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籍學者熊鬥寅翻譯《體育頌》 點讚家鄉「十分鐘健身圈」

2020-12-14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9月11日訊 在新中國體育發展至今的60餘年中,92歲的揚州老鄉熊鬥寅是親歷者、見證者、推動者:他揭秘日本「弧圈球」,為中國隊大勝立下大功;他翻譯《體育頌》,定名「顧拜旦」;他最早提出「體育現代化」呼籲全民體育…… 「80歲之後,我再也沒有回揚過,我無比渴望能在家鄉住上幾天,重溫舊夢。」近日,這位老人滿含著感情,給家鄉揚州發來一封「思念信」。

  揭秘日本「弧圈球」,助力中國桌球

  1961年,第26屆世界桌球錦標賽在中國舉行,當時日本桌球隊以木村、星野和三木為主力橫掃歐洲,打敗了當時的世界冠軍匈牙利隊。「弧圈球在空中飄忽不定,難以捉摸」「世界冠軍連球都接不住」「日本打出了世界魔球」等輿論曾給各國球隊包括中國隊造成很大壓力。

  當時在新成立的國家體育科研所情報資料研究室從事國際籃球和桌球研究的熊鬥寅接到一個特殊任務,研究弧圈球打發,他收集了國際上的桌球書籍和雜誌,每天大量閱讀和翻譯:「我發現日本選手只不過改變了擊球方式,歐洲選手一時不能適應而已。」熊鬥寅研究後認為,日本桌球教材中早就有上旋球的論述,現在發展的只是一種加力上旋球,被稱為「弧圈型上旋球」,後來被人們簡稱為「弧圈球」。很快,熊鬥寅將這些資料提供給國家隊,他們立即做模擬訓練。同時,由熊鬥寅執筆,在1961年第65期《體育科技資料》上發表情報綜述,引起了各方面重視。

  最終,中國隊在第二十六屆世乒賽上大勝日本隊,還奪得男子團體和男、女單打3項世界冠軍和4項亞軍、8個第三名,「我國桌球運動就此全面崛起,結束了歐洲和日本稱霸世界乒壇的歷史。」

  翻譯《體育頌》定名「顧拜旦」

  現代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的《體育頌》,是世界體育史上的經典名篇。而這篇名作的中文版正是由熊鬥寅與同事最早翻譯出來。在翻譯中,二人遵循了一個原則:不能完全用現代語言,要用一些文言,否則大白話就不是顧拜旦的語言。

  1982年,《新體育》第8期正式刊登《體育頌》,很快便廣為流傳,這是奧林匹克運動在中國的啟蒙。「說到《體育頌》,其實在發表之前,大陸沿用的都是舊中國和港臺的譯名,叫『古柏丁』。」熊鬥寅不以為然,「顧拜旦是世界文化名人,他的譯名要有點文化氣息。」熊鬥寅將其名字改譯成「顧拜旦」,相比之前,在漢字中更有文人的味道。

  在學術方面,熊鬥寅一直在研究。1980年,他首先在《北京體院學報》上發表了《現代體育與體育現代化》長篇情報綜述論文,引起體育理論界的重視。在其1987年出版的第一本論文集《體育現代化》專著中,首次提出「體育現代化」的概念和定義,後來被國家體委在正式文件中採納。

  念家鄉,點讚揚州「十分鐘健身圈」

  1926年12月28日,熊鬥寅出生在揚州老城區蓮花街坊。

  「1945年,我高中畢業離開家鄉到上海上大學,迄今已過72個春秋。韶光易逝,滄桑變幻,實在一言難盡。」在這封從北京寄來的「思念信」上,老人熊鬥寅寫下這幾句話。

  「80歲之前,我一直擔任揚州大學體育系客座教授,每年春秋兩季講學一個星期。」熊鬥寅回憶,「不論出走多遠,揚州都是我的根!」

  熊鬥寅的孩子在北京出生。「今年暑期,孩子們冒著40攝氏度高溫回揚州,不僅是為了旅遊,兩個孫女長大了,還沒有去過家鄉。」熊鬥寅介紹,「他們的一項重要任務是給祖先掃墓。」

  望著子孫們用手機傳來的照片,熊鬥寅淚流滿面:「這些照片,我看了猶如身臨其境,他們所到之處,都有我青少年時代留下的足跡。」

  「80歲之後由於身體原因,沒能再回揚州。」熊鬥寅講起自己此番深情寫下「思念信」的原因,難掩激動,「我看著孩子們回到故鄉,我已經12年沒有再回去,我想念家,想念揚州!」儘管十多年沒有再回老家,但是聽說揚州這幾年新增許多體育休閒公園,出門10分鐘就有健身圈,熊鬥寅格外開心。 本報記者 王璐

