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不可以》教壞小孩?每張圖詳細解讀後,原是家長錯怪了

2020-10-07 沐瀅讀書育兒


文 | 維尼媽媽沐瀅


《大衛,不可以》這本書是比較大眾、經典、且爭議巨大的繪本。豆瓣評分8.8,這其實在繪本圈子裡並算是高分。


如果說這繪本有幾宗罪,無外乎是薄、字少、畫風醜、教壞小孩……

不了解繪本的家長看這本薄薄的繪本每一頁就那麼幾個字,還定了30多元的價碼(正版打折價並沒有這麼貴),覺得性價比不高,簡直就是騙錢!

喜歡唯美畫風的家長看到這本書裡那個豁牙浪齒的大衛時,不禁厭從膽邊生,畫風太醜了,不選不選!

更有家長聲討,這書裡描述的全是一個壞孩子的壞行為,孩子看完之後都學壞了,「本來我家寶寶可乖了,看完這書就學大衛在床上跳!這不坑娃嗎?」


關於這本書被質疑教壞小孩的問題:

一千個人眼中一千個哈姆雷特,我並不認為這本書是教壞小孩的書,相反,它是讓孩子感受到自我接納的繪本,同時也是教會父母如何接納、糾正孩子錯誤行為的繪本。

其實故事中所描繪的也都是孩子的天性使然,只是我們該如何理解、懂得、並加以約束。

本文的結尾,我會闡明作者引導父母用正確方式教育孩子的意圖。同時,我曾寫過一篇專欄文章,名為:《《大衛不可以》備受爭議,卻可以結合正面管教智慧,引導孩子行為》(因為是付費專欄,所以只能在今日頭條的專欄裡閱讀哈!)


關於畫風為什麼這麼醜的問題:

繪本畫風總是千差萬別,有唯美系的,看起來溫暖舒服,例如《小狐狸買手套》,有抽象派的,激發孩子的想像力,例如《點點點》,有孩子氣十足的畫風,讓孩子感覺貼心,像出自自己之手,例如《我的地圖書》、長谷川義史的全部繪本作品。

也正因如此,而為孩子展現了一副色彩紛呈的繪本畫卷。就像這個世界不同的美和審美各有差異一樣,孩子也總會從萬千風格中挑出他最喜歡的畫風。讓他廣泛涉獵不同畫風,也擴大孩子的審美視角,從小讓孩子更懂欣賞和包容。

更何況,仔細看看那個豁牙浪齒的大衛,像不像自家那個吃糖吃壞了牙的寶寶,像不像那個換牙期支著兩顆大板牙顏值下跌的自家孩子?他其實就是萬千孩子的真實縮影,有何可厭惡?


關於字少不知道怎麼講和引導的問題:

切入正題了,今天用這篇文章一副圖一副圖地解讀,供家長參考。


先引導孩子閱讀封面圖片,讓孩子說出去他看到了什麼?

例如:

人物:一個叫大衛的小男孩

地點:在家裡。

大衛在做什麼:他腳下踩著幾本書,把自己墊高,想要拿到高腳桌上的金魚缸

將會發生什麼:書本墊得並不穩當,大衛要摔倒了,高腳桌也要被碰倒了,金魚缸要掉下來了。魚缸裡的金魚也是一臉驚恐。

猜想:如果你是大衛,媽媽會對你說什麼?

結合繪本語言:媽媽看到後驚呼:大衛,不可以碰魚缸,你會摔倒並且打碎魚缸的!


觀察扉頁上的圖片。

扉頁上,大衛的媽媽叉著腰的圖片,雖然沒有露出臉,但是可以讓孩子猜想大衛的媽媽會是怎樣的表情和語氣,並引導孩子說出他們想像的描述,例如:

大衛的媽媽插著腰,她怒目圓睜,眉毛也擰成了一個「川」字,連嘴角都耷拉了下來。媽媽大聲對大衛說:大衛,不可以!


原文:大衛的媽媽總是說:大衛,不可以!

補充:當大衛用畫筆在牆上亂畫的時候,媽媽會立刻制止他:大衛,不可以在牆上亂畫!去你的圖畫板和本子上畫畫!

指導:父母在帶孩子解讀圖畫的時候,一定不要忘記在不可以之後,再告訴孩子,可以怎麼做。


原文:大衛,不可以!

