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讓生活更美好

2020-12-12 華西都市網新聞頻道

竹藝村中的竹裡建築。

天府沸騰小鎮瑪歌莊園。

市民在清水河城市公園遊玩。

夜晚天府沸騰小鎮的歌舞演出。

白天的天府沸騰小鎮風光秀麗景致。

  「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這是1200多年前唐代詩人李白筆下「錦繡天府、理想家園」的大美意境,寄予了景城相融、人城和諧的美好期許。如今,正逐漸變成現實。
  2018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成都天府新區時,首次提出「公園城市」理念,作出「要突出公園城市特點,把生態價值考慮進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長極,建設內陸開放經濟高地」的重要指示。
  自此,成都成為公園城市的「首提地」。一年多來,成都緊扣「公園城市」理念,探索構建和發展「公園城市」理論體系,高質量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當前,成都公園城市建設正全面展開,一幅美麗成都公園城市畫卷正徐徐鋪開。
  最近,成都公園城市建設有哪些進展?又有哪些新變化?一起去看看。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楊金祝 羅田怡
崇州市委宣傳部、新都區委宣傳部、郫都區委宣傳部供圖
「城市綠心」茁壯成長
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丹景臺景區預計國慶節開放

  遠眺天府奧體城、三岔湖,近賞綠植、鮮花,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建設中的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7月20日,成都市委十三屆五次全會新聞發布會傳來好消息,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丹景臺景區將於今年國慶節對外開放。
  丹景臺景區核心區位於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南段示範區的啟動區內,地處高新區(空港新城)和簡陽市交界區域,涉及高新區(空港新城)丹景鄉與簡陽市武廟鄉,總面積約955畝。據悉,這是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第一個先導性、示範性、引領性項目,建設內容包括丹景臺、丹景閣、丹景裡及丹景亭四處特色功能性建築及其周邊區域的綜合景觀提升、遊憩設施建設以及兩條上山道路改造和沿線景觀提升。
  據悉,丹景臺景區建成後將成為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核心景點,在該景點能夠同時遠眺正在建設的天府國際機場、空港新城、簡陽新城等「東進」主戰場和正在發展的成都天府新區,同時將引領示範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的生態、綠色、低碳建設。
  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對丹景臺景區核心區進行生態修復和景觀營造,新增鄉土適生樹種,森林覆蓋率將提升至85.7%。與此同時,「增綠增景」已成為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建設的重點工作之一,圍繞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總體規劃目標,統籌實施八大「增綠增景」行動。據統計,去年已完成「增綠增景」6.5萬畝,今年還將增綠增景4萬畝以上。
  根據《成都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增綠增景」行動方案(2018—2030年)》規劃,到2020年,將新增森林面積11.5萬畝,新增花卉彩林面積21.4萬畝,森林覆蓋率從現有的54%提高到60%。同時,國內首部城市森林公園保護立法《成都市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保護條例》已於6月1日正式生效實施。可以看到的是,這顆「城市綠心」正茁壯成長,按照規劃,總面積1275平方公裡的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建成後將是全球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園。

郫都
聚焦生態價值多元轉化探索公園城市建設「郫都表達」

  沃野平疇,河渠縱橫,綠樹藍天……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為郫都推進公園城市建設奠定了良好的生態基底。當前,郫都正以公園城市理念營城,堅持「景觀化、景區化、可進入、可參與」價值轉化定位,開發生態產品,創新轉化路徑,市場化推動提升生態資源附加值,積極探索生態價值轉化的郫都路徑和郫都經驗。
  入夏以後,每當暮色降臨,沱江河綠道、沙西綠道、清水河創客綠道變得熱鬧起來。隨著郫都綠道串線成片,到綠道上納涼、散步已經成為市民新選擇。據悉,圍繞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要求,郫都區突出古蜀遺韻、親水望山、創新創造的郫都特質,著力構建「一軸兩環兩帶」開放式、多功能的綠道體系,計劃到2020年建成三級綠道512.6公裡。
  郫都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郫都正創新融合延伸生態多元價值鏈,遵循「增綠惠民、營城聚人、築景成勢、引商興業」轉化路徑,創新開展「生態+」融合發展模式研究,多元植入消費新場景,著力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美學、經濟、人文、生活多元複合價值。
  與此同時,堅持生態優化與城市品質提升相結合,按照「先築景後建城」理念,實施「增花添彩」等三大行動,加快香脂河溼地、望叢祠等公園溼地及特色商業街區、國際新消費應用場景建設。開展「小街區規制」,推動植綠親水成為舊城更新的新標尺,提升城市功能品質,促進區域周邊人居商業價值提升。
  此外,推動大地景觀化、藝術化改造,加快以綠道為軸串聯農業園區、特色鎮、公園、林盤的步伐,展現「花田盛景」「古蜀雅韻」等主題,營造多元生態場景,讓「整座城市成為一座大公園」。實施「綠色發展二十條」,發揮高校資源豐富優勢,開展生態科普教育、暑期實踐等活動,引導形成「生態建設沒有局外人」的全民共識,放大生態的社會人文價值。

