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從城市公園邁向公園城市續寫「綠楊城郭」

2020-12-18 中國新聞網

揚州從城市公園邁向公園城市續寫「綠楊城郭」

2017-12-01 13:50:4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孫靜波

    圖為宋夾城體育休閒公園。 崔佳明 攝

  中新網南京12月1日電 (記者 崔佳明)綠楊城郭新揚州,增加城市「綠」量,提高城市品質,讓市民走進開放式公園,享受綠色生活。1日,《揚州市公園條例》正式實施,這是江蘇省首部關於開放式公園的立法。當日,揚州舉行33個開放式公園集中開園和20個開放式公園集中開工儀式。至目前,揚州全市已建成並對外開放各級各類開放式公園261個,形成了「園在城中,城在園中,城園一體」的綠地格局。

圖為花都匯生態公園。 崔佳明 攝

  揚州,是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作為一座通史式的城市,揚州的風物繁華,在古人「煙花三月下揚州」、「二十四橋明月夜」等詩篇中被反覆歌詠。當地的主政者和他的同事們對揚州的優勢很清楚:「二千五百年歷史的文化底蘊是揚州的城市之魂、城市之根。」在現代化城市建設的進程中,古城揚州依託其文化、生態兩大優勢,從容前行。

  近年來,揚州大力推進具有揚州特色的城市公園體系建設,把最好的地方拿出來建設供市民休閒健身的綠色活動區域,這些公園雖然大小不一,但基本涵蓋生態、體育、休閒元素,為市民創造生態福利,每一個公園的建成開放都贏得了百姓發自內心的「點讚」。據揚州市政府官員介紹,今年揚州全面完成生態體育休閒公園體系「111」工程:10個1平方公裡以上生態體育休閒公園、100個社區公園、1000個農村「五個一」健身廣場。同時,進一步完善老城區的公園體系,以居民舒適步行距離為服務半徑,步行3到5分鐘、半徑約180米,已累計建成50個「口袋公園」。由此可見,揚州推進城市公園體系建設,建開放式公園,就是給後人留下發展空間,促進城市精明增長和可持續發展。

圖為新建成的「三灣城市公園」美景如畫。 崔佳明 攝

  當前,揚州正在從城市公園邁向公園城市,《揚州市公園條例》(簡稱《條例》)的頒布實施可謂適逢其時。《條例》明確公園體系發展和保護專項規劃經市政府批准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變更;確需變更的,公園數量和面積不得減少。揚州市人大常委會立法處負責人說,《條例》把公園體系建設納入城市建設的總體規劃中,並使之制度化、法制化。《條例》最突出的亮點是規定公園數量和面積不得減少。

  公園建設不僅是錦上添花,更是滿足百姓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位於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核心地帶的宋夾城,是揚州建成的第一個體育休閒公園,開園三年多來,累計接待市民和遊客超過600萬人次,成為有口皆碑的「城市客廳」。每天眾多揚州市民走進宋夾城體育休閒公園,散散步,談談心,說說一天的工作。這裡,無論是長達兩公裡的健身步道,還是籃球場、足球場,綠色的公園裡穿梭著眾多健身運動者的身影,一幅幸福和諧的生動畫卷散發出活力四射的獨特城市魅力。

  這些開放式公園就像集中展示城市的一個窗口,傳達出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蘊、精神氣質和品味追求。中共揚州市委書記謝正義表示,只有開放的公共空間才是屬於全體市民的空間,才是留給子孫後代的財富。「我們要把建設更多、更開敞、更均衡布局的公共空間作為新的歷史條件下古城揚州最鮮明的新特色,大力實施公園體系建設,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公共空間生態、景觀、體育休閒、交流、安全的多重需要,使之成為錨固城市形態、提升城市價值、留給年輕一代成長記憶的歷史性工程。」(完)