補充:當大衛爬上椅子,想去拿架子最上方的糖果罐子時,媽媽會制止他:大衛,不可以爬到椅子上!小心碰倒了杯子!危險!如果你想要,可以告訴媽媽,我拿給你。


原文:天哪!大衛,不可以!

補充:大衛在外邊和小朋友一起玩泥巴,把自己玩得全身髒兮兮的。他踏著小泥腳跑回家的時候,把家裡的地毯都印上了一行泥腳印。媽媽看到了,心疼又氣憤地說:天哪!大衛,不可以穿著鞋子進屋,快去把腳擦乾淨!


原文:不行!不可以!

補充:大衛在洗澡的時候,把浴缸當成了自己的「戰場」,他成了威武的船長,帶領著自己的鯊魚士兵,擊沉了軍艦和鴨子船!水龍頭裡的水譁譁地都流到了地板上,整個浴室被大衛攪得一團糟。媽媽驚呼:大衛,不行!不可以在浴缸裡打鬧,你要負責把地板擦乾淨!


原文:大衛!快回來!

補充:大衛洗完澡,並沒有立刻收拾乾淨浴室,他連衣服都沒有穿,就一絲不掛地跑到了街上玩去了!不換衣服就出門,那可怎麼行?媽媽急得大喊:大衛,快回來!


原文:大衛!不要吵!

補充:大衛把媽媽做飯用的鍋當成帽子和鑼,用勺子噹噹當地敲出好大的聲響,吵得媽媽連連阻止他:大衛,不要吵!鍋子不是玩具,把它們放回原來的地方!


原文:不可以玩食物!

補充:吃飯的時候,大衛覺得眼前的食物真的太有趣了,他拿起勺子,把土豆當頭,黃瓜當胳膊,雞腿當腿,拼出了一個小人兒,這個小人兒簡直跟大衛一模一樣!真的太開心了!媽媽沒體會到大衛的開心,她阻止了大衛:不可以玩食物!快把它們統統吃掉!


原文:大衛,不要再吃了!

補充:於是,大衛把雞腿、胡蘿蔔、西藍花、豌豆……統統塞進了嘴裡。他甚至都不仔細嚼,就把它們吞進了肚子。大衛吃得太多了,他的肚子圓鼓鼓地像個皮球,卻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媽媽擔心他暴飲暴食,於是對他說:大衛,不要再吃了!


原文:回房間去!

補充:大衛抱著電視看個沒完沒了,過了約定的時間,他還想繼續看動畫片,媽媽責令他關掉電視機,回到房間去!閱讀的時間到了。


原文:躺下來!

補充:睡覺的時間到了,可是大衛怎麼可能去睡覺呢?他還精神得很,他還在扮演超人、俠盜,他把毯子當成了鬥篷,穿著紅靴子在床上蹦啊、跳啊……床都要被蹦塌啦!媽媽說:睡覺的時間到了,躺下來,閉上眼睛,保持安靜!


原文:不可以挖鼻孔!

補充:大衛覺得鼻子裡痒痒的,他將食指插到鼻孔裡挖啊挖啊,媽媽說:不可以挖鼻孔!如果你覺得鼻子不舒服,用溼毛巾擦一擦。


原文:把玩具收好!

補充:大衛把所有的玩具都拿出來玩了,棒球、小熊、玩具車……房間就成了他的遊樂場,這時他突然想起,看動畫片的時間到了,於是他趕忙打開電視機,至於把玩具收納好這件事,早就被他忘在腦後了!媽媽看到了,提醒大衛:把玩具收拾好!


原文:大衛,不可以在屋子裡玩!

補充:好吧好吧!收拾玩具就收拾玩具嘛!大衛不情願地開始收納玩具了。

等等,看他發現了什麼?玩具箱裡有他心愛的棒球裝備!這真是太棒了!大衛立刻忘記了收拾玩具的事兒了,他在房間裡揮舞著棒球棍,準備開始一場棒球比賽了!

可是,周圍都是易碎品,媽媽連忙阻止大衛:不可以在屋子裡玩,去院子裡玩!


原文:我說過,大衛,不可以!

