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訪問摩洛哥強調基督教與穆斯林為兄弟,遏制原教旨主義

2020-12-17 騰訊網

教宗方濟各抵達摩洛哥

據美國福克斯新聞報導,3月30日下午,羅馬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抵達摩洛哥,旨在突出這個北非國家基督教與穆斯林的傳統關係,同時也讓他在歐洲門口代表天主教徒表現出對主要是穆斯林移民的友好和團結。

據悉,方濟各將在周六參加兩個活動並發表演講,並在周日結束訪問前與摩洛哥神職人員舉行彌撒和會議。

在此之前,摩洛哥國王穆罕默德六世在一場大雨中降落在該國首都拉巴特(Rabat),準備迎接方濟各這次長達27個小時的訪問。

據報導,此次訪問的亮點,是方濟各對穆罕默德六世學院(Mohammed VI Institute)的訪問。穆罕默德六世學院是一所學習成為伊瑪目的學校,是摩洛哥努力向非洲、中東和歐洲推廣溫和伊斯蘭教的標誌。

教宗方濟各出席環境保護公益活動

摩洛哥是一個擁有3600萬人口的遜尼派穆斯林王國,2004年在卡薩布蘭卡發生恐怖主義爆炸事件,導致43人死亡。此後摩洛哥對其宗教政策和教育進行了改革,以限制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蔓延。

生活在國外的摩洛哥社區理事會秘書長阿布杜拉·布蘇夫(Abdellah Boussouf)說,「摩洛哥已成為非洲和歐洲溫和伊斯蘭的贊助人。」

他說,目的是防止歐洲和非洲的穆斯林成為恐怖主義的受害者,以「改變伊斯蘭在歐洲的負面形象」。

評論稱,對今年82歲的教宗方濟各來說,他對摩洛哥首都的旋風式訪問,將是一次值得歡迎的兩大宗教的關係重啟。在過去的一年裡,全球天主教神職人員的性虐待醜聞和他的三位紅衣主教的倒臺一直佔據著輿論熱點的地位。

此前,方濟各於2月訪問了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在那裡,教宗和開羅阿扎爾(Al Azhar)的伊瑪目籤署了一份具有裡程碑意義的聯合聲明,建立了天主教徒和穆斯林之間的兄弟關係,共同的使命是促進和平。

方濟各一直向來訪的歐洲和中東穆斯林國家元首提供這份文件,並受到歡迎。這份文件很可能會出現在方濟各的這次講話中。

據悉,對宗教原教旨主義的否定貫穿於兩大宗教領袖籤署的「人類博愛」文件中。該文件概述了基督徒和穆斯林共有的一套共同價值觀和原則,側重於每個人的尊嚴和對以上帝之名實施的暴力的抵制。

