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7=1?老師表揚孩子聰明,如何培養孩子創造力

2020-11-10 燕兒成長史

最近看到一則新聞,新加坡的一家小學,老師批改作業時,看到孩子的作業本上寫著:1+1=1;1+2=1;3+4=1;5+7=1;6+18=1,就很疑惑,但是他沒有訓斥孩子,而是把孩子叫過來詢問這是怎麼得來的?有什麼含義?

孩子就自豪地回答老師:「老師,1裡+1裡=1公裡,1個月+2個月=1個季度,3天+4天=1周,5個月+7個月=1年,6小時+18小時=1天,我還可以寫出好多好多這樣的等式呢。」老師聽後覺得不可思議,表揚孩子的想法真棒,也由此開始啟發孩子們如何發揮自己的潛能,開啟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很幸運這個孩子遇到了一個好老師,呵護了他們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否則,如果老師不加以詢問,就給孩子貼上差生的標籤,認為不好好寫作業,有可能「未來的愛迪生」就被扼殺了。

那麼,什麼是創造力?孩子的創造力如何培養?

米切爾·雷斯尼克在《終身幼兒園》書中講道,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想出一個對你來說很有用的想法,那就是小C創造力在發揮作用。至於這個想法是否早就被幾萬人甚至幾百萬人想到過,都沒關係,只要這個想法對你來說是新的,是有用的,就屬於小C創造力。

作為樂高機器人的Scratch少兒編程之父米切爾·雷斯尼克,不僅將積木和科技融合,創立了樂高機器人,激發了孩子們的創意靈感,還在麻省理工學院領導「終身幼兒園」項目,為培養孩子的創造力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今天,我會藉助米切爾的創新理念,來和大家談談如何培養孩子們的創造力。

一、創造性學習螺旋:孩子創造力發展全過程

昨天,我帶孩子去遊樂場玩,路上給她買了最愛的氣球。沒想到到家後,她拿起畫筆畫今天最開心的事,就把昨天我們經歷的事情都畫在畫紙上。畫好後,4歲的孩子像模像樣地給我分享她畫的意義。四周的是圍欄,下面的是花朵,上面的是大樹,右邊是大門,推門進去是鞋櫃,放爸爸媽媽和寶寶的鞋……

這就是米切爾·雷斯尼克在《終身幼兒園》書中提到的創造性學習螺旋的過程。女兒根據自己所見所聞創造了一幅畫,然後分享、交流,再想像。在幼兒園中,當老師給孩子們閱讀繪本或者童話故事後,他們會根據玩具來想像自己是童話故事的一員,搭建城堡,合作選擇角色,分享自己的看法。當出現分歧時,進行反思和重新分配,再次放飛想像。

1、想像

幼兒園的孩子們根據老師講的故事或者白天的所見所聞,想像了一個城堡或者遊樂場。

2、創造

女兒把昨天的所見所聞創造成一幅畫,幼兒園的孩子們把自己的想像變成了現實,搭建城堡,創造故事。

3、遊戲

孩子們在一起豐富故事情節,搭建故事的城堡和道具。

4、分享

孩子們在一起合作搭建城堡,搭建城堡過程中會分享自己的創意;孩子把畫作講述給我聽,都是分享和鍛鍊表達的機會。

5、反思

當城堡倒塌了,孩子們會反思為什麼倒塌?老師們會幫助孩子一起解決讓城堡更堅固的方法。孩子們在搭建城堡過程明白了穩定性,底部寬更有利於城堡穩定和堅固。

6、想像

當孩子們經歷了創造性學習螺旋後,就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想像和創造。

不僅僅是用積木搭建城堡,孩子們在繪畫、做手工作品、玩過家家遊戲等等都是創造性學習螺旋過程。

米切爾·雷斯尼克在《終身幼兒園》書中講道,創造性學習螺旋是創造性思維的引擎。幼兒園孩子在經歷這個螺旋的過程中,發展並提升了創造性的思考能力。他們學習去構建自己想法,嘗試去實現這個想法。不行的話,再試試其他方法;他們學習從別人那裡聽取意見,並依據經驗產生新想法。

所以,父母不要小看了孩子的過家家、玩玩具的遊戲。其實,他們就是在遊戲中發展創造性思維,不斷地在嘗試和吃錯中想出新想法,進行實踐和創造。

二、孩子的創造力離不開父母的支持和培養

南京鳳凰街小學的「發明家」葉波是一個活潑好動的小女孩,經常因為搞破壞把家裡弄得一團糟。但是父母並沒有因此而責怪她,而是支持她嘗試,讓她的創造力得到了自由的發展空間。

在父母的支持下,老師的指點引導下,她發明了適合兒童使用的「安全剪刀」,更在1999年入選中國少年科學院首批小院士,獲得了「全國十佳少年隊員」的榮譽獎章。

那麼,在家庭生活中,我們父母如何幫助孩子培養創造力呢?

