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探討"人與自然" 揚州生態文明成最好素材

2020-12-14 東方網

原標題:高考作文探討"人與自然" 揚州生態文明成最好素材

  高考作文「探險者與蝴蝶」

  探討「人與自然」和諧關係

  今年江蘇高考作文為材料作文,題目是:一群探險者去山洞探險,進入後點燃蠟燭,發現有一群蝴蝶,於是退出去了。過了一段時間,探險者們再次進入,卻發現蝴蝶飛到山洞深處了。要求考生根據一點點細微的變化,自定主題。

  教育專家分析:該題目以樸素的故事,不起眼的細節,展示出了人文大愛與生態情懷。圍繞人與自然的關係,探討人與自然怎樣和諧相處,很符合社會大力倡導的環保理念,這個作文題很有思想,很有深度,而且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破 題

  揚州人的生態文明「足印」

  恰是「人與自然」最好素材

  新世紀以來,揚州在城市環境綜合整治戰略構想的宣紙上落筆成畫:古城與新區和諧共生,藍天碧水與城市神韻和諧相應,保護與建設完美兼顧,先後榮膺國家園林城市、聯合國人居獎、國家森林城市等一系列稱號。一塊塊「金字招牌」,鐫刻著揚州人踐行生態文明的清晰足印。綠色揚州的精緻、秀美,恰是「人與自然關係」的最好素材。

  答 題

  一條鐵律

  「永久性綠地」呵護城市「綠肺」

  變:城市飛速發展日新月異

  不變:揚州人護綠愛綠的執著

  蜀岡西峰生態公園,每到節假日,人們便來到這裡踏青、嬉戲,沐浴著陽光,欣賞鳥語花香,親近自然,無比愜意。在揚城,推窗見綠,居民出門5分鐘路程,就能擁有一個綠地空間,這離不開一座城市對綠色的執著追求。特別是2007年10月,揚州市人大常委會在全省率先制定永久性綠地保護制度,要求市政府每兩年至三年提請審議確定一批永久性保護綠地。目前,已有蜀岡西峰生態公園、萬花園、筆架山景區等20多塊綠地得到永久保護。

  近年來,揚州城市飛速發展,城市面貌日新月異,但保護城市綠肺卻是一條「鐵律」。去年我市因為要開工建設新萬福路和西部客運樞紐中心,項目建設涉及3塊永久性綠地調整,提請市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後,方獲準實施。我市對永久性綠地的調整堅持三項原則:堅持公益項目調整原則、先調整後佔用原則和佔補平衡原則。通過這次調整,揚州永久性綠地面積變大了,不變的,是揚州人護綠愛綠的執著。

  一枚「生態勳章」

  出門見綠是百姓「生態福利」

  大:一座城市擁抱森林,創成國家森林城市

  小:居民修築私家園林,展示生態宜居豪情

  2011年,揚州榮獲「國家森林城市」稱號,這是評價一個城市綠化成績的最高榮譽,最能反映城市生態建設整體水平,恰如一枚掛在千年古城揚州胸前的「生態勳章」。

  近年來,揚州大力開展植樹造林、退耕還林活動,以更大的力度推進「綠楊城郭」建設工程,保持每年新增城市綠化面積100萬平方米以上,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政府把森林當作城市的「綠色銀行」,把綠地、樹林、花木作為城市的品質標誌,如今市區人均19平米公園綠地,這就相當於我們每個居民都有一個「綠色客廳」。今年,揚州市還將建6個「生態中心」,出門見綠,這是政府為老百姓創造的最大生態福利。

  一座城市在追求綠色生態的人文環境,也感染帶動了城市裡的居民。位於東關街167號的私家園林「祥廬」,成功地把城市園林與鄉村野趣融合在了一起。今年春天,園主人杜祥開自費20萬元修繕「祥廬」,增加了不少揚州特色建築,提升景觀效果和建築特色。如今,古城揚州,越來越多的居民追求建築私家園林,成為一座城市追求生態宜居生活的微縮樣本。

  一群候鳥

  見證揚州生態變美環境友好

  退:退二進三、退城進園,從源頭上減少汙染

  進:生態越來越好,越來越多的候鳥揚州安家

  每天早上,退休職工胡家駒幾乎都會買10來個饅頭,到瘦西湖投餵野鴨,這一習慣堅持七年之久。「七八年前,4隻野鴨來到瘦西湖安家落戶,繁衍後代,現在已經有120多隻了。」這位「鴨司令」,對瘦西湖的水鳥變化變遷了如指掌。