相關焦點

  •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訪美:有人歡喜有人愁?
    華盛頓:封聖大典和國會演講結束了在古巴的訪問之後,教宗方濟各到達美國首都華盛頓。總統歐巴馬和副總統拜登攜全家前往機場迎接教宗蒞臨美國。在盛大的歡迎儀式之後,教宗坐進了一輛市值僅2萬美元的小菲亞特車,極為明顯地體現出方濟各的平民色彩。
  • 教宗方濟各與馬佐拉裡神父:教會是 「戰地醫院」與「救護車」
    教宗方濟各6月20日訪問義大利雷莫納教區,並向已故的普裡莫‧馬佐拉裡(Primo Mazzolari)神父致敬。這位神父曾說堂區是一個「救護車,應該救助信仰旅途中跌倒的人」,教宗也說教會是一個「戰地醫院」。
  • 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淵源與演變
    [摘要]在各國經濟濟與文化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各種傳統文明是否與以西方文明為主導的現代文明合流?今日伊斯蘭教世界所發生的變化表明:目前要對這個問題做出肯定的結論,可能還為時過早。這些恐襲事件發生在不同的國家和城市,採取的手段也各有不同,但都有共同之處:殘暴、血腥、濫殺無辜,而且都出於伊斯蘭宗教極端勢力之手。這些恐襲事件中,一些是基地(Al-Qaida)、塔利班、伊斯蘭國(ISIS)等著名恐怖組織所為,也有一些是另外的不知名的伊斯蘭宗教極端組織或者個人所為。這些恐襲事件波及到全世界,誰也難免被涉及,因此伊斯蘭宗教極端勢力的問題也成為了當今世界各國關注的重點。
  • 資料:伊斯蘭原教旨主義不等於恐怖主義
    一、什麼是伊斯蘭原教旨主義  「原教旨主義」一詞最早是指20世紀的基督教清教主義運動的,亦即那些主張嚴格遵循「原初的、根本的和正統的信條」的基督教派別。正因為此,後來每當伊斯蘭世界出現危機或衰落時,一些穆斯林往往會把問題歸結為信仰,要麼指責人們的信仰扭曲或偏離了原旨教義,要麼批評人們淡漠了信仰。為糾正這些錯誤傾向,他們就會發起要求嚴格遵守《古蘭經》和「聖訓」、摒棄雜蕪、復歸原旨教義的運動。
  • 教宗方濟各:我們可以把我們的邊界變成相互了解、充實和交流的窗口
    教宗方濟各9月10日星期四接見了歐洲項目「邊境快照」會議的全體與會者,讚賞他們為促進人類共同福祉和消除障礙所作的努力。 (梵蒂岡新聞網)教宗方濟各9月10日星期四在梵蒂岡接見了參加歐洲項目「邊境快照」會議的全體與會者,稱他們的項目「具有前瞻性」的視野。
  • 宗教與經濟:原教旨主義經濟學是什麼?
    這就是我們經常聽到基督教經濟學、佛教社會主義、伊斯蘭銀行等概念的原因。  在外行人眼裡,主要幾種原教旨主義的經濟綱領看上去千差萬別。畢竟每一個綱領都依託於不同的哲學遺產,並且以獨特的對話形式為特點。此外,這些原教旨主義在理念或方法上幾乎沒有任何交集。一個人閱讀成百上千頁的伊斯蘭經濟學文稿也不會碰到一條有關基督教經濟學的注釋,反之亦然。
  • 東西方三千年的信仰之戰:伊斯蘭復興運動中的「原教旨主義」
    西方一些學者震驚於這樣一個西起摩洛哥、東至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棉蘭老島、席捲整個伊斯蘭世界的群眾運動,驚呼西方正面臨「來自伊斯蘭的威脅」。驚呼之餘,西方學者給上述事件所表現的宗教傾向冠以一個名稱:「原教旨主義」(Fundamentalism)。 「原教旨主義」或譯「根本主義」、「基要主義」,本是美國基督教新教中興起的一股思潮。
  • 奧朗德:穆斯林是原教旨主義和狂熱偏執最大受害者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烏元春】法新社1月15日報導稱,在國家遭遇一系列伊斯蘭教徒發動的恐怖襲擊事件後,法國總統弗朗索瓦·奧朗德15日表示,穆斯林是原教旨主義和狂熱偏執的最大受害者。奧朗德在位於巴黎的阿拉伯世界研究中心發表講話說:「穆斯林是狂熱偏執和原教旨主義的主要受害者。」
  • 教宗方濟各欣悅接納新版義大利文《彌撒禮儀經書》
    (梵蒂岡新聞網)義大利主教團主席巴塞蒂(Gualtiero Bassetti)樞機8月28日上午,率領義大利文《彌撒禮儀經書》修訂工作小組成員覲見教宗方濟各,向教宗正式呈遞義大利文新版
  • 深焦x 達內兄弟:從原教旨穆斯林立場來看世界
    ,在經歷了周遭人事的感化後,他的生命軌跡是否能夠回歸正常……關注底層與社會現實的雙金棕櫚俱樂部達內兄弟此番已經是第八次入圍坎城主競賽單元,雖然此前《兩天一夜》《無名女孩》並為令人驚豔,人們依舊期待達內兄弟的作品能夠為帶來更強的生命力。
  • 穆斯林兄弟會到底是個什麼樣的組織?