相關焦點

  • 桌球臺變牌桌 德陽「十分鐘健身圈」設施遭「毒手」
    在市區電信廣場上,有一處德陽市為市民打造的「十分鐘健身圈」。18日,楊正嚴來到這裡巡視卻發現健身場所成為了打牌的地方,桌球桌成為了牌桌。「那些老人都在桌球桌上玩撲克牌,有的直接坐在上面,甚至是將雙腳踩在桌球桌上。」
  • 鄒平打造覆蓋城鄉的「10分鐘健身圈」
    科學布局,高起點規劃,編制描繪鄒平公共體育設施宏偉藍圖。今年初,鄒平縣撥付專項經費60萬元,用於《鄒平縣公共體育設施布局規劃》編制工作。這次規劃按照縣域和中心城區兩個層面進行設計,並結合鄒平自然資源、人文資源、水資源與未來公共體育設施進行有效現狀資源設置。根據規劃布局,縣域公共體育設施將呈現「三區兩廊、二心多點」的體育設施空間布局。
  • 揚州遊泳健身中心滿足不同需求:一池碧水映出惠民理念
    來自全市的數十個體育健身協會、上百個健身運動達人以及近千名前來健身鍛鍊的市民,紛紛在遊泳健身中心載歌載舞、合影留念,共同見證這一振奮人心的時刻。  揚州發布對遊泳健身中心開放儀式進行全程直播,短短兩個小時,轉發瀏覽量就過萬。「真贊,呱呱叫,真心好啊!」一句句「揚」味十足的話語,表達著全市百姓對揚州體育惠民的點讚。  辦會為民、辦會惠民。
  • 吃在揚州——家鄉早茶「皮包水」
    家鄉早茶「皮包水」 | 吃在揚州 人生只愛揚州住,夾岸垂楊春氣燻 極為生動地描繪了家鄉人吃早茶的生活習俗。
  • 綠城市民暢享身邊體育健身圈
    無論是市內各區「一場一館」和縣(市)「兩場三館」建設,還是加大體育設施進金角銀邊、遊園、河道(廊道)兩側等地的建設力度,以及升級改造老舊小區的健身場地等,一系列增加我市公共活動場所,積極構建百姓身邊體育健身圈的舉措迅速實施起來,得益於此,最近像常先生、張大爺一樣「出門就能動起來」的綠城市民越來越多,也使得暢享身邊體育健身圈逐漸成為綠城市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西寧西區「10分鐘健身圈」助力全民健身
    日前,記者從城西區獲悉,截至目前,全區現有各類體育場地615個,全民健身路徑178塊,其中籃球場地93塊、桌球臺73張、健身器材2710餘件,12個行政村全民健身廣場實現全覆蓋,人均場地面積2.25平方米,每周參加1次及以上體育鍛鍊的人數達到常住人口的40%,經常參加體育鍛鍊的人數達到常住人口的
  • 37秒丨日照城區打造十分鐘健身圈 人均體育場地設施面積全省第一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2日訊 記者從日照市體育局了解到,日照市不斷完善群眾身邊的體育設施,提升群眾獲得感。全市建成各類體育健身場地5900餘處,177所學校體育設施面向社會開放,在主城區試點建設大眾健身房。全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3.15平方米,位列全省第一。
  • 我市開展2020屆揚州籍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和在校 大學生暑期專場推介暨千名大學生看揚州活動
    為了讓更多揚州籍大學生了解家鄉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推進揚州籍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8月17日,由市政府主辦,市人才辦、市人社局承辦的「2020屆揚州籍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和在校大學生暑期專場推介暨千名大學生看揚州活動
  • 「我是體院人,畢業一年,發現體育圈並沒那麼糟」
    我覺得體育行業需要這樣的人。圈哥:未來2年,自己有什麼小目標?三好學渣:未來兩年,希望自己能認識更多朋友,空閒的時候希望去做更多有趣的事情。工作的話希望自己認識更多前輩,向他們學習,同時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點持續做下去。
  • 「家鄉,我聽到了您春天的召喚」——《致陽泉籍在外人士的感謝信...
    桌球世界冠軍、國家女子桌球隊副隊長武楊是我市湧現出的優秀體育人才,這次看到市委、市政府發出的《致陽泉籍在外人士的感謝信》後,她在第一時間表達了對家鄉的美好祝願。她說:「我雖然平時比賽、訓練很忙,但我時刻掛念著家鄉的父母和親人,也時刻關注著家鄉的每一點變化和發展成績。春節期間,爸媽告訴我市領導專程到家裡慰問,並送來祝福,我和家人都非常高興,由衷地感到身為陽泉人的自豪。
  • 2020大學生暑期見習 | 愛揚州 留揚州 興揚州—我為家鄉代言(3)
