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不可以》-淘氣的孩子真的有大出息

2020-10-11 海苔海苔愛分享

如果你家裡有孩子,或者是你的兄弟姐妹家有孩子,那麼你有90%的可能讀過這幾本書。

《大衛,惹麻煩》+《大衛,上學去》+《大衛,不可以》

今天同事突然問我,「你在方所做了那麼多年的童書採購,你最喜歡哪個作者的書啊?」。我毫不猶豫的回答「大衛·香農」。

然後同事又問我為什麼。我的回答是「因為那些畫看上去又髒又亂,就像我們家裡的一樣。」

同事還是沒有結婚生小孩,所以她很驚訝。她以為我會說安野光雅那些一般人看不懂的繪本作家。安野光雅我當然是喜歡的,只是欣賞,還談不上愛。因為在這樣的偉大作者身上,你還是聞不到孩子的生活氣息。

大衛·香農很不一樣的,雖然他的這些作品,獲得凱迪克獎已經是上個世紀的事情了,但現在看來依然像是我們孩子的真實生活狀態。

拼命摳著鼻孔的大衛,能把爸爸變成「馬」的小仙女艾麗絲,為了交朋友強忍著自己的愛好的卡米拉,玩具多的像垃圾場的賽賽,這些孩子個個都能入圍童書調皮搗蛋人物排行榜前幾名。

但你知道嗎?

《小仙女艾麗絲》

《玩具太多了》

這些人物都不是大衛·香農憑空想像出來的人物,這些人物加在一起,就是大衛·香農他自己。


大衛·香農

這位美國的繪本作家在2018年上海童書展的採訪上說,「她比他的女兒更淘氣,如果他自己都不能在圖畫書裡感受到快樂,怎麼能把這種快樂傳遞出去」。

是啊,如果我們作為父母在跟孩子一起朗讀圖畫書時,自己都不開心,孩子又怎麼會感受到閱讀的快樂呢?

後來,我看到了他給他的繪本國內出版商啟發繪本拍攝的視頻。在那個視頻裡,他教孩子們畫「大衛」,給大家解釋為什麼大衛的牙齒尖尖的,為什麼大衛的鼻孔一邊大一邊小。他說他小時候就是這樣的,因為吃太多零食,挖鼻孔挖的太多了。

孩子不能夠理解過於平淡的藝術,沒有波瀾起伏的繪本,我們大人看著會理解其深意,但孩子什麼也看不到。因此他們需要像大衛·香農創作的濃墨重彩的、還原生活的作品。

淘氣的大衛,長大之後不再淘氣了,他給兒童書繪製學院派風格的插畫,但是始終沒有成功。直到他的媽媽寄給他五六歲時的塗鴉。他想起了童年的自己,那個勇敢的、喜歡搗亂的自己。

他開始放飛自我,找尋真實的自己。那個淘氣的,總是讓媽媽說「NO」的男孩回來了,他也迎來了事業的成功。

這個小時候的熊孩子,長成了「別人家的孩子」。

為什麼,有孩子淘氣就一輩子都是「巨嬰」,有的淘氣就變成了「繪本大師」,大概是因為他們有不一樣的媽媽吧。

我們可以在大衛系列裡找到答案,不管大衛如何淘氣,他的媽媽說完「不」,總是會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而不是像我們大多數人一樣,不停的數落,把孩子罵到懷疑人生。