  胡家駒是攝影發燒友,最喜歡拍鳥,他說,瘦西湖應該是揚州生態環境最好的地方了,10年前的冬天來抓拍候鳥,經常奔忙一天,也拍不到一張滿意的照片。如今,只要你有隻上手的數位相機,花得起工夫守候,就不會拍不到漂亮的鳥兒。環境好了,來這裡安家的候鳥越來越多,鳥兒才願意和人類做朋友。

  瘦西湖見證了揚州園林之美,更見證了揚州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活水工程從根本上改善了瘦西湖水系的水質和揚州城區的水環境,與「引水入湖」工程同時進行的,是揚州「壯志斷腕式」的水體整治。揚州人利用中德「生態城市規劃與管理」技術合作項目的契機,引入國外先進的環保理念;大力推進城區企業「退二進三」、「退城進園」,全面實施城區生活汙水截留,從源頭上減少汙染,並採用生態技術、工程技術進行疏浚清淤,為揚州迎來天藍水碧樹綠城美的城市新景象。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

相關焦點

  • 高考作文,一樣的素材不同的作文,材料用得好,分數自然高
    一樣的米,養百樣的人。一樣的素材,不同的文章。不是文採的差別,而是運用素材的技法,有差別。繼續講素材怎麼用。當然是舉例子講,只講觀點,沒有論證,即使自己也不會覺得有道理。一篇議論文少不了理論論據和事實論據,沒有這些文章寫不成,即使湊夠字數,分數也會難看。常規的議論文寫作如此,而歷史文化類的議論文,更是如此。有時候素材大家都有,甚至不用刻意去積累,只要想方設法去用好就OK。
  • 高考作文輔導204:「人類·自然·生態」素材積累與運用角度
    「人類·自然·生態」素材積累與運用角度1.十九大報告中「人與自然」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要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
  • 高考語文,融會貫通用素材,幫你戰勝寫作文無米之炊的恐慌
    比喻論證盤活生活經驗會花錢的人,即使不富裕,也能讓生活比較體面;會使用作文材料的同學,即使材料有限,也不妨礙寫出看著不錯的作文。在時間越發有限的情勢下,向外求的可行性變小,那就向內求,盤活用好已積累的素材。
  • 2020年度熱點人物作文素材,看鐘南山如何「1人對接3道高考作文題」
    就高考作文的素材運用而言,若能做到以幾個精選的萬能素材去應對所有的高考作文命題,那肯定是高考作文的最佳路徑。 下面,我們就以鍾南山為例,探討「一人多用」的具體實施手段。 作為高考作文材料,鍾南山是一個非常典型且豐滿的人物,他逆行抗疫,心懷悲憫;勇於擔責,敢說真話;積極有為,不怕犧牲;不計得失,救民於水火,救國於危難……幾乎可以適用於大部分高考作文題。
  • 與自然和諧相處(作文素材)
    與自然和諧相處(作文素材) 2013-09-05 11:11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2020高考語文作文——淺談高考作文素材分為哪幾類?
    2020高考語文作文——淺談高考作文素材分為哪幾類? 作為高考所有科目中分值最大的一道題,高考作文從來都是所有考生和家長朋友關注的熱點。
  • 高考作文輔導187:高考作文高頻主題之「環境保護」
    2高考印象與此相應的是,我們的高考作文命題者亦將關注的目光投向了自然生態。2015年高考廣東卷作文題便引導考生與自然零距離接觸,在花草木間詩意地棲居,近觀自然,享受自然;2017年高考全國卷Ⅰ則將「空氣汙染」列入了向外國友人介紹「國家形象」的關鍵詞中;2018年高考的北京卷和浙江卷的作文都涉及了自然生態的話題,北京卷作文題提出了「生態文明建設關乎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優美的生態環境是每一個中國人的期盼」這一觀點,要求考生展開想像,描繪一幅「綠水青山圖」,浙江卷作文題要求考生對
  • 中高考熱點話題「人與自然」:相關素材、考題連結
    這一話題是否會成為今年高考作文的考點,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它的熱度絕對很高。為此,特意整理了一批素材,現在分享給大家。 名人名言 01. 只有服從大自然,才能戰勝大自然。——達爾文[英國生物學家] 02. 只有順從自然,才能駕馭自然。——培根[英國哲學家]03. 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時也是冷酷的屠夫。
  • 關於人和自然的高中作文素材
    這一話題是否會成為今年高考作文的考點,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它的熱度絕對很高。為此,特意整理了一批素材,現在分享給大家。 名言警句 01. 只有服從大自然,才能戰勝大自然。——達爾文[英國生物學家] 02. 只有順從自然,才能駕馭自然。——培根[英國哲學家]03. 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時也是冷酷的屠夫。——雨果[法國作家]04.
  • 備戰2021高考,儲備寫作素材,先要了解高考作文命題素材的類型
    沒有過硬的材料,或者對材料使用得不夠好,是很難寫出高質量的考試作文的。如此關鍵的一場考試,就語文的作文來說,我們該如何為高考作文儲備素材呢?當然是先要把握高考作文命題寫作素材的類型。凡事都要有正確的打開方式,同樣道理,想知道如何儲備寫作的素材,得先從知道作文命題材料的類型開始。
