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個月舉行的成都市委十三屆七次全會上,新出爐的《成都市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總體方案(討論稿)》廣受關注。作為公園城市的首提地和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城市的首倡地,成都將繼續先行先試,以新發展理念為旗幟方向,突出生態型、高質量、人本化、有韌性的公園城市可持續發展特質,努力在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上創新突破、引領示範。
外攬山水之幽,內得人文之勝,在公園城市建設的新發展理念指引下,簡陽深刻理解公園城市理念的時代內涵,切實以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建設,引領城市發展方式、經濟組織方式、市民生活方式變革,著力塑造「人、城、景、業高度和諧統一」的大美城市形態,加快建設「城山相映、人水共生」的活力文明城市,為高質量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貢獻更多力量。
以示範區帶動
全域公園城市建設
走進正加快建設中的天星公園,近百名工人在熾熱的陽光下忙碌著,一個個奮進的身影就是一個個激昂的音符,奏響了公園城市建設的「奮進曲」。現場施工方有關負責人表示,截至目前,天星公園暗涵主體結構完成、展示中心外裝完成,景觀塔主體結構完成,整個項目完成了65%,預計今年12月底前能夠完工並向市民開放。
這是簡陽市「沱江兩岸綠道型公園城市示範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該示範片區位於簡城街道和射洪壩街道,規劃面積約221公頃,是以沱絳綠道(區域級綠道)為骨架,城市級綠道和社區級綠道相互銜接構成的天府綠道場景示範片區。目前示範片區內東來印象、天星公園、凱麗濱江至銀河橋綠道、天府綠道簡陽新城濱江路示範段正在加快建設,FH段綠道、放生壩濱江公園和山地公園即將開工建設。該示範片區的建成有助於完善簡陽市綠道總體規劃體系,加快推動「三環一帶」文化環綠道體系「成環」步伐,通過沿江城市文化、產業、景觀、消費場景植入,形成「城市公園長廊」,不斷提升城市品質。
公園城市是新時代城市發展的高級形態,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價值歸依,是「人城境業」高度和諧統一的現代化城市,既蘊含「歷史文化是城市靈魂」的城市人文觀和「生態興則文明興」的城市文明觀,也蘊含「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城市發展觀和「踐行綠色生活方式」的城市生活觀。
簡陽堅持用公園城市理念指導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維護,緊緊圍繞「人、城、景、業」四大維度,進一步健全並完善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領導小組體制機制,科學編制總體方案和行動計劃,抓好公園城市試點示範建設工作。
「我們在推動公園城市建設過程中,以綠道、公園和林盤項目建設為載體,加快呈現公園城市的簡陽表達。」簡陽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簡陽正加快構建「城市級、片區級、新鎮級、社區級」4級城市公園體系、 「三大主題、五大主線」市域綠道體系和「林在田中、院在林中」的新型林盤聚落體系。
目前,簡陽市建成綠道累計達155.6公裡,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7.66%,圓滿完成了簡陽市生態文明建設年度目標任務。楊柳公園正在加快建設;印山公園、棋盤山森林公園正在抓緊開展前期工作。簡陽先後培育了沱江兩岸綠道型示範區、平泉街道荷橋村郊野型示範區、葫蘆壩產業型示範區等4個示範區。目前,荷橋村示範區核心區基本完成建設,沱江兩岸示範區和葫蘆壩示範區正在加快建設。
以示範區建設帶動全域公園城市打造,綠道、公園和林盤項目的建設多點成線、連片成網,正成為公園城市簡陽表達的濃墨重彩之筆。
以生態價值創造性轉化
推動可持續發展
彩虹色的絢爛廊橋、拼出簡陽英文字母的船身白龍……如今,簡陽市沱江河河東濱江公園南段綠道已經成為簡陽又一新晉網紅「打卡」點。
每天晚飯後,循著綠意而來的老人、小孩、夫妻絡繹不絕。「幾乎每天都會帶著孩子來這裡走一走,這裡不僅能欣賞沱江水景、草木花海,還有一些兒童遊樂設施,孩子非常喜歡在這邊玩耍。」正帶著家人在綠道遊玩的市民李女士說。
「當市民和遊客遊玩的時候,我們則要認真觀察,了解市民需求。」簡陽市住建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認真分析哪裡遊玩的人多、有多大密度;要選點提供商業服務設施,分析哪裡還缺少配套設施等,都要及時進行優化。」
