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在第二屆公園城市論壇閉幕大會上,基於成都近年來對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探索和實踐,成都發布《公園城市·成都實踐》和《公園城市發展報告(2020)》。
《公園城市·成都實踐》系統梳理總結了成都近三年來的公園城市建設成效和系列典型案例,並聯合清華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等研究機構,開展了公園城市「兩山」發展指數、公園城市與成都生態環境建設、公園城市與人居環境高質量發展等系列公園城市實踐研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這一成果。
《公園城市·成都實踐》包括實踐綜述、專家論述和案例闡述三大篇章。其中,專家論述共分為八個專題,分別為公園城市「綠水青山」發展指數、基於「五態協同」理念的成都公園城市規劃模式研究、公園城市理念下成都生態環境建設實踐與初步成效,公園城市與人居環境高質量發展、公園城市公共健康價值研究、成都公園城市建設與城鄉社區治理創新、成都市公園城市場景營造和生態價值轉化的探索與研究、公園城市社會經濟指標體系研究。
《公園城市·成都實踐》的發布,將為公園城市理論體系的豐富完善提供支撐,為成都加快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提供指導,為公園城市理念在全國的推廣提供參考。
《公園城市發展報告(2020)》 也在閉幕式上進行了發布。《公園城市發展報告(2020)》是公園城市年度發展報告(藍皮書)的首本書,由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潘家華研究員領銜,聯合中科院、中國社科院、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北京大學、廈門大學等國內著名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以及成都市相關部門和區(市)縣共同編寫。
該書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生態價值轉化、公園城市規劃建設、城鎮化效率評估、綠色發展等視角對公園城市建設中涉及到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深入探討,豐富和深化了公園城市理論體系,為公園城市建設提供指導和參考。
紅星新聞記者 彭驚
編輯 柴暢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