新都·天府沸騰小鎮
高品質業態在這裡沸騰解鎖「綠道+夜間」消費新場景

  在成都構建公園城市的進程中,不僅需要構建綠色、宜居、生態的基礎環境,「綠」中淘「金」,探索生態價值向經濟社會價值轉換綠色發展路徑同樣重要。
  夜幕降臨,泛著白霧的湖水邊亮起了點點燈光,濃濃夜色中,遊客在湖邊吃著火鍋聽著音樂,火鍋的麻辣鮮香與場景的休閒娛樂相交織,共同構築了瑪歌莊園「火鍋+音樂+綠道」的綠道旅遊新模式。
  位於新都區三河街道的天府沸騰小鎮是成都熱門的打卡景點,要問「它」有多火?據數據顯示,目前小鎮的日均人流量可達到4000人次,每逢周末或節假日,上萬人前來「打卡」也不鮮見。
  而如果將時間線拉會3年前,天府沸騰小鎮的變化同樣讓人吃驚,從雜草叢生的水窪變身為成都綠道經濟的示範樣本,「綠道+」的產業發展模式,為小鎮發展按下了快捷鍵。
  「天府沸騰小鎮最早呈現的項目是瑪歌莊園陸派火鍋。」瑪歌莊園的相關負責人介紹,天府綠道從園中穿插而過,圍繞五龍湖、格式火鍋散步在亭臺間、水面上、樹梢上。每當夜幕降臨,環湖打造的華麗燈光工程與夜間表演往往能吸引大批遊客前來,圍繞五龍湖晚上的火鍋餐飲位,很多時候都、需要提前兩三天預訂,到了周末,排上200多號也屬常事,與「沸騰小鎮」之名非常契合。
  新都區三河街道的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天府沸騰小鎮規劃的8個項目已有6個項目建成運營,它們分別是瑪歌莊園、漫花莊園、沸騰都火、音樂·百花谷、五龍·外灘、沸騰碼頭。在此之中,瑪歌莊園、沸騰都火等4個項目已具備夜間消費的功能,同時,漫花莊園正在規劃夜間燈光秀。
  據數據顯示,2018年,天府沸騰小鎮共接待遊客800萬人次以上,文化旅遊綜合收入3.84億元以上。今年1- 6月,天府沸騰小鎮接待遊客人數已經超過500萬人次。

崇州竹藝村以文創為魂三態互生構築融合發展新局面

  如果說天府綠道是成都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重要抓手,那麼,擁有豐富美學價值、文化價值和生態價值的川西林盤,將厚植成都建設公園城市的生態本底,兩者共同承載著「綠滿蓉城、花重錦官、水潤天府」的情愫。
  縱橫交錯的綠道串聯其溼地、綠地、花園和林盤,生態之美,不僅僅在於秀麗的風光,更在於背後蘊藏的文化氛圍。
  近年來,崇州積極探索「美麗宜居公園城市」鄉村表達的發展路徑,一批批各具特色的川西林盤由此出現,而竹藝村就是其中一張靚麗的名片。
  位於崇州道明鎮的竹藝村,因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道明竹編而得名。在建設過程中,竹藝村堅持「不規劃不設計、不設計不建設」理念,按照「梳、理、補、改、拆、通」六字訣理念,尊重原生態、原住民、原住房、原材料四項原則,邀請國內外知名設計機構參與建設「國際範、天府味、竹編韻」的新中式川西林盤。
  以中央美術學院駐四川成都傳統工藝工作站為核心動能,竹藝村形成了「竹生態、竹生活、竹空間」的文旅產業生態圈,通過「文旅管家」運營鄉村文化旅遊,提高文旅服務品質,當地形成了「自然生態、產業業態、文化形態」三態互生的發展格局和「原住民、新村民、流動人口」聯動發展的共營模式。2018年,竹藝村實現文旅收入1.2億元,接待遊客55萬人次,入社農戶人均增收5595元。

