就能變成產床,產後,產婦需要休息時,又可調節回病床樣,讓產婦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完成生產和恢復。
一體化產房不光有硬體的升級,更對醫護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服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一體化產房內,整個待產、分娩以及恢復期間,都是由高年資醫生和資深助產士等組成的醫療團隊實時陪伴左右,提供一對一服務,直至產婦分娩順利完成。
從體驗者到推廣員 媽媽們給朋友「種草」
回憶起在一體化產房內接生的印象,德陽市人民醫院助產士陳小麗直言:「今年4月,產婦張洋(化名)的丈夫看到寶寶生出來自己嚎啕大哭的場景,讓我和在場的所有醫護人員印象深刻。」
張洋出院後,一家人還通過微信與陳小麗保持聯繫,寶寶的大笑、寶寶會翻身了......寶寶每一步的變化和成長,張洋一家都通過微信把最新的近況分享給陳小麗。遇到寶寶的兒保選擇、疫苗接種、媽媽產後恢復等問題拿捏不準時,鄧玉一家也總是會給這個新朋友——陳小麗聊一聊,聽聽陳小麗的專業意見。
因為血小板少,產婦陳楠(化名)在生產時不能用藥物進行鎮痛,考慮到產婦身體的特殊性,助產士陳小麗當即為產婦選擇水療,緩解疼痛。看到助產士陳小麗在水中為妻子按摩舒緩,為了幫助妻子分擔,陳楠的丈夫在一旁跟著學,主動為妻子進行舒緩按摩。「一體化產房,讓丈夫更能理解我懷孕和生產的艱辛,也促進了我們夫妻之間的感情。」說起一體化產房,陳楠一家直點讚。
出院後,陳楠一家作為受益者更是主動向身邊的朋友推廣一體化產房,陳楠的同學也在德陽市人民醫院一體化產房迎來了新生命。
7面錦旗、20餘封感謝信,患者滿意度從今年3月的98.75%提升到目前的99.95%......一體化產房及其貼心的服務在近6個月的運轉時間裡,收穫了滿滿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