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幫助孩子們過有尊嚴的人生——記摩洛哥阿特拉斯山腳下的孤兒院

2020-12-17 新華社

新華社拉巴特2月27日電通訊:幫助孩子們過有尊嚴的人生——記摩洛哥阿特拉斯山腳下的孤兒院

新華社記者陳斌傑

「讓村莊充滿孩子們的歡笑」「幫助孩子們過有尊嚴的人生」,摩洛哥南部一座孤兒院門口的標語令人動容。孤兒院創辦人、瑞士退休企業家漢斯約格·胡貝爾對新華社記者表示,希望這裡的孩子能重拾自信和尊嚴,接受良好的教育,成為對社會有意義的人。

孤兒院名為「阿特拉斯山的孩子們」,位於摩洛哥南部城市馬拉喀什以南30多公裡的阿特拉斯山腳下,佔地14公頃,目前收養著125名孩子,年齡最小的僅40多天,年齡最大的12歲。

孤兒院入口兩側,分別是美術畫廊、辦公室和診所等建築,院裡有行政人員、醫護人員、教師、保姆、園丁等近百名全職員工,為孩子們提供各項服務。

這裡的孩子會學習阿拉伯語、柏柏爾語、法語和英語。孤兒院還經常組織孩子去馬拉喀什學習瑜伽,希望用這種方式重建他們的自信心。胡貝爾說,他希望孩子們對藝術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每人學會演奏一種樂器。

沿著主幹道進入孤兒院內部,北側依次是遊樂設施、小型農場、庫房和宿舍,南側是學校和清真寺。工作人員說,許多孩子成為孤兒後變得封閉、內向,與農場中的動物近距離接觸,有助於撫平他們的心理創傷。

孤兒院內有11個宿舍,分別用「愛」「友誼」「勇氣」等詞彙命名。每個宿舍分上下兩層,有客廳、餐廳、廚房、衛生間和臥室,配備4名保姆,24小時輪班照顧孩子們的飲食起居。孩子們與這些來自臨近村鎮的保姆建立了親密關係,不少孩子稱她們為「媽媽」。

目前,孤兒院內的學校為孩子們提供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配套教育,除了多語言教學外,學校十分重視音樂和美術教育。此外,孤兒院還為殘疾的孩子配備了理療中心,讓孩子通過康復治療減輕病痛。

11歲的阿雅在這裡已經生活了5年。她告訴記者,她很滿意這裡的生活,尤其喜歡上學校裡的英語課和音樂課。

「阿特拉斯山的孩子們」創立以來,受到了眾多關注,許多志願者慕名前來,為孩子們提供服務和幫助。來自法國的瑪麗·裡紹在孤兒院做義工已經一個多月。她說:「這座孤兒院代表了人性的美好,我很喜歡待在這裡,這裡充滿了愛,我建議大家都來這裡待上一段時間。」(完)