相關焦點

  • 建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成都在公園中建社區
    窗含西嶺千秋雪,成都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如何建?  剛剛召開的成都市委十三屆三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成都市委關於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決定》,為成都公園城市的建設畫出了時間表和路線圖。  7月13日,成都市委十三屆三次全會系列新聞發布會「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主題新聞發布會舉行。
  • 簡陽以人為本 加快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
    外攬山水之幽,內得人文之勝,在公園城市建設的新發展理念指引下,簡陽深刻理解公園城市理念的時代內涵,切實以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建設,引領城市發展方式、經濟組織方式、市民生活方式變革,著力塑造「人、城、景、業高度和諧統一」的大美城市形態,加快建設「城山相映、人水共生」的活力文明城市,為高質量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貢獻更多力量。
  • 成華區 高質量建設天府成都·文旅成華和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示範區
    【兩會聲音】抓好重大產業化項目建設,發揮比較優勢做強現代產業,是深入貫徹落實全市中優重大戰略部署的重要抓手,是加快提升城市功能品質的必要舉措,更是高質量建設「天府成都·文旅成華」和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示範區的現實需要。
  • 成都:構建綠色交通體系 服務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宋雅婷)5月30日報導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及成都系列指示,成都圍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國際門戶樞紐城市和世界文化名城的戰略定位,正在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交通需求持續增長、交通供需矛盾突出,城市交通治理既面臨難得的機遇
  • 不斷營造公園城市新場景 簡陽市大力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按照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領導小組工作安排,簡陽市正緊緊圍繞6種公園城市形態,積極進行《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簡陽市總體建設規劃》編制,認真踐行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理念,加快打造「城山相映、人水共生」的活力文明城市。
  • 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著力打造四大歷史文化風貌片區
    成都市人大代表、武侯區區長林麗: 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著力打造四大歷史文化風貌片區 看本文視頻掃二維碼   「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成都在努力,成都的各區市縣也在努力。
  • 定義美好生活 紫光海闊助力成都建設「公園城市」
    中國消費者報訊(記者 孫蔚)進入城鎮化發展下半場,城市發展建設的內涵發生轉變,「公園城市」成為各地探索、追求的城市發展高級形態。成都作為「公園城市」理念的起源地,先行先試已初見成效。尤其是天府新區,將公園形態與城市空間有機融合,打造了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相宜、自然經濟與社會人文相融的複合系統。
  • 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咋個建?這份問卷調查等你來填……
    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咋個建?,正在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市民在天府綠道三環內休閒。孫琳 攝無論您是普通市民、「蓉漂」一族、來蓉遊客……都是成都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重要參與者、見證者和推動者。您的意見,能讓我們共同生活的城市變得更加美好。△熊貓綠道東林二路口處。孫琳 攝您希望城市公園建成什麼樣子?
  • 「碳惠天府」 為美麗宜居公園城市貢獻「綠力值」
    今年11月由「碳惠天府」品牌發起「踐行低碳生活、共建美好家園」成都本地知名女企業家代言接力活動席捲蓉城。成都自啟動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工作以來,踐行綠色生態發展,著眼於謀劃城市整體,也著手於引導每個個體。 2019年7月,成都召開低碳城市建設專題會,會上指出:「由成都市生態環境局牽頭、成都產業集團具體實施,加快建設服務公眾綠色低碳生活的政府授權公益性平臺,打造『碳惠天府』特色品牌。加快構建'人人關注、人人參與、人人共享'的成都綠色低碳生活圈。」
  • 打造宜居公園城市 成都成華區已啟動公共服務設施110處
    央廣網成都6月6日消息(記者 劉濤)美麗宜居公園城市是成都市民的心之期盼。作為成都最大主城區,打造宜居公園城市,成華區又有新消息——不止是塑造大美公園綠地形態,更注重城市品質提升,截止2018年5月,成華區已啟動實施公共服務設施110處,開工項目達62處。  為深入踐行五大發展理念,開闢城市轉型升級新路徑,開創生態文明建設新局面,日前,《成都市美麗宜居公園城市規劃》出爐,該規劃對公園城市內涵特徵及成都公園城市建設總體目標、策略、舉措等方面進行了闡釋。
