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田曉菲教授應邀做客「胡適人文講座」

2020-12-13 北京大學新聞網

5月31日晚,北京大學傑出校友、哈佛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哈佛大學東亞系教授田曉菲應邀來訪中文系,並以「宴飲與回憶:重新思考建安」為題作精彩演講。

來自校內外的400餘位同學早早來到講座現場。中文系系主任陳平原教授首先致辭。隨後,田曉菲教授正式開始演講。田教授首先提出了兩個問題,一個是文學史上的建安是如何被想像、建構出來的,一個是為什麼宴飲在後人回憶建安的時候如此重要。田教授圍繞這兩個問題,從五個層次展開,詳細闡述了文學史上的建安被創造出來並逐漸經典化的三個環節,宴飲在當時政治、社會生活中的獨特作用,主客雙方對待宴飲的不同態度,以及曹丕知味品味等問題。

田教授認為,文學史上的建安本身就是一個想像和懷舊性的建構,曹丕最早把人才濟濟的建安縮小並固定為建安七子,主導了後世對建安的想像和經典化;它一開始就發生在回憶之中,這份回憶的核心是一場被理想化和浪漫化的盛大宴會。

田教授的演講立足專業、學術,視角獨特,令人耳目一新,啟發和引導現場聽眾重新思考建安。結合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以及謝靈運等文人豐富的詩歌材料,穿插以古今中外的文本比較,田教授為同學們奉上了一頓豐盛的精神盛宴。

田教授結束演講後,同學們與她進行了更為深入的探討和交流。

陳平原教授作總結髮言。他高度讚揚了田教授的治學才華,點評了同學們向田教授提出的問題,並向同學們推薦田教授的經典著作。陳平原教授表示:「『胡適人文講座』要做專業演講,而不做勵志文章。通過講座讓更多的同學走上學術的道路是我們的理想。」

 

編輯:文尚

 