「愛」是解決一切成長難題的最好武器。

相關焦點

  • 為孩子提供淘氣素材的佳作:《大衛不可以》
    繪本:《大衛不可以》作者:大衛.香農譯者:餘治瑩故事摘要:這本書完全是一部情景劇,由多個場景組成.但是每個場景都很經典,特別是對於&34;寶寶來說.書裡面描述了各種反面教材,告誡小朋友們不要做這些事情.
  • 《大衛,不可以》的「爸爸」大衛·香農:我比女兒更淘氣
    大衛·香農來了!喜歡繪本的大人和孩子一定對他不陌生,他創造的圓圓腦袋長著幾顆三角牙齒的調皮男孩「大衛」,會在房間裡打球,掏鼻孔,光著身子亂跑。這個小男孩「大衛」也隨之風靡了全球的童書市場。他的諸多作品如《鴨子騎車記》《大衛,不可以》在國內出版以來暢銷至今,在孩子和家長當中獲得了十分良好的口碑。大衛的作品自帶與孩子的連接黏性,常有讀者感慨「大衛是不是來過我家?這就是我家裡發生的故事。」怎麼樣才能創作出讓孩子喜歡的作品?如何捕捉到孩子們的天真?大衛·香農笑道:「我不需要去特意捕捉,我自己心裡就是一個孩子。」
  • 「繪本故事」《大衛,不可以!》每個孩子的身上都有大衛的影子!
    前幾天老婆嘲諷我,說我整天在那裡擺弄繪本,有什麼意思?!面對這樣的冷嘲熱諷我怎麼能忍呢,果斷讓她來錄一個繪本,了解一下老公的艱辛!所以今天的繪本故事就是我老婆的「作品」。故事的名字叫——《大衛,不可以!》作者:大衛·香農 翻譯:餘治瑩相信很多寶爸寶媽都聽過這個繪本的大名!美國著名繪本作家大衛·香農憑藉《大衛,不可以!》這本書一舉獲得凱迪克銀獎。
  • 給大人講故事的繪本—7大衛,不可以
    這真的把我心中的淘氣小孩畫出來了。「不可以」這幾個字,仿佛讓我覺得這本書就是專治淘氣小孩的書,也許會帶來舒適感,結果。。。扉頁就是這個叫大衛的淘氣小孩在牆上寫這「大衛媽媽總是說。。。大衛,不可以」牆上的其他地方,被塗的亂亂的。
  • 《大衛,不可以》訴說著孩子的心,道著寶寶與媽媽的故事
    文/水凝《大衛,不可以》是美國繪者兼作者的大衛·香農的圖畫書,本繪本曾榮獲美國凱迪克大獎。打開繪本,色彩鮮豔的圖畫中,字很少,基本上不是「大衛」,就是「不可以」。原來,女兒想,自己不是大衛,我也不是大衛的媽媽的。只不過,這些行為卻深深地反饋到孩子的心裡上去。讀這本書,猶如是媽媽在支配自己,不可以。當我知道孩子不願意讀這本書的緣由後,我便換著別的方法與孩子一起讀這本書,我讓女兒自己翻看繪本,並用自己的方式去解讀。
  • 《大衛,不可以!》溫柔的給孩子立規矩,比大吼大叫更管用!
    這也是最經典的兒童繪本之一——《大衛,不可以》《大衛不可以》[美]香農(Shannon,D.)媽媽緊張到尖叫:「大衛,不可以(爬的那麼高)!」大衛不知道去哪裡淘氣了,你看他渾身髒兮兮,渾身都是泥,簡直像一個小怪物!
  • 暢銷繪本《大衛,不可以》關於每個孩子的童年,反對大V的3不推薦
    《大衛,不可以》是作者大衛·香農在自己兒時的作品基礎上重新創作的一本繪本。我和孩子剛拿到這本繪本時,就被封面上那個張著大嘴巴,踩著書本去搬魚缸的大衛吸引了。閱讀完後更是喜歡上了這個淘氣的大衛。難道僅憑那句「大衛,不可以「就斷定了大衛的媽媽是兇巴巴的對待淘氣的大衛?難道只要說不可以時,就是兇巴巴的態度才能說出來?
  • 《大衛,不可以》可以這樣讀,體驗媽媽的愛
    看到《大衛,不可以》很多家長疑惑,這本書到底可不可以給孩子讀?孩子會不會模仿裡面的不好行為。現在他也許不明白媽媽為什麼老阻止自己,等再長大一點,他就能明白,攀爬高處媽媽怕你摔下來;不要把拿著食物玩,是想你珍惜糧食,粒粒皆辛苦;不要把玩具扔的到處都是,希望養成收拾東西的好習慣;早睡早起,更利於身體健康……孩子就是通過生活的點點滴滴,通過自主思考,才慢慢建立自己的世界觀,那麼我們該怎麼讀這本淘氣的《大衛,不可以》呢?
  • 繪本推薦|淘氣的寶寶看淘氣的繪本,才能不淘氣?
    大家好,我是蘑小乖,最近的繪本推薦系列點讚數很多呀,今天再為大家推薦一個系列,名字是《大衛,不可以》寶寶的想法總是天馬行空,年紀很小的寶寶,無論是精力還是想像力,都超級豐富,這個世界對他們來說充滿了吸引力,所以他們始終都在不斷的去學習和模仿,我們會說,寶寶好淘氣,可其實這只不過是寶寶們了解這個世界的過程和方式罷了
  • 魔氣的孩子必淘氣淘氣孩子不一定有魔氣
    上篇《可愛孩子可愛表現》中講到了孩子的魔氣表現。今天我為什麼又要來說魔氣孩子呀?因為有魔氣的孩子能動性和思維能力很強,做人、做事、講話都讓大人感到出奇和驚訝,有時感覺小孩子說話口氣比大人還老練。小孩膽大心也細,有小孩子的主見,在家在外玩耍中往往讓你又驚又喜。驚!是怕他不要戳屁漏弄出事或發生什麼可怕危險,還怕不小心傷到孩子。喜!
  • 經典繪本解讀——《大衛惹麻煩》