補充:大衛才不理會媽媽的話呢!他重重地把棒球扔了出去,結果,球砸中了花瓶!花瓶碎了,媽媽也大發雷霆,她責令大衛到牆角去面壁思過。


原文:寶貝,來這裡。

補充:在思過角的大衛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他不應該不聽媽媽的話在屋子裡打棒球從而砸碎了花瓶。大衛並不是一個壞孩子,他只是太調皮了。現在,大衛知道錯了,他為惹得媽媽生氣而感到愧疚和害怕,他不敢看媽媽憤怒的臉,想到這,大衛委屈地流下了淚水。

這時,媽媽的氣也消了大半,她看到了大衛,知道他真的知道錯了,也為自己剛剛發火而吼他感到有點後悔,媽媽對大衛說:「大衛乖,來媽媽這裡。」


原文:大衛乖,我愛你!

補充:媽媽把大衛摟在了懷裡,她緊皺的眉頭也舒展了。媽媽說:大衛乖,媽媽相信你不是個壞孩子,媽媽也相信你一定會改正自己的錯誤!

大衛在媽媽懷裡,閉上了眼睛,他暗暗發誓,一定要做一個守規矩的好孩子!


最後這幾張圖的理解,對於家長夥伴來說其實挺關鍵的,很多父母匪夷所思,一個犯了那麼多錯誤的孩子,為什麼媽媽在生氣之後態度還能一下子轉變那麼大,還能把孩子摟在懷裡說「愛孩子」,這太差強人意了!

那麼,看了我的解讀之後,是不是會有所理解了呢?

作者意圖並不是在聲討大衛,或者聲討他的媽媽,我們育兒時也不能給孩子隨意地貼上「壞孩子」的標籤。

我們不是不可以說不,而是在「不」的後邊告訴孩子什麼可以做。

最後,我們需要接納孩子的情緒,他的認錯,恐懼、害羞、哭泣的情緒,給予我們最大的包容,不對孩子說:「你再這樣我就不要你了」「你再這樣我就不喜歡你了」,不要讓孩子從小就因這些話而有被拋棄感和負罪感,這就是作者借自己小時候的經歷,想傳達給各位父母的。


綜上,《大衛,不可以》並不是教壞孩子的書,相反,它讓孩子明確是非對錯,並且引導父母如何正確處理孩子犯錯。

儘管我並不是很喜歡這本書的畫風,但我尊重那些喜歡這個畫風的孩子們,我也相信他們的選擇和喜愛的理由。一旦孩子自己選擇了這本書,那麼作為父母就愉快地帶娃閱讀吧!

不知親愛的你,是否也如我一樣呢?