相關焦點

  • 幫助孩子們過有尊嚴的人生——記摩洛哥阿特拉斯山腳下的孤兒院
    新華社拉巴特2月27日電 通訊:幫助孩子們過有尊嚴的人生——記摩洛哥阿特拉斯山腳下的孤兒院新華社記者陳斌傑「讓村莊充滿孩子們的歡笑」「幫助孩子們過有尊嚴的人生」,摩洛哥南部一座孤兒院門口的標語令人動容孤兒院創辦人、瑞士退休企業家漢斯約格·胡貝爾對新華社記者表示,希望這裡的孩子能重拾自信和尊嚴,接受良好的教育,成為對社會有意義的人。孤兒院名為「阿特拉斯山的孩子們」,位於摩洛哥南部城市馬拉喀什以南30多公裡的阿特拉斯山腳下,佔地14公頃,目前收養著125名孩子,年齡最小的僅40多天,年齡最大的12歲。
  • 聽說摩洛哥超級美,有哪些值得去的地方?
    近年來摩洛哥旅遊成了熱門,其實去過摩洛哥的都知道這裡是一個大坑,簡直坑的你不要不要的。摩洛哥的交通系統不算適合自由行,火車只有南北線,不時晚點,舍夫沙萬唯一的大巴車常年斷票。而外國遊客在市區打車,價格是看心情的,之前講好的完全不算,巨大的價格差讓你氣到跺腳。反正下車時候如果你給的是整錢,找零的時候永遠不對。
  • 神秘國度摩洛哥之行(八)夏天到冬天最快多久,答案是四個鐘頭
    2小時後,大巴駛上一個遼闊的平坦高臺地,按照摩洛哥交通部門規定應該停車休息了,領隊略顯神秘地叫大家到休息點外平臺的邊緣去看看,據說有驚喜。於是有性急的遊客連跑帶跳奔向前方,沒想到衝出數十米後突然收住腳步探頭張望並發出驚呼!
  • 《華夏人生》孤兒院怎麼去 孤兒院是什麼
    華夏人生中有很多被拋棄的玩家,這些玩家就可以前往孤兒院
  • 摩洛哥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
    這裡有你想去的地方,想看的風景。人生是一個說不完道不盡的話題。古往今來,多少人在談論這個問題,多少文章在闡述人生的道理。其實,人生說來也很簡單,它不過是一次單程旅行。位於摩洛哥北部。摩洛哥最早建立的阿拉伯城市。舊城區也稱麥地那,始建於790年,具有伊斯蘭特色的古城堡,宮殿等文物古蹟比比皆是,有北非最古老的卡拉維因清真寺和伊德裡斯二世陵墓。市區伊斯蘭建築藝術精湛,花木繁盛,有被稱為「聖水」的清泉,為著名旅遊勝地。摩洛哥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旗底顏色為紅色,中央有一顆由五根綠色線條交叉組成的五角星。
  • 摩洛哥是個怎樣的國家?
    答|百度派 @一寸光陰摩洛哥是非洲西北部的一個沿海阿拉伯國家,國土面積約45萬平方公裡,有1700多公裡的海岸線。摩洛哥人宗教信仰以伊斯蘭教為主,全國99%的人口都信仰伊斯蘭教。在摩洛哥隨處可見清真寺建築,是摩洛哥城市景觀的一大特色。2016年6月1日起,摩洛哥對中國護照實行免籤政策,極大的促進了國人去摩洛哥旅行的人數。
  • 世界上最「好色」的國家,摩洛哥
    摩洛哥 充滿異國情調的摩洛哥是通往非洲的門戶,柏柏爾人和遊牧民族居住在這片由山川、沙漠和海岸組成的土地上。阿拉伯聚居區歷史悠久,那裡的小巷迴環曲折,通往集市和傳統的摩洛哥庭院住宅。從撒哈拉的沙丘到大阿特拉斯山(High Atlas)的雄偉頂峰,摩洛哥仿佛是為旅行者量身定製的天堂。這片土地就像集市上那色彩鮮豔、圖案多樣的地毯一樣,令人痴迷。夜晚,可見稀薄空氣中的璀璨星空;白天,可見層雲萬裡的壯美風光。在摩洛哥旅行,竅門在於留出足夠的時間和當地人一起觀察世界。
  • 通訊:「請幫助我們返回家園」——記逃離戰火的敘北部流離失所者
    通訊:「請幫助我們返回家園」——記逃離戰火的敘北部流離失所者 2019-10-25 13:08:17參與互動   新華社敘利亞哈塞克10月24日電 通訊
  • 關掉一切顏色濾鏡的摩洛哥,還有什麼可看的?
    真正去過之後,發現兩種答案都是對的,但加起來才算是真正的摩洛哥。斑馬這次在摩洛哥的7天行程,有驚喜有瞭然,算是窺得了這個魔幻國度真實的邊角。 摩洛哥普遍住宿較差,能在這裡住的舒服才讓人驚喜,所以這次不僅升級了卡薩布蘭卡市區的1晚5星酒店,還安排了1晚撒哈拉沙漠酒店1晚。人生願望單裡「在沙漠睡一晚」終於可以劃掉了!
  • 孤兒院「女王」
    孤兒院所在的小鎮叫雷伊漢勒(Reyhanli),位於土耳其南部。這裡有60個孩子,2-13歲不等。根據敘利亞法律,「孤兒」的定義是「父親死亡」。孤兒院由當地慈善基金會運營,自2011年戰爭開始就專門致力於幫助敘利亞難民兒童。「我們提供食物、庇護、醫藥。最重要的是:希望。」孤兒院的網站上寫道。
  • 非洲最美的國家:不是埃及,而是摩洛哥,這裡風景優美、人也美