1、展示例子,激發想法

米切爾·雷斯尼克在書中講道,在他們的Scratch工作坊,他們會從展示鼓勵人心的示例項目開始,先讓孩子們看到有什麼樣的可能性,並告訴孩子們如何開始。然後,他們會展示多種多樣的項目,希望能引起孩子們興趣。

開始的時候,很多孩子會單純地模仿他們看到的樣子,但是隨著參與的深入,孩子就會通過插入聲音或者添加一些小改變來增加自己的風格,有了更多的想法和創意。

任何事物都是從模仿開始的,在低齡的孩子玩積木或者遊戲時,很多會從大齡孩子模仿開始。但是孩子們會在遊戲過程中,慢慢融入自己的思想和意見,從而激發更多的創意。

2、鼓勵孩子搗亂

美國的一個藥劑師叫遵本波特,一天正在實驗室調製治療頭疼的糖漿時,他囑咐店員加水調配,就去忙其他了。沒想到,店員因為粗心,把蘇打水當成了白開水加進去,糖漿就冒氣泡了。店員因為害怕藥劑師的責罵,就趕緊把這瓶糖漿喝下去。

誰知道,味道非常不錯,店員就告訴了藥劑師。藥劑師一嘗果然味道清奇,在反覆試驗後,調配出了口感很好的飲料,大受歡迎,從而有了世界上聞名的可口可樂。

米切爾·雷斯尼克在《終身幼兒園》書中講道,為了幫助孩子們產生項目靈感,他們常常鼓勵孩子們隨意擺弄、鼓搗材料。當孩子們玩樂高積木或者手工材料修補時,新的想法就出現了,最初的隨意獲得就成了大項目的基礎。

所以,在家中,我們可以允許孩子倒騰各種玩具和用具,給他們創造的機會和自由的空間。如果害怕孩子損壞一些貴重的物品,可以把貴重的物品收起來,放在孩子夠不到地方,或者告訴孩子哪些是貴重不能倒騰的,讓孩子們在倒騰和搗亂中放飛創意和奇思妙想。

3、注重孩子遊戲過程,而非創意結果

肉眼可見的成功和結果固然是喜人的,但是我們不能因為沒有結果,就忽視了孩子在遊戲過程中的解決問題和思考的行為。

米切爾教授在《終身幼兒園》講道,哪些最好的學習經歷往往都是在人們積極參與製造的時候發生,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應該把注意力放在製造出來的東西上,更重要的是製造的過程。當孩子們在做項目時候,要強調過程,而不僅僅是最終的結果。

比如,孩子在遊戲時,我們可以詢問孩子是怎麼想到的?讓他們分享自己的創意和點子。對於沒有結果的遊戲或者項目,我們也要鼓勵孩子的積極表現,並和孩子一起討論下一次怎麼做,可以讓項目或者遊戲更順利。

除了這些方法,我們還可以為孩子提供多種材料,擁抱所有類型的製造,延長項目時間,扮演媒人的角色,作為一個協作者參與進來,帶有誠意地問問題,分享自己的反思等等,來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感興趣的父母可以在書中找到更詳細的10條建議,從而幫助孩子進行創造性的學習。

寫在最後

黃靜潔在《學習的格局》書中講道,讓孩子擁有創造力,不應該只讓孩子接受琴棋書畫等技能型的培養,而應該創造豐富的環境來培育孩子的創造力,因為這才是幫助孩子提高綜合解決問題的核心能力。