相關焦點

  • 從「城市中園林」邁向「園林中城市」
    「北郭清溪一帶流,紅橋風物眼中秋,綠楊城郭是揚州。」綠色,自清以來就是揚州的「本色」。改革開放40年,通過實施一系列重大生態工程,揚州綠色版圖大幅提升,一個以「河、湖、城、園」為核心,以「古、綠、水、文、秀」為特色,以古運河為城市景觀視覺走廊,以城市主次幹道綠化為基本骨架,以景區、公園、廣場、遊園為多元結合的城園一體城市大園林新格局成型,「園林中城市」成為「綠楊城郭」新的內涵。
  • 綠楊城郭 揚州市區將打造多條林陰大道
    據介紹,保障湖畔的平山堂東路新栽種了一排柳樹,創建生態園林城市,打造揚州的林陰大道。面對市民的質問,市創建辦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打造林陰大道有百利而無一害,行道樹對城市有十大功能。綠楊城郭 市區將打造多條林陰大道近年來,揚州累計新增城市綠地745.32萬平方米。至2010年底,揚州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綠地率分別達到43.59%、41.1%,市區人均公園綠地13.2平方米,各項指標均已達到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標準。據介紹,未來揚州將形成「園在城中,城在園中」的區域生態綠地格局,打造真正的「綠楊城郭」。
  • 創新驅動打造「三個名城」 揚州描摹「綠楊城郭」新畫卷
    今年揚州按照新城「公園+」、老城「+公園」的模式,在城市最美最貴最便捷的地方重點布局建設一批科技產業綜合體,大力發展以實驗室為主要載體的科技研發產業,建設新興科創新城已成為重振揚州發展輝煌的「主航道」。揚州「智谷」畝均稅收超過製造業10倍以上。從事智能配電終端研發的通用北辰電氣入駐智谷時只有六七個人和一間辦公室,一年後,這家公司年銷售達4000萬元。
  • 公園城市理論探索更進一步!《公園城市·成都實踐》和《公園城市...
    10月24日,在第二屆公園城市論壇閉幕大會上,基於成都近年來對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探索和實踐,成都發布《公園城市·成都實踐》和《公園城市發展報告(2020)》。《公園城市·成都實踐》系統梳理總結了成都近三年來的公園城市建設成效和系列典型案例,並聯合清華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等研究機構,開展了公園城市「兩山」發展指數、公園城市與成都生態環境建設、公園城市與人居環境高質量發展等系列公園城市實踐研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這一成果。
  • 公園城市是城市發展的新模式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瞭望東方周刊》2020年第20-21期封面文章《成都:公園城市示範區》中寫道:城市是人類文明的搖籃,也是人類進步的結晶。如何建設現代化城市?
  • 三年公園城市建設實踐結出理論成果,《公園城市·成都實踐》《公園...
    封面新聞 報導組10月24日,第二屆公園城市論壇在公園城市首提地——成都天府新區舉辦。論壇閉幕式上,成都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謝瑞武發布《公園城市·成都實踐》《公園城市發展報(2020)》兩本研究報告。封面新聞記者現場了解到,上述兩本研究報告系統總結了成都近三年來公園城市建設的成效,和系列典型案例。據介紹,成都市聯合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同濟大學、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等研究機構,開展了公園城市「兩山」發展指數,公園城市與成都生態環境建設,公園城市與人居環境高質量發展等系列研究。
  • 萬景·長平院子 | 城市公園院墅裡的生活哲學
    萬景·長平院子,城市公園院墅裡的生活哲學,從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為您展現院墅裡的生活畫卷。給業主帶來更長時間的陽光享受,更廣闊的公園水岸景觀視野,以及更多綠化空間;和業主一同探索從住宅到人居的純粹低密生活魅力。讓生活回歸共賞春日嬌豔,夏午蔥蘢,秋蛙陣鳴,冬雪穆遼的院墅生活。聽靜謐棲居 只獻給懂生活的你城市到處充滿喧囂,但也從不缺乏靜謐。你是否想要追尋,一點點田園的生活,一點點陽光的味道,以及一處靜謐的居所。
  • ...從「城市公園」到「公園城市」所折射的人居和城市發展理念的變化
    成都公園城市建設案例被選為最具代表性的中國城市發展典型成功經驗。公園城市的城市建設理念被首次提出後就十分惹人遐想,令人憧憬。以前,「XX城市公園」讓人們並不陌生,基本上城市裡大一點的市政公園都可以被稱作「城市公園」。那麼,「公園城市」這個新的提法到底僅僅是詞語排列順序的不同呢?還是有著本質不同的一個新概念?
  • 天府公園城市研究院成立 專家解讀如何建設公園城市