    伊斯蘭教不僅是一種信仰,更是一種生活,為了規正被西方腐朽文化敗壞的生活,就要堅持哈裡發制度,建立以伊斯蘭法為核心的社會。穆兄會最早的建會宗旨是「以愛、以兄弟情誼為基礎傳播伊斯蘭教」。1931年蘇伊士運河公司為穆兄會建立第一個清真寺,用作他們的宗教集會場地;1932年穆兄會在開羅建立分會,隨後將總會也搬到了開羅。穆兄會創立之初並沒有過多參與政治,只是通過班納創辦的《穆斯林兄弟》雜誌宣傳其價值理念。
  • 教宗方濟各28屆世界病人日文告:願患者在教會內品嘗到基督的寬慰|公教新聞
    教宗方濟各在第28屆世界病人日文告中闡述了《瑪竇福音》的一句經文,即耶穌說:「凡勞苦和負重擔的,你們都到我跟前來,我要使你們安息。」(十一28)教宗以此勉勵病患和醫護人員,呼籲世界各國在考慮經濟層面時,別忽略社會正義。(梵蒂岡新聞網)「凡勞苦和負重擔的,你們都到我跟前來,我要使你們安息。」
  • 這個基督教大國,穆斯林人口佔比已達到45%,很快將成穆斯林國家
    因為深受羅馬文化的影響,國家中的大多數居民都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就一躍成為非洲最早的基督教國家。說起穆斯林的發展,最先想起的就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其次便是阿拉伯帝國,在這段時間中穆斯林如勇虎般迅速推進到各個國家。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地中海附近的地區,穆斯林化的極為迅速,並且畫圓般推進到周圍各個地區。
  • 資料:伊斯蘭復興運動-原教旨主義
    因其主張復興伊斯蘭教初期的本來精神,又稱「伊斯蘭原教旨主義運動」。  意義  伊斯蘭復興運動在伊斯蘭教歷史上是一種周而復始的宗教現象,每當社會向前發展,出現了信仰鬆弛、道德淪喪、消極腐敗等為伊斯蘭教所譴責的現象時,伊斯蘭教界內部就會興起宗教復興思潮,伴之以復興運動。
  • 臺灣彰化基督教醫院陳秀珠副院長一行到濟醫附院訪問並籤訂合作...
    山東衛生新聞網訊 11月11至12日,臺灣彰化基督教醫院陳秀珠副院長、吳美雯督導長應邀到濟醫附院訪問。在前期雙方友好互訪的基礎上,為推動兩院的深層次合作,濟醫附院陳東風院長代表醫院與臺灣彰化基督教醫院陳秀珠副院長籤訂合作意向書,雙方將在病種質量管理、服務質量管理、人力資源與績效考核、醫院集團化發展等方面開展密切合作。
  • 法國的穆斯林移民及其與主流社會的互動
    事實上,作為世俗主義國家的法國具有包容性和開放性,這有利於消弭不同信仰群體的相互排斥心理;又由於沒有國教,各宗教群體也就沒有必要極力維護自己的認同邊界。國家的世俗主義方針一直為天主教會所不齒,直到1980年代出現「基督教民主觀念」後才導致了雙方立場的接近。此時的教會開始軟化傳統原則,接觸非天主教的社會成分,為的是推進「歐洲基督教文化」的發展。1984年羅馬教皇約翰·保羅二世提出在歐洲憲法的序言中寫入基督教文化。
  • 不可不知:基督教與天主教的區別
    世人常以為東正教、天主教、基督教是廣義之基督教的三大支派。理由是以前都是大公教會,然後因文化與教義上的差異,羅馬天主教與希臘東正教會於1054年分裂。1517年馬丁路德發起改教運動,才有基督教新教的出現。通常教科書是這麼寫,人們也是如此領受的。所以如今會有基督徒去天主教內參加活動的形象。
  • 印尼:穆斯林人口2.3億,印尼是如何成為穆斯林人口最多國家的?
    一、我來,我見,我賺錢自7世紀初伊斯蘭教先知穆罕穆德開始在阿拉伯半島傳教,並通過軍事行動徵服其他阿拉伯部落,阿拉伯半島上的各部落民眾開始以伊斯蘭教為核心建立一個統一的阿拉伯穆斯林國家,即早期的阿拉伯帝國(公元632年)。
  • 濯足節:教皇為難民「金盆洗腳」 包括穆斯林和印度教徒
    據人民網3月24日援引法新社消息,3月24日是基督教傳統的濯足節(Maundy Thursday),教皇方濟各走訪義大利的難民收容中心,為11名尋求庇護的年輕難民和1名工作人員洗腳,以凸顯國際社會必須向難民提供庇護。 報導稱,高齡79歲的方濟各以跪姿將水灑在這些難民的腳上,然後用毛巾擦乾,起身時還彎腰親吻他們。多名難民感動落淚,其中一位母親還抱著孩子。
  • 全球的穆斯林人口|中國穆斯林數量超歐洲總和
    國內有些人士估計穆斯林已經佔到總人口的9%,也就是說有將近1.2億人口為穆斯林。這個數字顯然誇大了。Statista網站評估,穆斯林人口約佔中國總人口的2%,而「世界人口展望」(World Population Review)認為截至2020年,這個比例為1.73%。即便按照最保守的估算,因為國內巨大的人口基數,中國穆斯林的實際人數高達2812萬,佔全世界穆斯林人口的約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