相關焦點

  • 好的小孩教不壞
    好的小孩教不壞林清玄有一回去參加有關青少年問題的座談會,與會的專家都大談教育問題,最後輪到我發言,我說關於教育我的看法很簡單,只有兩句話,第一句話是「好的小孩教不壞」,第二句話是「壞的小孩教不好」。 與會的人都大感驚詫,因為既然是這樣,教育就無用了,還需要教育幹什麼呢?
  • 《大衛,不可以》可以這樣讀,體驗媽媽的愛
    看到《大衛,不可以》很多家長疑惑,這本書到底可不可以給孩子讀?孩子會不會模仿裡面的不好行為。小孩都喜歡這本書,為什麼?因為都能引起感情共鳴,書中的大衛就是他,他想攀爬高處,喜歡洗澡的時候把玩具都丟進去玩,喜歡到處敲敲打打,喜歡拿著食物玩,喜歡把玩具扔的到處都是,都很晚了,仍然很興奮不睡覺。但是這一切被一個老說不可以的媽媽阻止著,覺得太討厭了。
  • 給大人講故事的繪本—7大衛,不可以
    這真的把我心中的淘氣小孩畫出來了。「不可以」這幾個字,仿佛讓我覺得這本書就是專治淘氣小孩的書,也許會帶來舒適感,結果。。。扉頁就是這個叫大衛的淘氣小孩在牆上寫這「大衛媽媽總是說。。。大衛,不可以」牆上的其他地方,被塗的亂亂的。
  • 經典繪本解讀——《大衛上學去》
    大衛·香農的第一本書記錄的就是令他記憶深刻的一連串的「大衛,不可以」!我們每一個人都像大衛,都是這樣在「不可以」的約束聲中長大的。也難怪兩歲左右的小孩兒最常說的話是「不要」。與《大衛,不可以》最的不同是,在前一本書裡,大衛唯我獨尊、一個人胡鬧;而在後一本書裡,大衛的身邊有了其他的小朋友,他必須得學會與別人相處,並且尊重學校裡的規矩。
  • 大衛熊英語 讓你的孩子愛上英語學習
    1年級的女兒琳琳一句話把家長敲醒,家長遲疑了兩秒,不敢回答。想用繪本啟蒙,孩子卻只翻了幾分鐘跟老師聊了一波英語學習方法後,她向家長推薦了兒童英語繪本。因為孩子會對繪本中反覆出現的詞句加深記憶,從而增加詞彙量,而且大量的閱讀必然可以培養英語語感和英語思維。通過朗讀繪本或者複述故事,還可以培養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家長從網上淘回一系列精美的繪本,放在琳琳枕邊,擺滿了她的小書櫃。
  • 書評《大衛,不可以》——沒有孩子天生喜歡規矩
    不可以》所描述的那樣。為什麼《大衛,不可以》這麼受歡迎,它並不符合大多數父母心中的好書標準:字少、沒明確教什麼、主角是個有點醜的「壞小孩」、插腰翹腳且愛說不可以的媽媽似乎很兇。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了解下「美國凱迪克獎」。
  • 《大衛,不可以》的「爸爸」大衛·香農:我比女兒更淘氣
    大衛·香農來了!喜歡繪本的大人和孩子一定對他不陌生,他創造的圓圓腦袋長著幾顆三角牙齒的調皮男孩「大衛」,會在房間裡打球,掏鼻孔,光著身子亂跑。這個小男孩「大衛」也隨之風靡了全球的童書市場。他的諸多作品如《鴨子騎車記》《大衛,不可以》在國內出版以來暢銷至今,在孩子和家長當中獲得了十分良好的口碑。大衛的作品自帶與孩子的連接黏性,常有讀者感慨「大衛是不是來過我家?這就是我家裡發生的故事。」怎麼樣才能創作出讓孩子喜歡的作品?如何捕捉到孩子們的天真?大衛·香農笑道:「我不需要去特意捕捉,我自己心裡就是一個孩子。」
  • 在家長抓狂的背後,小孩不壞只是愛生氣
    相信本文的解讀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發與思考。 頂嘴、漫不經心、動作慢、耍賴、說謊……許多家長,每天一起床,就要和孩子的這些問題奮戰,搞得筋疲力竭。這些問題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是說破了嘴,孩子今天改了,明天起來又像是得了失憶症,故態復萌。要教會他們做到這些,真的這麼難嗎?
  • 《大衛不可以》「壞習慣也是一種成長」
    我想在每一個的孩童時期聽過很多次的「不可以!」當別人對你說出這句話時,你的壞習慣就出現了,就比如這本繪本的主人大衛·香農,但長大後你聽見這句話的次數將會減少。,不可以》Ⅰ繪本:愛你,所以希望你改掉壞習慣繪本的開始媽媽將餅乾放在最上面,大衛偏要吃踩在凳子上攀爬柜子,遠處是媽媽的嚴厲批評「大衛,不可以!
  • 經典繪本解讀——《大衛惹麻煩》
    內容簡介:大衛又來了!經歷了被媽媽說「不可以」, 被老師說「不可以」的成長經驗,大衛似乎並沒有痛改前非,在這本書裡,繼續發揮超人能量,大惹麻煩!對比前面兩本,讀者會發現一些區別。在家裡被媽媽說「不可以」的大衛年齡尚小,所犯的錯誤是那個年紀的孩子不可避免的,淘氣好動的男孩子在年幼無知的時候闖禍並不意外,如果沒有媽媽一聲聲地說「不可以」, 他們怎麼能知道日常生活裡什麼可以,什麼不可以呢?