每個孩子都是未被開發的超能力者,而父母的支持、老師的指點和社會的環境將會幫助孩子們激發他們的潛能,讓他們具有解決問題的創造力和想像力。

相關焦點

  • 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很重要 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原標題: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很重要 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每個孩子都富有創造力,創造力就像是一枚種子,需要我們澆灌,這枚種子才能發芽開花!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具體了解下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的方法以及培養孩子創造力的重要性吧!
  • 聰明孩子養成記之巧用「間接表揚」,培養孩子自信心
    我們評價聰明孩子有很多緯度,比如知識儲備量、語言表達能力、抗挫折能力、勇敢等等,但在這些諸多能力中,自信心是大部分聰明孩子都具備的一種能力。我們不難發現,幼兒園裡面那些聰明孩子往往自信心十足,敢於在老師、家長面前表現自己,在同齡小朋友中間也是比較受歡迎的那一個。怎樣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呢?
  • 1加1隻能等於2?是什麼磨滅孩子的創造力?是家長的「標準答案」
    孩子:&34;媽媽:&34;孩子:&34;這些對話是昨天去幼兒園接孩子的時候,偶然聽到一對母女的對話。孩子的話讓我突然意識到,現在很多父母標準答案是的,教育正在慢慢的磨滅孩子的創造力,生活中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習慣的將標準答案教授給孩子,然而最後卻讓孩子惰性愈加強烈,還挫傷了孩子的創造力。
  • 怎樣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即使是一些做得不太好的甚至是做糟了的事情,也應該記錄下來,但不要作什麼批評。這份記錄將成為兒童從事創造性嘗試的完全記錄。它不僅可以幫助家長和老師檢查和識別兒童創造性活動的活躍時期和創造性活動進行的條件,而且也可以使家長和老師更好地了解孩子並幫助他們更好地發揮其創造力。 3.重視對孩子在感情上的支持。
  • 創造力比知識更重要,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由此可見,處於教學目標金字塔頂端的創造力在教學中的重要地位。2.創造力不是天生的布魯姆和眾多心理學和教育學專家們早在 20 世紀 50 年代就認識到, 創造能引發最高階的思考,因為一旦孩子開始為創造而想像時,他就開始了思考。然而即使如此,大部分學校和家長也沒有足夠重視創造力的培養, 為什麼?
  • 《學習的格局》:創造力不是天生,父母如何保駕護航孩子的創造力
    今天,我會藉助黃靜潔老師在書中關於「創造力迷失」的章節,和大家談談如何保護孩子的創造力。可能很多人都會像我一樣,認為創造力是天生的,無需刻意培養,否則只會弄巧成拙,破壞孩子的創造力。畢竟,我們的條條框框是我們世俗的經驗和認知形成的,可能會壓制孩子的創造力。
  • 培養孩子創造力,其實沒有你想的那麼複雜,聰明的父母都會這麼做
    孩子最不可或缺的就是創造力,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別人聰明,所以某些家長就會在孩子很小的時候開始操心器教育的問題,也會看到有些父母為了能讓孩子比別人更快>1.動手能力強這類孩子很喜歡去做事,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也會自己去探索找尋答案,在實踐的過程中去解決問題。
  • 寶寶從1歲到2歲,父母這樣做,能夠培養一個聰明的孩子
    1歲至18個月:1.數數在門門牌號上、電話上和鐘面上指出數字可以幫助嬰兒理解數字是如何實際使用的。數數和觸摸水果、玩具、形狀和釘子可以幫助嬰兒看到你是如何數數的。這可以是父母的就寢時間,也可以是老師在幼兒園的活動。有情節和感情的書能很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同時還能學到新詞和短語。
  • 專家不建議誇孩子聰明?換種方式表揚,孩子才會更上進
    父母非常高興,想著趁熱打鐵,好好的表揚了他。誰知道,他第二天就恢復了之前的瘋玩狀態,昨天的積極向上只是曇花一現。父母又急又氣,無可奈何但又百思不得其解。不是說表揚能讓孩子進步嗎?為什麼表揚沒有發揮想像中的激勵作用?
  • 用10部紀錄片培養創造力,孩子想不聰明都難
    讓孩子從小擁有較強的創造力,也就能創造更美好的明天。創造力並不是專屬於天才,而是每個孩子都擁有的潛能。爸媽往往低估了孩子的這一能力,或因為過度保護和太多的介入,沒有激發起孩子的創造潛能。在短時間內,讓孩子吸收好知識,激發他們對世界的思考和對一些領域的興趣與探索欲望,這是這些紀錄片的初衷。在這個超長長長長長長長長寒假,換掉動畫片和注水劇,用10部紀錄片培養創造力,孩子想不聰明都難,看它!