    01厲芷揚 北京外國語大學工作單位:揚州市商務局我的家鄉是揚州,一座有著2500餘年歷史的名城,興盛於秦漢,繁榮於隋唐,極盛於明清,素來為風物繁華之地。我的家鄉是揚州,我為家鄉代言,為家鄉的美食代言!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誰家唱水調,明月滿揚州」等等,揚州景美、人美、美食繁多、文化底蘊深厚,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揚州人,提起家鄉總是倍感自豪。
  • 感知揚州 情系家鄉——揚州市海歸青年看揚城主題交流活動
    揚州共青團 2020/08/13 20:29來源:揚州共青團為了進一步聯繫、服務揚州籍海外留學生等青年高校人才,讓他們更好地感知揚州、了解揚州,並落實揚州海歸青年人才「新引力」服務計劃,團市委統戰部於8月13日上午組織參與暑期見習的揚州籍海外留學生、知名高校大學生參觀我市海創園等海歸創業企業及孵化器,並組織在揚創業海歸青年與海外留學生開展座談交流活動
  • 網際網路企業螢光夜跑 點亮夜空 樂享健身 - 國家體育總局
    網際網路企業螢光夜跑 點亮夜空 樂享健身 發布時間:2019-09-25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王燦 文/圖 字體:
  • 建設百姓健身房,南潯打造「15分鐘健身圈」
    建設百姓健身房,南潯打造「15分鐘健身圈」 2020-11-28 16: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揚州體育消費券正式發放 市民可去這27家場所使用
    中國江蘇網2月5日訊 日前,江蘇體育消費券已正式發放,消費券將採取按批發放的原則,分七批發完。市民可前往我市各中行網點辦理「江蘇全民健身卡」或使用手機下載「積分通」APP,獲得「全民健身公共積分」帳戶的方式領取體育消費券,並前往我市27家體育消費券定點使用場所進行消費。
  • ...門口的市民健身圈 區體育局加快體育設施建設 新翻建的體育館開館
    體育是衡量一座城市文明發展程度的重要標誌。12月12日,集賽事、演出、體育訓練等多功能於一體的松江體育館正式開館。松江體育館自2018年4月起開工翻建,於今年12月初竣工。 同時,位於嶽陽街道九峰路2號,毗鄰松江體育館的松江體育場市民益智健身點也已投入使用,這裡各式各樣的健身器材可以滿足大部分市民的鍛鍊需求。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當下,市民對於自身健康的關注度大幅度提升。立足於市民需求,區體育局正加緊打造家門口的市民健身圈。結合健身器材和健身步道,讓市民健身有更多選擇。
  • 【警察節特輯】陝西籍明星嘹亮發聲,他們為陝西公安點讚!
    【警察節特輯】陝西籍明星嘹亮發聲,他們為陝西公安點讚!陝籍演員:姬他他的祝福【你為我們守平安 我為你們點個讚】01張嘉益陝西的公安民警,你們好!02尤勇智大家好,我是咱陝西籍的演員尤勇智。在我30多年的演藝生涯當中,曾經多次扮演過人民警察,這讓我對你們這個職業有了深刻、全面的認識。你們是平安之劍,是正義之盾,是咱百姓的靠山。在人民警察節到來之際,我向家鄉的人民警察致以節日的慰問,祝大家節日快樂。你為我們守平安,我為你們點讚!
  • 揚州從城市公園邁向公園城市續寫「綠楊城郭」
    當地的主政者和他的同事們對揚州的優勢很清楚:「二千五百年歷史的文化底蘊是揚州的城市之魂、城市之根。」在現代化城市建設的進程中,古城揚州依託其文化、生態兩大優勢,從容前行。  近年來,揚州大力推進具有揚州特色的城市公園體系建設,把最好的地方拿出來建設供市民休閒健身的綠色活動區域,這些公園雖然大小不一,但基本涵蓋生態、體育、休閒元素,為市民創造生態福利,每一個公園的建成開放都贏得了百姓發自內心的「點讚」。
  • 只為發朋友圈的健身卡,以及為點讚下載的健身軟體
    對於當代年輕人來說,辦了健身卡的第一時間發朋友圈已經是一個默認的「求贊」操作,而手機裡下載的各類健身軟體存在的意義也只是做一個自我安慰,在「邁不開腿」與「下的去嘴」的常態下,健身軟體與健身房似乎已經成為了時代的淘汰品,但實際上,由於快速發展的網際網路與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發生了碰撞,健身軟體必須要用一個更為前沿的健身理念與產品設計才能去迎合用戶的實際需要,這也正是AGAIN
  • 【點讚漳州】線下線上結合互動 促進全民健身事業發展
    【點讚漳州】線下線上結合互動 促進全民健身事業發展 2020-12-22 1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