相關焦點

  • 哈佛東亞系中國文學教授田曉菲精讀《金瓶梅》文學與文獻匯於一爐...
    《金瓶梅》問世四百餘年來,得到無數作家、學者的寶愛和傳抄,從李漁、曹雪芹,到胡適、張愛玲……無不從《金瓶梅》中汲取營養。在研究者看來,《金瓶梅》不僅僅是一部閨房私情之書,更是一部深微體察人性的「罪與罰」之書。據研究《金瓶梅》的作家格非透露,「其實《金瓶梅》在西方,比《紅樓夢》的影響更大。」
  • 以詩歌為主線研究中國古典文學——對話哈佛大學東亞系教授田曉菲
    田曉菲,哈佛大學東亞系中國文學教授,主要從事中古文學與文化、手抄本文化、宮廷文化以及近現代中國研究,已出版中英文專著《塵幾錄:陶淵明與手抄本文化研究》(獲2006年度美國CHOICE傑出學術著作獎)、《烽火與流星:蕭梁王朝的文學與文化》《神遊:早期中古時代與十九世紀中國的行旅寫作》《赤壁之戟:建安與三國》《秋水堂論金瓶梅》《留白:秋水堂文化隨筆》等。
  • 哈佛大學教授田曉菲26歲嫁給了53歲的同事,網友盛讚:門當戶對
    田曉菲的父母都是從事與文學相關的工作,在田曉菲四歲的時候,父母由於工作調動,帶著孩子從哈爾濱搬到了天津,從此在天津文聯紮下了根。四歲的田曉菲受到父母的影響,對於文學藝術似乎有一種與生俱來的的天賦,這也為後來的種種因緣埋下了伏筆。在田曉菲7歲那年,偶然看到了一張家裡的老照片,於是隨口問媽媽,照片是在哪拍的?媽媽說,這是北大未名湖。
  • 13歲被北大破格錄取,35歲成哈佛教授,如今的田曉菲怎樣了?
    4歲就在報刊上發表詩歌,13歲被北大破格錄取,16歲寫出被課本錄入的文章,35歲就成為哈佛大學的教授…… 種種的榮譽之下,都是一個天才的「神」操作,而除了這些榮譽之外,田曉菲最引起世人爭議的地方就是博士畢業就嫁給自己的美國導師,從此沒再回國的事情。 那麼多年過去,如今的田曉菲怎樣了呢?
  • 28歲的田曉菲和翁帆都嫁給了大學教授:真愛超越了年齡的界限
    而就在海子逝世後的兩年,她決定出國留學,去往了美國內布拉斯加州大學就讀,並在該校成功獲得碩士學位,而碩士畢業後,田曉菲又繼續深造學習,考入了哈佛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恰恰是因為在哈佛大學讀博,她遇見了自己一生的伴侶,也就是哈佛大學的宇文所安教授。
  • 【百年中文】「胡適人文講座」第三場:宇文所安講述「缺席的石頭」
    而作為一個名家輩出,學術積澱深厚的人文學科,北大中文系吸納和湧現了了一批又一批傑出的大師和優秀的學者,如林紓、陳獨秀、魯迅、劉師培、吳梅、周作人、黃侃、錢玄同、楊振聲、劉半農、胡適、孫楷第、羅常培、楊晦、遊國恩、王力、馮沅君等,他們秉承「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人文信念和學術理想,為學科建設、學術傳承、文化進步乃至民族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 她13歲升入北大,如今已是哈佛大學教授,嫁給導師
    她就是田曉菲,由於其卓越的文學天賦,中學畢業後直接進入北京大學學習。其後,進入內布拉斯加州立大學、哈佛大學深造,如今已是哈佛大學教授。 才華橫溢,一路逆襲,成為哈佛大學教授時年僅35歲 田曉菲的學業之路充滿著傳奇。
  • 宇文所安與田曉菲
    宇文所安(右)與田曉菲26歲時獲得耶魯大學東亞系博士學位,現任教於哈佛大學東亞系,是唐詩研究領域的專家,出版過《初唐詩》、《晚唐詩》等多部研究論著。田曉菲是哈佛大學東亞系的教授,1971年出生於哈爾濱,在天津長大,13歲直升北京大學,1998年獲得哈佛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學位。田曉菲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宇文所安是她的導師。1998年,田曉菲即將畢業,宇文所安邀田曉菲到山上旅遊,並在下山時向她表達愛意。
  • 顏值與智商雙高,13歲上北大,如今已成為哈佛大學的教授
    在她13歲的時候就進入到北大學習了,如今已經是哈佛的教授。 在她畢業的時候,被送到美國深造,先後獲得了內布拉斯加州立大學英國文學碩士學位和哈佛大學的博士學位。隨後留在哈佛大學任教,在05年的時候,她成為哈佛的副教授。在08年的時候,她直接轉正,成為哈佛大學的教授。
  • 【萍院動態】王兆鵬教授應邀來校作講座
    6月2日,著名詞學理論家、中南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王兆鵬應邀在我校學術報告廳作了題為《宋詞的深度閱讀》的專業講座。校黨委委員田常紅、圖書館館長劉建明、文學院副院長陳敢、科研處副處長徐小勇和150餘名師生聆聽了講座,講座由文學院院長易志文教授主持。講座在範仲淹宋詞《漁家傲》朗誦中開始。王教授以偵查破案的方法作比,認為現場勘察取證的方法在研究宋詞中同樣有用。
  • 洛桑聯邦理工學院Harm-Anton Klok教授做客「高分子科學系列講座」
