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首都拉巴特簡介

2021-01-11 心靜致遠

拉巴特

摩洛哥首都,位於摩西北的布雷格雷格河口,瀕臨大西洋,與非斯、馬拉喀什、梅克內斯同是摩四大皇城之一,拉巴特這個名稱源於阿拉伯語,含義不一,說法眾多。一種說法認為"拉巴特"是"捆綁"的意思。乍一聽,簡直讓人吃驚,一個國家的首都為什麼用這樣一個名稱呢?追根溯源,原來是這樣的:很早以前,拉巴特只是大西洋畔的一個小村子,當時的國王將逮捕的犯人和擄來的戰犯,用繩子捆綁起來,命令士兵將他們押送到這裡從事繁重的苦役,隨著被送來的人越來越多,村子逐漸擴大,以致形成城市,從而得到一個奇怪的名稱--拉巴特。另一種說法是:1150年,摩洛哥穆瓦希德王朝的統治者阿卜杜勒·阿里·穆明為了出兵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和渡海遠徵西班牙,在沿海的古羅馬城市薩累的廢墟附近建立了一座軍事要塞,定名為"裡巴特·法特赫"。這座軍事要塞便是烏達亞城堡,也稱烏達亞要塞,至今依然保存著。在阿拉伯語裡,"裡巴特·法特赫"意為"勝利的營壘",據說是為了紀念當年阿拉伯軍隊在阿拉科薩戰役中打敗西班牙人的勝利。

拉巴特由兩個緊連的姐妹城組成,即拉巴特新城和薩勒舊城。進入新城,西式樓房和拉巴特阿拉伯民族風格的精巧住宅掩映在花樹叢中。街道兩旁,綠樹成蔭,街心花園,比比皆是。王宮、政府機關、全國高等學府都坐落在這裡。舊城薩勒圍以紅色城牆,城內多古老阿拉伯建築和清真寺,市面繁榮,后街小巷是一些手工藝品作坊,居民的生活和生產方式依然存留著濃厚的中世紀風採。城中多古蹟,哈桑清真寺原是北非最大的清真寺,建於12世紀,長183米,寬139米,四周有16道門,據說毀於15世紀一次大地震,從殘存的一片高低不等石柱中,還能辨認出當時建築規模的宏偉,聳立於寺正面的哈桑塔(宣禮塔)卻完整無損,用玫瑰色石塊砌成的高塔佔地16平方米,高44米,加上塔頂,共高69米,是拉巴特引人注目的古蹟。海角上的軍事要塞遺址,即烏達亞城堡,其城牆、主殿已不復存,城門、瞭望崗樓屹立如故,城堡中間是一花園,多奇花異草。

港口和城市周圍為富庶農業區,腹地廣闊,但河口泥沙逐年淤積,港口在地中海區的航運拉巴特作用已減當年。全國陸路運輸和紡織工業中心。鐵路和公路南通達爾貝達(有高速公路)、馬拉喀什、薩菲;北通丹吉爾;東通非斯、烏季達和鄰國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城南設有國際機場。紡織工業和手工業以產毛毯、地毯和皮革製品著稱,有水果、魚類加工等食品工業和制磚、石棉、陶瓷、木材與軟木加工等多種手工、半手工小型企業。城市分新城、舊城兩部分。舊城沿河分布,有穆斯林古鎮和猶太人居住區,多阿拉伯式建築,有城牆圍繞,街道狹窄,居民密集,手工業眾多,傳統民族市場繁盛。新城位於舊城以北以東,為政府機關、金融、商業、科學研究等機構所在地,多現代建築,街道寬廣。全國文化中心。市內多文物古蹟。有拉巴特王宮、卡斯巴烏達亞城堡、摩洛哥藝術博物館、考古博物館、古物博物館和眾多清真寺;最古老的清真寺為城東南的哈桑清真寺,建於1195年。

最早的居民是柏柏爾人。公元7世紀,阿拉伯人進入,並於8世紀建立第一個阿拉伯王國。阿拉維王朝建立於1660年,穆罕默德六世國王是該王朝的第23位君主。從15世紀起,西方列強先後入侵。1912年3月30日淪為法國保護國。同年,法國同西班牙籤訂《馬德裡條約》,摩北部地帶和南部伊夫尼等地劃為西班牙保護地。1956年3月2日獲得獨立。1957年8月14日定國名為摩洛哥王國,蘇丹改稱國王。1961年2月穆罕默德五世國王逝世。