  • 中考作文素材指南之主題:生態·綠色
    中考作文素材指南之主題:生態·綠色   【主題闡釋】   生態:   生態一詞源於古希臘語,意思是指家或者我們的環境。簡單地說,生態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狀態,以及它們之間和它們與環境之間環環相扣的關係。
  • 「人與自然」類作文寫作指導
    「人與自然」類作文的三個話題依據筆者的認識,「人與自然」類作文主要涉及三個話題。的確,我們應把自己看成大自然生態鏈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思考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方式。總之,「人與自然」是一個內涵豐富的熱點話題。
  • 高考作文中常見的3個素材,每個都是經典,能助你作文得高分!
    提到作文的寫作,很多同學都在為素材發愁,好的素材能夠為文章加分不少,在寫作中合理地使用一些經典素材也能夠提升文章的檔次。 高考臨近,學生們都在忙著備考,其中,語文作為每次考試的第一門,深受學生重視,而語文考試中對分數影響很大的就是作文。
  • 素材積累 | 2018高考作文提分素材:科技與創新
    每年高考作文預測都會成為考前的熱點話題,因為高考作文(60分)佔整個語文科目分數的40%,所以業內人常說「得作文者得天下」。
  • 生態文明: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必然要求
    在這個意義上,生態文明超越了傳統工業文明,是人類社會的新文明境界,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形態。今天中國的現代化建設是要在工業文明基礎上,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從而實現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我們需要以生態文明的發展理念為指引,變革過往不可持續的生產生活方式,促進並完善中國的現代化建設,進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始終走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
  • 2019高考作文熱點素材及十大押題 附歷年高考作文真題匯總
    2019年高考就在明天!歷年高考作文真題是什麼?高考首日,考生們面臨的第一場考試就是高考語文,語文作文所佔的分值是比較大的,在考生的總分中,作文是彈性較大一個分數項,每年高考作文的命題不是沒有規律的,很多內容都是結合當下的熱點,作文題目材料都貼近現實生活。那麼,2019年新聞熱點素材有哪些?高考作文的話題預測包含那些熱點?》》》
  • 高考作文素材人物事例
    高考作文素材人物事例1.中華文化的先驅:孔子他用最銳利的智慧開啟了那一道道塵封的門,陽光從那錯開的門縫間擠出來,於是門外面鋪滿黃金;他用最樸實的教誨鑄造了一把堅韌的利斧,劈成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它留下的不是疼痛,而是刻骨銘心!於是,子子孫孫有了一條光明的大道。2.曳尾塗中的莊子九萬裡的情懷蕩漾於三千濮水之上。赤子之心歸於自然,終成南華經。
  • 高考語文:作文素材積累,這些主題一定要看
    現今高考作文命題所肩負的「立德樹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和「增強中學生社會責任感」的使命,使得「文化傳承」這一主題成了高考的熱點主題之一。如2014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題「老規矩」、遼寧卷作文題「科技改變生活」,2016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題「『老腔』何以令人震撼」,都在引導考生思考「文化重建」的問題。
  • 高考作文素材運用技巧,讓你作文得高分!(附8個常用主題素材)
    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高考語文作文中的素材運用技巧。很多同學的作文成績不太好,導致語文總分也不高。明明積累了很多的素材,但是真正到了考試的時候卻不知道怎麼用。 下面,教你如何更好地運用高考語文作文素材。
  • 熱點素材 | 「公德、規則、文明」主題素材精選(金句+標題+時評+作文)
    文明的養成,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只要人人葆有「相善其群」的意識,以共治來治理不文明,用行動擦亮精神名片,文明觀念的水位自然會隨時間的推移,慢慢升高。在此次調查中,雖然有將近七成的人認為社會規則意識在增強,但是,這依然只能說明情況得到好轉,並不意味著規則意識已蔚然成風。規則意識的淡漠或者說缺失,這又顯然不僅僅是關乎個人素質的問題,往大了說,這是阻礙社會文明進步的硬傷,因為,沒有被廣泛認知和接受的規則意識,契約精神就不可能成為社會主流,沒有契約何談文明;往小了說,規則意識的有無,將直接影響每個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