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維尼媽媽沐瀅
《大衛,不可以》這本書是比較大眾、經典、且爭議巨大的繪本。豆瓣評分8.8,這其實在繪本圈子裡並算是高分。
如果說這繪本有幾宗罪,無外乎是薄、字少、畫風醜、教壞小孩……
不了解繪本的家長看這本薄薄的繪本每一頁就那麼幾個字,還定了30多元的價碼(正版打折價並沒有這麼貴),覺得性價比不高,簡直就是騙錢!
喜歡唯美畫風的家長看到這本書裡那個豁牙浪齒的大衛時,不禁厭從膽邊生,畫風太醜了,不選不選!
更有家長聲討,這書裡描述的全是一個壞孩子的壞行為,孩子看完之後都學壞了,「本來我家寶寶可乖了,看完這書就學大衛在床上跳!這不坑娃嗎?」
一千個人眼中一千個哈姆雷特,我並不認為這本書是教壞小孩的書,相反,它是讓孩子感受到自我接納的繪本,同時也是教會父母如何接納、糾正孩子錯誤行為的繪本。
其實故事中所描繪的也都是孩子的天性使然,只是我們該如何理解、懂得、並加以約束。
本文的結尾,我會闡明作者引導父母用正確方式教育孩子的意圖。同時,我曾寫過一篇專欄文章,名為:《《大衛不可以》備受爭議,卻可以結合正面管教智慧,引導孩子行為》(因為是付費專欄,所以只能在今日頭條的專欄裡閱讀哈!)
繪本畫風總是千差萬別,有唯美系的,看起來溫暖舒服,例如《小狐狸買手套》,有抽象派的,激發孩子的想像力,例如《點點點》,有孩子氣十足的畫風,讓孩子感覺貼心,像出自自己之手,例如《我的地圖書》、長谷川義史的全部繪本作品。
也正因如此,而為孩子展現了一副色彩紛呈的繪本畫卷。就像這個世界不同的美和審美各有差異一樣,孩子也總會從萬千風格中挑出他最喜歡的畫風。讓他廣泛涉獵不同畫風,也擴大孩子的審美視角,從小讓孩子更懂欣賞和包容。
更何況,仔細看看那個豁牙浪齒的大衛,像不像自家那個吃糖吃壞了牙的寶寶,像不像那個換牙期支著兩顆大板牙顏值下跌的自家孩子?他其實就是萬千孩子的真實縮影,有何可厭惡?
切入正題了,今天用這篇文章一副圖一副圖地解讀,供家長參考。
先引導孩子閱讀封面圖片,讓孩子說出去他看到了什麼?
例如:
人物:一個叫大衛的小男孩
地點:在家裡。
大衛在做什麼:他腳下踩著幾本書,把自己墊高,想要拿到高腳桌上的金魚缸
將會發生什麼:書本墊得並不穩當,大衛要摔倒了,高腳桌也要被碰倒了,金魚缸要掉下來了。魚缸裡的金魚也是一臉驚恐。
猜想:如果你是大衛,媽媽會對你說什麼?
結合繪本語言:媽媽看到後驚呼:大衛,不可以碰魚缸,你會摔倒並且打碎魚缸的!
觀察扉頁上的圖片。
扉頁上,大衛的媽媽叉著腰的圖片,雖然沒有露出臉,但是可以讓孩子猜想大衛的媽媽會是怎樣的表情和語氣,並引導孩子說出他們想像的描述,例如:
大衛的媽媽插著腰,她怒目圓睜,眉毛也擰成了一個「川」字,連嘴角都耷拉了下來。媽媽大聲對大衛說:大衛,不可以!
原文:大衛的媽媽總是說:大衛,不可以!
補充:當大衛用畫筆在牆上亂畫的時候,媽媽會立刻制止他:大衛,不可以在牆上亂畫!去你的圖畫板和本子上畫畫!
指導:父母在帶孩子解讀圖畫的時候,一定不要忘記在不可以之後,再告訴孩子,可以怎麼做。
原文:大衛,不可以!
補充:當大衛爬上椅子,想去拿架子最上方的糖果罐子時,媽媽會制止他:大衛,不可以爬到椅子上!小心碰倒了杯子!危險!如果你想要,可以告訴媽媽,我拿給你。
原文:天哪!大衛,不可以!
補充:大衛在外邊和小朋友一起玩泥巴,把自己玩得全身髒兮兮的。他踏著小泥腳跑回家的時候,把家裡的地毯都印上了一行泥腳印。媽媽看到了,心疼又氣憤地說:天哪!大衛,不可以穿著鞋子進屋,快去把腳擦乾淨!
原文:不行!不可以!
補充:大衛在洗澡的時候,把浴缸當成了自己的「戰場」,他成了威武的船長,帶領著自己的鯊魚士兵,擊沉了軍艦和鴨子船!水龍頭裡的水譁譁地都流到了地板上,整個浴室被大衛攪得一團糟。媽媽驚呼:大衛,不行!不可以在浴缸裡打鬧,你要負責把地板擦乾淨!
原文:大衛!快回來!
補充:大衛洗完澡,並沒有立刻收拾乾淨浴室,他連衣服都沒有穿,就一絲不掛地跑到了街上玩去了!不換衣服就出門,那可怎麼行?媽媽急得大喊:大衛,快回來!
原文:大衛!不要吵!