    其次,我們可能認為非洲人民的皮膚比較黑,其實在非洲大部分都是以黑種人為主,但是有一個國家例外,你知道是哪一個國家嗎?由於斜貫全境的阿特拉斯山阻擋了南部撒哈拉沙漠熱浪的侵襲,摩洛哥常年氣候宜人,花木繁茂,摩洛哥是個風景如畫的國家,還享有「北非花園」的美稱,這是一個令人嚮往的非洲國家!
  • 通訊:漢語讓我們成為一家人——記「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
    新華社拉巴特4月23日電 通訊:漢語讓我們成為一家人——記「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摩洛哥賽區決賽  新華社記者陳斌傑  「儘管我們來自不同的國家,信仰不同的宗教,但漢語讓摩洛哥學生和孔子學院的老師成了一家人。」
  • 『SAFARI春節行』上海新生命之家孤兒院
    往年春節,我們去過巴丹吉林為親友祈福,也曾逃離霧霾前往彩雲之南;在互助北山享受醉氧時光,也跨出國門遊歷泰國寮國......今年春節,我們在上海《新生命之家》孤兒院陪伴這裡的孤兒過新年。經常出差去上海,朋友圈的朋友們都對這座城市無比熱愛,有一個朋友所有的信息裡都附帶一句:你厭倦了上海也就厭倦了人生。出發前特意百度了上海的一些資料,包括為什麼叫「魔都」。這次,也算是鄉下人進城過年。
  • 天然提取變廢為寶 北非花園摩洛哥盛產美容油
    【環球時報駐摩洛哥特約記者 呂可丁】在阿拉伯世界,流行著這樣一種說法——「盛產無花果、石榴和橄欖樹的國度,一定是土地肥沃的富庶之國」。而這三者,對於具有綿延大西洋海岸線、坐擁阿特拉斯山、風景如畫的摩洛哥王國來說,都是再常見不過的植物。不知是否得益於這句古訓,摩洛哥的土地上孕育著無數珍稀植物,也因此為其贏得了「北非花園」的美稱。
  • 摩洛哥首都拉巴特簡介
    鐵路和公路南通達爾貝達(有高速公路)、馬拉喀什、薩菲;北通丹吉爾;東通非斯、烏季達和鄰國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城南設有國際機場。紡織工業和手工業以產毛毯、地毯和皮革製品著稱,有水果、魚類加工等食品工業和制磚、石棉、陶瓷、木材與軟木加工等多種手工、半手工小型企業。城市分新城、舊城兩部分。
  • 摩洛哥歡迎遊客過聖誕、新年假期;新冠疫情摩洛哥安全出行指南...
    :bonwaytours 01 摩洛哥歡迎遊客過聖誕新年 隨著旅遊業復甦,摩洛哥準備歡迎遊客前往度過寒假假期。如果你有必須理由前往摩洛哥,建議收藏本篇摩洛哥出行安全指南,部分文字整理自摩洛哥旅遊局。
  • 《綠山牆的安妮》:孤兒院走出的女孩,可以複製的人生智慧
    安妮說:"一個人能犯的錯誤是有限的,每一個錯誤都幫助我改掉一個壞缺點。心懷感恩,成就更好的自己鴉有反哺之義,羊知跪乳之恩,感恩是這世間極其美妙的一種品質。在來到綠山牆之前,安妮曾呆過四個地方:原生家庭、收養她的人家、將她當做傭人和保姆的人家,還有孤兒院。馬瑞拉問她:"她們對你好嗎?"
  • 太子港孤兒院急缺食物(組圖)
    海地太子港團結友愛孤兒院目前有50名孤兒。地震當中,孤兒院的建築嚴重受損,圍牆也全都倒塌。現在,孤兒院的6名工作人員與兒童全都住在院子裡用布和樹枝搭成的簡易帳篷裡。據這裡的老師介紹,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剛剛送來一批飲用水,可以幫助他們支持一段時間,但食物緊缺,沒有帳篷,都困擾著這裡的老師和孩子們。
  • 暖心回饋社會,阿拉巴為慕尼黑孤兒院的孩子們親手烘焙糕點
    聖誕節將至,拜仁慕尼黑後衛阿拉巴在最近為慕尼黑當地的孩子送上了溫暖,28歲的奧地利國腳為孤兒院的兒童送上了親手製作的糕點。阿拉巴在最近嘗試做起了「麵包師」,他為慕尼黑孤兒院的孩子們送上了特殊的禮物:30多份聖誕棒棒糖、90多份薑餅以及120公斤的餅乾。此外,孩子們還得到了球衣、圍巾、帽子和足球等禮物,他們感到非常開心。
  • 安徽潁上:農村孤兒院之春
    (新春走基層)安徽潁上:農村孤兒院之春新華網合肥1月16日電(記者詹婷婷)在安徽省潁上縣,16日,一位年過七旬的老人頭戴深藍色毛線帽,身著黑色洗得有些泛白的棉衣,雙手交疊放在胸前,深情地注視著阜潁河旁這個仿佛與世隔絕的破舊大雜院。老人名叫王家玉,大雜院曾是一家以他命名的孤殘兒童福利院所在——這也是全國規模最大的民間孤兒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