    天府公園城市研究院設立在天府新區,將打造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城市發展研究頂級智庫,公園城市研究的核心科研機構」。  掛牌儀式上,天府公園城市研究院公布了陣容強大的公園城市規劃建設的顧問專家團隊,同時,天府公園城市研究院將與國內外6家權威研究機構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天府公園城市研究院成立後,將推動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公園城市理論體系,開啟中國公園城市研究的歷史新篇章。
  • 高考作文探討"人與自然" 揚州生態文明成最好素材
    破 題  揚州人的生態文明「足印」  恰是「人與自然」最好素材  新世紀以來,揚州在城市環境綜合整治戰略構想的宣紙上落筆成畫:古城與新區和諧共生,藍天碧水與城市神韻和諧相應,保護與建設完美兼顧,先後榮膺國家園林城市、聯合國人居獎、國家森林城市等一系列稱號。一塊塊「金字招牌」,鐫刻著揚州人踐行生態文明的清晰足印。
  • 荷花池公園導遊詞
    揚州園林的興衰史,就是一部揚州城市的興衰史。我們一路走過,會發現公園裡的樹木中柳樹較多。清代著名詩人王漁洋有「綠楊城郭是揚州」的詩句。楊柳樹是揚州的雙市樹之一(另一種市樹是銀杏)。說到楊柳樹,民間有一則故事廣為流傳。說的是當年隋煬帝開鑿大運河巡遊江都,船只有數百艘之多,稱之為「水上宮殿」,這些水上宮殿需要縴夫拉動。隋煬帝為了「賞心娛目」,指定要宮女作縴夫。
  • 揚州明年新建擴建提升70個公園
    中國江蘇網12月15日訊 記者昨從市園林局新聞通氣會上了解到,明年揚州持續推動公園體系建設,經初步統計,有70個公園新建、擴建或提升。同時,為了將公園的功能性發揮到最大化,我市公園規劃建設還將重點推進「公園+」理念。目前,我市已建成各級各類免費開放生態休閒公園近300個。
  • 介休城市公園「變形記」
    隨著介休市公園提升建設的堅實步伐,每一位市民都親眼見證並切身感受著這座城市公園的變化。理念之變從「重物輕人」到「以人為本」的轉變完善公園綠地功能,優化、提升人居環境,始終是公園提升改造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老舊公園的改造提升正是完善城市生態系統,營造綠色、宜居、自然、和諧的生態文明城市的有效途徑。
  • 公園城市的美好撲面而來
    人民網成都10月25日電 (王軍)生態宜人、生活宜居、生產宜業,山水間的未來城市模樣如美好畫卷正徐徐展開。作為公園城市首提地,天府新區有哪些創新實踐?生態本底的「天生麗質」給公園城市的建設帶來了哪些優勢?科技創新、建築設計以及城市治理如何共同發力才能打造未來的理想城市?
  • 西安城市生態公園更名雁南公園
    西安城市生態公園位於雁塔區,是2017年西安市重點建設項目,分三期建設。之後公園開園不斷延期。近期為什麼公園悄悄做了更名?雁南公園是雁塔區在十三五期間自主投資、全力打造的重點民生項目和綠肺工程,其定位為一座生態的、活力的、共享的都市森林和生態地標。公園共分為五個景觀功能區:城市陽臺活力區、花海溼地遊賞區、臺塬坡谷運動休閒區、生態涵養區及城市公共服務區。
  • 攝影師鏡頭下的公園城市,誰是你心目中的No.1?
    攝影師鏡頭下的公園城市,誰是你心目中的No.1?驛馬河公園 唐健/攝龍泉驛,坐擁全球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園、成都中心城區最大的溼地公園和規劃面積達6萬畝的中央綠芯,近年來累計建成生態綠道160公裡,新增綠地120公頃,多個開放型城市生態公園……
  • [分享]柳東濱江生態溼地公園資料下載
    位於上海市閔行區的浦江郊野公園一期5.82平方公裡區域近日開始試運營免費開放,吸引了大批市民遊客專 立即下載 揚州廖家溝城市中央公園 查看詳情
  • 揚州將新添一座主題公園!生態、休閒一應俱全!
    揚州將新建一座親子主題公園! 七裡河公園一期 七裡河公園,是揚州東南片區改造的中心公園,位於七裡河沿岸、渡江南路兩側。
  • 不斷營造公園城市新場景 簡陽市大力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按照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領導小組工作安排,簡陽市正緊緊圍繞6種公園城市形態,積極進行《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簡陽市總體建設規劃》編制,認真踐行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理念,加快打造「城山相映、人水共生」的活力文明城市。
  • 城市公園景觀——景觀中國
    這一事件不僅開現代景觀設計學之先河,更為重要的是,她標誌著城市公眾生活景觀的到來。公園,已不再是少數人所賞玩的奢侈品,而是普通公眾身心愉悅的空間。 城市公園的傳統功能主要就是在滿足城市居民的休閒需要,提供休息、遊覽、鍛鍊、交往,以及舉辦各種集體文化活動的場所。近年來城市公園在改善生態和預防災害方面的功能得到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