「公園城市對生活方式的詮釋不只是審美,更重要的是體驗,是場景。」該負責人表示,從「空間建造」到「場景營造」,他們圍繞人的需求,從使用者角度積極建設多樣場所、策劃多種活動,通過設施嵌入、功能融入、場景帶入,全面營建城市場景。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以生態價值創造性轉化推動可持續發展,是公園城市區別於傳統城市發展理念的鮮明標識,更是生態文明時代營城模式變革的必然要求。
生態價值的轉化不僅是一本經濟帳,網紅「打卡」點的製造模式背後,記錄著建設公園城市的理念轉變。
堅持政府主導、市場主體、商業化邏輯,這是簡陽創新打造的城市建設運營模式,實現公園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積極踐行。
「我們要堅持增綠惠民、營城聚人、築景成勢、引商興業營城路徑,按照『可進入、可參與、景區化、景觀化』的公園城市要求,實施打造山水生態公園場景、天府綠道公園場景、鄉村田園公園場景;將公園建設融入社區和產業功能區建設,打造城市街區公園場景、天府人文公園場景、產業社區公園場景,構建公園城市新經濟、新消費場景體系。」簡陽市相關負責人表示。
目前,簡陽市已在沱江河河東濱江公園南段綠道、城區防洪及生態溼地走廊工程G段綠道等營造了多種生活消費場景,為市民運動、娛樂提供了場地和方便快捷的服務驛站。2020年,簡陽市重點推進城區防洪及生態溼地走廊工程(F、H段溼地景觀工程)等項目建設,預計年底建成25公裡綠道,並在綠道周邊完善驛站等設施配套,大力營造多樣性生活消費場景,不斷提升宜人宜居宜業的城市品質。
以人為本
讓群眾共享公園城市發展成果
迴廊幽幽、蓮葉田田、池水碧綠,在盛夏的陣陣蟬鳴中,別有一番鬧中取靜的悠然自得。這是8月的午後,在人民公園內重現的簡州八景之應第蓮池一隅閒坐時的美好場景與恬淡心境。
人民公園是幾代簡陽人的共同記憶,見證著城市的變遷與崛起。
「現在的人民公園更加讓人感到溫暖。」從小穿梭其間的市民王永福感嘆,公園內增加了不少便民服務平臺,變得更加方便親切。建設公園城市有大手筆的擘畫,更有細緻入微的人本關懷,而所有的指向都圍繞一個關鍵詞:「人民城市」。
簡陽市委社治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簡陽市以公園城市美好生活,開啟城市發展治理之路,以建設高品質、幸福美麗、和諧宜居生活社區為目標,奮力推進「五大行動」——加快老舊城區改造、推動特色社區創建、加強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提高社區服務水平、深化平安社區創建。截至目前,全市完成老舊院落改造46個,棚戶區改造2920戶;打造特色精品街區3條,整治背街小巷222條;啟動建設特色小鎮7個、林盤聚落26個,完成196個幸福新村建設;綜治中心、「雪亮工程」實現建制村全覆蓋;新建「小遊園·微綠地」3萬平方米;成立社區環境和物業管理委員會19個。
據介紹,2020年,簡陽市委、市政府決定在全市實施以「基礎設施、就業促進、扶弱助困、教育教學、社會保障、醫療養老、百姓安居、食藥安全、市容環境、文體惠民」為主要內容的民生實事76項,其中省民生實事21項,成都市民生實事55項。
教育教學方面,減免非民族自治地區普惠性幼兒園在園家庭經濟困難兒童、孤兒和殘疾兒童學前教育保教費,為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非寄宿生提供生活費補助,免除公辦、民辦中職學校全日制正式學籍一、二、三年級學生學費。
醫療衛生方面,以兒童、老年人、孕產婦、慢性病患者為重點人群,面向全市65.64萬名常住城鄉居民免費提供健康檔案管理、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等12項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在脫貧攻堅鞏固提升期間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開展1次免費健康體檢服務,實現早發現、早治療,全面提高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健康水平。為符合條件的計劃生育對象提供計劃生育扶助保障。
醫療保障方面,按照國家統一部署,進一步提高65.8萬名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準,提高醫療保障水平,緩解人民群眾看病貴問題。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繳費部分,由財政部門按規定標準給予全額代繳,進一步減輕貧困人口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壓力,確保貧困人口全部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予以保障。
堅持以人為本理念,讓生活更美好,已然成為這座公園城市的重要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