補充:大衛把媽媽做飯用的鍋當成帽子和鑼,用勺子噹噹當地敲出好大的聲響,吵得媽媽連連阻止他:大衛,不要吵!鍋子不是玩具,把它們放回原來的地方!
原文:不可以玩食物!
補充:吃飯的時候,大衛覺得眼前的食物真的太有趣了,他拿起勺子,把土豆當頭,黃瓜當胳膊,雞腿當腿,拼出了一個小人兒,這個小人兒簡直跟大衛一模一樣!真的太開心了!媽媽沒體會到大衛的開心,她阻止了大衛:不可以玩食物!快把它們統統吃掉!
原文:大衛,不要再吃了!
補充:於是,大衛把雞腿、胡蘿蔔、西藍花、豌豆……統統塞進了嘴裡。他甚至都不仔細嚼,就把它們吞進了肚子。大衛吃得太多了,他的肚子圓鼓鼓地像個皮球,卻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媽媽擔心他暴飲暴食,於是對他說:大衛,不要再吃了!
原文:回房間去!
補充:大衛抱著電視看個沒完沒了,過了約定的時間,他還想繼續看動畫片,媽媽責令他關掉電視機,回到房間去!閱讀的時間到了。
原文:躺下來!
補充:睡覺的時間到了,可是大衛怎麼可能去睡覺呢?他還精神得很,他還在扮演超人、俠盜,他把毯子當成了鬥篷,穿著紅靴子在床上蹦啊、跳啊……床都要被蹦塌啦!媽媽說:睡覺的時間到了,躺下來,閉上眼睛,保持安靜!
原文:不可以挖鼻孔!
補充:大衛覺得鼻子裡痒痒的,他將食指插到鼻孔裡挖啊挖啊,媽媽說:不可以挖鼻孔!如果你覺得鼻子不舒服,用溼毛巾擦一擦。
原文:把玩具收好!
補充:大衛把所有的玩具都拿出來玩了,棒球、小熊、玩具車……房間就成了他的遊樂場,這時他突然想起,看動畫片的時間到了,於是他趕忙打開電視機,至於把玩具收納好這件事,早就被他忘在腦後了!媽媽看到了,提醒大衛:把玩具收拾好!
原文:大衛,不可以在屋子裡玩!
補充:好吧好吧!收拾玩具就收拾玩具嘛!大衛不情願地開始收納玩具了。
等等,看他發現了什麼?玩具箱裡有他心愛的棒球裝備!這真是太棒了!大衛立刻忘記了收拾玩具的事兒了,他在房間裡揮舞著棒球棍,準備開始一場棒球比賽了!
可是,周圍都是易碎品,媽媽連忙阻止大衛:不可以在屋子裡玩,去院子裡玩!
原文:我說過,大衛,不可以!
補充:大衛才不理會媽媽的話呢!他重重地把棒球扔了出去,結果,球砸中了花瓶!花瓶碎了,媽媽也大發雷霆,她責令大衛到牆角去面壁思過。
原文:寶貝,來這裡。
補充:在思過角的大衛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他不應該不聽媽媽的話在屋子裡打棒球從而砸碎了花瓶。大衛並不是一個壞孩子,他只是太調皮了。現在,大衛知道錯了,他為惹得媽媽生氣而感到愧疚和害怕,他不敢看媽媽憤怒的臉,想到這,大衛委屈地流下了淚水。
這時,媽媽的氣也消了大半,她看到了大衛,知道他真的知道錯了,也為自己剛剛發火而吼他感到有點後悔,媽媽對大衛說:「大衛乖,來媽媽這裡。」
原文:大衛乖,我愛你!
補充:媽媽把大衛摟在了懷裡,她緊皺的眉頭也舒展了。媽媽說:大衛乖,媽媽相信你不是個壞孩子,媽媽也相信你一定會改正自己的錯誤!
大衛在媽媽懷裡,閉上了眼睛,他暗暗發誓,一定要做一個守規矩的好孩子!
最後這幾張圖的理解,對於家長夥伴來說其實挺關鍵的,很多父母匪夷所思,一個犯了那麼多錯誤的孩子,為什麼媽媽在生氣之後態度還能一下子轉變那麼大,還能把孩子摟在懷裡說「愛孩子」,這太差強人意了!
那麼,看了我的解讀之後,是不是會有所理解了呢?
作者意圖並不是在聲討大衛,或者聲討他的媽媽,我們育兒時也不能給孩子隨意地貼上「壞孩子」的標籤。
我們不是不可以說不,而是在「不」的後邊告訴孩子什麼可以做。
最後,我們需要接納孩子的情緒,他的認錯,恐懼、害羞、哭泣的情緒,給予我們最大的包容,不對孩子說:「你再這樣我就不要你了」「你再這樣我就不喜歡你了」,不要讓孩子從小就因這些話而有被拋棄感和負罪感,這就是作者借自己小時候的經歷,想傳達給各位父母的。
綜上,《大衛,不可以》並不是教壞孩子的書,相反,它讓孩子明確是非對錯,並且引導父母如何正確處理孩子犯錯。
儘管我並不是很喜歡這本書的畫風,但我尊重那些喜歡這個畫風的孩子們,我也相信他們的選擇和喜愛的理由。一旦孩子自己選擇了這本書,那麼作為父母就愉快地帶娃閱讀吧!
不知親愛的你,是否也如我一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