  • 經典繪本解讀——《大衛惹麻煩》
    今天繼續為大家推薦經典繪本,今天給大家推薦的繪本是美國作家大衛·香農的《大衛惹麻煩》。圓圓的大腦袋,參差不齊的小尖牙,兩顆黑豆似的小眼睛時而天真,時而喜悅,、時而閃動著無辜的色彩......隨著大衛·香農膾炙人口的「大衛」系列作品的出版,這樣一個淘氣包兒——大衛的形象已經為很多父母所熟悉。在《大衛惹麻煩》裡面,長大了的大衛可真是有點橫行無忌的意思了。
  • 《大衛,不可以》-淘氣的孩子真的有大出息
    《大衛,惹麻煩》+《大衛,上學去》+《大衛,不可以》今天同事突然問我,我毫不猶豫的回答「大衛·香農」。然後同事又問我為什麼。我的回答是「因為那些畫看上去又髒又亂,就像我們家裡的一樣。」同事還是沒有結婚生小孩,所以她很驚訝。她以為我會說安野光雅那些一般人看不懂的繪本作家。安野光雅我當然是喜歡的,只是欣賞,還談不上愛。因為在這樣的偉大作者身上,你還是聞不到孩子的生活氣息。
  • 好的小孩教不壞,再難也要把孩子帶在身邊!
    點擊上面↑↑↑藍色「校長傳媒」免費訂閱【林清玄專欄】好的小孩教不壞 文|林清玄(當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詩人、學者)有一回去參加有關青少年問題的座談會,與會的專家都大談教育問題,最後輪到我發言,我說關於教育,我的看法很簡單,只有兩句話,第一句話是「好的小孩教不壞」,第二句話是「壞的小孩教不好」。
  • 優秀繪本《大衛,不可以》,被家長當成反面教材,網友:矯枉過正
    《大衛,不可以》可以說是優秀童書的代表,許多家長對這套繪本十分熟悉,不可以》獲得了無數小朋友們的喜愛,成為他們的心中好物。《大衛,不可以》不滿意,甚至被家長當成了反面教材,這是為何呢?,媽媽就出現了,嚴厲的對大衛說:「大衛,不可以」
  • 大衛熊英語,讓你的孩子愛上英語學習
    往往琳琳問起我詞句的時候,我發現好像認識這個詞,又好像不認識。 哪裡敢教?就怕自己蹩腳的英語誤了孩子。 從這次的嘗試,我深深感受到英語啟蒙的幾個要點:啟蒙階段,孩子需要一個良好的英語聽說環境。單看繪本和教材是不行的,家長要為孩子創造環境,讓他們有更多時間大量聽、大量說。啟蒙階段,英文繪本必須有人帶著讀。
  • 《大衛,不可以》:如何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4種方法建議收藏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困惑:孩子進入兩歲之後開始越來越「失控」,你讓他往東,他偏偏往西;你讓他不要動危險的東西,他總是趁你不注意,偷偷去拿;你越是大聲說:「不可以!」他越是玩得起勁……育兒界有個專有名詞來形容這個時期的小孩——terrible2——「麻煩的兩歲」,或者叫「可怕的兩歲」。
  • 好的孩子教不壞
    這兩句話並不是反對教育的功能,而是說透過教育所能做的事物實在非常有限,這個觀點是從佛法的觀點出發的,因為從因果律上看每一個孩子投生到這世界就像是一粒種子,種子雖小,卻一切都具足了。假如這一粒是榕樹的種子,那麼就要以榕樹的特質來幫助種子的成長,但是不管多麼努力照顧,榕樹的可能性是:一變成大榕樹,二變成小榕樹,三根本不發芽成長。
  • 「繪本故事」《大衛,不可以!》每個孩子的身上都有大衛的影子!
    故事的名字叫——《大衛,不可以!》作者:大衛·香農 翻譯:餘治瑩相信很多寶爸寶媽都聽過這個繪本的大名!美國著名繪本作家大衛·香農憑藉《大衛,不可以!》這本書一舉獲得凱迪克銀獎。獲獎之後,作者又接連創作了大衛系列的其他幾本書,並且同樣廣受大人兒小人兒們的好評和喜愛。書中大衛那種天真、栩栩如生的行為和搗蛋、不聽話,是那個年齡段孩子真實的表現,光著衣服到處跑、爬上爬下拿東西、洗澡的時候不願意關掉水龍頭……每次,孩子們讀起這本書時,都會露出那種眼睛裡發光的笑容。
  • 錯怪孩子的時候,99%的家長都逃不脫這5種表現
    70分:以承諾代替道歉  這樣的家長在現實生活中很普遍,這類父母在發現錯怪孩子之後,心中也是有歉意的,但是又拉不下臉面給孩子道歉或擔心直接道歉會損害自己的權威形象,於是,就以物質、精神許諾來代替道歉。這樣的家長能讓孩子了解到自己的歉意,也算是「知錯能改」了。
  • 【百家】林清玄:好的孩子教不壞
    如果您尚未關注,請點擊標題下方的「中國教育報」關注我們。有一回去參加有關青少年問題的座談會,與會的專家都大談教育問題,最後輪到我發言,我說關於教育我的看法很簡單,只有兩句話,第一句是「好的小孩教不壞」,第二句是「壞的小孩教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