拉巴特屬非洲西北部亞熱帶地區,夏季乾燥炎熱,冬季溫和潮溼。但北部沿海受地中海影響,基本為地中海式氣候,四季溫和,西和西北部沿海受大西洋影響。一月份平均氣溫12°C,四月平均氣溫20°C,七月平均氣溫22-28°C。阿特拉斯山地區多雨雪,南部系撒哈拉沙漠,氣候炎熱,少雨。

2012年拉巴特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拉巴特:現代都市與歷史古城(摩洛哥)一份共享的遺產。拉巴特城位於摩洛哥西北部的大西洋沿岸,是阿拉伯穆斯林的傳統與西方現代主義深度對話的產物。入選的遺產包括1912年到1930年法國作為保護國時期設計和建設哈桑清真寺的新城,覆蓋了皇家和行政區、住宅和商業開發區以及名為試驗花園(Jardin d'Essais)的植物園兼遊樂園。遺產中包括的老城部分可追溯至12世紀。新城是20世紀建於非洲大陸上最大、最雄心勃勃的現代城市建築項目之一,而且也很有可能是最完整的一個。

位於拉巴特市中心。穆罕默德五世為前國王哈桑二世的父親,逝世於1961年。其墓1962年開始修建,1971年竣工。墓室內兩側分列為哈桑二世及其弟阿卜杜拉親王墓,並建有陳列館,藏有阿拉維王朝歷代君主畫像和五世遺物及其統治時期的歷史資料與文獻。墓左側建有清真寺,再左側為講經臺。墓正面是拉巴特的象徵--哈桑塔及哈桑大清真寺遺址。哈桑大清真寺原是北非最大的清真寺,建於12世紀,長183米、寬139米,據說毀於1775年一場以裡斯本為震中的著名大地震,從僅存的312根大石柱仍可想像其昔日的雄偉。

烏達雅堡位於拉巴特老城以東,布雷格雷格河入海處,瀕臨大西洋,為一古城堡建築群。始建於12世紀柏柏爾王朝,後為阿拉伯王朝所用,曾被葡萄牙人和法國人佔領。現存烏達雅堡對外開放區域分三部分:一是院內花園,為伊斯梅爾國王於17世紀所建,小巧玲瓏,幽雅精緻,花木繁茂,具有安達魯西亞園林建築的典型風格;二是博物館,分兩個展室,一是展出歷代珠寶樂器,另一個展出歷代民族服裝,包括柏柏爾人、撒哈拉人、摩洛哥猶太人服飾以及古代紅銅和土陶器皿;三是高空平臺,為古時空中市場遺蹟。站在平臺上可俯視布雷格雷格河入海口、拉巴特古港口和薩累市全景。

