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 吳德玉 攝影 劉開怡
Q1 ,用一個詞形容您的2020,你會想到什麼?
Q 2 ,重來一遍自己的2020,你最想改變什麼?
……
面對這份問卷,餘秀華拒絕回答。
2020年夏天,餘秀華有過一段很不開心的日子。在抖音自拍畫面裡,或者在她接受媒體採訪的鏡頭前,她喝很多酒,觀念消極,重複說生活沒意義,甚至有輕生念頭。
她也不諱言,原因還是跟愛情不順有關。
因為,她,失戀了。
2020年末,在接受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重提這段日子,餘秀華說,「 我對愛情是很執著,但人家總不理我啊。愛情這個東西,就是很『賤』嘛。你去追的時候他跑掉了。等你走了之後,那個人又捨不得。反正就總是不在一個頻道上。作為一個公眾人物,我一直單戀和暗戀,聽起來很丟人,覺得對不起自己。有時候我覺得,最幸福的時刻,就是沒有愛情的時刻。」
「有能力去愛,說明生命力還很旺盛。」
出生於1976年的餘秀華,兒子已經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但近距離見過餘秀華的人,會發現,談到感情、愛情,她的狀態,跟一些情竇初開的少女也並無二致。
「哎呀,一旦愛一個人,我就變得很著急,同時又小心翼翼。愛情必然伴隨著痛苦。因為愛情會面臨很多具體的問題。會面臨很多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會有一個「再也不渴望愛情的時刻」的到來嗎? 「應該會有。但我也怕這個時候到來。因為那樣的話,就意味著我就是個老太婆了,真的老掉了,心如死灰也挺可怕。當想愛一個人時候,靈魂是在上升,不是沉淪。這也是為什麼我愛過那麼多男人,我並沒有自我羞恥感的原因。有能力去愛,說明生命力還很旺盛。」
2009年,餘秀華高中畢業,因出生時難產導致腦癱帶來的身體不便,她賦閒在家。她喜愛文學。小學、初中時都寫過詩。高中課本裡郭小川的《望星空》和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讓她對詩歌更有感覺。網絡論壇時代的到來,讓她交到很多詩友。2014年,她的詩被《詩刊》編輯、詩人劉年發現。2015年1月,因「民謠與詩」微信公眾號發布詩人沈睿評點其幾首詩作的文章,引起瘋狂轉發,刷爆朋友圈,成為罕見的詩歌出圈現象,「穿越大半個中國去睡你」也成為很多人口頭上轉述的高頻詩句。詩集《月光落在左手上》2015年出版後熱銷,至今銷量已近40萬。有人說,這是中國新詩自海子以來,單本詩集銷量最好的。餘秀華的經歷還被導演範儉拍成了紀錄片,斬獲了國內外多項大獎。
成名之後,「我心孤獨,一如從前」
走紅深刻改變了餘秀華的生活。她接到包括香港書展在內的各種文化活動的邀約。成名對她的生活有什麼改變?餘秀華的回答是,「生活是什麼?是一個接一個的細節。我參加的那些活動、節目怎麼能叫生活?我雖然不會對這美意警惕,但是的確無理由欣喜若狂。我心孤獨,一如從前。」
成名以後,她認識更多的人,走更多的路,見更多的世面,但她卻說,「這對於寫詩沒啥幫助。寫作是個人的事情。對我來說,最完美的一天就是,能安安靜靜看書寫作。
」如果心情特別好,不外出,沒喝酒,她八點鐘就起來。澆花。「其實也沒有那麼多花。他們都不一樣。今天這個花要澆,明天那個花要澆。多澆,它會死掉,少澆也不行。」澆完花,洗衣服掃地,「這些都搞好了,就喝咖啡,看書。」愛情難搞,友誼呢?餘秀華說,生活中知心朋友「幾乎沒有。很多是酒肉朋友,落難的時候是沒有人幫你的。我認為,很多人能做到錦上添花,但很難做到雪中送炭。」
「不靠譜的男人,被靠譜的女人認真體
會,產生了詩歌。」
餘秀華19歲的時候,在父母的安排下,嫁給了一個比她大13歲、文化水平不高的外鄉男人。男方入贅她家,是上門女婿。由於雙方性格、愛好有很大差別,這段婚姻並不幸福。「在婚姻裡,我和他都是暴君,都殘忍,他給我的好處遠遠沒有一朵花給我的感受多。」餘秀華說。