    ·香農膾炙人口的「大衛」系列作品的出版,這樣一個淘氣包兒——大衛的形象已經為很多父母所熟悉。在家裡被媽媽說「不可以」的大衛年齡尚小,所犯的錯誤是那個年紀的孩子不可避免的,淘氣好動的男孩子在年幼無知的時候闖禍並不意外,如果沒有媽媽一聲聲地說「不可以」, 他們怎麼能知道日常生活裡什麼可以,什麼不可以呢?
  • 經典繪本解讀——《大衛惹麻煩》
    瞧,這回大衛不但繼續織造麻煩,嘴裡也不閒著:「我不是故意的!」、「我沒想這樣」、「我忘了!」「可是小貓喜歡啊!」......種種說辭,看上去是都是小孩子常用的藉口。內容簡介:大衛又來了!經歷了被媽媽說「不可以」, 被老師說「不可以」的成長經驗,大衛似乎並沒有痛改前非,在這本書裡,繼續發揮超人能量,大惹麻煩!對比前面兩本,讀者會發現一些區別。
  • 《大衛,不可以》讓孩子自我認知,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
    這套書是一套非常經典的圖書,通過這套書可以看到大衛(每個孩子)的一天,也可以看到大衛媽媽(每個媽媽)悲慘的一天,哈哈。繪本以孩子的角度,描述孩子成長過程中會犯的錯誤,每次孩子看了,都會激動的和我說,媽媽:「大衛不可以這樣!」
  • 《大衛,不可以》:如何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4種方法建議收藏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困惑:孩子進入兩歲之後開始越來越「失控」,你讓他往東,他偏偏往西;你讓他不要動危險的東西,他總是趁你不注意,偷偷去拿;你越是大聲說:「不可以!」他越是玩得起勁……育兒界有個專有名詞來形容這個時期的小孩——terrible2——「麻煩的兩歲」,或者叫「可怕的兩歲」。
  • 知錯就改就是好孩子——繪本閱讀課堂《大衛惹麻煩》
    大衛這個名字很多小朋友應該不陌生了,《大衛不可以》這本繪本相信很多孩子都讀過或者聽過,這次我們西瓜班的小朋友上的繪本課跟大衛就有關係,這一次大衛惹麻煩了,大衛到底惹了什麼樣的麻煩呢?大衛為什麼總是惹麻煩呢?讓我們一起走進大衛的世界吧。
  • 書評《大衛,不可以》——沒有孩子天生喜歡規矩
    有一天他收到母親寄來的一本書,那是他還是小男孩時的作品,書名叫《大衛,不可以》,書裡畫的全是各種小時候不允許做的事,裡頭的文字則幾乎都是「大衛」和「不可以」(據說是因為只會寫這幾個字)。大衛決定以童年塗鴉為雛形,重新創作這本書,他覺得這樣很有趣,同時也是紀念「不可以」這個國際通行且在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必會聽到的字眼。
  • 《大衛,不可以》:「懲罰教育」只會毀了孩子,「傾聽」才是關鍵
    導讀:《大衛,不可以》:「懲罰教育」只會毀了孩子,「傾聽」才是關鍵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大衛,不可以》:「懲罰教育」只會毀了孩子,「傾聽」才是關鍵!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聽別人的話,自己就沒了主見,所以聽父母話的孩子多數沒有大出息
    作為家長,總是希望孩子能聽自己的話。孩子小的時候,如果是個聽話的孩子,走到哪兒,父母臉上都有光彩,因為所有的人都會誇「這孩子真聽話,太招人喜歡了!」然後各種親熱姿勢就都上來了。父母聽了美滋滋的,回家獎勵孩子一隻棒棒糖。其實,孩子只是因為安靜而沒有打擾到人家,和別的淘氣孩子一比較,顯得不那麼找人煩而已。
  • 這三類教育方式,養出的孩子格局會很小,日後難有大出息
    這三類教育方式,養出的孩子格局會很小,日後難有大出息!不管是對大人來說還是孩子,格局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影響非常大。孩子的成長格局,主要還是家長所灌輸的教育方式。所以如果你不想要你的孩子格局比較小的話,下面的這三種教育方式還是不要再用了,下面跟著小白一起來看看吧。
  • 每日繪本分享:讀《大衛,聖誕節到啦!》,帶孩子初步了解聖誕節
    大衛是個調皮搗蛋的孩子,大家都說大衛不會得到聖誕禮物,只能夠得到一塊烏黑的小煤球。在平安夜,大衛夢到了聖誕老人寫給自己的信。聖誕老人說大衛淘氣,很抱歉沒有禮物。大衛一邊拿著信,一邊兩眼淚汪汪地哽咽著,看上去十分的可憐。那麼,在聖誕節,大衛到底有沒有收到聖誕老人派發的禮物呢?讓我們開啟繪本之旅,一起去揭開這個謎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