相關焦點

  • 摩洛哥首都拉巴特是歷史名城,位於國境西北部,緊鄰大西洋
    舍夫沙萬是位於北非國家摩洛哥西北部的一座城市,使用阿拉伯語和西班牙語。其建城於1471年,海拔高度564米,市內有多間酒店和清真寺。大多數民宅門口、階梯和牆壁都被塗繪成藍色,像童話中的世界一般。作為回教國家的小城,處處洋溢著濃鬱的阿拉伯風情。
  • 摩洛哥首都拉巴特古城實拍,建在大西洋邊上的古老城邦,風情獨特
    在非洲大陸的北部,有一個國家瀕臨大西洋的古老國家——摩洛哥,這裡曾經作為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有過輝煌的文明歷史。而在摩洛哥現在的首都拉巴特還遺留著一座最早可追溯到十一世紀的古老城邦,而這座城邦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就建在大西洋的海岸邊上,有一部分還直接深入到海面上。
  • 徐適—新意象油畫世界巡展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囯家劇院美術館開幕
    近日著名藝術家、色彩作曲家徐適先生受邀;在拉巴特中國文化中心、摩洛哥王國穆罕默德五世國家劇院與巴林漢苑東辰文化中心聯合舉辦的「徐適——新意象油畫世界巡展」在穆罕默德五世囯家劇院美術館揭開序幕。駐摩洛哥使館文化參贊兼拉巴特中國文化中心主任陳冬雲、摩洛哥文化新聞部合作司司長法蒂瑪、摩洛哥穆罕默德五世國家劇院院長穆罕默德·本桑、摩洛哥藝術家主席西迪·穆罕默德·曼蘇爾·伊迪斯、著名藝術家哈什.優尼斯以及中摩藝術界、文化界人士隆眾出席了開幕式。
  • 摩洛哥四大皇城之一,見證千年歷史的年輕首都,你知道是哪嗎?
    現代都市與歷史古城,一份共享的遺產,體現了拉巴特作為阿拉伯穆斯林的傳統與西方現代主義深度的對話—這是2012年拉巴特入選《世界遺產名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如是說。摩洛哥首都拉巴特(Rabat)位於西北部的布雷格雷格河口,瀕臨大西洋。拉巴特成為摩洛哥首都只有62年的歷史。
  • 非洲國家摩洛哥首都實拍,不如中國一個縣城發達,卻別有生活情調
    北非國家摩洛哥在非洲的54個國家中,經濟實力可以排到前十,算是發展不錯的非洲國家。可是在摩洛哥首都,放眼望去,卻看不到一座幾十米的高樓大廈,,發達程度還不如中國的很多比較富裕的縣城。這裡的大部分房子還都是一百多年前的法國殖民地時期的建築,到今天還在使用首都拉巴特是摩洛哥的第二大城市,也是一個重要的政治經濟中心,但是拉巴特的國際機場卻一點沒有國際的樣子,佔地面積和建設規模都像是中國的一個小城市火車站。而拉巴特的首都火車站,看上去還真有點像中國的大部分縣城的火車站。
  • "美麗中國 美麗摩洛哥"圖片展在摩洛哥舉辦
    摩洛哥觀眾與自己喜愛的圖片合影留念。本報記者 王雲松攝   人民網拉巴特4月21日電(記者 王雲松)21日,由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摩洛哥王國文化新聞部、中國駐摩洛哥王國大使館、摩洛哥王國國家圖書館、中國外文局聯合主辦的「美麗中國 美麗摩洛哥」圖片展開幕式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的摩洛哥王國國家圖書館舉行。
  • 以色列與摩洛哥開通首個直航商業航班
    中新網12月22日電 據法新社報導,當地時間22日,一架以色列航空的客機從該國首都特拉維夫飛往摩洛哥首都拉巴特,標誌著兩國正式開通首個直航商業航班。  據報導,美國總統川普的女婿、白宮高級顧問賈裡德·庫什納和以色列國家安全顧問梅爾·本·沙巴特當天也搭乘這架航班前往了拉巴特。  當地時間12月10日,美國總統川普宣布,摩洛哥與以色列已同意建立全面外交關係。
  • 行走撒哈拉:摩洛哥,千機變
    月光女神莎拉·布萊曼《Harem 一千零一夜 ·沙漠幻想》MV專輯不知道你看過沒有,這張專輯大部分的場景就是在摩洛哥(Morocco)拍攝的,對於視覺動物的我,從此摩洛哥,這個北非國度就在我的旅行版圖上生根發芽。
  • 助力摩洛哥「願景2020」計劃 攜程與摩國家旅遊局攜手
    9月6日,摩洛哥首相奧斯曼尼在拉巴特與攜程聯合創始人、執行董事局主席梁建章會談。趙昀/攝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9月9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見習記者 馬子倩)位於非洲大陸西北角的摩洛哥,一直被譽為「北非花園」,除了首都拉巴特之外,卡薩布蘭卡也是享譽世界的名城。摩洛哥有著繽紛多彩的自然和人文景觀:綿延的大西洋海岸,無邊的撒哈拉沙漠,卡薩布蘭卡的哈桑二世清真寺,馬拉喀什和菲斯的麥地那古城……對全世界的遊客充滿了吸引力。
  • 華為獨攬摩洛哥電信IPTV二期-華為,IPTV ——快科技(驅動之家旗下...