  • 紫光海闊助力公園城市建設定義美好生活
    進入城鎮化發展下半場,城市發展建設的內涵發生轉變,公園城市成為各地探索、追求的城市發展高級形態。成都作為「公園城市」理念的起源地,先行先試已初見成效。尤其是天府新區,將公園形態與城市空間有機融合,打造了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相宜、自然經濟社會人文相融的複合系統。
  • 郫都區高質推動TOD項目規劃建設 鋪就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幸福底色
    近日,據郫都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透露,作為成都市首批13個軌道交通站點TOD開發項目之一的梓潼宮站TOD一體化城市設計方案已經出爐,這裡將被打造成功能複合、綠色空間交融的宜居活力公園社區。TOD倡導城市公共運輸應當與土地開發使用模式協調,TOD 的主要倡導者之一彼得·卡爾索普提出,應當以公共運輸節點為中心,建設土地集約使用、功能複合、滿足步行需求的街區。當前,成都正在打造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 「人城產」融合 紫光海闊助力公園城市建設定義美好生活
    進入城鎮化發展下半場,城市發展建設的內涵發生轉變,公園城市成為各地探索、追求的城市發展高級形態。四川省成都市對於公園城市理念的先行先試已初見成效。尤其是天府新區,將公園形態與城市空間有機融合,打造了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相宜、自然經濟社會人文相融的複合系統。
  • 成都公園城市建設案例入選聯合國《中國人類發展報告特別版》
    2019年初,成都組建了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完成《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條例》起草,修訂《成都市園林綠化條例》,印發《成都市溼地保護修複製度實施方案》,構建「1+N」政策法規矩陣;編制《成都市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規劃》《成都市公園城市綠地系統規劃(2019-2035)》《成都市全域公園體系規劃》等系列規劃,開展「兩個平衡」和「兩山」發展指數研究,建立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的目標考核機制
  • 讓城市更美麗宜居
    近年來,該團加大城鎮化建設力度,改造老舊社區,興建廣場、公園等公共場所,著力建設美麗連隊,進一步改善職工群眾生活環境。 兵團日報常駐記者 張西安 攝
  • 用「公園城市」定義未來生活
    「成都東部新區大都屬於淺丘臺地,山水資源十分豐富,美好家園的綠色生態本底得天獨厚。建設成都東部新區不僅拓展了成都極核空間,而且有助於延伸和保持休閒之都生活城市品質。」楊繼瑞指出,成都東部新區以山水園林式的公園城市新區和高品質生活宜居地的城市形態,更好地詮釋公園城市綠水青山的生態價值、詩意棲居的美學價值、以文化人的人文價值、綠色低碳的經濟價值、簡約健康的生活價值和美好生活的社會價值,引領成都都市價值新方向,塑造成都競爭新優勢。 塑造體現天府風範、山水風韻、時代風尚、新區特色的公園城市美麗新家園,有何意義呢?
  • 美麗宜居公園社區如何建?第五屆中國社區治理論壇成都成華舉行
    本屆論壇由民政部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司指導,中國社會治理研究會主辦,中共成都市委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委員會、中共成都市委政法委員會、成都市民政局、成都市農業農村局、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成都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等作為支持單位,四川創新社會發展與管理研究院協辦。
  • 雙語介紹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30名小小講解員將亮相成都地標
    本報訊 (記者 杜文婷) 昨日,由中共成都市委宣傳部、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成都市教育局聯合主辦的2019年第二屆「新天府·少年說」——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小小志願講解員大型公益活動頒獎典禮暨城市巡展啟動儀式在成都321創意園舉行。從近千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的30名小小志願講解員首度亮相,並現場接受了主辦方授予的榮譽證書。
  • 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
    從首提「公園城市」理念,到支持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這其中,不僅飽含了習近平總書記對成都踐行新發展理念、建設公園城市系列實踐的充分肯定和深化探索生態文明思想城市表達的殷切期許,更是為成都城市發展指引了方向,對於成都市更好理解把握、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更好把握城市發展規律,更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切實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如何共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高品質生活宜居地
    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必將推進成渝地區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等各方面協調發展,最終實現城鄉融合協調發展,成為「近悅遠來」宜居宜業宜遊的美麗之地。 周靈:此外,我認為建設高品質生活宜居地是系統解決「大城市病」等城市發展難題、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