走過了一段痛苦的婚姻生活後,2015年,她有足夠底氣終於把婚離掉。5年過去了,她依然慶幸自己把婚離了,「如果我沒離婚,那我現在面對的壓力,還要加上他的那一部分。」離婚最大的原因,她提到「孤獨」,「比如當我遇到難處的時候,我的前夫的第一反應肯定是說我的不對,說我做得不夠好。我想,他也不是不願意幫我或者理解我,而是他沒有理解我的能力。」
餘秀華似乎有獨特的熱搜體質,隔三差五就會在微博上製造一些波瀾。2020年,餘秀華因「表白李健」、參加某短視頻平臺活動讀詩、關於詩歌尺度的討論,幾度登上微博熱搜榜。
餘秀華特別善於在網絡上跟人言論交鋒,遇到難纏的人,毫不客氣回懟,被稱為「鍵盤俠剋星」。對此,她笑著說,自己之所以能夠「制服」鍵盤俠,是因為自己不怕惹麻煩。「小人還是很多,這也沒辦法。不過還好,我現在儘量克制,不在網上罵人。」說她發言「犀利」,餘秀華糾正記者,「應該說是『準確』。一個人能不能把話說準確,這是一種思維的能力。」
很多男藝術家會有一個女性繆斯。有讀者問餘秀華,「怎樣的男性最會給她帶來靈感?」餘秀華說,「靈感,主要是我自己給的。是我自己在用心體會這些不靠譜的男人,寫出來的。不靠譜的男人,被靠譜的女人認真體會,才會產生詩歌。哈哈。其實,靈感的來源,更多的是來自場景,一朵花,一個場景,一首印象等。靈感,是人的所思所想,慢慢匯聚到一個臨界點產生的。哪有那麼多男性給我靈感啊,想得美。」
「不結婚會有壓力,結婚了也會有壓
力,人活著都是有壓力的。」
作為一名女性存在者,餘秀華對性別也有自己的觀察。比如她發現,相比女性看男性角度會多維度,男性看待女性的角度就比較單一。「比如說,如果一個女性對男性的第一印象,即使沒太好,但如果她覺得還能聊聊,就會願意深入了解一下。而男性如果第一印象沒覺得太好,就很可能不會了解下去。這是兩個性別之間的差異,我也不知道為什麼。男人哪怕很差,他都覺得自己還行。女人活成仙女,都還是對自己有要求。這種性別優勢心理,從何而來?我覺得這跟社會從古到今的發展脈絡有關係,曾經男尊女卑的社會心態造成的影響。當然,想要解決社會長期存在的性別偏見問題,很難。我們能做的就是獨善其身。能獨善其身,都很不容易了。」
當下社會女性對婚姻質量的要求,導致大齡單身者眾。餘秀華也有自己的看法,「大齡單身女性會遭受到各種壓力,這些都是很自然的。其實,不結婚會有壓力,結婚了也會有壓力,人活著都是有壓力的。每個人都會因為各種原因產生壓力,一切都看你自己的選擇,還是尊重自己內心的意願。話說回來,這些年,社會對大齡單身女性還是越來越寬容了。
」對於網上關於來自貧寒家庭的女孩兒,被父母辛辛苦苦供養讀完大學,一畢業就結婚當家庭主婦的討論,餘秀華的觀點是,「一個女孩子,父母供應得那麼辛苦,特別是一些獨生子女,大學畢業或者研究生畢業甚至學到博士,就在家當個家庭主婦,學那麼多知識有什麼用呢?當然,這也沒有辦法說到底是對是錯,要尊重每一個人自己的選擇。只是我個人不太理解,對於具體的女性個體來說,也太虧了。」
餘秀華的兒子是90後 ,已經大學畢業並工作了,不用加班的周末會回家。「我對他也沒什麼要求。他也不關注我網上那些事。有時候我實在沒辦法,我也跟他說,他還是會安慰我。」但她忍不住「出賣」兒子,「他性格太老實了,目前一次女朋友也沒有談過。不過我不會催他,我甚至不太希望他結婚。不然我還要當婆婆,婆媳關係可難搞了,我真的怕自己的婆媳關係搞不好。」
在採訪中,封面新聞記者曾提醒餘秀華,以她的寫作能力,也可以多寫寫小說,當個很紅的網絡作家,比如唐家三少。餘秀華說,「唐家三少很牛,他很刻苦,但我不是那種刻苦的人。我這人做事沒啥計劃,而且也不勤奮。其實有很多人讓我寫小說,我就是懶,如果我勤奮點努力點,我早成功了!」 但她還特別強調,在寫詩方面,她從來沒偷過懶。「暫且不論好壞,反正我幾乎每天都在寫,我算是努力的。去年事情那麼多,我都沒有停止寫詩 ,我對詩歌是真愛,我就是想把詩寫好。而且我也從沒想到,要寫能賣錢的詩,我對寫詩的要求還是很高的。」「我得不斷提高自己。一個人老是重複自己,沒意思。」
這位總給人恍惚感的女詩人,此刻,更像個「人間清醒」。