    摩洛哥電信(Maroc Telecom)選擇華為作為它IPTV項目第二階段的唯一合作者。華為在短短三個月裡就為他們的IPTV服務爭取到了一萬個訂戶,對市場的把握讓摩洛哥電信非常看好。IPTV即交互式網絡電視,是一種利用寬帶有線電視網,集網際網路、多媒體、通訊等多種技術於一體,向家庭用戶提供包括數位電視在內的多種交互式服務的嶄新技術。
  • 非洲最美的國家:不是埃及,而是摩洛哥,這裡風景優美、人也美
    摩洛哥其實這個國家是摩洛哥,這個國家的地理位置比較優越,而且環境比較好。摩洛哥屬於北非國家,大部分是阿拉伯人,白色人種。阿拉伯人佔摩洛哥全國人口的80%,柏柏爾人佔20%。拉巴特清真寺拉巴特是摩洛哥的首都,是一座歷史名城。位於國境西北部,臨大西洋。舊城具有中世紀阿拉伯式風貌。
  • 第十一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摩洛哥賽區開賽
    新華網拉巴特4月28日電(記者 林峰)第十一屆「漢語橋」摩洛哥賽區中文比賽28日在位於首都拉巴特的穆罕默德五世大學孔子學院舉行。來自摩洛哥各地的26名選手參加了比賽。穆罕默德五世大學物理系女大學生阿扎姆·阿赫亞迪納獲得本屆比賽大獎。另外一名大學生獲得一等獎,其他8名學生分別獲得不同等級的獎項。在當天的比賽中,參賽學生各顯其能。
  • 「磷酸鹽之國」摩洛哥:君主立憲的阿拉伯國家,扼守直布羅陀海峽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彩虹之國」南非:非洲發展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擁有三個首都,今天我們來介紹第16個國家,位於非洲大陸西北部的國家摩洛哥:「磷酸鹽之國」摩洛哥:扼守直布羅陀海峽,君主立憲的阿拉伯國家。摩洛哥的經度範圍大約在14°W至2°W左右,地處東半球,從時區來看介於0時區和西1區,摩洛哥採用0時區區時。摩洛哥的緯度範圍大約在28°N至36°N,地處北半球中低緯度。
  • 中國高等教育展首次亮相摩洛哥
    新華社拉巴特5月11日電(記者 盧蘇燕)「2017年中國高等教育展」11日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穆罕默德五世大學拉開帷幕。這是中國高等教育展首次亮相摩洛哥,吸引了眾多摩洛哥學生前來參觀、諮詢。  這次教育展由中國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與摩洛哥教育部聯合舉辦。
  • 以色列和摩洛哥同意實現關係正常化 允許對方航班飛越領空
    民航資源網2020年12月12日消息:據新華網報導,美國政府10日宣布,摩洛哥與以色列同意建立全面外交關係。摩洛哥將成為在美國撮合下,4個月來第四個與以色列實現關係正常化的阿拉伯國家。  美國白宮10日證實,總統唐納·川普與摩洛哥國王穆罕默德六世通電話,繼而確定以色列和摩洛哥將籤署關係正常化協議。
  • 羊上樹與摩洛哥精油
    李成葆  「羊上樹」是郭德綱相聲的一個段子,說的是羊根本不可能上樹;摩洛哥精油是風靡全球的法國奧萊雅護膚品的原料,可以說
  • 慶中秋線上文化周活動在摩洛哥落幕
    新華社拉巴特10月10日電(記者陳斌傑)由中國文化和旅遊部國際交流與合作局主辦、拉巴特中國文化中心與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共同承辦的「天涯共此時——中秋節」線上文化周活動10日在摩洛哥落幕。  文化周9月28日開幕。
  • 去摩洛哥的馬拉喀什旅遊,體驗14世紀建築的魅力!
    馬拉喀什位於摩洛哥首都拉巴特西部327公裡處,距丹吉爾西南部580公裡,距卡薩布蘭卡西南部196公裡。馬拉喀什建於公元11世紀,擁有悠久的歷史,許多遊客前往摩洛哥參觀過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古蹟。阿爾莫拉維德王朝於公元1070年建立馬拉喀什,成為他們王國的首都,並使其成為重要的商業和文化中心。許多前往摩洛哥的旅行套餐,包括參觀馬拉喀什,通常集中在兩三個古蹟,包括Koutobeya清真寺,Saadis墓葬和著名的Gamea'El Fna廣場。雖然這些地方非常引人注目,但馬拉喀什還有許多其他景點值得遊客探索。
  • 教宗方濟各訪問摩洛哥強調基督教與穆斯林為兄弟,遏制原教旨主義
    教宗方濟各抵達摩洛哥 據美國福克斯新聞報導,3月30日下午,羅馬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抵達摩洛哥,旨在突出這個北非國家基督教與穆斯林的傳統關係,同時也讓他在歐洲門口代表天主教徒表現出對主要是穆斯林移民的友好和團結
  • 摩洛哥是哪個國家?為什麼會被稱為「好色」國度?
    摩洛哥是個神奇的國家,五顏六色精彩紛呈,而這麼特別的城市,你猜猜在哪個地方?答案是:非洲。提起非洲,大家心目中的印象都是「窮、很窮」,但人家美如畫的風景,又有多少人知道呢?摩洛哥是哪個國家?摩洛哥有什麼特別的?這個國度為什麼被成為「好色」的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