    Harm-Anton Klok 教授作學術報告5月31日,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 Harm-Anton Klok 教授應邀做客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高分子科學系列講座」,作了題為在報告中,Harm-Anton Klok教授結合實例介紹了通過表面引發原子轉移自由基聚合製備生物功能高分子刷的方法及其應用。Harm-Anton Klok 教授出生於1971年,1989年至1993年就讀於荷蘭Twente大學化學工程系。1997年在德國Ulm大學獲得博士學位,隨後在Twente大學和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從事博士後研究。
  • 劉伍穎教授應邀為新聞與傳播專業師生作專題講座
    劉伍穎教授應邀為新聞與傳播專業師生作專題講座 2020-12-09 17:27:42
  • 尹希:哈佛史上最年輕華人正教授
    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又走出一位「大牛」:未滿32歲的尹希被晉升為哈佛大學正教授,再次刷新華人學者獲評哈佛大學正教授的年齡下限
  • 28歲中國女博士,嫁給自己53歲的美國老師,35歲成哈佛教授
    我國的田曉菲就是一個這樣的天才人物,13歲被北大錄取,35歲就成為了名校哈佛大學的教授,這樣的成就是多少人想都不敢想的。北大出國深造成哈佛教授優秀的人固然要一直優秀下去,田曉菲繼續留在美國,到哈佛攻讀文學博士。博士學位的獲取是艱難且漫長的,田曉菲在此期間碰見了自己情投意合的伴侶,就是自己的老師。但由於學業,二人始終保持嚴格的師生關係。22年前,田曉菲博士畢業,開始工作。
  • 她十三歲考入北大,現任哈佛教授,嫁給比自己大25歲的美國博導
    今天筆者要介紹的這位主人公,13歲考入北京大學,後出國留學,在美國攻讀碩士和博士,現任哈佛大學教授,嫁給比自己大15歲的美國博導,從此定居國外,讓人唏噓不已,她就是田曉菲。 北京大學畢業後的田曉菲選擇去美國繼續攻讀碩士和博士,並且成功獲得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立大學英國文學碩士學位和哈佛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學位,哈佛大學在世界的排名是數一數二的,田曉菲作為哈佛大學歷史上最年輕的博士生
  • 專訪田曉菲、宇文所安
    專訪田曉菲、宇文所安  很多文學史只是重複前人  36歲的田曉菲和61歲的宇文所安,是一對富有傳奇色彩的夫妻。這種光環一方面來自於他們各自在學術上的建樹,另一方面來自他們彼此的默契與合作。  文/杜衡  圖/高劍平  田曉菲,5歲習古詩、10歲出版詩集、14歲直升北京大學。正如田曉菲自己所言,「不是每個少年成名者都可以倖存」,但她不僅倖存,還繼續著讓人驚詫的旅程。20歲開始攻讀哈佛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學位,35歲成為哈佛大學東亞系正教授—田曉菲36年的生命歷程,大半可以用「破格」來概括。
  • 【學院動態】| 日本三重大學藤田伸也教授應邀為我院師生舉辦專題講座
    10月16日下午,日本三重大學人文學部藤田伸也教授應邀為我院師生舉辦了「美術における日本的とは何か」的專題講座,此次講座由我院翻譯教研室教師趙心僮主持
  • 美國丹佛大學教授做客「南開馬克思主義名家論壇」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餘一凡)7月8日上午,著名中美關係研究專家、美國丹佛大學約瑟夫·科貝爾國際關係學院終身教授兼美中合作中心主任、SSCI期刊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當代中國》)主編趙穗生教授,應邀到馬院為師生們作了題為「川普的對華政策及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學術講座
  • 中央民族大學李俊清教授應邀來管理學院作專題講座
    2020年8月5日,中央民族大學管理學院院長、中國少數民族地區公共管理與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俊清教授,應邀為西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公共管理大類研究生作題為「中國地方政府的結構與運行」的網絡學術講座。此次講座有行政管理、社會保障、土地資源管理等專業70餘名師生參與了聆聽。
  • 「號外」教師工坊——美國人文社科教授2019夏季系列講座
    本次教師工坊——美國人文社科教授2019夏季系列講座由教師教學發展中心與文化與傳媒學院合辦。教師工坊講座安排主講人:韓愛果主題:提升大學青年教師的教育認知和教學方法面向群體:全校教師>時間:5月29日14:00地點:東區主教304嘉賓簡介韓愛果,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印第安那大學語言學碩士,語言學與思辨學博士,現任美國新澤西州立羅文大學傳媒學院寫作藝術系終身職副教授,現任多個美國和國際學術協會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