  • 如何有技巧地培養孩子的聰明,既啟動天賦智慧,又促進後天努力?
    養育一個聰明的孩子既帶來了獨特的挑戰,也帶來了機遇。乍一看,你似乎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促進孩子的智力成長和好奇心的發展。雖然這是真的,但與此同時,你會收穫更親密的親子關係,並對孩子有更好的理解,也可以更大程度地培養孩子的天賦和智慧,擴展他或她的視野。
  • 培養孩子創造力的5大方法
    孩子們天生具有創造力,今天來聊聊培養孩子創造力的5大方法,談談如何保護孩子的創造力,並且培養孩子的創造力。不要限制孩子的欲望孩子天生就喜歡摸周圍的事物,喜歡探索新的環境,因此不要限制孩子的探索欲。如果孩子對某件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媽媽可以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儘量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 孩子玻璃心,父母表揚惹的禍!這些毀孩子的表揚話你中招了嗎?
    圖圖媽最近被家中6歲的孩子折磨的不行了,於是找我幫忙,讓我支支招,該如何管教自己的孩子呢?原來,她家圖圖今年剛上一年級,就出了各種問題:老師課堂上表揚了其他同學,而沒有表揚他,回家就不開心,和父母耍脾氣。學校小測驗,沒考100分,回家了還是各種鬧彆扭。
  • 怎樣培養一個聰明、成績好的孩子?
    可憐天下父母心,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考試成績達到自己的願望。一個孩子的成長,既需要孩子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更需要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三方面的有機結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家庭教育的環境中,如何培養出一個聰明、成績好的孩子,我以一個老教師的身份,談談自己看法,供大家參考。
  • 別再用「你真聰明」誇孩子了!這15個表揚孩子的方法更科學
    "你真棒"、"你真聰明"這樣的話過於籠統,並沒有真正誇在點子上,下面這15個表揚孩子的方法給大家借鑑,把每一次誇獎也變成教育的機會,值得所有家長參考噢!2.表揚堅毅在孩子遇到困難沒有放棄,仍然堅持完成一件事情後,家長一定要給予重視,告訴孩子你看到了TA的堅持,你為TA堅毅、不輕易言棄的精神感到驕傲。
  • 什麼是創造力?淺談孩子的創造力培養
    你了解孩子的創造力嗎?什麼是創造力?創造力是天生的還是後天培養的?其實每一個發育健康的人都具有一定的創造潛力。創造力是主體在具體活動中表現和發展起來的各種能力的總和。創造力是運用一定新思維或新的方法對已有的信息進行創作活動,從而形成對個人或社會有價值的新的思想或觀念。
  • 聰明孩子的養成,如果「先天」不足,也可「後天」有餘
    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越聰明越好,古今中外無數專家學者都在研究,到底先天因素和後天環境哪個對人的影響更大,而觀點也都截然不同。研究是他們的事,我們關心的還是究竟我們能做點什麼?嬰兒時期的觸手數量是成年後可用觸手量的兩倍,因為其中一半會被淘汰,而留下的一半連接質量如何,剛好由我們後天的環境,父母的教養方式決定。
  • 如何培養有創造力的孩子?
    想要孩子有創造力,應該怎麼做? 首先我們要了解,創造力來自哪裡呢? 心理學界有一個共識:個性等於創造力。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個性呢?
  • 睡前1小時,父母帶孩子養成3個習慣,不僅聰明還情商高
    作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有出息,過得比自己好,但很多父母不懂如何培養,單從孩子「睡前」培養上,就輸在了起跑線。睡前1小時,父母帶孩子養成3個習慣,不僅聰明還情商高!樹立積極價值觀:了解孩子一天在幼兒園、學校發生了什麼事情,疏導孩子的困境及苦惱,防止孩子走歪路。教孩子如何與同學相處,培養高情商!培養親子感情:給孩子講一些自己這一天中遇到的有趣的事,有趣的回憶,養成孩子不悲觀、積極向上、樂觀的性格,還可以很好的培養親子感情。
  • 家長3種行為,可能扼殺孩子的創造力,看看聰明的父母都怎麼做
    可有些家長認為這很煩,這不符合我的標準,這不符合社會的標準,於是做出了以下幾種行為,可能扼殺孩子的創造力。1、逃避孩子問題孩子2歲起,形成自我意識後,聰明的父母,會不去評判錯,而表揚對。不斷給孩子灌輸正確的做法,而不是提醒他/她不要犯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