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創/暮沐媽咪(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中國有句古話說得好:「笑到最後的人,才算贏。」
長個子也是同樣的道理,有的小孩兒在剛開始的時候,長得又快又高,可是到了衝刺階段卻停止了生長,眼睜睜地看著身邊比自己矮的人,一個一個地超越了自己,心裡就會感到很不平衡。
這種孩子,就屬於典型的「前期發育」型選手。
紫春是一個九歲的小女孩,身體發育得特別棒,自從一年級以來,她的身高在班級女生裡屬於最高的,為此她的爸爸媽媽都特別地驕傲。
可是,九歲這一年發生的一件事情,搞得紫春有些措手不及。
有一天,在課間去上衛生間的紫春發現,自己的內褲有了一小攤紅色的血跡,於是她驚慌地報告給了老師。
老師仔細一問,就知道是紫春來了初潮,也就是女孩子第一次來月經,經過老師的細心幫助和安慰,紫春很快就整理好了身體和情緒。
可在初潮之後,紫春和她的父母驚異地發現,她的身高似乎停止了生長。
這突如其來的變化讓他們措手不及,於是就去醫院諮詢醫生,醫生聽完了來由之後分析道:「一般來講,女孩子在十歲之前來月經都屬於性早熟,這樣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孩子的身高發育情況。」
現在人們的生活更加富裕,家長對於子女的營養補充,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直接導致很多孩子都存在營養過剩的情況。
再加上電子產品的泛濫,孩子們可以輕而易舉接觸到泥沙俱下的網絡信息。
在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現在很多孩子的初潮來臨時間都比較早,甚至會發生性早熟的情況,這就需要廣大家長引起足夠的重視。
一、女孩子來月經意味著什麼?
在進入青春期之後,孩子們的身體都會有顯著的變化,其中最明顯的就是第二性徵的發育。
當女孩子進入青春期的時候,他們的子宮內膜會受到孕激素的刺激,然後出現周期性的出血和子宮內膜脫落,這也就是通常意義上的「來月經」。
女生第一次來月經,也被稱之為初潮。
二、女孩來月經,晚於這個時間最佳
長春市婦產醫院副主任醫師雷明指出:一般女性初潮的來臨時間會在13到14歲之間波動,出現在12到16歲也是正常範圍。
如果女孩子在11歲之前出現初潮,就屬於性早熟了。
如果年齡超過16周歲還未出現初潮,就應該及時就醫問診,過遲出現初潮,很可能是由於體重過輕或者是體重過重,導致的身體脂肪比例異常,影響卵巢的正常分泌。
女孩子要想身體得到一個健康的發育,最好在12歲到16歲之間來初潮,過於遲或者過於早,都是身體出現問題的信號,需要引起家長朋友的足夠重視。
一、提前給孩子科普正確的性知識
很多時候由於性教育的缺失,孩子們不懂得如何保護自己,而且也很容易對與性相關的知識產生羞恥心理。
如果家長的科普及時且到位,會更有利於孩子應對第一次初潮。
在孩子十歲的時候,家長就可以採用口述,或者是和孩子共同觀看科普教育片的方式,向孩子傳遞一些正確的性知識,以及如何使用「姨媽巾」等小技巧。
給孩子科普正確的性知識是十分必要的,這樣不但可以保護孩子,還能夠讓孩子對自己的身體有進一步的了解,從而減少不必要的羞恥感。
二、及時幫助孩子處理第一次初潮
面對人生的第一次,孩子們難免會感到驚慌,這個時候不妨求助於有經驗的大人。家長可以告訴孩子:如果有一天小內褲上出現了血跡,不要害怕,那預示著孩子開始長大成人了。
如果孩子情急之下,忘了家長之前教授過的「換姨媽巾」的技巧,就可以及時地求助學校的女老師或者是媽媽。
當孩子在大人的帶領下,完成第一次處理月經的情況時,她會增加一些安全感,也會減少一些對於來月經的恐懼感。
三、幫助孩子卸下不必要的心理負擔
由於我國性觀念比較保守,很多孩子們都羞於談性。尤其是有了小女孩來月經比較早,她們就會有些羞恥心理,對於來月經這件事情有著極強的心理負擔。
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朋友們及時地開導孩子:
來月經是一項正常的生理行為,是每一個女生的必經之路,就和人類的吃喝拉撒一樣普通,所以根本不必要為此感到特殊。
來月經說明你已經進入了青春期,開始由一個孩子向一個大人成長,應該為此感到開心。
家長還可以用自身或者是其他女性舉例,這樣就可以慢慢打開孩子的心房,幫助孩子卸下這個沉重心理負擔。
來月經是所有女性都會經歷的一件事情,這件事情不僅關乎女性的生理健康,還影響著很多女生的心理狀態,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這樣才可以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初潮,從而贏得一個健康積極的青春期。
今日話題:家有女兒的家長們,你做到了嗎?
PS: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